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4位设计者的34种设计人生,关于创作、职业、经营与成长 | 《设计师图鉴》新书上线

Design360° Design360 2023-01-11

在设计师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尝试,从学习到工作,从设计小白到工作室主理人……经验不分成功或失败,都是设计师成长过程中的珍贵养分。而每个不同背景、不同领域、不同发展方向的设计师的故事均不相同,于是,不一样的作品、不一样的工作方法、不一样的设计理念,共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设计生态。


《设计师图鉴--关于设计师的创作、职业、经营与成长》是《Design360°》杂志团队首本自主策划、编辑的中文出版物,源自Design360° 微信公众号的每周固定栏目--“圆周一度”。本书编录了该线上栏目的34位设计师的内容,重新整理采访内容并更新作品,让读者得以了解每个设计师不同的成长故事与创作特色。


点击图片前往购买👇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本篇中,Design360° 将为大家逐一介绍本书中包含的34位圆周一度受访设计师,在回顾34期圆周一度既精彩又有深度的内容的同时,带大家感受“34位设计者,34种设计人生”。





退化建筑2016年成立于福建厦门,是一家致力于提供 “建筑 Architecture、艺术 Art、广告创意 Advertisement”综合方案的“3A”公司。退化建筑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建筑工作室,三名主创成员分别是建筑师汤建松、艺术策展人王琦、平面设计师和视觉指导杨鹿童,他们分别在各自的领域深耕多年。


退化建筑尝试将建筑与不同媒介对接,希望用设计思维和艺术生产的方式,在不同环境中肇事。跳脱于传统的设计工作室模式,带着一种与现实稍有疏离和后退的冷静思考与独特幽默感,退化建筑在成立三年间完成了数个没有甲方的项目。



退化花园

←左滑查看更多






童亦毕业于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修产品设计,最终却选择了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他从2008年进入王序设计,到2015年卸下702 design设计公司合伙人一职,之后在杭州创立了个人工作室Quinsay Design。


将打磨产品零件的精细应用于字体设计创作;用水晶书立凝练时间、历史与文学;把挂历解构重塑,赋予软装、逗猫等多重功能.……童亦的创作从不受限于固定的设计思维和风格。对童亦来说,无论平面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并没有太大不同,都是通过工作来思考和对事物进行理解。不同领域的设计经历更多时候像一种测试——测试不同背景下生成的工作成果能否经历时间的磨砺,而后以一种物理状态或某种持续的感染力继续留存于世。


“大卜戈”导视设计

←左滑查看更多


格黑字体

←左滑查看更多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富饶、荒诞的岛国,名为‘肥沃岛’,上面住着一群离奇、怪诞不经的生物和不明狂热体。虽然岛上动物凶猛、岛民乖戾,却秩序井然,而统治这个岛国的是一只发胖的狗‘FEVER DOG’。”


来自上海的设计师、插画师Polly Zheng创造了这只既贱又酷的“FEVER DOG”狗形象,一画就是5年。FEVER DOG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以输出原创插画、漫画、图形、图像为主的独立艺术品牌,同时也是一个自主出版平台。FEVER DOG专注于自主出版物、丝网版画、独立漫画等艺术领域的创作和实验。肥沃岛则是FEVER DOG独立艺术品牌下的线下实体店铺概念空间的尝试。


肥沃岛上的百变狗子们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发烧狗玩具制造厂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穿梭于中西方生活、学习与交流是现在不少设计师的常态,林涛便是这其中一员。他在14岁时随家人从成都移居奥地利维也纳,并在当地学习生活了十余年。在欧洲生活和打工实习之余,他从商科转向学习设计,在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学习,师从瑞士设计师Jonas Voegeli,并于2014年硕士毕业。


回国后,林涛先在孙浚良设计工作室从事过设计工作,其后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独立设计工作室Tao Graphic Design,并联合朋友创立了Doublehood Design Agency(别称“搭把伙”),专注于字体排印设计、编辑设计和视觉识别设计类项目。在工作室项目以外,林涛还活跃在设计教育培训领域,帮助不同背景的学生申请西方的设计院校。


