最佳毕设揭晓!Graduate360° 2022年度毕业设计奖完整获奖名单出炉
由Design360°主办的Graduate360°2022年度毕设奖已于9月公布年度100毕业设计获奖作品,点击此处查看完整获奖作品。其中,由韩家英、何翩翩&麦石、Eunjoo Hong & Hyungjae Kim、李德庚、刘治治、田中良治6组海内外知名设计师组成的专业评审团,又评选出10件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作为2022年度最佳毕设。
年度最佳毕业设计作品与年度毕设100一起收录于《Graduate360°年度毕业设计年鉴》中。针对10件最佳毕设,《Graduate360°年鉴》对获奖学生及导师进行了深度采访,以呈现这10件毕设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创作历程和深度思考。除此之外,今年的年鉴新增了“年度毕设观察”和“教育交流”两个板块,为行业呈现更多元的对毕设的观察。《Graduate360°年度毕业设计年鉴》将于近日上线。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本篇将为大家揭晓最佳毕设获奖作品,一探这10件脱颖而出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及导师对它们的评价。同时在此恭贺所有Graduate360°2022获奖者,也期待更多精彩毕业设计作品在未来继续涌现。
*按作品英文名首字排序*
本作品基于符号学的概念研究意义。创作者选取苹果与鞋子作为主体,用逐渐变小的图片映射语言传播中原意逐渐迷失的现象。这件毕设在展现出创作者扎实的基本能力和认真的态度之外,更保有了创作者自己的关注方向与较为清晰的视觉结果。
虽然“符号学”这个选题并非独有,但创作者对图像、文字和符号形态等众多复杂的内容进行了体系化的分类、整理与研究,探索出自身对符号、语言和图像之间关系的独特解读,最终在书中大量数据被清晰地可视化的基础上,通过精美的装订和成熟的设计语言完成了作品。
这个项⽬是我对本科几年学习设计的一个总结。如果平⾯设计是一门科学,我觉得它可能会叫做符号学。我的任务是将这个复杂、庞大的概念用诙谐、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选择字典作为一本书的设计形式,是因为我觉得它本身是语言文字的集合,为抽象的符号提供了释义与音韵。它很巧妙地解释了《A Book of Signs》(符号之书)的字面意思,同时探讨了语言的本质和信息的传播方式。
我选择了两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体:苹果和鞋子。大量的苹果以及鞋子的图片分别出现在书的开头和结尾,在读者翻阅的过程中,图片尺⼨不断地缩⼩,映射着语言在传播的过程中慢慢迷失其原始含义的现象,这也是符号学比较核心的内容。书籍的中段是一些或通俗或专业的不同时期的语言学者对于信息传递的看法和总结。
施金成渴望创造一本关于语言本身的书。他想研究符号学和意义是如何通过能指(词汇)与所指(概念)的关系来构建的。他发明了一种非常系统的方法,使得这本书能够被设计得像一本字典。这样一来,书就成为了一个强调内容的容器。
这是一个让他从微型到大型,全方位练习印刷排版技巧的项目。他细致地描述了页面上的索引元素来引导读者,开发了一个标签系统来划分叙述的不同部分。读者在这种规模的书上花上的时间会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印象,没有其他形式可以产生这种持久的影响。施金成很坚决地要把这本书印刷出来,并竭尽全力监督制作,他的努力是无可挑剔的。
平平无奇的物品、玩具常在孩子们的视角和手里焕发出奇特的功能。为物品附上千奇百怪的能量,这几乎是成人已然失去的能力。《儿童赋能》这一作品的创作者观察并感受到这一赋能过程,并将其以“原物品+功能”所代表的工具融合的形式记录下来。他们以工具箱作为最终载体进行整合,呈现孩子们眼中日常但又无限精彩的世界。
《儿童赋能》从细腻的观察视角出发,给人带来有益的启示。它的视觉设计在表现上也和产品表达相当一致。作为毕设作品,它既呈现出稚拙、鲜活的一面,在模型的制作方面又同时保有作品的完整性,是一件难得的既成熟又年轻的作品。
我们在之前的一个调研课程当中,看到了孩子们在平平无奇的环境里,通过自身无意识的想象,将周围的环境转化为逻辑自洽的奇妙世界,以满足自己纯粹的玩耍需求。我们将这个想象过程称之为“赋能”。我们在毕设周期中始终对于这个选题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也希望通过作品去呈现孩子们看待事物的视角,同时让大人们反思:曾经我们每个人都运用自如的“赋能”能力,长大后到哪里去了?
