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是王小波逝世26年周年,请保护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将爷 人格志 2023-05-02


文丨将爷



今天是4月11日,26年前的今天,作家王小波病死于北京。

王小波的死,对这个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但在当时,对我也是有直接影响的。

我那时刚从农村混到城市,日子过得比孔乙己要穷多了,偏偏又迷恋《三联》《南方周末》上面的王二杂文,期期都要抠出钱去买。你无法想象这对我是多么奢侈的事。

但,一只手拿着馒头啃,一只手捏着报纸看,这种生理饥饿与精神饥渴的青春,真是我的人生高光时刻。

每每念及那段时光,我不经意就会想起王小波那句爽出内涵的诗句:


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


如此御风而行的自由,如此冷寂无声的孤独,此后人生似乎再难拥有。

是的,在26年前的今天,王小波死在44岁的春天里,这事对我的直接影响,就是省下了那笔买报刊的钱,为手里的大白馒头夹上了一根黄灿灿的油条。

如果王小波不死,我身形或许会更加瘦削,甚至,因为营养不良而死。

而王小波死了,我变成了一只不想思考的猪,在油腻的人生道路上,一路狂奔。

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又渐渐不想再当猪了,就随大流地成了王小波门下走狗,装模作样地写起杂文来。

记得那时,先是卖给河北的《杂文报》和东北的《杂文选刊》,后来也卖给广东的《南方周末》。

每回拿到南周的样报,我啃着馒头,盯着王小波撒过野的地方,就会喃喃地说,王小波这么有才的人,怎么会死呢?

时间依然像野驴一样狂奔,现在的我,已从从当初买不起书报的小年轻,变成了把家里弄成图书馆来装逼的油腻大叔。

不过,在书架前排那些逼格极其高冷的读本之间,有两个人凛然占着皇帝位。

一个是头发气得根根直竖的鲁迅先生,一个是人丑到掉渣却无限迷人的王小波。


有无数个夜晚,我在写这人格志被憋到如同“肾结石”爆发时既疼又堵的状态时,我就站起来走到书架前,在暗黄无力的灯光下,盯着图书封面上这两巨大的人像,开始对话。

我先是去摸摸老鲁的头发,心疼地说:老鲁你咋就能把自己气到肺炸了呢?

接着又扣扣王二瘦削的脸庞,喃喃地说,老王你是这么好耍的人,咋就不能活到现在,来对抗这个荒诞的世界呢?

所以,每每到这两个人忌日,我总是想把内心太多野性而生猛的的想法给呈现出来。

但是,我最爱的人,伤害我最深。

老铁们知道,在去年的鲁迅忌日,我写了老鲁为何被气出肺结核的文章,还没发出来,就让主号被休息了数月。

很多人说说,王小波是当代作家中唯一配得上继承鲁迅衣钵的人。我觉得,这两人还是很不同的。

虽然同为最顶级的思想启蒙者,我认为王小波要比鲁迅可爱得多了。

王小波是个真正的浪漫骑士,而鲁迅是个孤独斗士;王小波是人间清醒,逼比幽默,鲁迅是横眉冷对,绝不宽恕。

这些年,每到今天,王小波的女人李银河,都依然还是在为这个丑男五迷三道的,总还是要发那些情呀爱呀的肉麻情书。今天也不例外。

有轻薄的人说李银河是在消费王小波,我认为那是不懂王二浪漫幽默的魔力。

说这话的人,就问问你自己,这辈子你写过或者收过那种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吗?

这就是真正有高级感的爱情的样子。

在我心中,王小波比起鲁迅,更有生活的亲近感。


他是能将“绝望无趣”变成“好玩有趣”的生活家。


他是能将思想深刻写得笑中带泪的灵魂写手。


他是价值高度远被俗世低估的探索者。


在今天,不论是被嘲笑像孔乙己那样脱不下长衫的年轻人,还是懂得了人间清醒却又只能选择做王小波说的那种“沉默的大多数”,都能从王二的奇诡文字中,找到人不是为吃饭而活着的理由。

不绕,说白了,王小波于我而言,不只是思想的馈赠,更是精神的治愈。

有很多年,我都在四海漂泊,日子过得狼狈不堪,遭遇着各种打击,在无数个夜晚舔噬着自己血淋淋的心灵伤口。

然而,在第二天,我依然会过着野狗觅食的莽撞生活,因为在我的生命天幕上,写着两个烫金的大词,一个是“野性”,一个叫“生猛”。

前者是受了沈从文的感染,后者就是中了王小波的毒。


事实上,绝大多数曾自诩是王小波门下走狗的人,也都随口能背出他在《黄金时代》里的这段经典语句: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
奢望也一天天消逝,
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
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
什么也锤不了我。

狗日的生活,再也别想锤倒我了!

