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看待设计师群体与自我的身份认同?|2月书单推荐
设计的价值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展现,尤其是近年来崛起的本土创意。渐入佳境的设计环境与消费市场,却如一把双刃剑似的引发设计师的焦虑与疑问:设计跳脱固化思维后的表达形式,设计对于设计师本身的价值何在?在这个时代,他们如何获得社会等种种角色的认同?
就“设计的群体意义与身份认同”一题,360°店为大家甄选出了10本设计出版物。从设计观察中产生的种种疑问,再到不同艺术家、设计师、研究员的探索与实践,相信这10本好书能从不同维度,能为各位设计师们带来跻身逆境的启发与方法。
“我们这么混,能成功吗?”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subfictions次要虚构
国内的设计环境之特殊,在新生代的独立设计师身上也映射着一种“拉扯”。这些年轻设计师还在摸索着自己对行业、对设计、对产品的思考,也探寻着在这条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安放自我,在快速变化的客观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magazine into第二期“almost famous 几近成名”,关注着尚未冒出水面、还没被多数人所看到的年轻设计师。对他们而言,中国独特的文化、社会环境有着充满机遇的、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困惑与挑战。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从哪来,去往何处?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DEMO studio
《DEMO》是一本泛设计杂志,一年两期,充分呈现DEMO作为设计评论与研究机构半年的研究成果,杂志关注个体、人类、自然、地球,观察设计的客观作用,将设计置于历史、不同地域文化、个体生活、自然生态等语境中思考,让人们开放性理解设计的存在价值。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第六期以“居所和意义”为潜在线索,从建筑家Charles Jencks的女儿Lily Jencks的访谈开始,讨论了他父亲建造设计的房子无所不存在的意义,以及生活在“意义”的容器中的真实感动。由此出发,本期的关注视角辐射远至印非,从边缘群体的沿街生产行为,到剧场导演的艺术创作,牵涉沙漠生存攸关的吐鲁番坎儿井——集体生活智慧的产物一一作为关照对象,探讨了不同维度和不同尺度的人身处的生活环境,指出人与所在环境之间共生且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时, 我们和所有他者之间的关系都是由距离来定义的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ori.studio
c-site是ori.studio的主刊出版类别之一,每期以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方式,围绕某个主题的进行,从物质和非物质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度探讨。ori.studio由设计师Maxim Cormier和范雪晨共同建立。工作室的活动以书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抽象环境为中心,形成类似于由设计、研究和出版所组成的张力结构。
c-site(c = conversation)意指围绕着单一话题所进行的跨学科对话,从物理和抽象的角度进行探索,并且脱离了典型的采访者/受访者的原型,重点放在不同的“他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前三部的迭代是通过一个连续的对话格式实现的。自c-site第四部开始,格式将变得不再固定,并着重探索对话格式如何能与主题共享一个明确的关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本书收录的整场对话中,每位对话者的名称和身份都未曾向彼此透露过。这是一个带着「距离」的场所, 书籍的形态和关系也在辅助强调着这种能动的关系;就像10位名字被简化成符号的对话者背对着彼此交谈,这本书也被分割成两个区域, 在中央由一个物理的界线将彼此分开,它们具有完全相反的方向——垂直面和水平面——背对彼此放置着。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他者与他者的尺度、距离、语言……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ori.studio
如果将现时刻用照片记录下来,过去和未来的形态可以被看作「他者」。特定的时间点之间的间隙/过渡也可以被看作「他者」。如此单纯地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观测眼前的场景,那么在空间的维度中的物质皆可以被看作「他者」了。
