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艺术》2023年总目录

《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2024-09-04


(前面数字是期号,后面数字是页码)


特别策划

1

作为思想与哲学的电影

1—3

任意瞬间中的电影影像本体性


开   寅


1—11

反转屏幕:齐泽克论精神分析的电影机器


尉光吉


1—21

现实的层次——巴赞电影理论中的存在主义


李科林

1—30

完整现实的神话:现象学与巴赞电影理论再探


秦喜清


1—38

新存在主义电影


石   可

2

映射社会思潮的全球电影

2—17

布莱尔时代以来英国电影对社会现实的复现与重置


曾薇佳

2—25

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与边境美学: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


武亮宇

2—31

生育选择与近年来欧美电影中女性主义的新发展


缴   蕊


2—38

边缘之声:“后复兴”时代的巴西电影


樊   星


3

技术奇点与影像未来

3—3

“虚幻之火”:数字蒙太奇及其否定性潜能


姜宇辉

3—11


在发光世界中“眼见为实”

——虚拟现实技术与影像本体论


吴冠军

3—20

存在的危机:万物互联时代的人、物与电影


张建珍


3—28

在爱(AI)中:重思 AI 世的创作


邵怡蕾


3—37

艺术作为开源系统:“系统环境”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


林云柯

6—3

在技术奇点时代“包扎”:贝尔纳·斯蒂格勒的电影哲学诊疗


韩晓强

6—12

“不确定性中心”的情动:探索AI 生成影像机制的“黑箱”


谢周浦

陈世佳

6—19

大模型时代的影像生产与影像工业:一种启蒙辩证法的思考


高奇琦

6—27

具身的意义和涌现的真相:VR 影像如何讲述侦探故事?


秦兰珺

4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建构

4—3

主体性与知识论视域里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李道新


4—12

中国电影知识建构的问题、传统与分类


吴冠平

4—18

数字时代中国电影话语生产主体的嬗变与管理


屠   玥

檀秋文

4—26

中国电影学派: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制度逻辑


邱章红

王颖倩

5

中国思想与电影理论的演进

5—3

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建构问题


贾磊磊


5—9

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进路与学派建构:电影物象与民族影像


王海洲

马   翱

5—18

“赋比兴”与当下中国电影美学重建


陈林侠

5—26


“中和”:中国电影美学境界说


李   镇


5—34

“想象力消费”理论建构的省思与属望


陈旭光

张明浩


特稿

1—59

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侧记


马宁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47

以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


饶曙光

刘   婧

1—53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教育发展之思


胡智锋

胡雨晨

2—3

中国电影现代性的民族性、时段性和当前课题


王一川

2—10

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路径


周   星

张   萌


电影之后的艺术史

3—45

跨越艺术史与电影的边界

——阿比·瓦尔堡与电影理论

[法]菲利普-阿兰·米肖

祝婧琦

3—51

希区柯克与当代艺术

——兼论电影建构艺术史的四种方式


李   洋


3—60

从道具物走向总体装置:电影中的“新物质性”与当代装置艺术


杨国柱

3—68

史诗片与古代图像的“死后生命”


王   杉


神经电影学研究专题

4—33

神经电影学的学理缘起、学术实践与学科展望


王娅姝

王宜文

4—41

跨学科视域下电影治疗特性的理论思考与初步实践


[德]沃尔夫冈·

马斯特纳克

毛琦

4—48

迈向脑连接组学 : 静息态和观看电影时的脑连接研究


[美]巴哈拉特·

毕斯瓦尔

毕苏羽

孙晓艺


影艺观察

1—70

影像之热与电影史的物质性:燃火、银盐和景观


何   谦


1—80

超物体、“破损之锤”与美学——迈向暗黑生态学的气候电影


仝广辉

杨立川

2—66

转折与自觉:2022 年中国电影文化分析


胡谱忠

2—73

以传统画作为媒介和方法的中国现实题材电影


周文姬

3—75

从东方奇幻到赛博朋克:对两种“物化”的思想考察


胡彦彦

3—81

实验性思维:基于心理学实验法的电影叙事研究新路径


闫怀康

3—88

文本盗猎、场域联动与用户狂欢:作为一种“后”景观的速食电影


罗   勤

张   鑫

4—52

星际方舟 :AIGC 时代的影像未来学实验图景与路径


杨   溟

刘   宇

5—41

中国式现代化的电影理性与视觉建构


李国聪

饶曙光

5—49

叙事动力:后经典视域下影像修辞的交流机制


李   轩

5—56

电影中的跨层悖论:层级缠结与非自然叙事


杨鹏鑫

6—36

西方电影中的藏族形象:表征、衍变与话语


贾学妮

6—43

文学改编电影的三种核心观念


骆   平


理论研究

3—118

重返瓦格纳:“整体艺术”与电影的“圣杯”