Basdban咖啡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为“Stay home, Stay Safe”活动制作的海报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大概是许多设计师的心之所向。自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设计师李习斌就开始尝试创立自己的独立设计师品牌。2009年,他与姚治共同创立了大田作物设计事务所,从做品牌转向接平面与空间设计项目,从各种各样的甲方身上汲取经验,了解和掌握市场规律。这样一个结合品牌、空间、产品的多元设计工作室,服务过多领域的客户,亦多次获得东京TDC等国际奖项。


经过近10年的沉淀与积累,李习斌与团队在2018年再次推出自己的设计师品牌“超级植物公司”。出于对植物的原始好感,他们将植物进行极具设计感与幽默感的包装,打造出了多款与众不同的“设计师单品”。如今,超级植物在淘宝上已经是一家有着20万粉丝的三皇冠淘宝店,成为走进年轻人圈层的“网红”店。


仁者乐山

2020 东京TDC获奖作品


超级植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张烁在08年进入一家民营建筑设计院就职。五年后,张烁离开了建筑师的工作,又陆续尝试了新媒体艺术、策展等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2015年,他于深圳成立了平面设计工作室SURE Design,专注于企业品牌、标识导视、展览等业务,所服务的客户包括深圳双年展、北京设计周、各地政府和房地产商。


在从事建筑工作的时候,张烁已经在不断积累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他曾在一年内承接过十多个平面设计项目,这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并不常见。张烁的跨界转行经历对他本人而言,或许是他经年积累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放在更大的社会语境去讨论的时候,这并不是普遍使用或可被轻易复制的路径。而他在规划与建筑专业的学习实践以及多领域的从业经验,也映射在之后SURE Design的项目当中——不少设计创作的最终呈现都有着空间与平面元素交融的特点。


玉田村导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百年国漫大展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随着艺术书展在北京、上海、杭州、香港等地不断冒出,更加多元、实验和创新的艺术家书、独立杂志、zine等自主出版物正丰富着表达的可能性。在这当中,名为da大 in print的实验性出版项目,以其在内容策划、编辑排版、装帧设计方面冷静又抢眼的势头,活跃在亚洲和欧洲的独立书店、展览空间中。


da大 in print项目背后的两位创始人分别是设计师Maxim Cormier和范雪晨,他们自2013年起就以ori.studio为名进行着设计实践活动。直到在2018年自主发起实验性出版项目,他们开始更广泛地与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通过手工装帧的印刷出版物创建跨学科的对话环境,尝试以别样的工作方法为内容引入多种可能性。合作对象包括Na Kim、高田唯、Joost Grootens等知名设计师,也涵盖田中崇嗣、中村龙治、莲沼执太、伊丹豪、东地雄一郎等独立艺术家。


ori.studio的出版物和展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n-site》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2017年创立不亦乐乎工作室,看似是杨华乐在回到福州而又未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时,一个“迫不得已”的决定。经过三年的发展与成长,这个像是随意成型的工作室渐渐扩展为一个由一半95后、一半90前组成的,平均年龄18虚岁的5人团队,包揽了从平面设计、动效总监、商务AE,到咖啡师、厨师长、园艺师等多个角色。


团队中的这种年轻活力,也在无形中渗透融合在项目之中。工作室曾服务过F-I-L设计师集合品牌买手店、MCR®微焙咖啡工厂、侍物府文玩收藏品牌集合店、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个不同领域、各具风格特色。而不亦乐乎就如它的名字所寓,以一种大胆潇洒、敢于冒险的态度,在包容理解的前提下对各个项目进行解析重构,创造出既融合品牌特性与福州本土文化,又不失年轻与活力的设计作品。


“有福自远方来”设计项目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福州F-I-L设计师集合品牌买手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全球化背景下,不少拥有国际视野的年轻设计师热衷于将小众审美应用于大众市场,在商业和趣味之间寻找平衡。设计师窦誉笙在香港、多伦多和北京分别生活了十年,有着错综复杂的身份认同感,以及对边界认知的模糊和标签的无视,这些都影响着他对设计的理解;而北京开放又严肃的文化环境、各行业的个性人物和大城市的可能性,又让他找到自己在这里发声和生活的意义。