作品的灵感和原型全部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我们所做的只是将其收集起来、整合并进行转译。主体原型本身就是沙地里的各种物品,实体模型能够直观地呈现孩子们"赋能"前后的对比,同时手工实体模型本身体现的人文氛围是无可替代的。于是当选题确定后,我们便不假思索地决定使用实体模型,作为“赋能”行为的呈现形式。
设计者以社会图景切片为切入点观察广州城中村儿童的行为出发,探索儿童超级想象,并将其通过“原物件+功能所指的工具”结合的方式,以及“类工具”的视觉输出,组建玩具背后的互动性与联想性。最后设计者将“儿童超级想象”转换成赋能的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最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工具箱造型回设计再生产。
《幻想作为抵抗》以书籍为呈现形式,用红色作为颜色主体,塑造清晰统一的视觉信号,首先清晰地奠定了该作品想要传达的情绪。在创作内容上,本作品基于酷儿粉丝对网剧《镇魂》的符号化解读进行编排,包括演员的眼神、肢体动作、台词和剧情。在设计逻辑上,创作者使用社会学家Stuart Hall的“编码/解码”理论,来引导粉丝解码书中演员的微妙表演以获取情感内容。
利用法式折页,创作者将电视剧内容设计在正常的版面上,将粉丝的对剧情幻想的内容设计在折页内侧。法式折页的内部设计加上了“弹幕”,以传达酷儿粉丝的共同幻想。幻想内容被并设计成从上往下滚动的形式,用以模拟观众的幻想正由内向外溢出,试图挑战现实世界中的既定规范。在这样的视觉表现手法下,作品呈现出一种“奇幻感”,让人感受到作品独特的吸引力和创作者强大的创造力。
我的毕设主要探讨酷儿粉丝群体以及他们的情感幻想,因为我本人就是酷儿粉丝并想以一种“学术粉丝”的身份进行一些研究。这个选题来源于我在做毕设的前一年嗑了一次cp,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很深,包括对情感、性别、社交的理解。所以我在毕设的大半年里都在对这个事情进行调研。
这个毕设是以书籍的方式呈现的,因为我想让这个作品最后可以成为一本严肃的、符号性的,解读酷儿粉丝情感幻想的指导书籍。我希望它是一个实体,而不是类似数字科技一样虚无缥缈。《幻想作为抵抗》是回应社会现象的出版物。实体书籍作为象征符号,也意味着酷儿粉丝幻想的力量从“网络”的饭圈到达了主流文化的现实世界。
《幻想作为抵抗》源于佳婧对耽美剧的迷恋。该项目为其他人提供了一个切入点,让他们了解粉丝群体如何以及在何处披露(或构建)酷儿故事,以及粉丝群体如何在这一参与过程中悄悄宣称权力、在他们的小圈层之外的“现实世界”中产生直接影响。
该项目是设计回应现实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制作是沟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天鹅绒和镀金的封面到制作方法和编辑设计,该项目都有明确的受众目标。它形成了一种沉稳、低调的视觉语言,让读者沉浸在酷儿迷的世界中。我很高兴佳婧对这个项目的认可,因为这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变革过程。我相信这将帮助她继续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这件毕设作品中,创作者对水果的自然形态进行分析、解构,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创作出介于人与水果两者之间的奇妙造型。秉承水果拟人化的理念,将食用水果这种日常生活行为升华为一种情感。他利用服装设计的专业方法,结合草莓、火龙果、金瓜、葡萄和西柚五种水果在外形与色彩上的特征,缝制出五只人形布偶,使水果与人类形成一种情感的连接。
创作者回归到手工缝制的亲身实践,利用其对艺术美感的认知和手感,创造出协调和流畅的新造型。他通过充满细节的可爱拼接与自然形态的堆叠转化,使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达到统一。在作品概念的传达上,利用水果拟人化的灵感,以服装形态作为视角切入,借助织物温暖柔和的特质,表达人与水果在情感上的交织。这样独特的想法,打破了观者对水果先入为主的印象,并构建出了艺术性的软雕塑,是一件相当成熟又能体现创新能力的毕设作品。