前两天,我在那篇《自杀者背后的那些坏逼,热衷打击别人同时也在慢性自杀》,痛骂了那些以口舌之快刻薄凉薄他人的坏种。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些绝望的年轻人,如果能够也读懂王小波,就一定会从这个盛世丑男那段被历史重锤的青春中,明白人如何成为“什么也锤不了”的钢铁侠。

审丑其实和审美一样,都是寻找一种价值和力量。

王小波这个人,丑中带凶,凶中带智,智中藏悲,幻化成极具才情的文字,那就是天赐的思想者。

今天我们纪念王小波,我认为,第一点就应该纪念他的“抗锤”。

王小波17岁被装进火车送进云南农村做知青的岁月,后来还追随李银河流浪到异邦写作谋生,在去世前9天,他还很落魄地向好友亮出刚办好的货车驾驶执照这样宣告:


实在混不下去了,我就干这个。


哪一种后来发光的命运,之前又不是漫久地沦陷于幽暗之中呢?

各位,要知道,上世纪末,王小波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然后辞职做了衣食难保的自由撰稿人,这种人生对“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年轻人来说,够生猛了吧。

而且,作为一个已经颇具声名的专栏作家,王小波依然随时准备着去做大货车司机,这样的人生准备,是不是够野性?

我无限迷恋这种血淋淋痛感的人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经常在文章中说,我又到工地干体力活了。

是的,王小波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拥有一个看似体面的成功人生,但是,他完美回应了另一个很野的姓王的作家关于人生的论断。

他就是王朔,他这样诠释什么是成功——成功不就是有点钱,然后让傻逼们知道吗?

王小波是真正的人间清醒,大道至简。他在书里这样写着自己的人生追求:


我来到这个世上,无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在这个年代,人人都在做着发财梦,都想成为站在风口上能够飞起来的猪。

其实,王小波早就告诉过你,做人到底应该做怎样的猪。

人人都知王小波有篇文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只猪也成为无数人的青春梦想,中年梦断。


现在的人,要么做躺着的猪,要么做想飞的猪。前者是懒和烂,后者是迷和贪。

而王小波笔下那只传奇之猪,正是王小波在乡下插队的时候喂过的猪。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只自由自在闲逛的猪,这只在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的猪,到底做出怎样的壮举呢?

先卖弄一下我的文学才华——在我个人阅读史上,把猪写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很多人只知道王小波,不知道林白。

林白在《万物生长》里写的猪,我读不下30次,真的太过瘾了。

当然,林白笔下那是一只性感妩媚佻逗傲娇的猪,它在精神高度,在思想层次,都远不及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对这只猪的感情,不止是喜欢,而且是尊敬。他一直将之称为“猪兄”。

这哥们不但不躺着,而且像山羊一样敏捷,每天上午十点钟,要跳到房上晒太阳,学工厂的汽笛鸣叫,来把在地里干活的人给早早叫回来。

请注意,这位猪兄的鸣笛时间,要比工厂要早一个半小时。

隔在今天看,猪兄完全就是一个打响加班第一枪的先行者,远无比凉山龙哥这个伪装者要高贵正派耿直。

问题是,在那个年代,因为不守猪矩,猪兄还是成为一个破坏春耕的坏分子,不得不面临一场残酷的围剿屠杀。

但是,猪兄绝不愿死于绳索和杀猪刀,它要挑战一支由三四十人组成的屠杀组。

记得那一天,这群人,握着手枪,持着火枪,通过连线,对猪兄弟进行夹击。

然而,猪兄找准了位置,找到了空子,它机智地挣脱了人类的追杀,以潇洒姿态完成了胜利大逃亡。

从此,它告别了圈养,在山野自由自在地生活,渐然成为一只长出獠牙的猪,对心怀叵测的人从此保持距离。

因为这头猪,王小波这样感叹着自己的生命: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在无数个迷茫的夜晚,在对视自己灵魂的时候,也会觉得是站在无边的旷野,就像一只站在风里嘶叫的猪,在迂回抱抄躲避夹击中,偶尔想露自己的獠牙。

人活着,不就应摆脱自己被设置的生活,同时,又不去野蛮设置别人的生活。

否则,活得其实还不如一只猪呢。

所以,我认为王小波笔下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就活成了陈寅恪说的那种拥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人。

今天我们纪念王小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应该纪念他的追求自由而独立的人生。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变成了王小波笔下的那种“沉默的大多数”,不想说话,不敢说话,不会说话。

经过审视人生,发现总是躺在猪圈里,那才是最不值得过呀。

所以,在今天文章结尾,让我们一起回味王小波的这句心灵独白: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今夜,请不要再对我说什么“归来,仍是少年”

今夜,就让我们沉默的大多数,一起来纪念王小波,别让最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死了!




PS全文完,共3800字。今天写篇纪念长文,算是一种灵魂独白,不得不收着写了,但还是希望能让您读出共鸣。文化随笔,喜欢的朋友恳请三连,老将致谢了欢迎各位后台留言交流欢迎扫维码与老将交流。微商勿扰,加过号勿重复。微商勿扰,加过号勿重复。
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
自杀者背后的那些坏逼,热衷打击别人同时也在慢性自杀
今天站在法庭上的孙海洋,宣告了人只能靠价值观胜利
易中天和颜宁都混到新职务了,真心英雄从来都是独立而不遗世
南周记者的卖惨:宁愿稍加鲁钝的悲悯,不要过度识人的精明
马云归来,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符号
马原困在神魔共存的城堡,我们困在没有信仰的人间烟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