窦誉笙曾在奥美广告和北京的佐维视觉担任艺术总监,在自主策展、设计和出版方面的经历,以及在生活方式和时尚领域的工作经验,引导了他在2015年创立北京设计工作室Meat Studio,希望探讨社会里相对小众甚至是边缘的文化,与主流或商业社会接轨的可能性。


北平机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胖妹面庄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来自杭州的非白工作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获得过东京TDC提名奖、纽约TDC等重要奖项,也曾被英国泰特美术馆图书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馆藏,但非白工作室并非只专注于商业输出,主理人虞琼洁还围绕平面设计自主策划了一系列有组织性的学习、分享和讨论活动,在创造良好交流环境的同时,也在通过学术探索拓宽着自身成长的维度。


非白工作室将工作室内的一个小空间作为公共空间,能随时切换身份为展厅、公共阅览室、交流场所等,定义为“Transtage”。2015年工作室开启了名为“白说”的分享平台Transtalk,围绕“书籍”这个大命题,不定期邀请设计师、策展人、编辑、出版社等不同领域的嘉宾来做分享。而后虞琼洁又加入了由9位设计师组成的“学习组”,和设计师好友一同持续在学术上深入钻研,并在学习中触发着对实验性设计的好奇和探索。在2017年,虞琼洁在工作室内部设立了一个新的字体实验项目Transtype,通过这个实验项目专注于研究和探索网格和字体之间关系的可能性。


Transtype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字体游戏场TRANSTYPE PLAYGROUND」展览海报系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991年,LAVA熔岩设计工作室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21年后,LAVA的设计师森林(Céline)来到中国,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一次工作坊后,当即爱上了中国的“混沌”和“生机”。在成功说服阿姆斯特丹总部的主理人后,森林成立了LAVA北京。直至今日,LAVA北京已在中国运营7年。LAVA北京的设计师一直保持一半来自中国、一半来自世界各地的平衡结构,工作室目前共有1位俄罗斯人、2位中国人、2位荷兰人和1位华裔美国人。成员们也因此会以更包容的态度去了解和介绍不同文化的差异。


立足于这一具有跨文化与多元特性的背景,LAVA北京曾与多国大使馆合作,参与了北京国际设计周、中法文化之春、法语活动节、澳大利亚文学周、瑞士文化活动日历等推动各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项目的视觉设计。在LAVA北京的作品中,现代简洁的设计风格与特定文化元素相融合,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人文质感。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海报与视觉应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芝麻开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从一开始边错边哭边工作,到成为拥有独立设计思维和判断能力的艺术指导,再到创立自己的设计公司,80后女性设计师侯颖花了十年。侯颖于2006年毕业后便进入wx-design广州工作,并在2009年于北京创立wx-design分公司。工作多年后,她又重返校园,在2014年至2016年间先后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和耶鲁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并在毕业回国当年就创立了INWA Design 因未设计。


多年的跨专业项目经验和重返学校后收获的国际设计视野,加上每位成员具备的多技能面向,令INWA Design  因未设计团队的设计项目包括许多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类型工作,作品涉及视觉传达、展览、产品、新媒体交互、设计实验产品等。


济宁市美术馆导视系统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方正字载中华」展览主题视频和空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童亦毕业于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修产品设计,最终却选择了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他从2008年进入王序设计,到2015年卸下702 design设计公司合伙人一职,之后在杭州创立了个人工作室Quinsay Design。


将打磨产品零件的精细应用于字体设计创作;用水晶书立凝练时间、历史与文学;把挂历解构重塑,赋予软装、逗猫等多重功能.……童亦的创作从不受限于固定的设计思维和风格。对童亦来说,无论平面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并没有太大不同,都是通过工作来思考和对事物进行理解。不同领域的设计经历更多时候像一种测试——测试不同背景下生成的工作成果能否经历时间的磨砺,而后以一种物理状态或某种持续的感染力继续留存于世。


