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 | 纽约7日,又心动了
1.
比对男生心动更有趣的,是对未来心动。
第一次感受到对未来的强烈心动感是在高中。当年我念住校,周末有时不回家,就到好朋友在学校附近的公寓进行我们的例行活动。
我们三个女孩关系特别好,最爱的周末活动就是,吃着公寓女孩妈妈准备的咸肉汤圆(是的,是有这种食物),看一集当年央视的「世界著名大学」纪录片,然后畅想一下未来「我们以后读哈佛,还是耶鲁」?
这样的讨论一般会在大笑中结束,在我们看来,这还是玩笑话居多。纪录片里躺在草坪上看书的学生们、阳光下抱着书走进红砖小楼的男孩女孩们,距离自己还是挺遥远。
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项周末活动的热爱。这套纪录片已经在我的小世界里掀起一场启蒙运动,不只学校,我对外面整个世界都充满好奇。我第一次体会到,拥有自己和世界和未来的连接感,是如此地令人着迷。
虽然这感觉在我高考失利后中断过,但我仍然记得当年那个把「疯狂英语」杂志附赠光盘里的Gossip Girls台词听熟到背得出、把澳洲地图贴在卧室墙上、在学校图书馆借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读、因为可以周末回家看「天使爱美丽」而格外激动的那个高中生,有希望的感觉超棒!
2.
之后,我在大学交换生时期、喜欢的工作中、旅行中、甚至公众号里也体验过这种心动。当它出现的时候,就会无条件相信自己,甚至是有点幼稚的天不怕地不怕。
这种感觉,Carrie Bradshaw描述得很准确——I left feeling powerful, potent and incredibly alive. I felt like I owned this city. Nothing and no one could get in my way 。就是这样!
不过,持续拥有这样的心动却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当你已经习惯性地待在一个「丧」的周期里。
3.
那,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向你持续发射心动能量呢?我的答案是,纽约。
今年三月,我跟在耶鲁搞学术的十年好友小郭,像往常一下打着catch-up电话,说着说着就定下了纽约之行。我们速速搞定住宿、交通,很快四月就在纽约成功「会晤」了。
从纽瓦克机场去Grand Central Terminal的机场大巴上,我看着窗外的天际线、路上夹着包匆忙来去的纽约客、一闪而过的各色橱窗或店铺招牌,脑海里不停跳出E.B.White写过的纽约片段:
There are roughly three New Yorks. There is, first, the New York of the man or woman who was born here, who takes the city for granted and accepts its size and its turbulence as natural and inevitable. Second, there is the New York of the commuter—the city that is devoured by locusts each day and spat out each night. Third, there is the New York of the person who was born somewhere else and came to New York in quest of something.
Of these three trembling cities the greatest is the last--the city of final destination, the city that is a goal. It is this third city that accounts for New York's high-strung disposition, its poetical deportment, its dedication to the arts, and its incomparable achievements. Commuters give the city its tidal restlessness; natives give it solidity and continuity; but the settlers give it passion.
有三种纽约。第一种,属于出生在纽约的人,他们自然而然地习惯这个城市,习惯它的大小、它的动荡。第二种,属于每天往返纽约的上班族,在他们看来,这座城市白天是被蝗虫吞噬,直到晚上才被吐出来的。第三种,属于出生在别地却为了某种追求来纽约的人。
这三种城市里,最棒的是第三种——纽约是目的地之城、目标之城。因为有这第三种纽约,这座城市才有了紧张的性格、诗意的风度、对艺术的专注、以及无法比拟的成就。往返纽约的上班族给了这座城市潮汐般的躁动,纽约本地人让它融合绵延,只有带着梦想来这里的人才给了纽约——Passion!
下了机场大巴,拖着行李箱走到Bryant Park附近,我忍不住停下来。
看着树下正在打乒乓球的华人大叔,草坪上躺着惬意的年轻女孩,路边快步走过带着黑框眼镜的西装翘屁男,当年和两个小姐妹窝在公寓里看纪录片的感觉嗖地涌上心头,一扫13个小时飞行的倦意—— 是,又心动了诶!
4.
对呀,这是Friends老友们生活的城市,59街上有Rachel最爱的Bloomingdales;Carrie Bradshaw就住在不远的Greenwich Village;Jules可能还在自己Brooklyn的复古办公室里加班;Julie Powell的红酒牛肉现在已经不会再糊掉了吧;现在帮穿Prada的女魔头买咖啡的又是哪个小姑娘;Woody Allen走在纽约大街上还会构思出下一部Annie Hall吗;纽约呐,可是城市上空会漂浮Norah Jones迷人音符的地方啊!
5.
