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7)
前言:
新的一年,史学研究公众号将继续推荐历史学新书单,期待您的支持和关注。本书单的选书以当年出版的历史学学术著作为主,注重历史学著作在史料运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适当推荐经典的再版图书。
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想象与理性
作者: 蒋振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中国道教文学及其思想史研究
出版年: 2020-02
页数: 400
定价: 56
本书简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次生学科——道教文学(含道教文学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了道教文学形成和兴盛的诸多因素,探讨了道教文学盛衰的内在规律。
蒋振华,1964年生,湖南邵阳人。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著有《汉魏六朝道教文学思想研究》《唐宋道教文学思想史》《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研究》。
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王權的祭典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副标题: 傳統中國的帝王崇拜
出版年: 2020-3
页数: 516
定价: NTD690
装帧: 平装
傳統中國當權在位的皇帝,尊崇的對象之一是他在歷史上的「前輩們」,即前朝的歷代帝王──始於最久遠的三皇五帝,直到前一個王朝的君主。舉行典禮,向這些帝王獻祭,是重要的國家祭典之一。 這種「帝王祭」,萌芽於五世紀末,七世紀成為官方典禮,並一直延續到1911年,有著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為了向歷代帝王展現自己的誠心,從拓跋宏、李世民、李隆基,趙匡胤、朱元璋到康熙、雍正與乾隆,眾多赫赫有名的皇帝都參與了這項祭典的建構與轉型:建立帝王系譜、行旅謁陵、定期陵祭、修陵建廟、國都建廟……。直到今天,中國北京還有一座宏偉的歷代帝王廟。倡議建此廟的,是皇帝;在廟中獻祭的主體,也是皇帝;祭祀的對象,則是他的一百八十八位「政治祖先」(political ancestors)。 這些身處不同時代的當權皇帝,在這項儀式中想要為自己的權力祈求什麼?本書作者以紮實的史料、精采的筆法,將歷史事實雕塑出故事的形貌;把分析和解釋,技巧地融入敘事中。同時,作者不忘探究其深層意義:這些當權皇帝,是如何想方設法與王權的根源和傳承者,建立跨越時空的連結。閱讀本書後,當讀者再次經過中正紀念堂、遊覽慈湖或中山陵、看到官員遙祭黃帝陵的新聞時,當會發現不同時代、不同政治態度之下,如何處理這些符號的問題,竟是如此地形質相類。
廖宜方 臺北淡水人,1973年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自2011年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著有《圖解台灣史》、《唐代的母子關係》,《唐代的歷史記憶》。譯有《金錢城市》。
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以无形入有间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民俗学跨界行脚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308
定价: 48.00
本书是近四五年来风格大致趋同的学术小品抑或说学术随笔的结集,涉及到传统佳节、文学批评、剧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伦理、城镇化、乡村日常、异域风情等多个领域,分为了“时令·小悟”“剧场·漫步”“市井·名士”和“乡野·荒原”四个板块。文章起因各异,包括一本本有趣的小书、节令、时事、天气、观剧、讲演、史实、轶事、小庙、名流贤达、下里巴人,甚或童言,不一而足。虽然不乏因时应景、触景生情,却力求有新的想法甚或独到的见解,力求有能引发读者共鸣的真情实感。在表达上,诸篇均力求浅白、晓畅以及语言的优美。
岳永逸,1972年生,四川剑阁人,民俗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忧郁的民俗学》《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朝山》等多部专著。曾荣获“腾讯•商报华文好书”2015年度社科类好书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题写名胜
作者: 商伟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从黄鹤楼到凤凰台
出版年: 2020-1
定价: 49.00
坐落在武昌长江岸边的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而家喻户晓。这首吊古怀乡的七言律诗被历代奉为即景生情、兴发感动的杰作,即便如诗仙李白也以它为标靶,屡次发起诗艺上的挑战。商伟教授的新著《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对黄鹤楼诗所做的回应入手,将前后相关的登临名胜的唐诗串联起来解读。通过强力诗人的勾连与创造,这些诗歌共处互文的意义之网,共享相似的模型结构,形成一系列名与实、有与空、今与昔、见与不见的对照。简洁有力的诗句,道尽物是人非的感怀,也让后来者超越自身所处的有限时空,追问个体生命当下存在的意义。借此个案,作者对相关的重要文学理论做了一次巡礼,并逐一加以检验,探索重建中国古典诗学的可能。
商 伟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专修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哈佛大学博士,研究领域转向元明清小说戏曲。1997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2003年获终身教职。后任狄百瑞东亚人文讲座教授。自2011年起,执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席。
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海客谈瀛洲
作者:陈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页数: 405
定价: 48