我观察到食物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尤其水果比较容易给人带来食用感受。当它们与情感连接时,则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母亲会提醒子女多吃水果,并削好水果去让家人食用;伴侣之间有的通过剥好葡萄皮给对方表达爱意。这种多样的方式最终形成情感文化,也是我在最终作品的造型中,采用水果与人体结合的原因。
在毕设创作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造型,材料与工艺的难题。造型上的难题源于立体造型,保持足够的支撑力是很困难的。这同时要结合材料的运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甚至很难寻找与设计图效果一致的材质。而因为材料原因,有时候会导致手工工艺过程变得艰难。解决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地购买材料,然后反复尝试。通过材料与造型的结合,来保证造型的立体感和形体感。
叶锦察同学的《水果研究院》系列作品是一个长期研究项目。以草莓、火龙果、金瓜、葡萄和西柚五种水果为切入口,他充分理解和把握主题元素,将它们拟人化并辅以个性及情绪。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大胆且富有张力;工艺上以绗缝工艺为主,另外涉及钉珠、毛毡等工艺,是对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的尝试与探索。
这个系列作品从主题切入、风格定位、色彩运用、造型设计到工艺适配,创作逻辑清晰,糅合了染织与服装、甚至立体雕塑的学科特点,整体俏皮但和谐,体现了创作者夸张个性之下的理性思考。该作品技术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对于本科阶段而言无疑是件不错的作品,可为绗缝工艺创作及服装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件毕设作品把“父母与子女之间对旅途中行李的认知差异”这一生活事件作为创作背景,通过物品和话语罗列的方式,以小见大地反映两代人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创作者选取“收拾行李”作为观察角度,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采访,收集不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在行李上的意见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涂改的方式,将双方意见与行李融入同一画面,最终以展览的形式呈现。
创作者对于排版的熟练掌握和节奏轻重的平衡,是让作品概念准确传达的关键。他运用纯熟洗练的手法处理插图、印刷字体与手写字体的关系,将字体风格融入不同角色与态度。简约的现代风格与繁复的后现代风格的交织与碰撞,象征着两种观念的对立。而这两种风格在创作者的图形处理下,形成了朴实自然的效果,使作品以适当的视觉张力展现出具体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由此,观者能从这样矛盾的视觉风格中,感受到创作者对代际关系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我和几位朋友聊天,他们说离开家时,父母经常在他的行李里塞满各种各样的东西,拦都拦不住。每次假期结束返校时,我的父母也会给我在行李中准备很多在我看来可能并不需要的物品。
我意识到这种日常中的不约而同的行为背后,是亲情的一种共通的特殊表达方式。在子女即将从家庭独立出去时,两代人若即若离的关系造成了各自的焦虑和困惑,也酝酿了两代人的矛盾。而收拾行李的过程常常是这种矛盾爆发的时刻,父母和子女对生活的理解、态度的不同都通过一个个生活用品外显出来。这个话题吸引了我,因此我想从这样一个生活化的视角,来为观众呈现一个看待亲子关系的独特方式。
这件作品基于对生活的非常细微而真实的观察,虽然作品是以一种“展览”的形式来进行创作的,但真正关注的是当下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与交流问题。作品的设计看上去并不炫目,比较朴实。这份朴实倒是比较恰当的,我认为评委们看中的也正是这一点。视觉设计并不等于视觉炫目设计,能在特定的语境下起到该有的作用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件作品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状态,让人感到比较舒适,不卖弄,反而成就了它吸引人的一面。
