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四戒:壶天的老街

2016-02-19 四戒 土著民

✿2015湖南年度最佳新锐自媒体  你值得拥有

✿点击上方土著民关注  和我们一起守望乡土


壶天的老街

图、文 | 四戒


从长沙往返娄底,旧时是要走宁乡经湘乡壶天的。现在南走沪昆、北飞长韶娄,再要快点还有高铁。可遇上不着急的时候,我却喜欢走宁乡老路,一路上稍作停留,就能陆续让回龙山、沩山、密印寺、千佛洞等美景入眼入心。双凫铺、老粮仓、流沙河、青山桥等等这些老辈去长沙多点的人记忆中的地名,在我心田里,也就像一株株摇动着阳光的小小芽叶,不起眼,却占了小小位置。

壶天是要经过的。这个归属湘潭市的小镇既与长沙市下的宁乡县毗邻,更是距娄底城区只有十多公里路程。而老娄底市(老湘乡上里)以及现娄底市下的双峰县(老湘乡中里),都曾是老湘乡的版图之中。之前娄底城区到娄底小碧双江都要从壶天转道。所以,壶天于娄底人心里的亲切感是占十分的,就像一株长了大叶子的芽叶。每过壶天,就会想离家真不远了,每次都会想“壶中有天”这个意境挺有味道,不过人车闪离了心里也就忘了这回事,从不曾深究。到今年八月十五,朋友圈里有人晒图,称壶天烧宝塔是老习俗,很是热闹,可惜没有事先得知,又错过了亲眼目睹的时机。

受朋友提示,沿209省道再经热闹喧嚣的壶天大街时,我和父亲特意找到街边“壶天古村”的指示牌。顺坡下去百米,就见到地面上水泥包围了青石板,就像现代文明侵扰了传统文明一样,界限分明,痕迹清晰。老街与新街相邻,向左边巷子一转,快要落山的阳光恰好自西面照进来,映在一块块镶嵌的青石板上。那是一块块的时光,白晃晃的,让人弄不清到了何年何代。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特别是巷子口那门旁开着的大窗子,分明是儿时的小商店,那窗关上了,像时光被隔开了,却让人怀念那小商店的时代。

那确实是一个小商店的时代。一间间铺面肩并肩地紧紧挨着,没有一点间隙和余地(足见商业时代的寸土寸金)。后人为了备忘和留念而补上门楣的店名,告诉你曾经这房屋的用途:彭福泰客栈、元利荣布业、正鸿泰商号、诚记渭州酒业,谭记国华客栈、李记人和客栈、斯美堂布匹、黄三娘米行、太和春药店……,偶有工夫拿着扁担经过,告诉我久新华之类的斋馆,其实就是副食品店。我停下脚步,闭上双眼,算不清这十几家客栈原是可以接待多少客人的。却能感受到,这些旧店名应该是用大木匾装裱,涂金装饰, 字体或楷或隶或行(有些还应该是名人题写,也许还有篆字), 也有些从横梁上悬下幡号来迎风飘展,整条街远远望去五颜六色墨迹飞扬。如今,这些店名都是用油漆写在小木块上,有些被挂着的灯炮、新贴的红纸、有线电视盒一圈圈的信号线给掩饰了, 幡号无寻,金匾不见,整巷子一眼就能望穿到头,空荡荡的,满巷的过往穿梭和人声鼎沸都搬迁到南边的209省道穿越的新市去了。(我可笑地想,如遇拆迁,这些老房子可凭店名作生产用房要求赔偿么?)

