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管理员不会告诉游客的17个秘密
逛博物馆的时候常常被告知不能拍照,理由是“损坏文物”,很多人会不假思索接受这个解释。其实,这背后是有猫腻的。今儿就带你看看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告诉游客的小秘密有哪些。
名人故居和新展览往往人山人海,很多人慕名前往就是为了拍照晒朋友圈,但很多时候这些地方都禁止拍照。一是因为拍照延误整个游览进度,降低人流量,影响博物馆经济效益;二是因为,可以驱使很多人在游览结束时购买纪念品,证明到此一游。
图片作者:Matt Biddulph
虽然很多纤纤玉手看起来干净得一尘不染,但手上的油脂和水气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来说会是致命伤。谁也不想它们再“死”一遍,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戴着白色手套摸文物。
图片作者:Les Chatfield
图片作者:Son of Groucho
想带孩子去博物馆开眼界的家长,最好选择去专门针对儿童的博物馆。
每一家博物馆,尤其是大的博物馆都只展示了极少一部分藏品。大部分藏品要么藏着,要么为了赚钱拿到外地或借给其他国家博物院展览。说到这,兔子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排队十几个小时只为看眼故宫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下次再露面是五年后
每一次把文物拿出来展示,博物馆管理员都小心翼翼,但意外时有发生,小磕小碰在所难免。像名人故居或者古城堡这类人满为患的地方,一天下来,地毯和墙纸常被撕得体无原肤。
图片作者:hamzahalang
图片作者:strangerinthistown
当然,涉及“儿童走失”、“液体渗漏”、“可疑人物”等声音还是能听得懂的。
一般来说,宠物不准进入博物馆。如果听见猫狗声音,往往来自于对讲机。其实,工作人员也很讨厌在总控室闲的蛋疼的人扮猫叫。
图片作者:Brett Neilson
很多管理员都有一份内部照片,都是那些有酗酒或无法无天行为的人,这些人会被终身禁止进入博物馆。
温馨提示:今年6月,伴随着实名制购票政策的实施,故宫建立了黑名单制度。针对肆意加塞、加价出售门票从中牟利的黄牛以及在故宫内兜售小商品、发放一日游小广告的人员,劝阻不成的将把其列入黑名单。目前已经有2500多人被列入了黑名单,该部分人士或将被禁止在两年或三年内入宫。
工作人员会认为,你在装逼,胡说八道,在他们眼里,多数游客都是不懂装懂。
因为闲,工作人员喜欢比拼忽悠游客的能力。例如,比谁能让最多的人深信一件胡乱编造的事。国外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员工称,有位同事向不同游客讲述同一副画像的时候,分别捏造了30个不同的人的故事,竟然没有一个游客质疑他。
图片来源:djLicious
有的时候,他们这么干纯粹是为了找乐;当然有时候也是因为被游客问到无言以对,只能胡乱编造故事敷衍了事。而且,他们认为,很多事,只要他们说得的时候很肯定,你也就信了。
图片作者:Diego González
因为他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所以走得多快都不用担心会滑倒。
例如,有时候,遇到“性感火辣”妹子的时候,他们用这种手势交流。
图片作者:Gregg O’Connell
图片作者:camknows
儿童才是礼品店的大金主,他么都喜欢在这里购买削铅笔器和橡皮擦等玩意。
博物馆工作人员最讨厌的是那些喋喋不休的砖家。
图片来源:Paul Hudson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曾经有一位扶手椅业内的专家在扶手椅展品面前不断问他一些刁钻的问题,答错立马指出,发表长篇大论,有没有考虑过管理员的感受?
很多管理员抱怨,几乎每个人都问同样的问题。例如,在一副名画面前,所有人都会问“这是谁画的?”
图片作者:Connie Ma
让人郁闷的是,游客问完一个问题后,管理员开始作答时,游客几乎还没听完就扭头继续浏览展品。
大部分管理员的工作就是站在固定的地方,提醒游客不要摸文物,或者回答游客一些奇葩问题。一开始可能对历史或者艺术充满爱与热情,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同样的展品,是个人都傻了。
每天看着成千上万的人在身边飘过,比数绵羊累多了。
这比零售员还累,零售员还能有时间偷懒。
时间过得超慢,管理员只能靠犯傻熬到下班。
为了消磨时间,管理员会数天花板上到底画了多少只贝壳、会数整个建筑到底画了多少朵花,或者直接发白日梦,幻想未来的理想之家。
尽管走来走去就是这么几步路,不过每天的步行距离真有好几公里。
有人计算,一个画廊的管理员不断来回走动,最多可以走十多公里。很多人会配备计步器,有的还会自娱自乐:走到第几步时,有人会问我问题?
图片作者:Josh Staiger
所以,逛博物馆的时候可以抽空与管理员聊聊天,没准他们正无聊呢。
▓文章为有意思(ID:youyisi_cn)独家编译,转载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