自然梦想家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鼠年限定版苹果包装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穿越火线》《金陵小巷人物志》《呕吐袋之歌》《乌鸦》......自2006年进入书籍设计行业至今,周伟伟所设计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让人眼前一亮,获得了英国D&AD和纽约ADC等多个国际奖项,也曾13次入选中国“最美的书”。在这些书籍的设计中,能看到他对于纸张选材和质感、油墨印刷,甚至是文字段落等各种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内文故事、概念、框架的融通理解。


其实刚毕业时,周伟伟原是在卡通插画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更偏爱设计,便转行进入了瀚清堂。当时的他并不了解何为书籍设计,就在与前辈、同门的交流探讨中,慢慢积累着自己做书的经验。通过这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实践积累,他在书籍设计上的理解和能力逐步加深增长,并于2016年成立了tenmilliontimes设计工作室,在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中继续着书籍的设计探索。


《呕吐袋之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乌鸦》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独立设计工作室场景较为丰富的北京,有一家并非诞生于“一起成立工作室吧”这样主观想法的工作室,这家名为cheeer STUDIO的工作室创立于2017年,由两个来自南方的年轻人主理,工作涉猎企业形象识别、产品包装、印刷装帧、多媒体交互等视觉领域,其吸睛绚丽且富有活力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许多希望品牌年轻化的喜爱。


cheeer STUDIO的两位主理人Mia Liu和颜耀铭相识于在厦门读大学期间,他们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同班同学。2010年毕业后各自工作和出国读研后,他们不约而同来到了北京工作,分别投身于科技类公司和佐维设计工作室,再后来又在刘治治与广煜早期成立的工作室吐毛球以及后来的ABCD工作室以同事身份重新相遇。工作几年后,转变为自由职业者的两个老同学和前同事因为一个共同合作的独立项目,在北京以独立工作室形态确立了自己的一方之地。


空腹研究所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天真蓝LAB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广州天河区的中心商圈地带的六运小区,是一个人流量大、有大量高端消费需求的半开放式住宅区,许多小酒吧和服装店都喜欢将店开在这里。2020年7月,静谧的六运五街有一家新门店的灯牌光默默亮了起来。这是一间名为“更地(RESERVE LAND)”的设计图书室,由一名设计师将工作室的一半改造成现在的公共阅读空间。在以食为天著称的广州,这家并非书店也非图书馆的收费阅读空间以独立且新颖的姿态存在着,在这个闹中带静的街区吸引着一群真正的设计爱好者们寻来探店。


图书室的主理人名为徐伟鑫,称呼自己为“杂志人” 、在乡村田野中长大的设计师。在《周末画报》工作多年后,终于决定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在2018年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A ONE AND A TWO DESIGN工作室”,以“帮助客户整理编辑思路、定义概念,然后用设计语言解决问题,服务于一系列文化类及商业客户。


更地设计图书室以及A ONE AND A TWO DESIGN工作室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更地设计图书室展览海报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03年从清华美院书籍装帧专业毕业,马仕睿在两年后成立了typo_d 打错设计工作室。在此后的十多年间,他和团队将心力倾注于公众出版领域,为《知日》《浮城述梦人》《古寺巡礼》等杂志和书籍进行封面和装帧设计,近年来凭借《京都历史事件薄》《小侦探》等作品在中国最美的书、全国书籍设计展等赛事中获得奖项。


虽从事面向大众市场的设计工作,马仕睿却一直努力尝试“反市场”的设计风格,例如将图片、文字等各种元素穿插放置,最终呈现出不符合常规阅读习惯和一般意义上的“审美”的视觉效果,比如他为硬糖少女3030和火箭少女设计的LOGO均引起了大众热议。但于他而言,“大众”就是多数人的选择结果,而大众本身就是由个体组成,都绝对地拥有质疑和不喜的权力。但即便如此,也不应“以大众作为‘受众’这种思维去评判设计的工作。”


