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鸿星的主场首秀,对中国冰球产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深度
对于中国冰球而言,
2016年9月5日注定是历史性的一天
中国首支职业KHL冰球队,
亮相于初秋的北京。
2015年6月,中国小伙宋安东被NHL球队纽约岛人队选中,2015年7月,北京申冬奥成功,提出3亿人上冰雪的计划……一系列的重磅事件刺激着中国冰球产业的发展。
今年6月,中国首支加入世界顶级冰球联赛的球队在北京诞生,3个月之后,这支名为北京昆仑鸿星的冰球俱乐部,开启了KHL的新赛季之旅。与它一起启程的,还有方兴未艾的中国冰球产业。
KHL,与NHL齐名的冰球职业联赛?
9月5日的晚上,在乐视生态体育中心(原五棵松体育馆),北京昆仑鸿星迎来了KHL常规赛中的主场首秀。一场6:3的开门红胜利,不错的上座率和现场气氛,让这支中国球队在家门口平稳地起步。
里程碑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咱们先从什么是KHL说起。
KHL联赛的全称为Kontinental Hockey League(大陆冰球联赛),是2008年俄罗斯冰球超级联赛改制之后所形成的全新的冰球职业联赛。整个联盟分为东西两大区和四个分赛区共29支球队。
▼KHL与北京昆仑鸿星
这29支球队,有22支来自俄罗斯本土,此外中国、白俄罗斯、克罗地亚、芬兰、哈萨克斯坦、拉托维亚和斯洛伐克这7个国家也各有一支球队征战KHL,是较为国际化的赛事联盟。
▼KHL球队的国家分布
在60轮常规赛后,东部和西部积分排在前八位的球队将进入季后赛,经过四轮七场四胜制的淘汰赛后,最终的总冠军将捧起象征最高荣誉的加加林杯。
除了为29支球队打造的顶级联赛之外,KHL还有下属的次级联赛VHL和青少年联赛MHL,其联赛结构和运作模式几乎与NHL如出一辙。而作为一支远在中国的球队,北京昆仑鸿星将加入的是KHL东部的切尔尼舍夫赛区。
▼2战2胜的昆仑鸿星暂列该赛区的第三名。
在北京昆仑鸿星成立并加盟KHL之初,媒体对于KHL的介绍多为“与北美四大联盟之一的NHL齐名的职业赛事”。然而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不妨先看看圈哥(ID:Eco_Sports)给大家总结的信息。
的确,NHL和KHL是大家公认的全球两大职业冰球联赛。而由于这两大赛事一个位于北美,一个横跨欧亚,使得我们很难从联赛竞技水平、赛事影响力等方面来直接对比NHL和KHL。不过根据2015年两大联盟所显示出的各项数据来看,从参赛球队数量、赞助品牌数量到平均上座率,NHL都领先于KHL。
▼对比来看,NHL优势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NHL在球员的薪资待遇方面,也远远高于KHL的平均水平,对大量东欧、北欧的优秀冰球运动员而言,首选效力的联赛依旧是美国的NHL。
▼NHL选秀的前五名,有3名来自芬兰......
从客观来看,1917年就已经成立的NHL全面优于2008年才成立的KHL,与其说KHL能够与NHL并驾齐驱,称KHL为仅次于NHL的世界第二大冰球职业联赛似乎更为恰当。
蓄力冬奥+激活冰球职业市场,昆仑鸿星肩上的担子不轻
当然,一支中国球队能够亮相KHL这样的国际职业冰球大舞台,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突破。对于仅用几个月就完成了从组建到参赛的北京昆仑鸿星而言,也肩负着推动中国冰球发展的重任。
作为普京到访合作的一部分,昆仑鸿星加入KHL可以说是中俄两国体育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罗斯体育部、KHL联盟、俄罗斯冰球协会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冰球协会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昆仑鸿星才得以顺利加入KHL联赛。
▼德沃尔科维奇和刘鹏共同为比赛开球
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上来看,这支驻扎在中国的KHL俱乐部,需要为2022年冬奥会的中国冰球队培养出高水平的本土运动员。根据生态圈了解,除了参加KHL的一队,昆仑鸿星还将设俱乐部的第二梯队和青年队。这些来自黑龙江及中国各地的优秀冰球选手,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比赛机会,从而得到锻炼。
而在社会层面,这支俱乐部还承担着普及冰球的任务。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俱乐部的总裁廖志宇就说过:“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和热爱,就没有一个体育运动真正的生命力。昆仑鸿星的到来,希望能让不同的中国城市中,有源源不断的人来关注冰球、爱上冰球。”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这支职业化的冰球俱乐部,能让中国观众零距离体验顶级职业冰球赛事所带来的震撼,不仅如此,在未来,KHL还会以昆仑鸿星为核心,打造相关赛事、青训体系、教练员培养、公共冰球场等衍生项目,推动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比如承办了北京赛区比赛的五棵松,在2个月的时间里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紧锣密鼓的布置出了一个符合KHL标准的高规格冰场。在未来,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冰球联赛还剩6年后的冬奥会,这样的冰球场馆运营、管理经验,都是极为宝贵的。
▼五棵松的“改造”之路,为他们点个赞
通过打造球队引进KHL之后,中国冰球能够近距离地学习、观察成熟的冰雪项目联赛的运营、管理方法,以积累此前几乎为零的经验。据生态圈(ID:Eco_Sports)的了解,在2017年,中国还会建立首个国内范围的冰球职业联赛。而昆仑鸿星的出现与KHL的落户,无疑为中国冰球赛事产业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参考。
除此之外,在国际交流的层面,跨国的职业化冰球联赛也将成为中俄两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体育文化交流的使者,增进中俄的友谊。
▼KHL签约仪式现场
Winter is coming,冰球在中国要火?
