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1)
前言:
2019年史学研究公众号将继续编选历史学新书单,本期为2019年第11期新书单。为保证书单的质量,公众号将主要通过专业的评选团队选书。新书单以当年的新书为限,每期选书不超过16本,每个出版社选书不超过2本,以历史学的学术专著为主。荐书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
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朱子思想再读
作者: 吴震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9-01
页数: 485
定价: 56.00元
近些年来,阳明学研究如日中天,相比之下,朱子学研究却略显冷清。作为宋代新儒学的代表,朱子思想的丰富性仍有不断解读和展示的空间。面对当下“朱子学再出发”的学术呼吁,这本书对朱子学进行了一次“重新解读”,旨在通过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进路,从朱子文本中“重新解读”出以往被忽略或被遮蔽的朱子哲学的意义。作者专门撷取了朱子“仁学”“心论”“敬论”“工夫论”“鬼神观”等典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史研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重现朱子思想的整体性意义。
吴震,江苏丹阳人,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现任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的研究,特别致力于朱子学、阳明学、阳明后学、明清劝善运动、江户儒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东亚儒学问题新探》《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即出)等。
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帝国中坚:汉代列侯研究
作者: 秦铁柱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副标题: 汉代列侯研究
出版年: 2019-2
定价: 78
全书从汉代列侯爵制的溯源、西汉列侯的类型、两汉列侯制度、列侯与汉代政治、列侯的收入与开支、列侯与豪强、列侯与士人、列侯与民族关系、列侯与汉军事、“短命”侯国与“长寿”侯国等十个方面对汉代列侯进行了深入研究。
秦铁柱,山东潍坊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秦汉政治制度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研究。
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
作者: 方震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875-1063
出版年: 2019-4
页数: 268
定价: 68.80元
本书从描述文官与武官政治权力自唐末至北宋中期的消长过程入手,分析导致双方在文化认同上由模糊转变为严重对立的因素。权力争夺是导致文、武官之间关系紧张的主因。为了争取君主的重视,文士将武人描述为贪婪无知,而强调自身具有学养、道德的重要性。随着文官权力自后周、北宋逐步扩张,文士对武官的歧视日益加深,并透过制度的规范,阻止文、武官身份的转换。文、武官对立因而成为宋代政治上无解的难题。
方震华祖籍上海,1966 年生于台湾台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硕士,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以唐、宋时期政治、军事史为主,尤其关注军队体制、文武关系、战争叙事与夷夏关系等议题。
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
作者: 田建平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页数: 344
定价: 68.00
《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作者在大量梳理古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现代出版理论的指导下,对宋代书籍出版作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历史研究,揭示了其物质、技术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层面之意义。对宋代书籍出版研究学术史、宋代文明与书籍出版、出版体制及其生产、发行与贸易、书籍设计与插图、书籍美学、版权保护、出版经济等方面做了系统考察,拓展了宋代书籍出版研究领域,挖掘出诸多新史料并予以科学运用,体现了我国宋代书籍出版研究的新境界、新水平。
田建平,1963年生,内蒙古包头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学术著作7部:《东亚文明系统论》《元代出版史》《当代报纸副刊研究》《出版传媒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新闻出版史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书报传播史略1938-1945》《宋代出版史》。发表学术文章160余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40余篇,核心刊物6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新闻出版史、媒介史、文化传播、宋史。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及日本、英国、匈牙利等国学术书刊转载、评介。主持人文社科课题主要有: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新闻出版史研究”,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出版史研究(960-1279)”。 《宋代出版史》,2018年荣获中国第四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方汉奇奖一等奖,河北省第十六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海氛扬波
作者: 陈钰祥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清代环东亚海域上的海盗
出版年: 2019-01
海盗随着世界贸易航线的延伸与拓展而此起彼伏,本书以清代活动于环东亚海域的海盗作为研究对象,从海盗供单、文人笔记、报章档案等文献试着趋近海盗原本的社会组织、经济来源、生活特性及信仰等面貌,阐述清代海上武装势力,粤洋海盗联盟,华南海盗与政府剿盗政策得失,海疆水上世界与缉捕海盗,官盗合一的广艇海盗等。
6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白银时代”的落地
作者: 邱永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明代货币白银化与银钱并行格局的形成
出版年: 2018-12
定价: CNY98.00
