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厦门“科技引领+社会共治”打造安全城市
1科技引领,现代化警务助力打击破案
犯罪率低,是平安城市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厦门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但犯罪率一降再降。2016年,厦门刑事警情数达到8年来最低,2017年上半年警情数同比再降31.7%。这张“成绩单”的背后,是厦门公安利用科技和现代化警务创新助力破案的大胆尝试和探索。
“大数据”时代,厦门警方的打击手段也与时俱进。2014年,厦门警方研发了“大数据情报实战平台”,整合全国和省、市级15大类64亿余条公安数据、2164亿条互联网数据、1000亿条社会数据,三方数据在碰撞比对中又形成庞大的“数据池”,让警方打击破案如虎添翼。3年来,该平台助力研判破案3.1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万余名。
在大数据基础上,厦门市公安局由110指挥情报中心牵头,联合网安、刑侦等5个警种,组成市局和分局层面的两级“合成作战”专班组。各路专家发挥优势协同作战,同步侦查、研判、比对、碰撞破案线索。专班组利用强大的数据后台,每天对前一天的警情进行归纳、分析、研判,从中梳理犯罪规律和线索,发送给涉案单位“落地”侦查,使打击更加精准。3年来,两级“合成作战”专班组共发起实战研判1.3万次,提供技术支撑4万余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43k4dmp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平安建设的压舱石。
在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的理念指引下,2016年7月,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将全市20个核心部门的38个专业系统、658家涉危企业、1083路视频监控、3万多个智能化采集点、10万个志愿者手机终端数据全量整合。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打破了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使单一、分散的“死数据”变成“活资源”。
3月30日,公安、安监、行政执法等部门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查获23个非法销售、储存点,一举抓获涉案人员28名、查扣非法运输车辆13辆,缴获“黑气”钢瓶842个。运行一年来,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心已协同处置公共安全隐患、事件信息10.42万余件,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改革是警务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全市公安工作升级发展的“第一引擎”。在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上,厦门市公安局选送的“反诈骗跨界联动数据反制机制”荣获金奖,“抗刀破胎叉和多功能棍刺”荣获银奖,“互联网+群防群治”荣获优秀奖。
“厦门市公安局推动警务改革和科技创新力度大,成效明显!希望政法各部门学习借鉴,激发政法干警投身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大力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为建设最具安全感城市再立新功。”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伟华对此予以充分肯定。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陆丰社区居民陈先生是一名平安志愿者。8月19日上午,他在小区楼下巡逻时,看见一辆外地牌照小汽车十分可疑,便立即对车辆拍照,并通过“厦门百姓”APP举报。随后,祥平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经查发现驾车男子是一名在逃人员,立即将其抓获。陈先生因举报有功获得505元奖金。
厦门百姓APP
像陈先生这样注册“厦门百姓”APP的平安志愿者有62万余人。这只是近年来,厦门警方通过大数据创新警务机制、维护社会治安的一个缩影。作为先行先试、锐意创新的经济特区,近年来,厦门警方坚持“科技引领+社会共治”,积极打造“体系牵引、机制助推、基础支撑”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到顶、防到边、防到底”的新格局初步建成,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厦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连续14年位居全省首位,刑事警情连续三年下降,2016年更是达到8年来最低,2017年上半年警情数同比再降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