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竹林计划|二期研究课题资助名单出炉 40位青年慈善学人获得资助

2018.1.28

事件:“敦和·竹林计划”二期

研究课题资助进入专家答辩阶段

落定



答辩会现场


2018年1月28日,“敦和·竹林计划”二期课题资助进入专家答辩阶段。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来到中国慈善联合会,向资助方敦和基金会及慈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课题陈述。

最终确定共40位学者获得课题资助共计106万元,包括一类资助4万元共13位,二类资助2万元共27位。其中,慈善文化的课题资助有17个,占比超40%


让我们先睹为快!


研究课题资助名单竹林计划


1一类课题

共13个,每个课题获得资助金4万元


课题名称

申请人

单位

社区慈善文化生成逻辑与培育机制研究——基于社区基金会的考察

白  龙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美慈善捐赠动机比较研究

高静华

中国人民大学

联网互助保障及大病求助筹资平台的政府监管研究——以水滴公司为例

耿  云

中央财经大学

慈善公益与寺坊日常:甘肃盐官镇回族及其离散群体的慈善公益实践研究

刘彦东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法治视域中的慈善文化认同

马剑银

北京师范大学

慈善文化与近代山西乡村社会

牛保秀

湖南师范大学

中日残障者托养(独立生活)政策与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宋  颂

杭州小善科技有限公司

社区社会组织精英被动式参与问题研究

王  猛

青岛大学

社区养老中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整合:场域、结构及路径

许文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嵌入结构、资源动员与慈善组织的项目绩效研究: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定性比较分析

杨  宝

重庆大学

马克思主义公益观的构建逻辑研究

杨  超

长安大学

我国慈善组织认定制度研究

俞祖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共管理系

死亡突显对个人捐赠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张  楠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排名不分先后 按首字母排序)


2二类课题

共27个,每个课题获得资助金2万元


课题名称

申请人

单位

慈善信托的税法规制研究

柏高原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建构

伏  虎

重庆行政学院

近代红十字文化和本土慈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研究

郭进萍

苏州大学

医药行业基金会的法律风险控制研究

郭晓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

本土化与现代化:中国回族穆斯林慈善思想与实践研究

洪  伟

南京晓庄学院

慈善组织托管人的信义义务研究:比较法视角下的反思与重构

李德健

利物浦大学法学院慈善法与政策研究所

社会组织合作网络的U+B模式研究:以四川地区网络组织M为例

刘程程

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

安多藏区环保型公益组织的运作模式研究

刘思敏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草根组织透明度对其资源分配的影响

卢  霜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

政社合作的“反向模式”及其逻辑研究

罗  德

西北大学

转型期中国企业慈善行为倒挂成因及其实证研究

潘  奇

杭州师范大学

资源汲取能力现代化检视:基于慈善文化与社会资本的互动

祁志伟

中央民族大学

精准化慈善医疗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汤优佳

吉林大学

信任危机与慈善捐赠:一个动态博弈框架

王  猛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社区认同与社区支持型机构发展:以美国印第安纳社区基金会为例

王筱昀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

中层板结:社会组织竞争秩序的演进与偏离——以Q地社会组织介入本地公共服务市场为例

韦国生

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

差序信任與慈善志愿服务

温卓毅

岭南大学

成都民国慈善史料集刊

杨若虚

成都市慈善事业发展办公室

大学基金会与公益慈善文化传承:使命、路径及挑战

杨维东

华北电力大学

清代无锡义庄的慈善功能研究

袁灿兴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慈善信托参与贫困治理创新研究

苑莉莉

上海交通大学

近代中国浮尸收瘞研究

张  铭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重塑“做好事”的文化—中国草根NGOs的价值观与能动性

张诗婧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中国企业大额捐赠(2011-2015)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章高荣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慈善行为发生机理的中西差异研究——基于儒耶慈善伦理比较视角

赵春雷

厦门大学

志愿服务:文化基因及其传承

周  君

浙江大学

近代昆山慈善事业研究

朱雪薇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

 (排名不分先后 按首字母排序)



这些课题是怎样产生的?竹林计划


青年慈善学人资助项目“敦和·竹林计划”二期自2017年10月23日启动以来,截至2017年12月23日,项目组共收到192份申报材料。其中,博士研究生95人(含博士后2人),硕士研究生76人,共占申报总数的89.1%。从就职或就读的地域来看,申报人来自全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海外高校青年慈善学者。课题领域涉及慈善文化、慈善组织、慈善政策三大类别。

从12月27日-1月2日,项目组邀请4位专家对课题进行初审;1月4日-12日,十余位相应领域专家,围绕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价值性进行中审。初审和中审交叉评审、匿名评审等方式,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

1月28日,“敦和·竹林计划”研究资助课题专家答辩会在中国慈善联合会举行。答辩会流程分为4个环节:在答辩阶段,学者对课题进行自述和答辩,每位专家考察并打分;在分组合议阶段,各组专家根据学者得分排序推荐一类资助和二类资助名单;在全体合议阶段,确定最终资助课题名单;最后由项目组起草评审决议,各方共同签字确认。部分学者根据专家的答辩意见优化修正了课题设计和框架。

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张楠答辩后说道:“我的研究是关于死亡观对个人捐赠意愿的影响,以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公益慈善领域的个人捐赠动机,非常微观。面试组的几位老师从宏观层面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他们从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和研究实践几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静华认为,“我申报的题目是《中美慈善捐赠动机比较研究》,评审老师们从中国独特丰厚的慈善文化视角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对我的研究很有帮助。慈善捐赠动机是慈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几年作为我博士论文选题持续进行的研究,在此,感谢‘敦和•竹林计划’对青年学人的支持。”



“敦和·竹林计划”

二期课题资助评审委员会名单

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韩俊魁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金锦萍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李   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栗燕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培峰      北京师范大学宪政法学教研中心主任、教授

马庆钰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冉    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王卫平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谢   琼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杨思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教授

姚中秋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周秋光      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主任、教授

朱健刚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陶传进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主办方代表(参与终审专家答辩会)


彭建梅      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

刘佑平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

孙春苗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

唐   山      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


(排名不分先后 按首字母排序)



关于项目本身竹林计划


“敦和·竹林计划”由敦和基金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发起,共同愿景是培育一支本土优秀的慈善研究青年人才队伍,加强对慈善行业学术理论和实证深入研究,助力行业发展。

从2016年起,“敦和·竹林计划”开始面向青年慈善学人开展成果奖励、课题资助、国际会议参会资助,以及论坛、沙龙、雅集等活动,已对85个课题进行资助或奖励。随着“敦和·竹林计划”二期课题资助的出炉,“竹林学者”的社群将进一步扩大至120人左右,开展对慈善研究更多有意义的探索。

2017年“竹林论坛”合影

此外,2018年竹林学术论坛拟于7月召开,为竹林学者打造研究成果展示、与其他慈善学者交流的平台。国际会议参会资助仍在开放申报,欢迎社会各界青年慈善学者申请!(http://www.charityalliance.org.cn/zhulin01/index.jhtml)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项目专题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