谢建华

3—126

他者、言说、时间与列维纳斯——伦理作为中国电影叙事的方法


安   燕

4—97

作为诗性的生成机制:影像历史诗学转义修辞的内在肌理与价值取向


杨   鹏

4—106

看与显示

[美]阿瑟·丹托

黎萌

5—95

论作为临界点的心智游戏电影:新世纪的电影挑战


[德]托马斯·

埃尔塞瑟

桂琳

5—103

电影静默及其美学形态——以重读巴拉兹·贝拉为核心


郝   瀚


6—95

爱森斯坦的“未竟之作”—— 重访《论立体电影》遗稿


汤雪灏

6—102

“物流艺术”的批评基础—— 从维利里奥的“后勤学”到“认知图绘美学”


张墨研


电影批评

1—88

《追月》:在演艺成功与家庭完满之间


王一川

1—93

《阿凡达:水之道》:行星思维与家庭思维的悖论


韩晓强

2—80

《满江红》:一部“意识影片”的辩证法


丁亚平

2—83

《流浪地球 2》:超经验视觉的表达策略及其系列片探索


孙承健

2—86

《无名》:面向商业的浪漫与坚守艺术的奢华


范   倍

2—89

《风再起时》:以文艺风格对香港的再诠释


赵卫防

3—94

《脐带》:困在时间中的行动者


田卉群

3—97

《长空之王》:国族叙事与时代文化表征


詹庆生

3—100

《毒舌律师》:票房创纪录是因为港味抑或港式“童话”?


列   孚

4—58

《我爱你!》: 中国老年题材电影的突破与审美价值创新


陈亦水

4—62

《长安三万里》:“唐诗宇宙”烛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孙佳山

4—66

《消失的她》:悬疑感背后的时代焦虑


张慧瑜

4—70

《热烈》:类型融合中的范式演进


程   波

5—64

《封神第一部》:神话史诗的本土探索


于   帆

5—69

《孤注一掷》:电影照进现实的重力与失重


丁亚平

6—51

《志愿军:雄兵出击》:书写不朽的民族精神史诗


詹庆生

6—55

《坚如磐石》与中国式主流悬疑片的定型


王一川

6—62

《河边的错误》:文学的资源与改编的突破


程   波


访谈录

1—97

《漫长的告白》:生活在别处,心灵在此处——张律访谈


徐   枫


2—92

《满江红》:在类型杂糅中实现创作突围——张艺谋访谈


曹   岩

2—97

《无名》:“超级商业片”的严肃创作——程耳访谈


侯克明

3—103

《流浪地球2》:中国科幻片的多维升级——郭帆访谈


谭   政

3—111

纪录片、当代艺术与创造的摄影机——李消非、赵亮、邱炯炯访谈


黎小锋


4—74

《我爱你!》:当关注的目光投向老年群体——韩延访谈


索亚斌

4—81

《长安三万里》:大唐风貌与中国诗词的动画表达——谢君伟、邹靖访谈


陈廖宇


4—88

诗意是四维的——田壮壮访谈


孙   萌

5—73

《封神第一部》:神话史诗的现代讲述——乌尔善访谈


陈晓云


5—80

《八角笼中》:“原生”表演力实践与底层叙事——王宝强访谈


武   瑶

5—88

《不虚此行》:精神自传、普通美学与元电影——刘伽茵访谈


王小鲁

6—66

《坚如磐石》:多方合谋下的对峙与平衡——陈宇访谈


黄   丹



纪录片研究专题

2—104

分析哲学视野下纪录片的定义


王   迟

2—114

直接与间接:关于纪录片“索引性”的争议与思考


唐   俊

2—122

理解“参与式纪录片”