老街上还零散地住着几户老人。一位83岁的老大爷搬了椅子坐在屋檐下。我猜测这里是从文化大革命暑期没落了,老人家告诉我要追溯到高级社的时候。我一时没弄明白高级社是什么,亏得父亲解释,那是人民公社的前身。原来这老街的繁荣主要还是民国年间,文史记载可追溯到200年前的清嘉庆年间。现存老人们还能记忆犹新地回忆出当年有名号的店铺商行、工厂作坊、客栈饭店100多家,能说出业主姓名的摊贩杂业100多项。老人家隔壁,墙上斗笠大字竖写着“……理区第三队三食……”上头和下头的墙壁已经驳落,我猜想应是当时的食堂,得到老人的认证。“食堂”正在新修,已经成形,脚手架未拆,瓦还未上顶。新红砖把一根米余高的石柱砌在里面,石柱上是否有文字或有带意义的花纹已不可知,其颜色却在红砖的包围之中显得多少有点醒目和不自在。我从脚手架下低头钻进去,屋后有屋,四合之中还有一被舍弃的旧天井。“新食堂”的对面屋里,暗暗的,传出接电话的声音“不回来啊”“饭已经煮好哩”,穿红黑格子外衣的老妇人一脸不高兴,从“谭氏国华客栈”里出来,嘴里还叨唠着“煮好哩又不回来”。

老妇人见我拍照,指着屋檐让我看,原来挑出的梁柱上有雕花,还画了画,若是视力好的人还能辨清旧字迹。她家的瓦是新盖的,楼柱却没有动老木。抬头望去,老街的天空,一边被摭掩,一边是“新食堂”尚未盖瓦的屋顶格子,中间是受挤压着的一线天。这“街天”画面,似乎在诉说点什么……

回到家里,我一直在思考,壶天古村到底有什么特质让我牵挂。我到过怀化的高椅和五宝田古村,都在山区没有老街,而重庆磁器口、上海朱家角都是重获新生的老街。我翻阅资料,读到:她座落在云盘寨与张家山狭长的盆地里,一条小溪蜿蜒东去,原有三株斗大的枫树参天蔽日,名枫树坳,是宝庆(今邵阳)至巴陵(岳阳)的必经之地(原来不止是长沙回娄底,从新邵,经三甲,杨家滩,娄底古镇,往宁乡),自宋朝庆历年间,就有当地人家在树下搭棚做草鞋、茶饭等小本生意,依河而筑,随着过往客商日增,清朝宣统年间遂改名城江铺,是当时有名的石板商业街。解放初期,因当地“壶”形地形改名壶天乡。我突然明白,壶天生在山区却有老街,有老街却尚未新生。作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却无半点商业气息,给人一个完全原生,丝毫不需要“开发”(破坏)的怀古之所,这不正是壶天老街的特质么?在一扇木门上,我偶然发现一个泥手印,却像艺术家有意为之,这分明无意的一痕迹,也许会在某天夜里被大雨洗去,谁也不知道其曾存在过。这壶天老街也会是这样么?我沿着老青砖墙往上看,一边是老土砖,一边是新贴的瓷片,两个时代,一墙之隔。

据资料显示,壶天曾以八景著称。《同治刊湘乡县志》记载,生于壶天的明代兵部主事、武威将军李江龙有诗咏八景。民国时铁道部长李如初在定居台湾后,也一直对家乡的美景念念不忘:“流落海外在台湾,湘乡文献八景刊。花门楼台四十八,灵气十足海蚌山。景观奇特归云寺,神奇古怪石板滩。险关重重岩龙洞,石钟石鼓响石潭。惟妙惟肖老虎石,壶天公园王滕玩。”而今日壶天,岩龙洞的奇特壮丽,蒋氏宗祠1946年绘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佛祖山月霞寺的楠木和山下四百年的枫树,正月舞火龙灯,中秋烧宝塔,这些不都足以令人神往神驻?

自街尾返回,我开启了计步器,回到停车的地方,只要600多步就能穿越这老街。我想,若是当年繁华时,东看看,西逛逛,要多少步才能走完这200年的400多米?从天上拍摄的卫星地图上,已经看不出“壶”的地形。但壶天之名却很有几分诗意。遂记录下这篇文字,愿读者诸君跟我一样“壶中探天”,朋友圈一发,走起,有木有?


作者:四戒。市直某机关公务员,喜欢行走山水,偶尔耕耘文字,长期关注作文教学,编著有《娄底语文》(乡土读本)、《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法导论》等。


长按二维码加作者为好友(验证:壶天老街)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有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