唐宋之时是中日大规模交流的开端,至唐中后期,民间贸易逐渐兴起。在贸易过程中,丝绸、瓷器为中日之间贸易的大宗,中国丝绸对日本的影响可从正仓院文物中获得佐证,同时,中国瓷器的东传对于日本茶道的兴起和发展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从中日之间的商路,丝绸、瓷器的流传等各方面,对唐宋时期的中日丝瓷之路做了全景式的描绘。
陈杰,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著有《日本战国史》(陕西人民出版社)、《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五十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幕府时代》(陕西人民出版社)、《红色觉醒——从鸦片战争到南湖红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日本味儿》(陕西人民出版社)等。
6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明代文话研究
作者: 龚宗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9-12-1
页数: 430
定价: 56.00
《明代文话研究/中国近世文学批评研究丛书》以全面梳理明代文话文献为基础,从话语体系、文本形态、表述策略、批评意义、文化语境等多方面,探讨明人文话的文本特性与理论品格;引入“近世性”研究视角,结合明代特有的学术风尚和社会氛围,重点考察文评、文法类著作的实用性、通俗化及商业化特征,弗以此呈现明代文章学及文学批评发展的近世趋向。
龚宗杰,1986年生,浙江慈溪人。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2013年、2017年先后在浙江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古籍所获得中国古代文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明代文学与文献研究。整理有《稀见明人文话二十种》(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著有《明代戏曲中的词作研究》(香港中华书局,2019年)。
7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叶名琛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
定价: 78.00元
有关两次鸦片战争的史料很多,本书重点介绍其中具关键性的原始史料之一,即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来往的外交文件汉文本,并作提要汇编,以供学者参考、钻研和追阅。这批文件的重大威力之一,莫如排比了叶名琛所收发的每一道照会,由此而默默地说明他有照必覆。世人指责他“有照不覆”,以致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实属冤枉了他。
黄宇和(John Y. Wong),1946年11月生于广东省番禺县。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终身讲座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院、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孙中山、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近现代中国国际关系。主要著作有Yeh Ming-ch’en: Viceroy of Liang-Kuang, 1852-1858、Anglo-Chinese Relations, 1839-1860、The Origins of an Heroic Image: Sun Yatsen in London, 1896-1897、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ialism, and the Arrow War (1856-1860) in China、《两广总督叶名琛》、《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两次鸦片战争与香港的割让》、《中山先生与英国》、《孙逸仙在伦敦,1896—1897:三民主义思想探源》、《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历史侦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等。
8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
作者: 尤金妮·巴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飞虎队的诞生
原作名: A Few Planes to China: the Birth of Flying Tigers
译者: 张洁
出版年: 2020-4
页数: 324
定价: 69.00元
飞虎队诞生的标准版本是1940年,陈纳德上校去了华盛顿,说服罗斯福政府建立、资助和装备秘密空军中队。作者通过查阅美国政府档案、私人文件,尤其是利用学界很少利用的英国政府档案,主要回答了谁组建了飞虎队,什么时候组建的飞虎队,为什么要组建飞虎队,呈现了非神化、更真实的飞虎队诞生过程。
尤金妮•巴肯 (Eugenie Buchan) ,一位生活在伦敦的美籍独立历史学家,埃克塞特大学博士,合著有The Critical Link: Energ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1980s。
9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槐聚心史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
定价: 58.00
装帧: 精装
本书结合钱锺书的生平、著作,以及作者与其多年交往论学的过程,尝试解读钱锺书的生活世界和学术世界。全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论述“钱锺书的自我”, 参考心理学理论,阐释钱氏之自我意识、自我认同、自我剖析、忧患意识,以及内心的价值观;外篇从哲学、文学、诗学、史学分论“钱氏学术境界”,或称之为“微世界”。作者以史家笔法,探究钱氏其人其学,深度与立体地揭示了一代学人钱锺书的精神世界与学术思想。
