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晓伟:群众生活场域的介入与政治再造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

刘晓伟 编辑之友 2021-09-2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以读报组和黑板报为主要形式,广泛开展了基层公共读报活动。总结考察延安时期党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有助于从媒介阅读史的视角考察党的基层政治传播和社会动员,从历史维度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一、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背景与制度化建设


1. 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背景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在新闻宣传阵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创办发行了《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等众多报刊,建构了从中共中央到省委、区委、地委、中心县委五级报刊体系。报刊体系的完善,为开展基层读报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而群众文化落后和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使得公共读报成为基层群众接受报纸信息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从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的实际看,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落后,大部分基层群众不具备读报的能力。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受封锁影响,纸张供应普遍困难,价格较高。在此背景下,党报党刊印刷数量少,群众自身文化水平低,只有组织开展基层公共读报活动,把群众“看报”转化为群众“听报”,才能促进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基层群众接受党的政策宣传。


2. 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制度化建设

延安时期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突出特征是由党组织发动,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注重制度化、组织化的特点。党报是政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者与政治行动的组织者,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此尤为重视。为实现这一目的,党报在创办初衷上即寻求有尽可能多的读者。推进党报党刊的阅读是将党的意图传达出去、组织发动群众的重要途径。延安时期党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受到当时学习苏联共产党经验的影响。为推进党报阅读工作,还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建构了党报新闻通讯、发行和组织阅读一体化的制度。193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中华报〉的边区通讯网问题的通知》,1941年7月4日,中宣部发布《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从两份文件可见,当时已将建立党报通讯、发行和建立读报组织一并部署,形成了一体化的制度安排。1944年11月16日,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通过《关于发展群众读报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对基层读报组织建设予以肯定。从这份决议可以看出,当时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在读报组织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要求将公共读报活动建设进一步扩大,形成覆盖面更广的组织体系。


二、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运作方式与群众生活场域的介入


延安时期,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读报组和黑板报两种。两种读报活动在组织形式上都以基层公共阅读的方式进行,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党对基层群众生活场域的介入。前者通过对群众日常生活的介入,对读报的模式予以组织化改造;后者通过对群众生活空间的介入,对读报空间进行公共改造。基层读报活动时空环境的公开性,直接影响了群众阅读行为的可能指向。


1. 读报组与基层群众日常生活的介入

读报组是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主要形式。据《解放日报》报道,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已有读报识字组3 311组,每450人有一个读报识字组。读报组改变了读报行为原有的社会形态,将原本属于私密化的私人读报活动公开化,并赋予读报活动以公共化的社会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读报组介入了原本属于群众私人的休闲或休息时间,将私人时间进行公共化改造,使私人的时间成为公共的时间,使私人阅读成为新的社会共同体的公共阅读。


总括来看,读报组活动主要由基层干部、知识分子、党报通讯员等党在基层的政治代表组织发动,利用劳动生产休息时间或其他休闲时间,组织群众集体读报(实际上多为群众听组织者读报)。每个读报组人数不等,由几个或十几个人组成。组织读报组的通讯员的职责是读报、讲时事、教育成员识字。同时,读报组成员要传播在读报活动中听来的报刊消息。读报组的活动方式比较活泼,使得原本相对隐私的私人读报,转化为具有政治教育性质的公共阅读活动。读报往往与政策宣讲、座谈讨论等活动相结合,以便促进群众更好地理解报纸的内容,在互动中促进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接受。


2. 黑板报与基层群众生活空间的改造

读报组是面向特定群体组织的公共读报活动,黑板报(墙报、壁报)则是另一种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形式。黑板报是在公共空间内供不特定群体共同阅读的公共读报形式,适应了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报纸发行量少、群众接触报刊途径不足的特点,符合当时的工作实际。鼓励群众自办黑板报,建立群众自己发声的舆论机关,从而实现“大家办,大家看”。黑板报的主要形式是在公共场合树立一块木板架,将木板油成黑色,书写工具是粉笔,甚至是白粉、红土、黄土,内容或摘抄誊写党报消息,或自行编写当地新闻,有时还可针对某项运动出专号。墙报或壁报的形式更为简单灵活,分布更为普遍。


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央宣传委员会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墙报也可以当作重要的工作方式。这也是算是报,是墙报”,要求“把墙报办得又有革命的内容,又生动活泼,成为组织各机关工作的一种工作方式”。由此,在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一次黑板报运动,1944年11月15日《解放日报》的报道称,据统计1944年以来陕甘宁边区大众黑板报约有六百余块,这些黑板报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群众自己办的,第二类是公办的。黑板报成为组织基层群众公共读报的重要形式。黑板报一般设置在街头或集市,以便于更多群众能够阅读,甚至还有人负责向不识字的群众解读黑板报中的内容。同时,党在办黑板报的过程中注重贴近群众实际,照顾群众的实际文化水平,反映与群众生产相关的内容,取得让群众真正学技术、学识字的实效。


