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饲料博物馆”
农大校园网上见到李德发院士对同学们的一席谈话,语重心长,是篇好文!接着又参观了“饲料博物馆”,感谢马、米、王三位详尽的讲解,深受启迪,有感而发!
其一是,两个“唯一”。中国“唯一”的饲料博物馆、世界“唯一”的饲料博物馆。“唯一”就是“伟业”(谐音)。
其二是,创新思维。整个饲料博物馆从设想、设计到建成就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其主旨,不是一般性的参观,不是一般性的科学普及,而是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国家饲料研究中心”原有“中试试验车间”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把饲料工业—产业—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动态地、可持续发展的、以实物和影视生动地展示出来。
其三是,小而精致。全馆只有3280㎡。分序厅、综合厅、科教厅、原料标本厅、机械厅,外加阅览室和放映室。首先值得一看的是序厅北端的巨大“镇馆之宝”—“水景”和“铜雕”。
“水景”是从秦岭运来整块大石头雕成形为博物馆的Logo,左侧是大豆胚芽型,右边是玉米胚芽型,两个嵌合在一起,组成类似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形,直径2.5米,并有流动的活水,喷行不息,预示着地球是物质能量的循环往复,运转永世。中间的“S”形,既像似DNA的螺旋结构,又是“饲料”拼音的首写字母,又是“科学Science”的首写字母,用以反映出饲料行业已经摆脱了原始粗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而是凝聚着高科技的尖端复合行业。这真是一个奇想异开的造型!
“水景”左侧的墙壁上一幅巨大的中国传统锻铜工艺铸造的“铜雕”,极其壮观,体现的是远古洪荒和现代合璧的神州,中间“S”的长河左右两岸又形成了中国传统太极图形,与“水景”配合。大河源远流长,九州六畜兴旺,牛马羊鸡犬豕,生动活泼可爱!“水景”+“铜雕”不愧为“镇馆之宝”!又是“创新思维”!
其四是前所未有的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永久性公益文博机构。博物馆承载着四大功能—体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目的是“传承过去、记载当代、激励后学、引领未来”,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不忘初心的开创!
其五进入综合厅。这里把国内乃至世界的饲料行业的总体布局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简要而明晰地展示出来。特别是对中国由古至今饲料没有形成行业之前的发展状况作了说明,简要之如下:
史前时期—伏羲氏作为中国人文始祖,也是农牧业始祖,即倡导“天人合一”观念,在渔猎时期即开始驯服动物,有了家畜出现。而畜牧先驱孔圣人,在他21岁年青时期就做过畜牧业的管理者,“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先”的思想在旧石器时代已形成。之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最早提出“食有三刍”与“饮有三时”相配合,“刍”即当时饲料有粗、中、精三料之分。唐代已有完善的饲料配方,明代已有发酵饲料,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已经集农畜之大成,倡导了循环农业和绿色无污染生态护养。
但古代有饲料,而没有饲料工业。综合厅较详细地把近代中国饲料产业发展列举明瞭。到今天我国饲料行业对我国畜牧业发展、对提供动物性蛋白、对我国人民健康、长寿做出的巨大贡献不言而喻!但更大的贡献应该是——“节约粮食”、“饲料安全”两大块!
其六,上二楼到科教厅,内容非常丰富,集中起来主要展示,一是对杨胜教授的教学科研贡献,立有全身坐式的塑像;二是全国饲料科研成果及著作;三是当前饲料专业科研的热点;四是培养大批的饲料专业的人才;五是发展远景灿烂辉煌!
其七是原料标本厅十分精彩!不仅展示着1209种原料,在摆设的空间上和序厅的Logo太极图样一致,而每个原料瓶上都有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后台的信息就可以显示出该原料的产地、产量、成分等。
墙上有两个投影机,进门右手是立体地图,饲料产地地理还原系统可以电子交互,反映出如大豆产地、产量等具体信息。另一个电子配方演示系统更是妙不可言。
其八机械厅,正是原“中试车间”的实物,是个巨大的机械厂和生产车间,在全国只有中国农大一家保有这套李德发院士和他的团队多年来艰辛努力和创造的庞然大物,今天能在博物馆内完全展示何其不易!这些粉碎机也好、环膜制粒机也罢,还能拆卸成块块零件再组装成机械,完全可以现场操作教习,并有数控系统予以辅助,这完全是李德发院士的核心主旨——把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生产工艺技术完满结合,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和学习方向才是饲料行业的最大价值!
其九附带要说的是饲料博物馆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影”“实”结合。“实”在一个细小粉末状的实物标本,大若巨形机械的工厂模型。“影”在展厅多处设有多媒体互动的电子沙盘和墙上投影图像。它可以联通国内国外多点的信息网络,也可以直接联系到饲料行业产业链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影视互动电子交互系统的联通,大大增加了博物馆的视觉内容,并充实了博物馆的展示功能,真了不起!
最后其十,飞来雅境。就在国家饲料研究中心楼南不过20米,一个袖珍精致的小花园似飞来雅境,有小桥瀑布、苍松翠竹、苏式亭阁、肥美锦鲤,真是别有洞天,小似仙境,题名“倚翠园”。入园有小路二段成“S”形与博物馆Logo造型融合,把小园也建成太极图形,前有人工小山,“飞瀑流泉”,后有宝葫芦水境,水从人工山上流下入宝葫芦,清澈见底。70余尾个体3-4斤重的美丽锦鲤喜迎游人,预示着“年年有余、前程似锦”何等惬意!夜晚四周灯光一亮,犹如缩小了的中山公园“水榭”!美不胜收!这又是“创新思维”的又一小巧玲珑的收尾佳作!正为程建国先生所提“倚翠园随笔”所写:
“水拍顽石醒,勤勉自发生;
叠翠憩幽静,松竹滤苍穹。
波光潋滟涌,亭榭正身行;
方寸宽天地,锦鲤羽化龙。
循环的流水不知疲倦地拍打着假山上的石唤起我们对勤奋的认知,没有执着的信念和勇气,既不会发出破晓的声音,如画般的美景簇拥着恬静的思絮,青松和翠竹沉淀着勤奋的积累。”
灯光照耀着池水洋溢着灿烂,涌动着博爱的情怀,方正的亭子抒发着岿然的正气,不拘条件,不图享受,肯于吃苦,谋求真理,心中有大爱,才能够得到人生的最大升华和蜕变!”写得何等好啊!饲料博物馆值得点赞!李德发院士值得点赞!
中国农业大学是多么需要有一个像饲料博物馆这样有创意的“农业博物馆”啊!台湾大学一进校门就是“农业陈列馆”它还不敢称之为博物馆。它不仅是农学院的新生入学的首课,也是全校各院系师生入学的首课,因为我们都是“以农立国”!“以农立身”!
本文作者:农大老校友 靳晋
配 图:饲料博物馆
⊙ 文章版权归“中国饲料博物馆”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