在《LINK PLAY》这场设计实验中,创作者将日常语境中的无关事物巧妙连结,设计了一场独特的视觉与互动体验。展览空间分别运用影像、交互、书籍、卡片与实物这五种媒体形式来表现连接的奇妙感觉,引导观众亲自上手,创造实物与影片之间的联动与纠缠,激发观者在互动中体验想象力营造出的感觉空间,为其创造“连接感”带来的乐趣。整体上,作者以明亮的色彩点缀白色空间,创造出游乐场一般充满乐趣的场域,用视觉效果释放观者的压力。
这件毕设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轻”和“巧妙”。观者甚至不需要读懂它,就能被它打动。在这件作品中,物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却又能给观者带来惊喜。创作者为每一个简单且可预测的单独的动作构建连接,呈现出新鲜有趣的逻辑结构。这种“轻”在毕设作品中是一种很高的评价。
我自身一直对能产生奇妙心理体验的事物特别感兴趣,研究生两年也一直围绕着通过引出人的想象力来体验等一系列的作品做各种尝试。本次的毕设创作是围绕着“人类是否自身就拥有一种LINK的感觉”而做的一系列的影像作品。
通过把日常语境中的无关事物“LINK”起来,我想激发观看者去体验自身内在潜藏着的想象力的奥妙。以潜藏在脑海中的人类生活经验和认知为入口,作品将各种节奏、瞬间等细微的感知用影像的方式让人感受到画面的相互作用,体验从自身内在发出的奇妙“连接感”。
关于作品呈现的形式,我首先考虑的是作品的表现承载形式。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表现形式,最后落在了影像的表现上。但是毕设毕竟还是一个展示,如果仅用视频来表现的话,观众没办法在展示空间得到该有的观展体验。因此我开始思考只有在展示空间中才能体验到的内容。
从平面的影像出发,到最后的展示空间中,我运用了影像、交互、书、卡片、实物这五种媒介的形式来表现不一样的“LINK感”。我希望到来的观看者能体会到在游乐园般的享受和乐趣,将自己的奇妙幻想投射到这个“LINK”的世界。整个作品既是视听上“PLAY”,也是存在于头脑和意识世界中的高密度“PLAY”。
这件作品的创作者既关注利用便利贴作为设计元素,又将其置于周遭环境中观察,完成了一件简洁而意涵丰富的优秀毕设作品。创作者在玩耍过程中抓取视觉设计的创意,将便利贴作为基本元素,尝试了拼贴、摄影、搭建场景。通过颜色和投影呈现便利贴的透光性,深入观察便利贴的造型和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层次与阴影,并加以记录。在这样的记录之中,创作者成功创设了一个幻想场域,观者在观看时,也被带入设计者的视角,沉浸在这样的视域中。
以便利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物件作为极小的切口,创作者从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点将其向外延伸、发散。她用光线透射与形状拼贴这样简单的形式,构成小巧精致的解构语言,重新构建了一个极富创意力与吸引力的艺术世界。
一些机会让我发现了便利贴的趣味性,也给了我创作的信心。我家里有很多闲置的便利贴,让我想用他们做一些好玩的东西。所以在毕设过程中,我有足够的材料去大胆地玩和实验。
因为想玩便利贴,所以「怎么玩」比传播方式和展示方式更重要。我从投影和拼贴两个方向出发。我拍不同角度下便利贴的投影,用Riso做便利贴叠加的实验。但在做Riso海报的分层和颜色选择时让我意识到自己在使劲地模仿便利贴,而不是玩便利贴本身。所以我从Riso回归到拼贴,做了些图案。恰好那段时间阳光很好,家里的花不多却有很多空瓶子,我便利用起来,在墙上做便利贴花朵。最后作品的形式是在实验和选择中产生的。
奕霖的项目在本质上与发现有关。这项工作始于观察,然后发展到视觉实验,直至解放。主题是一个简单的“日常”物体——一个常用的人工制品,但通过密集地游戏、创造性地制作和批判性地思考,这个普通物体变成了一系列重新想象的雕塑、奇异的新形式和迷人的构图。
这项工作的成果并不是基于客户或服务的常规、规定的图形设计“摘要”,而是源于探索和揭示,然后以可访问的格式展示这些发现的强烈愿望。这个项目是“问题发现”,是一个说明学生完全投入探索、非常努力去取得突破,并最终完成一个既不勉强也并不缺乏创新的作品的很好的例子。这个项目是一个实验,可以在多条路线上发展,这种方法没有尽头,这些是迄今为止已构建的草图快照。
这件毕设作品是以数字世界中常用的符号和验证码作为视觉元素,通过程式生成的手法,形成一套新颖的视觉表达。它展现出了创作者对主题丰富的想象力及其对数字世界语言的独特理解。