中国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发展绵延八个多世纪,每个阶段皆引起诸多探讨,尤以明清为最。明代货币白银化,引发了货币制度、形态、体系的转型,不仅撼动并终结了国家铸币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其后五个世纪的流通基础,同时也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塑造了另类的国家与市场间的关系。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牵涉领域广,介入财政与社会程度深。其与铜钱形成的“不稳定之稳定”关系,目前揭示得并不明晰。本书采取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了明代货币白银化形成的历史基础、体制促因、展开过程和格局奠定等问题,力图从长时段角度揭示钞、钱、银的变位与“白银时代”曲折落地的问题。
邱永志,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7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从徽州到江南
作者: 王振忠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明清徽商与区域社会研究
出版年: 2019-1
页数: 279
定价: CNY78.00
明代中叶以来徽商之崛起,是中国经济史上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囊丰箧盈的盐商、典商、木商,以及本小利微的徽馆业商等,皆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闻名遐迩。徽商不仅在商业史上曾有过如日中天般的辉煌,而且,在文化上的建树亦灿若繁星,这对于明清时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无徽不成镇”的江南,由于席丰履厚、移民持续不断、人群素质相对较高,徽商对于近数百年来江南区域形象之塑造,亦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为江南输送了大批人才,促成了财富之流动和严密的规范,造就了城镇和文化的繁荣。从“徽商”在江南的贸易、移徙和身份认同,以及与普通民众的社会互动等诸多侧面,可以清晰地把握江南区域社会之变迁。
王振忠,复旦大学本科、硕士、博士,1998年起任该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现兼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史、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研究,著有《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社会历史与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选集》等十数种专著,主编有《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30册等三种。另在《读书》月刊开设“日出而作”专栏,结集有学术随笔《斜晖脉脉水悠悠》《日出而作》等。
8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地方在中央
作者: [美]白思奇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晚期帝都内的同乡会馆、空间和权力
译者: 秦兰珺 / 李新德
出版年: 2018-12
定价: 66.00元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如果你在1900年访问北京,都很可能会震惊于那里的同乡会所,它们数目众多,服务于从地方远道而来的学者和官员。那么,什么是同乡会所,它们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融入并塑造北京的城市生态,又如何促进同乡关系(Native Place Ties)的发展?带着这些思考,作者审视了以下几个问题:同乡关系如何充当地方行省和政治中心间的沟通渠道;利用同乡关系,帝都的旅居者们如何团结临近行省,笼络作为整体的士人阶层;国家又如何借此维持帝都秩序,控制帝国官僚系统;与此同时,同乡关系又如何改变了都市面貌和城市的社会结构;最终,那场把大清引向覆灭的政治革新又如何重塑了以上所有功能?同乡会所常被引证为畛域观念(Particularistic)下的联系之典型,不仅是旧中国的特征,也阻碍建立在国家忠诚这一观念之上的现代国家的诞生。本书作者却认为,地方会所通过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政治精英团体的一员,反而培育了他们的国家归属感,正是这份归属感,促成了20世纪早期的改革。
白思奇,美国历史学家。
9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
作者: 罗伯特·贝格利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艺术史中的风格与分类
原作名: Max Loehr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Bronzes
译者: 王海城
出版年: 2019-1-31
页数: 228
定价: 298.00元
罗越(Max Loehr,1903–1988)是他那一代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其1953年的名文《安阳时期的青铜器风格》事实上预测到了中国考古学家将要做出的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推翻了罗越的著名论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的理论,后者对青铜器的分类和统计看似科学,曾长期统治着西方的青铜器研究。作者罗伯特·贝格利在本书重探了这一由于考古发现的介入而结束的学术争论,剖析了其背后的重大方法论意义。他从细读高本汉的文章着手,以生物分类学作比厘清了方法论的问题,辨析了科学与科学表象的区别。作者然后讨论了罗越的研究,为他所从事的艺术史提供了逻辑根据,指出他最关注的乃是重建一部有意义的发明创新史,把艺术设计者和资助者的意图看作风格变化的背后动力。作者在最后一章分析了风格这一概念,得出结论认为,艺术史学家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风格并非艺术品的固有属性,方才制造出了诸多混淆是非的典型理论。本书以罗越的青铜器研究为个案来探索艺术史学科的中心问题,其读者群并不限于中国艺术史学者,而是包括了所有关心视觉材料分析的研究者。
罗伯特·贝格利: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退休荣誉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艺术、考古、冶金、文字起源和音乐理论,近期著作包括Gombrich among the Egyptians(2015)、《剑桥世界史》第四卷的古代世界艺术以及Routledge Handbook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的西周之前的中国青铜器时代等章节。
王海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艺术史系Mary and Cheney Cowles讲座副教授,致力于中国青铜时代与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近期著作包括Writing and the Ancient State(2014)、《剑桥世界史》第三卷的中国早期文字与城市以及Routledge Handbook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的中国早期艺术等章节。
10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化蝶
作者: 刘永刚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滇南小镇的政治史
出版年: 2019-2