硬糖少女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知日》日本版(潮出版社)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伦敦,有一家成立十年的设计工作室Twelve,其创始人是两位曾经一同在伦敦求学的中国人——史源和Rex Chen。这家以伦敦为总部并在上海设有分部的工作室,同时为英国和中国的文化和商业客户提供服务,十年下来,他们在平面和数字设计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实践和思考。


Twelve工作室的项目中,网站设计和开发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多年来,他们深耕于此领域,为艺术、商业和公共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可视化和交互式的解决方法。从复古风格的艺术品交易画廊网站,到为创意餐饮店打造的像素画网站,亦或是以文献和展示功能为侧重的文化机构网页,都让人很难不注意到这家工作室在网页设计领域的巧思和功力。


BAO 网站, BAO,2016–2020


Tabula Rasa Vista 网站,Tasula Rasa画廊,2020






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美国《Graphis》、玻利维亚国际海报双年展、香港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GDC设计奖,台湾金点设计奖...从大学时期开始设计海报至今13年间,赵超在海内外多个国际设计比赛中,获得了100多个奖项。而他的作品也受邀在韩·中·日艺术海报邀请展、波兰100周年字体邀请展等多个展览中展出。


在赵超的作品中常能看到树木、鸟兽、蓝天、海水等自然元素,虽然他并不会写书法,但也会将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融入创作。赵超觉得,重要的是在创作时不对手法和技术多做限定,基于当时的感觉和灵感,去寻找诠释概念最佳的手法。对于赵超而言,海报是他表达想法的一个重要的媒介,是他内心对人、事、物的思考和看法的一种视觉呈现方式,更是他设计生涯的起源。


《和仕纸制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No deforesting and  Protect animals》(GDC19 Awards获奖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990年出生的澳门设计师洪家乐除了于2018年创办个人工作室LOKSOPHY DESIGN之外,他还有多个与行业联系紧密的职位抬头,比如澳门设计师协会侯任理事长、澳门设计大奖筹委会主席、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兼职教师,以及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客席讲师等。


2019年,澳门设计双年展转变为澳门设计大奖,便是在洪家乐加入策划团队后带来的改变。在澳门这个小城,他努力尝试通过多重身份推动设计在社会的影响力,希望透过商业、教育、协会向全球输出澳门设计。对于这些职位背后意义和责任的认知并非一日促成,大学时期在各个设计师工作室实习、研究生前往英国留学,再加上回国后在美高梅品牌策划部担任资深平面设计师的经历,都让他对设计的理解不止停留于视觉,而是以品牌和社会影响力的角度去思考。


FEEEEL MACAU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MACAU DESIGN AWARD 2019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北京胡同里有一家名为“297”的设计工作室,名字是由创始人李见见的猫咪Dayday在两张铺了猫粮、写着“297”和“210”的两张纸中选出来的(297是A3和A4的共有边长)。2017年,他们以“297”这个名字为工作室登记,从一群自发聚集在一起做设计的年轻人,正式转变为一个独立设计工作室。


“直接粗暴”是李见见形容自己的设计方法时用到的描述,从他们自主创造的一系列用色活泼、视觉抢眼的设计产品中,便可看出设计师的特立独行的巧思与趣味取向。不过,在他们的种种直线思维的背后,其实还包含着一份试图与使用者建立情感联系的真切愿望和自由创想。


西番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上海艺术博览会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皂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创立民艺文创品牌慢物质,推出黑白月光中秋礼盒、笔墨方文房产品、锡木作系列、“财源滚滚”年画滚印产品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产品前,曾令波在平面设计行业钻研打拼了10年的时间。出身于匠人之家,他的父亲是位在老家享有盛誉的老木匠,而后随着工业时代的大潮流改行做了铁匠。少年时期给父亲做助手,在钉钉打打、动手改造的生活中成长的经历,也给曾令波从平面设计师转型为民艺文创产品制作人奠定了基础。