王庆福

刘文卓


香港电影研究专题

4—114

从“新浪潮”到“后新浪潮”:香港电影表演的初始现代化


王培雷

4—121

情怀书写与类型创新:2021年以来香港电影的内生动力


赵卫防

4—127

香港电影中的茶餐厅场域文化研究


张   燕

张   亿


台湾电影研究专题

5—110

文化记忆视域下“后殖民怀旧”的戕害——以当代中国台湾电影为考勘


陶赋雯

5—118

新台湾电影的疾病书写与时代隐喻


黄钟军

翟嘉璇

5—125

台湾电影的“苦情”脉络及其流变研究


黄诗娴



万玛才旦研究专题

6—74

东影西渐中的藏族性灵艺术家万玛才旦


徐   枫

6—81

大地涌动的微尘 ——“电影哲学家”万玛才旦


周佳鹂

6—88

万玛才旦与电影法门


王小鲁


国际视野

1—104

奇观、禁忌与影像反思:好莱坞“南海电影”的人类学考略


朱靖江

1—112

子宫与迷宫:巴西新电影中的腹地空间研究


付晓红

1—120

重构迷宫空间:阿根廷贫民窟电影的叙事


汪米拉

1—127

波罗的海三国的“旅居者电影”:跨国电影的身份范式与对话实践


蒋兰心

王文斌

6—109

反思欧洲政治电影中的指控性记忆与新纳粹主义


张   涛

6—116

当代西非元电影创作中的媒介批判意识


王   献

6—123

新世代、新风景——后疫情时代的日本电影产业与创作观察


龚金浪

王玉辉


产业研究

2—45

栉风沐雨,逆势前行:202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


尹   鸿

徐皓月


2—56

奋力复苏与降本增效:2022年的世界电影产业


彭   侃

4—147

想象的乌托邦:元宇宙影像的互联网图景研究


何   苑

张洪忠


4—154

电影产业分类体系:比较分析及框架构建


刘正山


视与听

1—135

《阿凡达:水之道》的技术之道

贾云鹏

张若宸

2—129

视觉的奇观构建与风格创新——与《深海》主创谈影片的动画制作


於   水


2—135

系列科幻电影的影像探索和技术升级——与刘寅、魏明谈《流浪地球 2》的视觉实现


马   驰

吕伟毅

2—141

万物尽然,以是相蕴——与蔡涛谈《无名》的摄影创作


刘   娟


3—134

残酷与诗情:论国产战争片的美术构建


霍廷霄

贾方怡

3—142

《长空之王》虚拟摄制中光影运动的创作探索


陈   奕

5—132

携技艺以入道——与王昱谈《封神第一部》的摄影创作


程   樯

陈   微

5—138

灵性视觉的感官超载——与叶锦添谈《封神第一部》的美术创作


姜   霖

6—131

谱写“中国精神”的英雄赞歌——与王丹戎谈《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声音创作


吴丽颖


6—136

电影发声:声音与影像的捉迷藏


王   敦



影史影人

1—140

蹀躞灯影:中国最早电影放映的影片考证


付永春

1—152

越界征用与多元混杂:上海连环戏的主体构型


曾   雯

刘   帆

2—146

流亡记忆的文化边界:上海犹太难民纪录片叙事


顾文艳

2—153

民国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电影溯源与类型发展(1927—1949)


刘汉文

郑泽坤

3—147

晚清民初的电影知识:从开通智识到作为常识


吴迎君

3—154

大后方电影放映队的历程与业绩——基于中国电影社会学的考察


李一君

史博公

4—134

延安电影团历史新探


吴筑清

张   岱

4—139

倪震口述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同行者


张   丹

5—144

民族与世界:对第一部在南洋放映的中国影片《新茶花》的考证


庞艳芳

5—153

“纸上看电影”:新中国电影连环画的媒介考古学


符   晓

王   垚

6—143

大轰炸时期重庆影业生态考察(1938—1943)


谭求健

田义贵

6—152

左联刊物的电影批评与媒介影响 ——以1932年的《电影艺术》为考察中心


雍文昴


《电影艺术》2022年总目录

《电影艺术》2021年总目录

《电影艺术》2020年总目录



END



《电影艺术》微店

扫码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电影艺术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