汪荣祖,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旌德。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1961),美国俄勒冈大学历史学硕士(1964),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71)。自1971年起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执教三十一年。现任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荣退教授等。曾任中美学术交流学者、上海复旦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台湾大学兼任教授、台湾中正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访问讲座教授等。曾获美国弗吉尼亚州社会科学院杰出学者、全美研究型图书馆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等荣誉。出版《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康章合论》《史学九章》《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诗情史意》《槐聚心史》等中英文著作二十余种。
10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命定的见证
作者: [德] 汉斯-尤尔根·马萨夸依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黑人在纳粹德国的成长
译者: 洪萃晖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472
定价: 69.8
本书是一位成长在纳粹德国的非洲酋长后裔的回忆录,他作为非洲人和德国人的儿子,在纳粹德国种族歧视和灭绝的氛围中小心翼翼的长大,用自己不成熟的眼睛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种种荒谬甚至可笑的现象,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努力生存,同时见证了纳粹政权的建立和倒台。作者同时也回忆了非洲大陆上殖民者对当地人民的压迫,以及美国真实的种族关系和种族问题。用大量细节和故事描绘出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的真实遭遇,反映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纳粹德国种族灭绝政策的罪恶,以及殖民主义和美国种族歧视的真相。作者既是一个黑人,又是纳粹德国种族主义宣传的直接受害者,这种特殊双重身份为他的作品提供了特殊的视角。和众多的二战相关回忆录不同,作者的反思带有亚文化的视角,从一个青年眼中看当时荒诞的世界。本书既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同时也有基于切身体会的反思,对德国战前战后的变化也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可以藉此了解纳粹德国统治时期中下层社会生活,以及纳粹德国的种族政治如何毒化社会空气,从另一个角度反思种族主义的罪恶。
汉斯-尤尔根·马萨夸依( 1926—2013 ),德裔美国记者和作家,1948年移居利比里亚,1950年移居美国,居住在美国新奥尔良,美国《乌木》杂志社的主编,2013年去世。
1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增长的文化
作者: 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经济的起源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354
定价: 88
在18世纪晚期,欧洲创新引发的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为什么革命出现在了西方而非别处?为什么它可以持续发展,造就了从没有的经济繁荣? 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著名的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给出了答案:早期现代欧洲独具的一种增长的文化以及欧洲启蒙运动为科学进步和突破性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而这正是引起这场爆发性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因。这并非任何欧洲文化优越性的结果,而是身处历史舞台中心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以及偏好的彻底转变,即“文化”改变,驱使了创新方法的产生。 将经济学、科学技术史和文化进化学结合在一起,《增长的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为我们解释了为何在工业革命前的两个世纪,“早期现代”欧洲为我们的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美国西北大学罗伯特·H.斯托茨人文科学教授和经济学与历史学教授,特拉维夫大学埃坦?柏格拉斯经济学院教授,曾任美国经济史协会会长。他的研究获得诸多奖项,是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会士奖、荷兰皇家科学院的海尼根历史学奖和国际巴尔扎恩经济史奖得主。 他已出版了《开明经济》(The Enlightened Economy)和《雅典娜的礼物》(The Gifts of Athena)等多本著作。
1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历史的回归
作者: 珍妮弗·韦尔什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21世纪的冲突、迁徙和地缘政治
原作名: The Return of History:Conflict, Migration, and Geopolitic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译者: 鲁力
出版年: 2020-1
页数: 284
定价: 52
20世纪80年代末,弗朗西斯·福山曾提出自由民主可能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并导致“历史的终结”。四分之一个世纪后,本书作者珍妮弗·韦尔什立足国际局势最新变化,回应并反驳了福山的这一著名论点。韦尔什指出,21世纪的世界并未如福山所预言的一般,成为自由民主的开放世界;战争与难民、政治与经济的国际角力、贫富不均与社会不公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本书促使读者重新审视自由民主的历史,并引导读者思考以下问题:如果历史正在回归,它具有怎样的当下特色?人们正如何使用历史?自由民主是否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我们应如何促进自由民主的发展?