初入行之时,他和每一位踏实努力的设计师一样,怀着对创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不断的接单、提案、设计磨练自己的技巧能力。然而时代在改变,设计行业也不例外。2012年,曾令波开始停下脚步,反思过往从业经历,重新聚焦目标,去探寻自己应该做出的改变。最终他决定回到传统民间手艺的原点,结合创意设计理念,打造全新的民艺文创品牌,至今已坚持将近10年。


慢物质2021中秋礼“白月光”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年画复活计划 财源滚滚系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为喜欢的音乐人和乐队做设计是许多音乐发烧友设计师的理想之一,品冠、刘惜君、毛不易、海龟先生、李霄云、傻子与白痴、丁可...这些华语音乐人的专辑通通出自设计师赵宏韬及其团队之手。这些合作的发生并非偶然,实际上,赵宏韬是一位深入跟过唱片工业体系多年的设计师。


赵宏韬又名AnnSey,自2008开始在北京工作和工作,曾在设计工作室、娱乐公司、电视节目《快乐女声》、创意时尚杂志《新视线》、阿里音乐品牌视觉部都担任过设计师,负责过许多现场舞台视觉和旗下艺人的唱片设计。曾有媒体形容对PM Design工作室的设计能综合体现时尚感和商业感,不纯粹是用字体图形的平面语言表现,这些都与这位创始人的经历息息相关。


阿肆《我愚蠢的理想主义》,摄影:张笛Bamboo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旅行团乐队《感+》:艺术指导:Annsey Zhao;平面设计:Annsey Zhao/Dreamer Tan;插画:贤二/Dreamer Tan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上海有一家“工作方式老派,想法挺不正经”的年轻工作室——大气设计。成立于2017年,大气设计常以设计事务所兼创作者的状态活跃在文化艺术领域。与他们合作的客户大部分为策展人、画廊、艺术机构或独立出版物。


创始人贺荣凯形容,他们通常会带着一种科研式的较真精神做设计。从合作项目中可以看到他们从形式、功能、概念方面进行过全方位思考,避免将对事物进行讨论的可能圈进局限中。另一些时候,他们也会兼任创作者的身份参与到艺术项目中,在创作中触发更多讨论和交流,“让设计持续地服务于人们的文化和物质生活” 。


大气设计连续三年推出的手环日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没顶画廊海报系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为知乎设计了LOGO和第一版网页,为好奇心日报、看理想、WhatYouNeed等知名互联网媒体打造APP,2014年为智族设计的GQ24 APP入选中国区APP Store年度精选......


Dine的两位创始人杜潇和刘炜,一位长居于北京,一位是广东人,团队一直以远程协作的方式合作。从2012年团队初具雏形到2014年正式成立公司至今,Dine设计工作室在近10年里,不断为许多处于初创阶段的互联网品牌设计网页、手机APP,并为它们设计符合数字环境的LOGO、字体等。这些互联网媒体得以迅速获得21世纪年轻一代的认可和喜爱,由Dine为它们量身定做的视觉设计可以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好奇心日报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看理想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自2010年于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的空间叙事硕士专业相识,吴佳音与王懿泉已一同在城市空间设计领域钻研达十年之久。2018年,在学院时期已有合作基础的两人决定联合成立跨学科空间设计事务所——活络(Acts and Pathways),为城市空间、活动、建筑等设计项目提供区别于传统空间实践的新思考。


活络的两位创始人是设计师和策展人,核心团队由设计师、策展人、策划和研究员组成,均拥有多元化的学科背景。一直以来,团队将针对特定空间的故事及其使用人群行为的研究作为工作方法,并对项目内容和形式进行量身定做,但不固定设计成果的具体呈现,努力为城市空间注入活力。


2020年4-10月,社会设计项目“cheer up flowers 送你花”

策划、设计与执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18年11月,苏州国际设计周「设计之城」展览设计

摄影:JJY PHOTO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20年10月在秦皇岛举办的阿那亚海报节、9月启幕的南京市金鹰美术馆最新展览「社会细节」,皆由位于北京一千遍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朱砂发起。通过“走向公共”“丑”“拒绝者沙龙””三个单元,他试图展现当下平面设计“记录历史,走向公共”的发展状态;也会在展览前言中谈起法国、波兰的海报设计历史,溯源设计之于社会的意义。