延安时期,基层公共空间中的读报组、黑板报(墙报、壁报)既是富有意识形态的,也是精心设计的,体现了对基层群众日常生活时间与空间的拥有与改造。读报组、黑板报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在宣传内容方面,其设置本身已起到改造基层群众日常生活时间与空间的作用。同时,基于共同的媒介,参与公共阅读的基层群众的空间视角由原本与生活相一致的空间,扩展到媒介所呈现的空间。当读报组、黑板报(或墙报、壁报)出现在生活场域时,这种新媒介实际上已昭示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信息,重新改造了基层群众原有的生活场域。


三、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政治功效


基层公共阅读是一种“可控的阅读”,延安时期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对于基层群众形成了强烈的信息冲击,成为改造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与空间场域的重要方式,通过公共读报实现对基层群众的社会动员,促进了基层教育和群众识字,起到了发动生产、活跃群众文化的作用,产生了影响巨大的政治功效。


1. 基层群众的政治动员

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群众政治动员,推动实现对基层力量的政治整合。进而言之,党的公共基层读报活动实际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政治动员方式的重要表现。在参与公共读报活动过程中,群众作为主体参与并分享新的社会事务,提升了基层组织化程度。基层读报组通过对生活场域的改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基层权力结构的裂变。


2. 基层群众社会教育的开展

延安时期,针对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群众文化落后的实际,开展社会教育成为党的重要任务。开展社会教育是当时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凸显陕甘宁边区政府合法性的重要一环。曾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的董必武将“普遍发展黑板报、壁报,组织读报组,实行小先生制等,使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和“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平”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是“民选的政府”及其政绩的证明。基层公共读报活动将外面现代的生活场域引入原先封闭的基层生活场域,实现了内外时空的链接。通过参加读报组学习识字,基层群众获得了进入书面文化体系的基本能力。


3. 基层生产运动的发动

生产运动是当时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读报活动和发动生产也自然结合起来。延安时期的党报党刊坚持群众路线理念,原本被排斥在报纸内容体系之外的农村群众成为报纸的关注重点,农村基层群众的生产行为被吸纳为报纸的报道内容,或给出科学的指导意见,或自身成为报纸文字表扬的对象。基层公共读报活动进一步将这些生产行为在群众中进行宣扬,将现代媒介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引入日常生活话语中。共同的公共阅读有效促进了基层群众的同频共振,围绕报刊中的话语形成互动,产生促进生产的激励作用。《解放日报》刊登了大量基层群众通过读报促进生产的实例。黑板报对农民生产的肯定,内化为农民的生产动力和对政府行为的认可。


4.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

公共读报活动的形式活泼,成为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基层公共读报活动具有一定的文化娱乐性,受到群众的欢迎,成为改善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有的读报组还办夜校,教识字,扫除文盲;有的通过读报组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向报纸反映意见;有的搜集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为报纸供稿;有的办演唱组,配合中心工作组织宣传活动。报社—通讯网—读报组形成了陕甘宁边区广泛而深入的大众文化运动体系,提高了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四、结  语


延安时期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形成了相对规范化的运行制度。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由党进行制度设计并推行,反映出党的公共基层读报活动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工作特点。同时,这种制度契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而产生,适应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群众文化素质落后的实际。通过对乡村基层的政治再造,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基层公共读报活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流动模式,将基层群众作为主要的信息接受群体。这个过程中,原本隔阂分散的基层群众得以共享党的政治话语,空间的感知范围也从原先狭隘的乡里社会扩展至媒介呈现的边区或根据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空间,进而融入由党塑造的集体组织形成新的共同体,并产生政治力量。


进言之,对日常生活和空间场域的占有,是政治权力深入社会细微之处的重要方式。党组织开展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通过读报组、黑板报等形式,重组基层生活场域和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流动模式。基层群众的信息参与过程,即基层信息传播模式乃至权力结构的重组过程。基层群众进入组织体系和话语体系中,提升了自身文化素质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而巩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作者简介:刘晓伟,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与新闻史。

(摘自《编辑之友》2020年第7期 刘晓伟群众生活场域的介入与政治再造——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阅读全文或学术引用请参见《编辑之友》纸质版或《编辑之友》同期网络版)





致读者:因《编辑之友》官网后台升级,近期网站不能正常浏览,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稿件审理进度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1.电话查询。查稿电话:0351-5281691。

2.微信公众号查询。关注《编辑之友》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定期发布稿件审理情况。(点击公众号底部红线框处“稿件查询”)



长按左侧二维码

进入《编辑之友》微店


微信号 :《编辑之友》

ID:bianjizhiyou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