在作品的概念上,创作者立足于人机阅读方式的差异,设计了一整套品牌系统,旨在通过提供一套供人类识别的文字符号,协助公众发觉AI诈骗的潜在隐患,提升社会对交流风险的认识。创作者以验证码与乱序文字为主题,利用算法程式,生成一系列人类能顺利阅读,但机器无法识别的文字;利用空间装置来排布内容,辅以错落结构,传递“Provo是打开可信任对话的钥匙”这一概念。
在视觉语言上,创作者运用emoji符号与风格化字体,将各类元素不断叠用、扩张,撑满版面的复制效果带来恰到好处的堆叠感,这赋予了这件毕设作品纷繁复杂的视觉效果。
我看过一个关于三进制电脑的科普,介绍三进制电脑除了“是”和“否”的逻辑判断外,还存在“不确定”的逻辑状态。这带给我很多的联想:电脑是如何处理“不确定”逻辑的?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不确定”?“验证码”就是电脑向人类抛出的一个消除“不确定”的提问。验证码在创造之初便是利用人机识别的差别来实现图灵测试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展开对验证码的发展史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机在阅读和理解上的差异的研究。
同时我意识到人工智能正在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生活体验的一部分,虽然这些塑造和体验并不都是积极的。例如我们打游戏会遇到机器人;网络聊天也会有机器人;弹幕和社交平台也充斥着水军机器人。辨别这类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如今人们生活常识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足够多的经验来规避恶意的人工智能,这两个视角的结合便是这件作品的起点。
《Provo》是在瑞麒的一项独立研究中产生的。独立研究是候选人寻找特定导师,以追求自己选择兴趣的一种项目。瑞麒以前不是我的学生。我在一次奖学金评审中看到了他的作品并留下了一条他认为有用的评论。然后他联系了我,我们开始讨论设计。我发现他的作品和想法都非常有趣。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提议,我们就进入了研究阶段。我们讨论了调解、机器视觉和人类视觉、数学如何成为诗歌的一种形式等等。
讨论令人振奋,但也充满挑战。《Provo》开始在其中有机发展。基于某种基本的感觉,我们去质疑如何“看到”和“被看到”或被阅读、扫描、占用等,质疑什么人或物在做寻找、引诱,以及在这样的场景中机构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能确保我们所珍视的东西的安全吗?还是说它的一部分已经掌握在别人手中了?《Provo》通过磨合机器视觉和人类视觉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设计了一个定制的印刷版的验证码字母表。该项目旨在通过印刷品和线上接触点、UI原型和面向公众的空间装置,提高大众对人工智能隐私和欺诈的认识。
《流动的房间》的创作者意图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健身房品牌形象,呈现鼓励每个不同身份、阶级和形象的人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的健身房品牌,以打破大众对健身房固有的视觉印象。创作者认为“肌肉男”这一传统健康形象加剧了当代生活的焦虑与不安,为了打破这种社会制定的“示范性”形象,鼓励不同形象和阶级的人乐观积极地参与健身运动,《流动的房间》以多元动态的形象作为品牌的对外宣传触点,也推出各类差异化的健身器材或者产品,以满足不同身份人群的特殊需求。
作品以带有幽默感的插画风格呈现,塑造出轻松感的视觉图形,并在文字、符号和插画之间做到了统一与平衡。以健身房作为主题是创作者表达自己社会见解的一个巧妙选择,创作者勇于跳出被固化的健身房品牌形象和设计方向,用个性的插画与精致的视觉效果表达出对传统“示范性”的反抗。新一代毕业生借助年轻一代的视角,大胆地打开了未来品牌塑造的切入口,这是在商业实践类别里不可多得的能力。
毕设项目《流动的房间》是一个鼓励不同身份和形象的人积极追求健康生活的健身房品牌。如今健身房已经成为了人们寻求自我认同显示身份认同的符号,一提到健身房,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肌肉男这种单一的“示范性”形象,为了打破这种单一的形象,也为鼓励不同身份形象的人乐观积极地运动,品牌以多元动态的形象作为核心。