本研究主要考察滇南地区的乡村基层政治。文章的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阐述了论文使用的理论与该书提出的“国家权威、社会自主、制度场域”的三维立体分析模式。 第二章简要地回顾了宝秀镇在传统社会从“化外之地”向“化内之地”转变的情况。 第三章是在晚清、北洋时期中央推行地方自治的大背景下对宝秀地区基层自治与区乡规划以及现代意义上的“选举”以及社会自主性的考察。 第四章是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组织法》与“新县制”下乡村社会政治权力结构、政治组织、政治文化、建政绩效与乡村实况的考察。 第五章是对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集体化时代基层社会与政治结构、政治文化重构的考察。 第六章是对改革开放至今基层政治的考察,主要探讨了公社体制解体后基层政权的变动与重构、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演变、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 结论部分,提出了构建“强政府-强社会”的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途径、总结了阻碍基层政治发展与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的原因;揭示了自选举制度引进乡村的功能,并得出法治是基层民主必须的制度保障的结论。
刘永刚,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民族政治学)博士,云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获得者(2015M570799),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曾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3项,先后荣获云南省第十五次、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传统的移植
作者: 陈雅飞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定价: 98元
陈雅飞著的《传统的移植--香港书法研究(1911-1941)》将书法置于历史环境和文化脉络中,探讨1911至1941年香港书法的发展与整体文化氛围的关系,考察其间重要书家与书家群体的书法活动和书风,以解读香港早期书法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1911至1941的香港书法则分三个主要论题:逊清遗老的南移及其在香港的文化活动;遗老以外的文人及其活动与书法,其中涉及三个重要团体,即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香港书画文学社、中国文化协进会;香港书法所展现从精英走向大众的现象,从雅集、展览、教育、书画市场等方面,反映出香港书法从旧世界步入现代社会的方式。香港早期书法是在殖民统治、社会变迁和中国动荡的环境下,将移植而来的传统延续下去,并以保守的品格,对时代作出回应。传统或保守乃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折射,而书法传统的移植是文化迁移的典型例子。
1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1910-1945)
作者: 宮崎聖子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原作名: 植民地期台湾における青年団と地域の変容
译者: 郭婷玉
出版年: 2019-3
页数: 416
定价: NT$460
本書藉由戰前臺北州的事例,從文獻資料、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為基礎,闡明青年團做為殖民地政策的產生、展開以及告終,觀察臺灣人地方領導階層所扮演之角色,同時探討個人行動、團體制度及地域狀態在1910年代到1945年之間,在青年團政策實施的影響下產生何種質變。
宮崎聖子 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現任日本福岡女子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地域研究、文化人類學及性別研究。著有《地域社会から見る帝国日本と植民地──朝鮮・台湾・満洲》、《ジェンダー研究が拓く地平》等,並譯有《幻の人類学者森丑之助》(楊南郡著)等。
郭婷玉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地方社會勢力,並關注近代日本與東亞史、琉球王國.沖繩史、明清以降中國地方社會等議題。著有《圖解臺灣史》(合著),並譯有《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等書。
1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医疗与帝国
作者: 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 Pratik Chakrabarti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副标题: 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
原作名: Medicine and Empire:1600—1960
译者: 李尚仁
出版年: 2019-2
页数: 448
定价: NT$550
本書從西方將被殖民者的自然知識納入藥典,到對金雞納樹的生物探勘狂熱;從種族和氣候為基礎的疾病理論,到寄生蟲學到細菌學如何影響國際合作;從西方鄙棄殖民地的醫事人員,到殖民地傳統醫學的「被發明」,廣泛呈現醫學史的多層次與多樣性。直至二十世紀,殖民醫療措施仍延伸至全球衛生政策,掌握醫學史成為理解當代健康挑戰的鎖匙。 本書在地理尺度上橫渡美、亞、非,並顧及澳洲、太平洋島群;在時間刻度上,自十七世紀以降,橫跨三百年;在資料取用上,參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手資料,總和出這樣一部作品,能夠回應過去各自研究者侷限於特定區域或是特定疾病的不足。
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 Pratik Chakrabarti 目前任教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研究中心」,教授醫學史與科學史。在印度尼赫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被英國大學聘任之前,於印度教書。著有《當代印度裡的西方醫療》(Western Science in Modern India: Metropolitan Methods, Colonial Practices)、《物質和醫療》(Materials and Medicine: Trade, Conquest and Therapeutic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英屬印度的細菌學》(Bacteriology in British India: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the Tropic)。 他的研究主題,其地域擴及南亞、加勒比和大西洋,時間維度跨越十八到二十世紀,主題從科學史、醫學史展開到世界史、帝國史。是頂尖期刊《醫學社會史》編輯之一。
1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拜占庭的成就
作者: [美] 爱德华·希尔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宏观社会学论集
译者: 甘会斌 / 余昕
