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历两次误诊,最终瘫痪的老太太得的究竟是什么病?

武玉军 章悦 常笑健康 2023-03-08



有人说,神经内科,是最容易收到疑难杂病和奇葩病人的科室。于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仅如此,这里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本源的地方。《小竹医记》,聚焦神经内科众多病例,从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后的故事。


73岁的徐奶奶在2020年中旬出现间断发作的双下肢无力,并有双侧脚趾的麻木感。


徐奶奶的双下肢的这些症状比较特殊,症状并不是很重,且右腿重于左腿,每当休息后会好转,而走路久了或劳累后会加重。


徐奶奶去附近医院看过病,医生说是腰间盘突出症,不能劳累,不能多行走,也不能走路过快,开了点中成药和膏药,就让她回家了。回家后的徐奶奶吃吃药片,贴贴膏药,也没有太把这个病太当回事,反正少走一走,少动一动,也不太影响生活。


徐奶奶总是对小辈戏说自己:“老了,老了,不中用了”。


进入十月,天逐渐凉了,徐奶奶老伴血压又高了起来,某天老伴在上厕所的突然大叫一声头晕,站不住摔倒在地。徐奶奶发现他躺在地上,用了点力气将其拽了起来,搀扶他到床上,含服短效降压片后,老伴头晕的症状逐渐好转,摔跤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外伤。


然而徐奶奶的腿却出现了新的问题,经过这次脱拽用力后,右腿无力症状明显加重、进展无力,一个小时后,已经不能行走。


徐奶奶赶紧通知儿女将自己送至医院。


医院里,徐奶奶的腿仍进展加重无力,一天比一天重,发展的很快,并累积到左腿。徐奶奶很纳闷,怎么自己腿脚无力的疾病发展的如此迅速?


医生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针对脊髓病变的核磁共振,血清AQP-4抗体等。



Tips:

脊髓核磁共振——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脊髓病灶大小、范围、性质。

AQP-4——是一种脊髓炎的抗体检测。


磁共振提示为下胸段病变伴脊髓肿胀。


由于症状进展性加重,医生考虑为“脊髓炎”,果断给上了500mg甲强龙大剂量激素冲击+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


大剂量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脊髓炎,可以很大程度的清除掉因自身免疫而形成的异常抗体。从而减轻脊髓肿胀及炎性反应。


本以为治疗后疾病的症状会逐渐好转,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随着治疗一天、两天的逐渐加用,徐奶奶双下肢无力的症状没见好转,反而明显加重,在1周内加重到完全瘫痪,从肚脐以下到下肢的深浅感觉完全消失,并且出现了大小便的障碍。


症状完全发展到脊休克状态。



Tips:脊休克——脊髓在突然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系统的联系,截断面以下脊髓完全丧失运动及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也被称为脊髓休克。


11月上旬,徐奶奶被转院到我院神经内科。


针对徐奶奶的脊髓病变有几点较为奇怪的临床表现:


一、徐奶奶下肢无力和麻木的症状为非对称性。

二、症状为波动性,起初为轻微麻木及无力症状,劳累运动后有加重,而休息后会减轻。

三、激素及丙球冲击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加重。


我们也针对她的疾病再次进行了相关检查,当检查到全脊髓血管MRA的时候,总算是明确了徐奶奶疾病的原因。




经过影像学诊断,考虑徐奶奶的疾病为脊髓血管病中的一种——硬脊膜动静脉瘘,继发脊髓水肿。


和大家科普下硬脊膜动静脉瘘:



1974年起该病才被学者们所认识,这是一种脊髓椎管内的血管畸形。


病理基础为,包绕脊髓神经根近端的硬脊膜及其周围的血管,出现了动静脉交通性病变。该病的年发病率为0.5/10万,可以说发病率极低。但它却是全部脊髓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其总数的70%。


该病发病的年龄比较宽泛,22-76岁都有过报道,一般男性老年人居多,其中男性约占总数的86.6%。


大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明,病因可能与硬脊膜外静脉丛的循环不良有关。


该病的起病比较隐袭,病程一般和徐奶奶一样,数月到数年,并且缓慢进展加重,遇到外伤等诱因时,会急性加重,徐奶奶就是脱拽用力后,出现了症状加重。


在早期,确诊该病极其的困难。很多病人症状较轻,仅仅为间歇性跛行或者单侧肢体轻度无力。等瘫痪到很严重的地步,才得以被确诊,常常被误诊为腰椎病,下肢血管病,脊髓炎等等。平均被误诊的时间一般大于2年。在进行介入及手术前,大多数病人已严重丧失了自主活动的能力。


硬脊膜动静脉瘘一旦出现症状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但经过外科手术或者介入微创封堵血管后,症状可减轻或者消失,手术后可能会复发或者再加重。



那么问题来了,当患者被误诊为脊髓炎,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时候,为何会症状快速进展加重?


答案大概如下:

该病损伤脊髓的原因为静脉丛内压力缓慢升高,而继发脊髓内静脉压力梯度减少。同时根髓静脉血流方向与正常血流放心正好相反,脊髓内血管组织压升高而局部出现水肿、血栓及缺血性等变化,最后导致脊髓变性。


当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局部钠水潴留,血液流速变快,静脉压力增高,高凝状态均会导致局部水肿加重,使得患者症状明显加重。


徐奶奶就是在当地医院冲击激素后,症状显著加重,最后出现脊休克状态。




写在最后——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起病隐袭,症状有波动,早期症状较轻,误诊率极高的一类疾病。


遇到此类疾病应该及早行全脊髓血管造影或MRA,早确诊,早治疗是该病避免瘫痪的关键。




作者介绍

武玉军 主治医师

解放军第905医院 神经内科


章悦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简介:章悦,男,1981.07出生,1999年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七年制,2006年神经病学专业硕士毕业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11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毕业。


专业方向:癫痫,神经遗传病及神经内科各类疑难杂症。目前为华山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