若以横向的维度来观望的话,纵向的空间也就成了「他者」。由此再展开新的想象,那么在脑海中的场景之外的部分也可以被看作「他者」了,当然,没有被意识到的部分皆可以被看作「他者」。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新物质的加入或场景的改变时,「他者」的尺度、距离、形态、复杂程度也正在不断被干扰着。「他者」可以像细胞一样以缩尺的形态存在着吗?从内部和外部分别来观察「他者」将产生怎样的结果?主体是否可与「他者」重合、置换或相互作用?如果边界被弱化,应该如何定义「他者」?「他者」和主体之间的间隙(或交错的部分)可以被找寻到吗?通过定点观测的方式可以产生多少种「他者」的可能性……凡此,本期以此话题为主线,展开了诸多“他者”与“他者”的对谈和观察。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旅行中自我发现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VOLUME PRESS
《LOST》是一本有关旅行和自我发现的杂志。在这本杂志里,你看到的是真实的故事和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背景的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顿悟。《LOST》坚信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华丽的酒店和名胜景点,而在于把自己彻底融入一个陌生的周遭去体会那种不适,并从中领悟真理。《LOST》相信,旅行是一种心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站会遇见什么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VOLUME PRESS
作者:LOST & LALA COMPANY
由LALA COMPANY和LOST共同创作并出版的一本全新绘本,于2021年10月中旬推出。JALAN-JALAN是马来语“出去走走”的意思。有时候,漫无目的地行走是最好的一种旅行方式。你可以依靠双脚去到任何地方,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站会遇见什么。
这本书试图通过一位光脚背包客的日常奇遇故事,传递一种“不设目的地”的旅行精神——跟随你的心“出去走走”,去发现沿途的惊喜。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从真实的生活这一影片中抽出一瞬间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Cometabolism Studio 共代谢
共代谢是由设计师张宁和艺术家杨亚非成立于北京的设计工作室,他们的作品边界从家具、装置扩展到影像、平面、互动新媒体等领域。《Assemblage》由共代谢于2019年创刊于伦敦,通过记录日常物品被人们聚集或组装在一起的有趣瞬间,打破日常物品的刻板印象,质疑物品既定的形式、功能和价值。
第三期的主题是“抽帧”,这个概念原本指的是在一段视频中,通过间隔一定帧抽取若干帧的方式,模拟每隔一段时间拍摄一张照片并接合起来形成影像的过程,电影常用这种方式去实现一些艺术效果。
这期杂志的内容就像是从真实的生活这一影片中抽出的一瞬间,经过再次编撰与剪辑汇聚而成新的叙事创作。创作者把焦点放在了我们周遭的生活,通过不同视角与切入点反映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物品与人的关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收录一家艺术团队10年来的展览
与艺术家访谈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清影艺术空间
INNA ART SPACE 10作为清影艺术空间10周年纪念册,收录了清影艺术团队对它的寄语,以及这10年来的展览与艺术家访谈。其中包括Candida Höfer、陈栋帆、方伟、宾雅&廖文峰、Walter Robinson、Seton Smith&Kiki Smith、刘呗宁&王铭,艺术项目对影以及群展,由Transwhite Studio负责设计以及排版。本书使用了不同纸张以区分不同板块,充满律动感与色彩鲜亮的书籍设计展现了清影艺术空间独有的艺术活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思考个体面对世界的敏感、艺术与日常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清影艺术空间
《陈栋帆:呼吸》以另一种方式记录和解读了陈栋帆近年来在艺术上的身体力行和不断探索,并邀请大家一同思考个体面对世界的敏感、绘画的灵性、艺术与日常,一道营造“呼吸”绵长不绝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书中的内容或许会提供
一些跻身逆境的方法
点击上图 即可购买 >>
出版:自出版
编者:郭鹤天、秦可纯
te是一本关于当代艺术与文化人类学的中英双语年刊,te取自闽南语“茶”的发音[dæ],缘起对茶的发音、泉州港茶文化的历史变迁和流动带来的思考,te希望打造的是一本体现文化的”流动性”的刊物。每一期会根据特定的主题,委托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探讨地域之间的动态文化景观,包括地方社群的文化、语言、思想在当下不断更迭的状态。
第二期《夜莺之歌》聚焦不同情境、事件下林林总总的发声行为。夜莺之歌,意指夜莺通常具有的两种声音特性——在季候中迁徙,在暗夜中吟唱。正如编者在第二期的编辑过程中反复受周遭发生的事件启发,用10篇文章来对声音、语言和行动的相交处进行焊接,去讨论这个抽象又无处不在的概念,旨在创造多频“声道”。
在不同情境中,发声的主体是什么?发声所代表的含义为何?发声是否一定要借助“声音”这一媒介来完成?个体应以何种形式表述?又有哪些可能性?这些问题均无标准答案,或许答案在这个时代已不适用,但书中的内容或许会提供一些跻身逆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