是的,纽约也是一个充满缺点的男孩,不喜欢他的人,可以数出他100个缺点:冷漠不耐烦很少说「sorry」的纽约客、逼你甩掉矜持yell的bodega、地铁角落里不经意飘来的人体排泄液体味道和在地铁轨道上奔跑的老鼠、寒冷的暴雪天,等等等等。
但对爱他的人而言,这些只是「他老是忘记洗袜子」或者「他吃完大蒜不嚼口香糖」这样的小毛病。和他带给你的能量、他的野心、他的热情、他的想象力创造力比较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在纽约的7天,我在不同的人的眼睛里看到这种能量。
比如,Herald Square地铁站内忘情演奏的indie乐队吉他手,百老汇舞台上group dance角落里表情极度入戏的认真女孩,或者是Washington Square Park一遍一遍练习的滑板少年、抱着电脑/书坐在公园长凳上穿着NYU hoodie的情侣、在花坛边拍摄广告大片的体操运动员...
趁着在纽约,我参加了正好在这里举办的GGV活动(GGV Capital是成功投准阿里巴巴、Airbnb、小红书、去哪儿、Square等的风投公司,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企业/中美职场故事,可以关注他们的Podcast:GGV 996)。
活动上有在纽约求学的学生、在金融投行工作的职业人、带着自己项目来的创业者或者来找机会的投资人。大家对于新兴市场(不只是中国,东南亚、南美、印度也是)眼神放光的热情,以及那种要趁着未来趋势大干一场的劲头,非常有感染力。我清晰地记得,那个来自印尼的哈佛男孩的发言,Go back to Asia ASAP! the future is there!
这种感染力不止给人动力,也让人紧张。我自认为是一个不怕社交还算主动的人,这群人中不乏谈吐自如、思维清晰的行动派,在他们面前我也倍感压力,夸张一点讲,好像自己是一个穿着Forever 21闯进Chanel party的人。
纽约会让你紧张,也能让你放下包袱。
因为它不同维度的多元化,在这里,你完全不必像在伦敦一样担心自己的英语口音,或者像在巴黎一样,因为不懂法语于是小心翼翼。在纽约,Bodega里的墨西哥小哥、那个来自哥伦比亚的出租车司机比你的口音重多了;金融区报刊亭的俄罗斯大叔,不会讲英语,也能拿着翻译App给人成功指路的。
这是纽约才有的魅力,不管你来自哪里、你是谁,你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passion和生存之道。
纽瓦克机场的广告牌
6.
这些充满Passion的人加在一起,就有了各色各样的创新和尝试。
SOHO是我在纽约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各种线上网红品牌的线下体验店,或者传统品牌的创新旗舰店。
我花了三天,在这一区附近拜访、探索我读过、follow过、感兴趣的品牌店铺,和店员们聊天了解品牌的日常执行,体验记录不同的digital instore experience。
当我回过神才发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就算每天走到磨破脚,就算下雨天没带伞赶路,竟然也是不觉得辛苦/累的。
可以见到、体验到行业里厉害玩家们的招数——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写过FarFetch在线下数字化体验方向的尝试,于是我去了他们操刀的第一个项目——Thom Browne纽约旗舰店。虽然到了现场才发现大部分的digital experience并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但一跟和店员聊起来,意外发现我们都读了同一篇BOF文章,也是惊喜。
接着去了玩social很厉害的Everlane和Reformation。
前者不仅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在产品里(比如大卖的The 100% Human Collection,希望在意见分歧越发严重的美国社会,传递「求同存异」的观点);也放在店铺的细节里(比如贴在墙上的环保工厂明信片,以及免费提供的盒装纯净水)。
Everlane店铺内
后者我在这篇文章里写过店铺体验。去到现场真的觉得方便到不想从试衣间出来(文末视频里有试衣间里开心的我)。这也不禁让我站在品牌方的角度担心,如果顾客多的时候,如何在保证个体顾客体验的同时,提供店铺空间的使用效率呢?
但最厉害的还是Glossier,周末是要排队进场的,关键是,你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几乎每个来这里的人都已经是品牌的死忠粉。热情的销售人员、social-friendly(鼓励打卡)的店铺设计、流畅的数字化购买过程、挺可爱的check-out设计,朋友们,我需要用一整文章跟你们聊聊Glossier(就是下一篇)!
除此之外,也有把店铺打造成装置现场的Gentle Monster;在店铺里让大家进小花园喝咖啡的The Real Real;把 in-house designers和sampling room搬到店铺里的Lululemon Lab,等等。
不止是美妆、时装,眼镜行业的颠覆线上玩家Warby Parker也已经把线下店铺开到了好几条街;线上床垫品牌Casper的线下店,更是舒服到躺着就不想走。
虽然逛了三天,纽约仍然还有太多太多我想逛没有逛到的店铺。
不过呢,即使只是我看到的这小小一角,已经足够让我为这些创造力而兴奋了;同时,也对中国新零售的前景更有信心,在我看来,我们在很多领域是走在美国前面的,嗯,是棋逢对手的感觉。
如果要把这些感受总结成一句话,我想我开始发自内心地相信了——商业可以让世界更美好。
7.
以上聊的的细节,我都剪进了这段差不多两分钟的视频。希望你在里面看到我的心动,这就是520我写给纽约的情书!
PS. 向深圳的朋友们发出邀请,Yay!这个周六(5/25)下午2-4点打算来个线下casual chat。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回复「深圳」了解具体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