朱砂对于公共领域的介入、对中国文化界现象与问题的关注,或许也离不开成长环境的影响——父亲朱新建是业界的著名画家,母亲也从事艺术行业,从某种程度而言,朱砂似乎是泡在艺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但谈起家庭影响时,朱砂并不会过多阐述,而是简单说道,“父母画画,你大概可能就不想画了。” 而在十几岁时跟随父亲和母亲移居法国学习艺术的经历,在他的表述中也并未按照常规的方式去谈论,延展至对设计的,更多是“多了一个参照标准和线索来做事情”。


阿那亚海报节「走向公共」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社会细节」展览海报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13年,上海建筑师俞挺与夫人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Wutopia Lab,定位是一家全球本地化先锋建筑设计事务所。虽然很多人都会被“Wutopia(乌托邦)”这个词所诱导,但工作室的中文名并非“乌托邦”,而是“吴托邦”。


根据俞挺所言,这个“吴”代表的是上海。他们希望将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独家的设计哲学融入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掌握分寸的力量,以最“轻”的动作带来最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意创造一个跟生活毫无关系的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事务所名字背后承载的更多是两位创始人对日常生活的实在追求——以魔幻现实主义,创造日常奇迹。


思南书局诗歌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白云庭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15年,苏五口以Vans经典款球鞋为基础改造成帆布鞋,并主动打着“抄袭”的标签进行销售,该系列引发热度被众多淘宝商家再度抄袭后,却被他作为表达的一部分被一起策划在美术馆中公开展览。2017年,不按常理出牌的他在微博上呼吁网友去优衣库偷走他的最新系列“请偷走这件衣服”,原来是在优衣库放置了大量由他其制作的衣服,试图引发和测试人们的反应。


这些概念极强的作品让苏五口受到了许多争议,但也收获了许多来自业界更积极正面的评价,并进一步引发了那些重视自我表达和特立独行态度的品牌或设计师与他合作。2020年末,苏五口带着他的新品牌They Are回归。他创建了一个约130人的工厂,为新系列的卫衣开发了一套布料,还做了一本近10厘米厚度的书和一部影片。在这个信息迭代过快的互联网时代,这位曾以强概念性的项目被大范围传播、报道和讨论的“设计师”,选择以一个缓慢而不同以往的方式,做出了他与自我、与大环境的对抗。


They are系列《工厂的圣经》,2020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门票”系列,2018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15年,任职于广告公司的蔡仪对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内容感到越发抵触。在他看来,围绕品牌进行的视觉设计应该能成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绳索,去构建和强化用户的认知、需求与品牌之间的关联。抱着这样的想法,蔡仪成立了ReflexDesign条件反射设计工作室,整合平面视觉、产品包装、室内设计等多个设计领域,为品牌提供设计及咨询服务。


成立至今6年有余,条件反射设计工作室这个10人左右的小团队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慢慢积累了不少风格独特、新颖有趣的商业设计作品,其中theKEEPER和盖乐西街这两个作品也入选了2019年和2021年的东京TDC奖。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蔡仪和条件反射设计工作室凭借他们的别具一格的商业设计,在行业中渐渐崭露头角。


Galaxy Street 盖乐西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Lazzy Burger Easy and Fast 用餐新体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打开little team的官网,千禧年代初Flash互动小游戏一般的设计风格,总能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家设计公司,但这实际上是一家位于上海的创意公司。与他们合作的客户大多是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到的互联网品牌,如腾讯视频、网易、天猫、西瓜视频等。