其实最开始我是从酷儿理论出发的,想表达的是对社会两分结构的挑战和男性气质多元化的探索。但经过我和导师的讨论,导师建议我不仅要考虑设计的实验性,也要符合一定的商业逻辑。而且由于我们工作室专业属性的原因,毕设最终要以品牌设计的形式呈现。所以我选择了健身房这个代表着男性气质的商业空间来作为品牌载体,并确定了这样一个选题。
《流动的房间》的选题初衷是想找到一个表达身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的选题。健身房是人们追求健康与美丽的场所,也是现代人身份与生活方式的体现。创作者悦凌希望《流动的房间》可以打破单一的健身形象,可以让大家接纳真实的自己,拥抱各自独特的美丽。
在专业层面,悦凌通过前期视觉风格筛选,尝试过不同的字体、图形、色彩等,经过一轮轮优化与深入,确定最终这套品牌视觉体系。从选题、品牌体系、图形语言、品牌物料、导视系统、动态视觉等都有大胆尝试与探索,最终的作品新颖、完整而系统。《流动的房间》多以动态语言来呈现,更加放大悦凌对与健身房“流动”的理解。在图形语言上,对人物形象的大胆概括、诙谐的动态表达都让人会心一笑,轻松而愉悦,也想加入其中体验下这“流动的房间”。
《“不合格”工厂》是关于创作者对皮革产业与消费之间关系的思考。创作者亲身参与到皮革生产的环节,以工厂工作者的视角深入研究皮革供应链到消费的各个部分。以真实的社会调研和体验为基础,寻找更合适和准确的作品表现形式。最终,创作者将皮革作为串联整个作品的中轴,并使用蓝幕置换皮革在生产链条中的位置,通过符号化的视觉手法和影像记录,让皮革的机械加工流程呈现仪式化与艺术化的效果。
作品将被“消费行为”隐藏的复杂生产链重新挖掘并可视化,“不合格”的概念则是作者对皮革价值的重新定义和原有消费观的重塑。她希望作品能激起人们对当今时代下生命材料、产业链与消费三者关系的反思。这件毕设的突出之处在于,创作者能以简洁不啰嗦的视觉手法产出一个具有辨识度且有力的设计结果。作品的影像风格并没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而是像纪录片一样干燥地拍摄,更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想要输出的观点。
我的作品是从我家乡温州的皮革产业研究开始的。温州以经商和制造产业比如皮革、皮鞋产业闻名,作为温州人,我能够获取独特的一手研究资料,同时也让大家更详细地了解温州较为特殊的皮革产业以及我对它的思考。通过实地走访10余个工厂以及采访20位该行业从业者,从参观畜牧场养牛、屠宰场剥皮到在皮革加工厂亲身工作学习制革了1个月,我对皮革价值链各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品以工厂作为展示场域。工厂是作品的一部分。它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选题,需要工厂工人、公众一同参与进作品之中。所以我将符号化的蓝幕替代皮跟随其他皮革,亲手经过工人们的手,去经历所有加工流程。由它引导的机械加工流程被艺术化仪式化了,最终蓝幕公开售卖给公众。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艺术行动,与工厂和这个产业进行一次对话,让这些被“消费行为”隐藏的复杂生产链被人们看到,呼吁大家反思当下这个时代生命材料、产业链与消费的关系。
倪尔璐同学在对皮革产业链各环节实地研究后,以创作信息图像的方式,展示皮革产业与生命、自然的关系,创作了作品“‘不合格’工厂”,延展对“皮”的定义与“物”的思辨。此实验隐喻的是皮革加工对原本代表生命的材料赋予消费价值的过程,可视化了被“消费行为”隐藏的数百种生产关系。
较为可贵的是她能够亲身实践进入到社会工作中去,在工厂中亲身工作1个月,从工人的视角对皮革所代表的生命和环境价值有了更深入的反思。同时作品融合了她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与生态危机设计的学科背景,基于真实研究进行艺术创作与设计,体现了她较强的综合分析、创新和执行能力。
下滑查看完整名单
以上10件最佳毕设作品的创作理念,以及更详细的学生、导师采访,均已被收录在《Graduate360°年度毕业设计年鉴中》,同时年鉴还囊括了100件获奖年度毕业设计作品、Graduate360°年度毕业设计奖评选现场图和筹备花絮,以及六组评委对大赛及入选作品的评价。今年的年鉴新增了“年度毕设观察”和“教育交流”两个板块,为行业呈现更多元的对毕设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