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项目在马达加斯加示范杂交水稻种植取得初步成功
近日,由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MAEP)部长率领的10人代表团赴马义奇,考察即将收割的40公顷杂交水稻, 预计每公顷产量为10吨左右。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项目支持下,为期两年的马达加斯加国家项目于2019年10月启动,由MAEP协调并在该国三个地区实施: 在阿纳拉芒加 (位于马义奇) 和Alaotra-Mangoro(位于安巴通德拉扎卡) 地区,引进杂交水稻是项目的主要内容,而在戴安娜地区(位于CEFTEL Antanamitarina),项目的主要活动则是改善小型反刍动物的繁育以及相关饲料作物的生产。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部长吕西安•拉那利维鲁(左三)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驻马达加斯加等四国总代表塔拉•帕特里克(左四)等视察马义奇基地杂交水稻生产情况
杂交水稻栽培成果喜人
在马义奇的三个示范基地,项目人员在与当地农民的协作下,用农用小型旋耕机进行了惟楚902-3杂交水稻的栽培试验。示范基地的杂交水稻产量预计为每公顷10吨,而该地区目前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2.8吨。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稻农RAFARAVOLOLONA Hanta说,她预计这次试种最低产量为每公顷8吨。作为接受过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和支持的稻农之一,她说:“栽培技巧并不难,但也需要不少参与。我计划在下一季度时增加试验田的面积,稻农需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使用杂交水稻种子,因为利润非常可观。”
中国专家杨耀喜在马达加斯加指导示范杂交水稻播种
在项目启动以来的六个月里,中国专家和技术员、当地合作伙伴以及MAEP技术部门的共同合作让杂交水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得以传播。该项目安排的培训课程涵盖杂交水稻育种、杂交水稻栽培(浸种、出苗、移栽、施有机肥)、植保和病虫害防治、农田管理(包括土地耕作和养护、农机管理等) 等多方面内容。
为实现国家粮食自给自足,MAEP计划在马达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本项目将支持该计划,在2年之内培训MAEP的大部分技术人员和1000名稻农掌握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以使马达加斯加的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8吨达到每公顷至少8吨的水平。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在三个示范基地培训稻农310名(其中157名在马义奇/阿那拉芒加地区)。
中国专家吴海生在马达加斯加指导农民按规格移栽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种植是一条致富之路
种植杂交水稻需要遵循一条成熟的技术路线,因此与传统种植相比,带来了更高的劳动成本和固定投入。然而,杂交水稻具有巨大的产量潜力。按照既有标准,灌溉种植一公顷的土地大约需要约950美元的预算(劳动成本和固定投入);而基于平均生产率,稻农每公顷能收获10吨水稻,按照每公斤0.2美元的价格出售稻谷,就能拥有约1,650美元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还涉及农业经济,以增强其对整个价值链发展的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马达加斯加等四国总代表塔拉•帕特里克重申:“多个领域的专家力量已经被调集起来,例如,作物收获后,专家将会帮助国家增强能力,减少作物收割后的损失,而这些损失目前仍占产量的10至15%。粮农组织一向支持合作,以促进技术经验和知识的交流。经验方法的互相交流将大大有助于改善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并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考察团成员与项目工作人员在马义奇杂交水稻基地合影
新冠疫情后的恢复: 杂交水稻是MAEP提高水稻产量的战略核心
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提出的“本地化生产”,可指导提升马达加斯加粮食安全水平。“本地化生产”在当下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重要,尤其是对岛屿国家而言。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国际贸易减少,因此,对于马达加斯加来说,实现大米的自给自足十分必要。
MAEP计划提高大面积生产流域的水稻产量,特别是在每年有可能生产两三季水稻的沿海地区。一份详细的行动方案已围绕三项确定的战略行动展开,以帮助种植者。这项措施将很快获得来自马达加斯加国家财政的支持,并通过Dokany Mora ho an'ny Mpamokatra (向生产者提供平价产品的商店)的渠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