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VS私立医院,谁更能承担社会责任?疫情给了我们答案
引
言
近日国外疫情愈演愈烈,意大利宣布优先治疗年轻人,瑞典甘做“鸵鸟”,检测只面向已住院患者及高危人群,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医疗资源的紧张。
毫无疑问,疫情过后,各国都会增加在医疗资源上的投入,对于我国,是倾向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呢?本文从当下、历史和国外三个维度比较给出明确的建议。
疫情中,是谁在承担社会责任?
更严重的是,在新医改之后,国家层面不仅给民营医院加油,同时也给公立医院主动踩刹车。一增一降之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数量彻底发生了变化。
2019年底,全国公立医院11941家,同比上年减少170多家,而私立医院增加到2.32万家,同比上年增加2800多家。私立医院数量占比达到恐怖的65.9%,私立医院已经是医疗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了。
但奇怪的是,公立医院的数量在逐年下降,就诊总人数却一直在上升。2018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30.5亿人次(占85.2%),私立医院仅有5.3亿人次(占14.8%)。
疫情的前期,湖北公立医院系统动员了所有的医生及护士,包括眼科、牙科以及外科的医生,构成了抗疫防线的第一道屏障。
在抗击疫情时,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大型公立医院也先后出现了医务人员感染,达几百人的减员,使湖北公立医院的救治工作雪上加霜。
而后全国346支医疗队紧急支援湖北,医疗队人数高达4.26万人,这其中,公立医院又是绝对的主力。
纵观全程,是谁站在了第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护屏障?
是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私立医院没有参与吗?不是,但占比很小!
有人曾将私立医院鼓吹的千般好,万般优,可是危险一到,他们不仅没有多少支援的力度,更有个别的莆田系医院,还趁火打劫,分走了比一线医院更多的口罩,就更不用提那些要发国难财的私营药店老板了!
作为私立医院精英的代表北京和睦家医院,虽然在北京卫健委设置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内,却在1月27日停诊,多达数天。试问,如果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公立医院发热门诊也停诊数天,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简直不敢想象啊!
公立医院成为抗疫绝对主力,不仅仅在于它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更在于下面两点:
一是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还记得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是何时出发的吗?是大家最看重的除夕夜!大年三十,不陪伴在亲人身边,赶赴抗疫一线,这是何等的胸怀和组织动员能力!
二是齐全的科室队伍;私立医院的本质是要盈利的,因此以专科医院为主,很少会设立不怎么盈利的感染科,而感染科是这次抗疫的重要科室之一。
公立、私立医院,孰轻孰重?我想大家心中已有答案,下面再从历史和国外两个角度进一步验证答案。
曾经的公立医院私有化之觞
2001年,由于财政危机,宿迁将全市10个县级以上的公立医院、124个乡镇公立卫生院全部改成了民营。
宿迁市人民医院由来自省城的两家“国字头”单位——金陵药业和南京鼓楼医院参与股份制改造。金陵药业以7000万元持股宿迁市人民医院63%,主抓医院管理;南京鼓楼医院以无形资产作价持股10%,主抓医疗;宿迁当地国资保留余下的27%股份。
谁能料到,十年之后,由于宿迁长期没有三甲医院,缺少优质医疗资源,危重病人依旧外流,政府不得不重启建立公立医院的计划。
最终,新医院耗时三年完成,花费26亿元。当初宿迁举全市之力,从公立医院私有化改制中获得收入仅为1亿多元,如今却要花20多倍代价来建一所三甲公立医院,令人惊叹不已。
国外医疗体系公立、私立的比较
美国是私立医疗体系的典型,公立医院只占医院总数的20%左右,医疗资源大大向私立医院倾斜,出名的、好的医院往往都是私立医院。
但是,上述是停留在表面对于美国医疗体系的理解,好了,我要开始泼冷水了:美国医疗最大一个特点是“贵”!美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高达18%,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仅为6.6%。
美国代表世界顶尖的私立医疗体系解决了“看病贵”这一难点了吗?完全没有!
曾经有美国网友自嘲地说道:“人们常常问美国人为啥如此友好,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不多交朋友,等我们生病时没人众筹医药费就死了。”
自嘲的背后,透露出了无限的辛酸。
美国代表世界顶尖的私立医疗体系解决了“看病难”这一难点了吗?也完全没有!
高晓松老师曾在他的节目里吐槽美国的医疗体系:急诊要等4到5个小时。
还有位留学生曾爆料胃粘膜出血,在美国等了4天才约到医生,还要等一天出化验结果。父母咬牙买了回国机票,两天后止住胃出血。最后算账,治疗费及来回机票的总费用与在美国看病花费相当。
说完美国,就不得不提跟美国关系非常亲密的英国,在医疗体系上它完全走到美国“对面”去了。
英国以公共医疗体系为主,私立医疗体系是作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针对于那些收入较高,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较高的人群,简称NHS,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全球医疗体系第一。
NHS体系实行分级诊疗,主要分为两大层次。
第一层次是以社区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例如家庭医生、牙医、药房、眼科检查等。每一个英国居民都得在家居附近的一个家庭医生诊所注册,看病首先约见家庭医生,任何进一步的治疗都必须经由第一层次的基层医疗转介。
第二层次医疗以医院为主,包括急症、专科门诊及检查、手术治疗和住院护理等。
英国实行的是就地看病,看家庭医生,就诊和买药都不交钱,只是在药房取药时,每张药方需付6.4磅的处方费。家庭诊所和社区诊所按人口分布构成保健网,基本没有死角。如果他们认为病情严重,会推荐患者到医院或者专科去检查。
英国90%的医院为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财政税收,部分来源于私有资金投入,与就诊的患者数量和患者花费无关。因此,医院和医生只需要关注疾病,而不会考虑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医疗。
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有很多分流的途径。其实我们中国最近也在实行分级诊疗制度,也就是提高社区医院的作用。
写在最后
医改10年,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特别是对公立医院体系中的国有企业医院、军队、武警医院进行改革,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
但是,疫情下,公立、民营医院究竟是谁在承担社会责任?疫情过去后,还要限制公立医院发展吗?
公立、私立医院,孰轻孰重?当下、历史和国外,都给足了参考,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体系需要时间,改变一个医疗体系也要时间,我们关注的是老百姓健康这个社会责任最后应该由什么医院来承担!
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争看似让患者得到了实惠,可在重大危机面前受委屈的永远都是普通患者……
公立医院的医疗体系和公益性质,还有医院长期的发展,决定了公立改民营、大力发展民营不一定是个最好的做法。
同样,关于在医院推行聘用制,实行合同管理,这一点也值得再讨论 。
最终不是事业编制的人员要履行国家、社会的公益责任。得不到高收入和保障的医务人员,为什么要去做这些呢?
只能依靠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