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博物馆变课堂,看国外学校如何花样玩转

2017-12-26 博趣多



文物,历史,文化,随着近日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热播,让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博物馆,听“活”起来的文物讲历史说文化。自去年大型系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后,传统文化、国家历史教育已普遍受到北京各中小学校的关注。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博物馆课”已经走进学校,走到学生身边。本期,让我们看看各国是如何上好这一堂课的。 


美国:博物馆课成必修


美国拥有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知名博物馆,汇集来自全世界的奇珍异宝和艺术精品数以万计。因此,美国中小学校十分重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领域教育。在美国,博物馆课程几乎成为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美国博物馆协会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博物馆被教育部门视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之一”。


因此,很多博物馆都与中小学广泛开展课程教学合作,为学生设计艺术美术、历史文化等课程体系,并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开展各种特色的必修、选修课,甚至专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与之相应的特色课程,馆员与教师之间形成了紧密和谐的合作教学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美国纽约一所中学的老师尤金妮认为,博物馆课程能够让学生受到“来自于全身心”的教育。她认为,什么知识都可以让孩子着迷,就看老师如何给予和传授,让学生产生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是关键。 



英国: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英国为将博物馆开辟成学生的“第二课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引导游戏”、“触摸对话”等活动的设置,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新知的天地。 


例如英国温彻斯特城市博物馆通过与当地学校的创新合作,将博物馆课程开发成探索课堂游戏,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带着“课堂任务单”手册到博物馆上课,手册中不仅包含形式多样的博物馆展品图片、介绍,还有一些在博物馆游览中需要找到答案的游戏或问题,如看图识物,让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展品所在展区、陈列号;动手实践,让学生到固定地点完成指定展品的临摹,或拓印一个图腾。在有些文物或动物标本面前,还为学生特别设置“触摸对话”等提示标牌,提示学生可以用手触摸,亲自体验和感受文物,通过与文物标本的近距离“对话”拉近学生与科学、历史 自然的距离,让学生调动全方位的感知学习知识。 


此外,博物馆还会特别为学生设置一些特别参观区域或准备一些实验工具,如失重体验区、建筑模型、光学设备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或放映科学电影、举办专题讲座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第二课堂”的魅力。 



澳大利亚:开发系统体验互动学习


近年来,澳大利亚教育部门通过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助力,为学生在博物馆中增加更多的学习互动体验。 


澳大利亚民主博物馆通过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开发出一套电子学习系统,在该系统中,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标签了解该国的历史及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博物馆安装了超过50个触摸屏电脑,每个电脑都可展示相关历史信息,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年龄展示不同的活动内容,如配对游戏、民意测验等。


学生上课前可按小组领取一张带有ID号码的信息卡,将卡插入任意一台电脑便可在触摸屏上查看相应图像,触摸屏将为学生展示基本学习活动指导,然后小组成员将按照界面指示,通过图标拖动来回答问题。学习任务完成后,系统会显示下一学习站点,引导学生走向下一站点开展学习。这样,无需老师引导,学生便可进行自主学习。 


据课程授课教师、博物馆展览负责人达伦介绍,该学习系统的开发,将能够使每年约7万名学生走进博物馆上课,学生通过使用该系统来探索、学习展览内容,将能够提升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即“社会学习”能力。“我们想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达伦说。 




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 苏珊 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现教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