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大学习第九周完成情况总结
青年大学习第十期的主题是“把青春献给祖国”,视频取景于辽阔的青海草原,无垠的草地上散布着洁白的羊群,便为大家展现了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引发了我们支边的向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广大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一批批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向朝鲜战场,冰雪长津湖、鏖战上甘岭。出国作战的志愿军中,青年志愿军近70%,连队中青年达到80%以上,战斗英雄中50%以上为青年人。杨更斯,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年轻的青年战士以钢铁精神和血肉之躯,彻底粉碎了西方侵略者的一切图谋,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迎难而上,艰苦奋斗,铺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热潮,第1个5年计划期间,经全国基建工地的青年突击队就有7500个。超过13.5万青年在新的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激励着一代代青年踊跃投身社会组织建设。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广大青年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掀起一场大规模的青年志愿运动,全国各地纷纷组建青年垦荒队,奔赴边疆海防。黑龙江省由原来的北大荒变身北大仓,一代代的青年人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信念,坚定坚持奋斗,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青年志愿垦荒精神。
建设新中国最离不开的是科技,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专家学者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从青海省西宁市往北102公里是西海镇,这里曾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我国核事业进步之初,许多海外留学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纷纷回国投身祖国的核事业发展。邓稼先,程开甲,郭永怀,彭桓武,朱光亚,王淦昌……当祖国需要的时候,这些青年科学家用以身许国的豪言壮志,践行对国家许下的誓言。1958年7月,邓稼先来到核武器研究所,从全国调了28名大学生,成为了研究所第一批青年骨干,他们舍弃了大城市舒适,投身于茫茫草原之中。仅1969年到1971年二分场共有12名烈士牺牲,这12名烈士中有6人都是共青团员,是年轻的科技人才,因为保密原因,221基地没有修炼墓地,烈士们就埋在了不远处的骆驼山上,他们早已和草原上的山川河流同在,默默地坚守在青海高原上。
本期的青年大学习本研整体完成情况良好,本科生大部分参与率都达到甚至超过100%,研究生整体较好但仍有进步的空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继承老一辈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永远奋斗,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实现新的赞歌!
往期推荐
文字|霍佳宸
图片|贺海鹰
编辑|王邵铖审核|钟艾玲监制|梁馨元 房芳 章育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