无论是皮影动画、H5互动绘本,或是在全城放1000个提问镜子,little team总是希望让创意更好地结合媒介并传递给受众,愿意尝试打破思路并想出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而为了让结果达到他们希望呈现的模样,little team也会专门寻找风格和调性相符的国内外创作者合作,花费精力与时间与不同语言背景的插画师、动画师、艺术家等进行线上沟通和协作。


little team官网


为《演员请就位》打造的H5小游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近年来,导视设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在此设计领域,良相设计自2009年创立以来,已打造了麓湖艺展中心、大集古镇、长江竹岛、青岛中国院子、成都博物馆、西来古镇等多个优秀作品。良相设计成立于成都,一直以来通过文化品牌视觉的创建和提升为定位,将文化融入导视、品牌视觉设计,设计了不少兼具现代审美和文化创新的作品。


良相设计并非按照设计领域的不同来划分,而是以城市更新、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三个项目类别进行划分,深挖环境图形的各维度可能。良相设计的每一个项目,几乎涵盖从品牌到导视的系统设计,以项目类别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为标准,将文化融入设计,展现项目的在地基因。


麓湖艺展中心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长江竹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年轻的创意团队KASAKII长期致力于带来击中同时代年轻人痛点和好奇心的创意作品。从打造天猫“造云机”、网易考拉“笑容换钱花”等互动装置作品,到“云栖大会盲盒”等,KASAKII的广告营销之作一边满足着年轻消费群体自我表达需求,也在让服务的品牌得到实质的收效。


基于对拥有大量愿意尝鲜年轻人市场的期待,以及对更国际化、更开阔的设计视野的向往,在广州创立的KASAKII搬至上海,在那里开辟新的天地。他们希望在更愿意接受优质产品的市场进一步挖掘并发挥自己的创意力和表达力,并通过设计赋予产品温度的同时,让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


“云栖大会盲盒”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节日不打烊”系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95后设计师高晗在国内理工院校工业设计系毕业后,没有平面设计经验的他曾进入设计工作室实习。在这以后,决定前往耶鲁大学进修。而在这期间,他已为一些新兴的新消费品牌、独立文化厂牌创作了一些具备商业完整性及实验性的作品,建构了自己的一套设计方法与逻辑。


理工院校学习的大学背景让高晗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与通常着重图形语言的做法有所不同。虽然做的事情和专业并不对口,但他觉得原本的背景经历给到他另一种设计的“优势”,即创作自由度,可以退一步看待平面设计。同时在原专业学到的基础生化知识、研究方法,也增加了设计的可能性。高晗的不少设计作品,既保证品牌完整度的创新,同时也能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


SamePaper品牌自出版摄影书《Still Life》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NICE CREAM包装设计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

34 个精彩采访,1500 张设计作品图呈现多元化的设计生态

从城市化到“2.5 维”设计体验,从字体实验到手工民艺,从传统设计到“非主流”设计方法.....

图文并茂,展现工作室多领域、跨界的设计案例多种风格与设计方法,给读者丰沛的灵感源泉。

2.

知名书籍设计师马仕睿亲自操刀,结合编辑、 设计、选纸、工艺用心呈现

精细化的设计逻辑,配合内容,全书采用手工套页的方法,提升阅读体验。

优选多种特种纸张,分别匹配图文内容,打造不同的视觉观感。

3.

Design 360°团队全力打造,深度挖掘设计 生态的多种面貌

源自线上栏目“圆周一度",起源于此,却不止于此,最新作品诠释多元设计理念。

424页精彩内容,字典式的丰富作品,可供读者随时翻阅,收获满满。




马仕睿

2003 年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籍装帧专业毕业,两年后成立了 typo_d打错设计工作室。在此后的十多年间,他和团队将心力倾注于公众出版领域。

近年来凭借《京都历史事件簿》《小侦探》等作品在“中国最美的书”、全国书籍设计展等赛事中获得相关奖项。


“我从小喜欢漫画,正好 360°拥有一个完美的环形,我就用一种漫画的语言炸开这个圆,产生一点进深和速度感,进入到这些设计工作者的世界中。”

“内页方面我倾向给每个人、每个工作室一个明确的单元,用颜色和文字包裹他们的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页图




点击图片前往购买👇



⚪上新福利⚪

评论区留言

#你最期待哪一位设计师#

点赞排序第1、3、6

即可获得《设计师图鉴》1本

截止日期为12月19日 18: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