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独家专版报道丨广州市花都区:“二次创业”促蝶变

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扛起广州北部增长极“新任务”,抢占现代化产业“新赛道”,重塑航空枢纽“新形象”,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这是今日广州市花都区的真实写照。
花都区地处广州市北部,坐拥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拥有潜力巨大的空铁联运优势,产业用地面积全市最大,先进制造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基础扎实,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平台,是广州实体经济的主要承载地;常住人口约170万,是广州北部最大的人口及公共中心,也是全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承载地之一。
2022年,花都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770.8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509.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78亿元,实现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强区”,再到“广州北部增长极”的华丽蝶变。

▲城轨花都站(摄影:姚日文)


打造“幸福乡村”
在花都区,一座超过600年历史的塱头古村落正以“二次创业”的决心与姿态,描绘岭南乡村振兴新画卷。
塱头古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系统地保留了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和“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是花都区“乡约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村落由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组成,至今仍保留着单姓黄氏家族聚居的状态。
▲塱头古村(花都区融媒体中心资料图)
2021年9月,唯品会与广州市花都区政府签订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塱头乡村振兴项目以古村落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公益性投入,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模式,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被列为2022年度市级“攻城拔寨”项目和花都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作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阳台艺文中心在今年4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春阳台设有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为村落多元文化活动提供全新场所,被列为广东省“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
“春阳台除了传承塱头村的文化内核,更重要的是作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首次落地,掀起了文化带动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塱头模式’风潮。”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还包括高端民宿、古村市集与展览等多样化业态,并引入村民共治共建机制,其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现在的塱头村,村容村貌越发靓丽,文明乡风愈加浓厚,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村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塱头村党总支部书记黄志辉感慨。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正是花都区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以百年古村“二次创业”为契机,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次积极实践。
像塱头村那样,花都区立足乡村资源禀赋,集中打造一批各具风情、各美其美的特色乡村。比如,瑞岭村持续擦亮瑞岭盆景百年品牌,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竹洞村依托美丽的竹洞湖、盆景精品园,结合洪拳、光影秀、民宿等要素,成为夜游胜地,获评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马岭村将旧日的“空心村”建成休闲“打卡村”,2022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狮前村以“香”振乡,打造出世间香境七溪地,入选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不仅提升了村居环境,更激活了村里“沉睡”的资源和村民们创业致富的热情。


擦亮“绿美”名片
林在城中、人在景中,林海苍翠、芳草茵茵,流水潺潺、飞鸟不绝……这是花都区的生态美景。花都区山、水、林、田、湖、湿地等各类资源要素一应俱全。花都市民惬意享受“绿色福利”,绿美花都生态建设已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徜徉在花都城市中央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花都湖,放眼望去,碧水粼粼、繁花争艳、白鹭翩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成一幅生动的绿色生态新画卷。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全长6.68公里,总面积240.6公顷,是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园,是花都区展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只是花都区推进绿美花都生态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 

▲花都湖公园(摄影:姚日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独一无二的“空铁门户”、广州北部生态屏障,花都区担起绿美广州任务总量的20%。一是打造城林融合的“原森林”。形成城林融合、精准科学的高质量原生阔叶混交林。种植多样的乡土树种和阔叶树种,营造地带性森林群落,提升森林生态效能。绿美花都从造林走向园林,重点提升湿地花园、体育花园、儿童花园,完成九龙湖、王子山、芙蓉嶂等区域的高质量森林提升。二是打造沿路有景的“花门户”。建设树木葱茏、沿路有景的世界级森林门户。围绕湾区双枢纽(白云机场、广州北站)和3条发展廊道(山前旅游大道、花都大道、空铁大道),提升重点高速公路、铁路沿线、重要城市道路的第一重山林和景观林带,打造世界级森林空铁门户。三是打造一脉三环的“惠品牌”。以花都北部山体和山前旅游大道为核心,融合森林生态、生活、生产功能,提升和串联九龙湖、七溪地、梯面镇五环步道和古茶园等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康养旅游、自然教育和产业融合,形成一脉三环的“惠品牌”路径。
花都区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走在前列,森林公园遍布全区,生态环境不断绿起来,人民生活不断美起来。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 供图


深耕“智能制造”
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海机器人”)是进驻花都区鼎盛智谷产业园的一家杰出企业,是一家定位光伏、锂电行业的数字制造、无人工厂项目系统开发公司,产品包括AGV、配套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MES系统。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光伏、锂电行业,目前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全线产品自主研发公司,公司拥有工厂智能物流及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
该公司副总经理冼志军介绍说:“作为本土企业,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国内走向国际。花都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政企沟通渠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蓝海机器人是花都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抢占现代化产业“新赛道”的一个缩影。
“产业智能化将会进一步释放和发展生产力,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开辟更多新赛道。”花都区科工商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首先,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支持GAMECO、新科宇航、鸿利智汇、明纬电子、美华航空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杰华特微电子华南总部、伊康纳斯生物医药、阿里巴巴新零售供应链华南总部等项目建设,推动临空高科技制造业、国际航空货运、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发展。其次,做优传统优势产业。落实“智造”“定制”“上云”“赋能”计划,确保栋方、艾丽、雅纯等一批项目早竣工早达产,加快推动快麦(广州)数字基地(一期)、花都时尚智造产业基地、中国皮具之都时尚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国光、智度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化妆品、皮革皮具、声光电等传统优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再次,大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积极导入“3+4”七大类临空产业集群,即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和生命健康等3类临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商贸会展、生态文旅、时尚创意和临空物流等4个临空现代服务业集群。最后,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形成新能源产业“万亩千亿”大平台,前瞻布局氢能应用等产业。
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项目俯瞰图

老产业新活力
皮革皮具产业是花都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因此,在二次创业中,作为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皮革皮具产业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急先锋”。
作为“中国皮具之都”,狮岭镇一直肩负着引领皮具箱包产业发展的光荣使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狮岭镇皮革皮具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产业基地。目前共有生产型企业8800多家,经营性商户18600多家,从业者近30万人,年产皮具7亿多只,产品出口占70%以上,占欧美大众流行箱包市场70%以上份额,是全国最大的箱包皮具生产基地和原辅材料交易基地,集群内已建成五大专业市场、七大工业园区,区域品牌享誉全球。“狮岭皮具”区域品牌已在全球19个国家成功注册,品牌价值达200亿元。

▲狮岭皮革皮具城 

走进狮岭镇,白天,可看到狮岭镇街头一片繁忙,装满货物的车辆来回穿梭;夜晚,可看到皮具供应链基地(联合广场)各大小箱包店的直播电商主播们激情澎湃地推介产品,一件件皮具产品搭乘电商“快车”奔向海内外消费者。目前,狮岭皮具箱包电商企业超5000家,在抖音、淘宝等平台创造单日直播销售额达千万元。
联合广场负责人阮孟红表示,皮具供应链基地直接或间接为狮岭皮具产业链每年贡献超10亿元的年产值,创造超过1万个就业机会。
据悉,花都区积极推动皮具箱包产业提升发展能级,建设全国皮革皮具产业智造新高地,增强花都区打造广州发展经济增长极的战略支撑,以建成千亿级“国际化、时尚化、数字化、绿色化”皮革皮具智造新高地为目标,在市场开拓、品牌培育、创新研发、直播电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穗琦

复核:杨丽萍 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热文精选

蓝海机器人:“搬”出一片蓝海

喜报!花都原创歌曲入围这个重量级榜单

强理论深调研解难题 花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广汽集团开展专题研学

花都新能源产业,何以远航?

台风过后,仍要注意防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州花都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