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核的日本 · 深海鱼(胜又进)翻译:陈鱼 / 嵌字:延深
【预告】中德漫画对抗赛,下周开战!
第一场:死神教父 VS 田螺姑娘,敬请期待!
盖式计算器嘎嘎作响,那是放射能撞击人体细胞的声音。
阅读顺序:从右向左←
樱花疹
解说:胡晓江
读过漫画,盖式计算器(辐射测试仪)的嘎嘎声让人印象深刻,将辐射对人体影响具象化的描绘触目惊心:密布麻点直至发黑的躯体。我是废土游戏的爱好者,比如著名的辐射系列,核战爆发后的世界末日具有某种特殊的浪漫,然而现实世界的核辐射要残酷得多。
因为缺乏核电站常识,漫画提供的许多细节我只能大致推想。比如工人们每天只能承受一定的核辐射量,满额后就得结束工作。比如p13页似乎是监控室之类,记者装束的人们正参观核电站,准备采写宣传稿件,他们的轻松悠闲和工人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因核污染死去的鱼浮上海面,引来了食腐的乌鸦,于是当局就开枪遣散乌鸦,唯恐被附近的居民注意。怀着进入新型能源时代的美好愿望,八十年代的日本核电站正排除一切障碍快速发展,然而深海鱼知道其中的隐患。
反对核能发电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环保人士的一种政治正确,然而科学研究又表明核电站本身的多重防护是安全的,也有数据表明煤电和水电引发的事故率和死亡率要远远高于核电,不过这些并不在这篇漫画的探讨范围。
故事以入行不久的新人,北东电业的鲇川为主视角,比起老鸟来,新人更关心健康,处处小心。和鲇川形成反差的是坂本,漫画中说他似乎是冲着危险补贴来报名志愿工作的,比起谨慎度日的鲇川,坂本这个角色更具感染力,他满不在乎,大大咧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未婚妻苏珊逃婚也许和这个工作的危险性有关,他干脆搬出职工宿舍在情人旅馆长住了,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10分钟就完成了一天的辐射额度(靠着冲进高辐射危险区),早早结束工作去街上搭讪女人。当鲇川经过旅馆有些脸红的回望时,也许还在艳羡坂本的风流生活,但当镜头切入旅馆,香艳的只是电视里的西洋A片,黑暗中坂本孤独一人趴在床上,睡得全无生机,身上是传说中的死亡征兆:辐射引起的樱花湿疹。
这一幕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辐射给漫画里的人们网罗了逃不脱的命运。
图:有一片樱花落在床外,这种超现实感并不给人以希望,而是将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引入心理层面,成为日本人难以痊愈的精神创伤。
附:臆想图志的《深海鱼》解说。
全文点击 >>>【见世物夜话】胜又进·乡愁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受到过核攻击的国家,对核能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敏感,特别是在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之后,核电的使用在日本引起了极大争议,有相当多的民间人士对使用核能持反对意见,日本反对核电运动的迅速兴起,并且持续至今。在80年代的反核运动中,兼具核物理学学者和社会运动参与者双重身份意识的勝又進开始利用漫画发声,在《comic貘》上发表《深海鱼》。
《深海鱼》是直击核电厂内劳动者生存状态的作品,其间充满了在核电厂劳作的各种细节,从穿戴防护用具到清洗地面泄露的辐射,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但是为使创作更贴切,作者还是到福岛核电站去进行了现场取材,将80年代的日本核电厂进行了真实还原,其中有一句台词使我印象相当深刻,放射线检测仪感应到核辐射而发出了提示音,作业员说:“那是放射能撞击人体细胞的声音”。核电厂工人的生活一直是作业的劳苦与日常的舒缓相交替,因为担心放射能,即便手指上很细小的伤口,也使得工人不顾疼痛用刷子用力擦洗,手上鲜血四溅,虽然这个场景被作者施加了喜剧效果,但是思量之后的,却是另一番滋味。在《深海鱼》中,作者并没有像激烈的社会意见者那样对核能的废存提出论断,仅仅是对那些在核电厂工作的底层工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摹状,更没有因为是取材于底层,就采取贩卖苦楚的腔调或者高高在上的评判,而是进入他们的生活,在生活之上还增加了一层喜剧感,反而加深了读者对他们无奈的生存状态的理解,这样处理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