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卸甲而行第3期: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方式与医院、主刀医生选择

jeff 卸甲而行 2022-11-22

    微信公众号“卸甲而行”第三期,今天的主题是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方式与医院、主刀医生选择甲状腺癌确诊之后,面临的治疗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当然我们可以把专业治疗的工作放心地交给医生,但是由于治疗期漫长,于是部分患者就掌握了大量的相关知识成为了“专家”,如果病人或者家属对治疗的过程有一个综合的了解,将更有利于病情的判断,能够更好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毕竟,在手术完成多年之后,仍抱怨医生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本期内容主要包括: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方法选择、甲状腺癌针对原发肿瘤的手术范围、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理范围、甲状腺癌患者就医医院和主刀医生的选择、甲状腺癌患者不推荐中医治疗等。


一、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方法选择


综合来说,甲状腺癌的治疗的方法包括观察、手术、消融、碘131治疗、外照射治疗、TSH抑制治疗、靶向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但在病情的初始阶段,能够采取的方法是观察、手术和消融治疗,以发病率最高,占90%的乳头状癌为例,处理方式和简要条件如下:

 


二、甲状腺癌针对原发肿瘤的手术范围


甲状腺癌确诊后,因为甲状腺切除方式可能会对许多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治疗过度,《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等文献均指出,应根据临床分期、危险评估及各种术式的利弊,同时一定程度上结合部分患者的意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起来,针对甲状腺原发肿瘤的手术范围,包括如下三种:



三、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理


根据《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9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以中央区(6区)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其次是3425区,转移到1区比较少见。


甲状腺乳头状癌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部分甲状腺癌患者也有可能发生更远的淋巴结转移,如纵隔淋巴结、咽后淋巴结、咽旁淋巴结等的转移。当触诊或超声怀疑淋巴结转移时,建议行增强CT或增强MR检查,首选增强CT,或者对淋巴结进行穿刺检查。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比较常见,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时,会结合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确定颈部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及颈部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手术范围包括如下三种: 



四、甲状腺癌患者就医医院和主刀医生的选择

    

    根据经验,一刀手术的质量直接影响预后,经观察数以千计的甲状腺癌二刀人群,真正属于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寥寥无几,相当部分患者的甲状腺癌二刀与一刀的术式和清理范围相关。而且因为一刀手术的不规范,导致二刀后并发症的概率比一刀大很多。

在选择就医医院和主刀医生的时候,可以综合考虑如下因素:一是医保的报销情况;二是术后复查是否方便;三是治疗效果和主刀医生的手术质量,这个也是最重要的。总之,在选择就医医院的时候,虽然不建议一刀切去北京东肿之类的知名医院,但鼓励患者去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能找到的最好的医院和主刀医生。对于病情复杂的手术,建议直接去北京东肿找知名专家进行手术。

 

   

    关于甲状腺癌的治疗费用方面,根据经验,甲状腺癌手术住院费用一般为24万元左右,即使是北京东肿,费用也是3万元左右,有颈部淋巴结清理,手术复杂的费用略高,而大多数患者在社保报销之后一般自费为60008000元不等,如果患病之前已经购买了商业保险的,几乎可以实现零自费,可以说治疗费用在癌症里面是最便宜的了,了解了费用情况,也可以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治疗更加心中有数。


五、甲状腺癌患者不推荐中医治疗


综合《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等及各大医院专家的意见,甲状腺癌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法中,有观察、手术、碘131治疗、外照射治疗、TSH抑制治疗、靶向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但由于中医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效果不确切,作用非常有限,因此不建议符合手术条件的甲状腺癌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仅作建议,请患者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处理)。


    “卸甲而行”,关注甲状腺癌及其周边相关的一切信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系统性推送甲状腺癌相关的各种干货,有意见请反馈给我,觉得好的可以点个赞或者转发,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