昆仑鸿星和KHL来到中国的时机相对成熟,这其实也客观反映了冰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到达了一个层次。在2008年,整个中国的冰球人口仅为200人;而到了2016年,冰球人口已经超过了3000,仅北京一个地区,就有10多家冰球俱乐部,青少年冰球队约120支近2000人。昆仑鸿星的诞生,很可能成为培养中国自己的冰球明星的摇篮。
更多的小球员能够像英如镝、宋安东一样实现自己的冰球职业梦。对于这一点,盛力世家的加拿大籍冰球项目营销总监Curt Dracz就提到:“相对于其它亚洲国家,中国在冰球方面的人才储备还算不错。通过昆仑鸿星来刺激冰球的发展,这样的模式要优于韩国为2018年平昌奥运会所进行的尝试。”
▼英如镝完成了中国球员在KHL的历史性首秀
在芬兰驻中国大使馆工作的Kimmo Siira在此前的40年里都与冰球打交道,熟稔中国与冰球的他表示,这样的冰球发展形式是行得通的。
“没有什么比从自己国家、自己家乡中孕育一名冰球明星更能促进这项运动的发展了。不仅如此,顶级的职业比赛对于冰球综合方面的影响不可小视,从训练设施到比赛场地,从商务开发到媒体转播,KHL在中国的比赛都能成为这一系列发展的契机。”
对于中国冰球产业即将井喷的预测,CCTV冰球评论员李龙谋还给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北方大部分城市糟糕的雾霾天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健康发展,然而对于冰球这个项目而言,这反倒成为了优势。因为往往冰场四周的空气质量会优于其它地方,这无疑能帮助冰球圈粉。
可以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中国冰球迎来了一个宝贵的发展机会。而一支参与KHL的中国球队的适时出现,能为这样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从谨慎到乐观,中国冰球在路上
然而,相信大家与圈哥(ID:Eco_Sports)一样,依旧会对这种形式的冰球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疑虑。而同样抱着谨慎乐观态度的,还有生态圈专栏作者萧深。
在萧深看来,虽然昆仑鸿星号称KHL的中国职业冰球俱乐部,但从教练团队到主力队员的核心构成都是外国人。“24名球员仅有5名中国球员。而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打不上球,像此前在比赛中亮相的小将英如镝、华裔袁俊杰,都是第四组进攻球员,在比赛中得到的锻炼价值不大,”萧深说。
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并非没有佐证,主教练弗拉米基尔·小尤尔津诺夫曾表示,“北京昆仑鸿星是冲着成绩和荣耀去的,中国的球员非常努力,但距离完全的职业选手还需要时间。中国冰球想要全面发展,还剩要解决如何让孩子们上冰这个问题。”
▼小尤尔津诺夫是俄罗斯极富声望的冰球教头
这样来看,期待高水平赛事提升中国球员的竞技水平,在短期内似乎还无法实现。而除了萧深外,国外的冰球专家也表达了类似的隐忧,《苏维埃体育》编辑Pavel Lysenkov就提到,KHL球队的运营情况不甚理想,诸如SKA圣彼得堡这样的老牌强队,每个赛季的收入约为1600万美元,然而其成本是收入的2倍之多,而其它球队的收入可能仅仅抵消掉10-15%的成本。
“为了尽可能地达到收支平衡,KHL的教练就需要在压力下率领球队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昆仑鸿星的中国球员的发挥空间,”Pavel Lysenkov提到。
此外,萧深告诉生态圈,昆仑鸿星将主场设立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虽然扩大了全国的影响力,增加了曝光度,但从长期来看,这样并不算职业的做法有可能无法很好地培养深厚的球迷基础,让球迷和球员都缺少归属感。
作为中国高水平冰球竞技的破冰者,昆仑鸿星肩负着冰球商业化和提高中国本土冰球水平、普及冰球运动等多个重担,无论是哪一个目标,看起来都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投入。
尽管如此,对于中国冰球而言,这依旧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我们会为这支球队加油,为中国冰球加油,但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明白,让体育的归体育,一项运动在国家范围内的进步,不能寄望于一个球员、一支球队或一次合作;而是需要整个产业在不同维度、不同方面的统一、协调的发展。
加油,中国冰球。
主笔:点哥
责编:Camel,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生态圈专栏作者萧深对本文的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