出版年: 2019-3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他对“克里斯玛”、“中心”和“边缘”等概念的解释,以及他对“大众社会”一词的修正,这些研究对分析政治和文化领导力以及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价值。本书对希尔斯数十载社会理论研究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总结,为解释与探究当代社会的结构与变化提供了极具科学性的参考依据。 本书收录了希尔斯24篇文章,它们涵盖了新兴的宏观社会学、大众社会学、传统、仪式等主题。这些论文历时20多年,涉及知识范畴广博,在内容和逻辑上却有显著的连贯性。其本质是在“中心”与“边缘”概念分析的视角下进行社会性探索,为理解当代社会的变异与整合等复杂现象提供思路。
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1910—199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思想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曾获巴尔赞奖,并获国家人文科学委员会挑选发表杰斐逊讲座。以研究知识分子的角色及其与权力和公共政策的关系著称,代表作有《论传统》、《知识分子与当权者》、《中心与边缘》、《社会的构建》等。
1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The Chinese and the Iron Road
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Building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出版年: 2019-4-23
页数: 528
定价: GBP 69.00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in May 1869 is usually told as a story of national triumph and a key moment for American Manifest Destiny. The railroad made it possible to cross the country in a matter of days instead of months, paved the way for new settlers to come out West, and helped speed America's entry onto the world stage as a modern nation that spanned a full continent. It also created vast wealth for its four owners, including the fortune with which Leland Stanford would found Stanford University some two decades later. But while the transcontinental has often been celebrated in national memor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hinese workers who made up 90% of the workforce on the Western portion of the line. The railroad could not have been built without Chinese labor, but the lives of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themselves have been little understood and largely invisible.
This landmark volume shines new light on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and their place in cultural memory. The Chinese and the Iron Road illuminates more fully than ever before the interconnected economies of China and the US, how immigration across the Pacific changed both nations, the dynamics of the racism the workers encountere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y labored, and their role in shaping both the history of the rail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West.
Shelley Fisher Fishkin's broa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led her to focus on topics including the ways in which American writers' apprenticeships in journalism shaped their poetry and fiction; the influence of African American voices on canonical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need to desegregate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American theatre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critic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history and literary history; literature and animal welfare; the role literature can play in the fight against racism; the place of humor and satire in movements for social justic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the challenge of doing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Although much of her work has centered on Mark Twain, she has also published on writers including Gloria Anzaldua, John Dos Passos, Frederick Douglass, Theodore Dreiser, W.E.B. Du Bois, Paul Laurence Dunbar,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Erica Jong, Maxine Hong Kingston, Theresa Malkiel, Tillie Olsen, and Walt Whitman. Much of her work has focused on recovering and interpreting voices that were silenced, marginalized, or ignored in America's past.
往期内容编辑 (文) / 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