珍妮弗·韦尔什(Jennifer Welsh,1965— ),加拿大研究员、顾问、作家,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 她出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雷吉纳市,在萨斯喀彻温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获罗德奖学金,赴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国际关系,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欧洲大学学院(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教授,同时也是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Somerville College)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道德、法律与武装冲突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她是多个组织机构的顾问。2013—2016年间,她担任了联合国秘书长保护责任事务特别顾问。此外,韦尔什也服务于加拿大会议局、麦肯锡咨询公司、阿斯彭研究所、加拿大政府网站。 另著有《天下为家:21世纪加拿大的全球化视野》(At Home in the World:Canada’s Global Vis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1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当权的第三帝国
作者: [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译者: 哲理庐
出版年: 2020-2
页数: 1008
定价: 179.00元
和平的纳粹德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在纳粹党当权之初,没有人认为它会掀起又一场战争浩劫。在短短的六年间,它实行了一系列铁腕政策,镇压政治运动,整顿就业市场,刺激经济复苏,整合民间机构,打造民族共同体。正当德国人适应着新秩序带来的急剧变化,因繁荣稳定的假象而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却不知不觉地被绑在纳粹的战车上,高速驶向滚滚硝烟之中。原来,和平的纳粹德国是为发动战争而服务的。 在这部包罗万象、扣人心弦的历史巨著中,理查德·J. 埃文斯通过爬梳二战前纳粹德国在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政策和影响,以海量的数据分析与官方档案描绘了第三帝国极权统治的狰狞面貌,以生动的私人材料与亲历记录勾勒出普通德国人在这段历史中的鲜活命运,揭露了纳粹党如何以残暴血腥的独裁手段将德国改造成一架全力冲刺的战争机器。
理查德·J. 埃文斯,英国历史学家,以19、20世纪德国史,尤其是第三帝国的研究享誉学界。曾任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座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曾被授予汉堡艺术与科学奖,并凭学术成就获封爵士。著有《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18本著作,其中《死于汉堡》获沃尔夫森历史奖。
1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追赶
作者: [印度]迪帕克·纳亚尔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
原作名: Catch Up: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译者: 周媛 / 桂姗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272
定价: 49
本书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形成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兴衰背后的原因,也讨论了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主导下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作者揭示出19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分歧,在1950年之后如何依靠着发展中国家不断提升的经济增长率而逐渐缩小。 纳亚尔笔触精妙,对“追赶”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同时将其与尖锐的解读以及深刻的政策评论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对世界历史上这一重大过程独特的评价。尽管这种追赶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人群之间并不均衡,但这本极具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著作为我们展示了21世纪可能出现的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彼时,全球范围内权力和财富都将实现更加平均的分配。
迪帕克·纳亚尔(Deepak Nayyar)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先后在牛津大学、萨塞克斯大学、科尔加塔印度管理学院以及纽约的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他曾任德里大学副校长,并在印度政府财务部秘书处担任高级顾问团主席。 纳亚尔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国际经济、微观经济和发展型经济方面,他的学术出版物所论及的议题范围很广,包括贸易政策、工业化策略、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经济结构调整、贸易理论、宏观政策、国际移民以及多边贸易体系等。另外,他频繁撰文论述目前印度的经济发展的状况,目前他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全球化及区域发展。代表作另有《20世纪60年代印度的出口及出口政策》(India's Exports and Export Policies in the 1960's)、《移民、汇款及资本流动:印度经验论述》(Migration, Remittances and Capital Flows: The Indian Experience)、《写给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导论》(The Intelligent Person’s Guide to Liberalization)、《贸易与全球化》(Trade and Globalization)、《自由主义与发展》(Liber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等。
1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Jiankang Empire in Chinese and World History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Oxford Studies in Early Empires
出版年: 2020-2-28
页数: 430
定价: USD 85.00
This work offers a sweeping re-assessment of the Jiankang Empire (3rd-6th centuries CE), known as the Chinese "Southern Dynasties." It shows how, although one of the medieval world's largest empires, Jiankang has been rendered politically invisible by the standard narrative of Chinese nationalist history, and proposes a new framework and terminology for writing about medieval East Asia. The book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ethnic identification, rejecting the idea of "ethnic Chinese," and delineating several other, more useful ethnographic categories, using case studies in agriculture/foodways and vernacular languages. The most important, the Wuren of the lower Yangzi region, were believed to be inherently different from the peopl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rest of the book addresses the extent of their ethnogenesis in the medieval era. It assesses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Jiankang Empire, emphasizing military strategy, institutional cultures, and political economy, showing how it differed from Central Plains-based empires, while having significant similarities to Southeast Asian regimes. It then explores how the Jiankang monarchs deployed three distinct repertoires of political legitimation (vernacular, Sinitic universalist, and Buddhist), arguing that the Sinitic repertoire was largely eclipsed in the sixth century, rendering the regime yet more similar to neighboring South Seas states. The conclusion points out how the research re-orients our understanding of acculturation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medieval East Asia, generat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period, and offers new avenues of comparison with Southeast Asian and medieval European history.
Andrew Chittick is the E. Leslie Peter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Humanities and History at Eckerd College, St. Petersburg, FL. A native of California, he received his PhD in Histo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1997. He is the author of Patronage and Community in Medieval China: The Xiangyang Garrison, 400-600 CE (SUNY Press, 2010).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maritime interchanges between Sino-Southeast Asia and the Malay world in the first millennium CE.
往期内容
编辑 (文) / 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