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赛事如何拥抱市场?FIBA 找到了这5种方法 | 深度
体育产业生态圈
www.ecosports.cn
赚钱和人才培养
是商业体育的大难题
他们真的不能两全吗?
文:点哥
中国国足兵败塔什干,在12强赛小组中几乎失去竞争力;随后国青在U19亚洲杯的比赛中小组垫底,再次无缘世青赛,而U22邀请赛中,中国队先后与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战平。
▼U22不仅无法取胜,而且连续两场吃到红牌
这样连续的“噩耗”,不禁让国人再次开启关于青训、校园体育、体教结合的激烈讨论,事实上,在高度商业化的体育环境里,短时期盈利与青训长线培养的矛盾,是他们无法避免的困局。
生态圈(ID:Eco_Sports)曾多次探讨关于青训与女足的现状,由于对抗强度、精彩程度上的先天缺陷,这些根基性的赛事在商业开发上遇到了诸多难以避免的困难。
尽管如此,在那么在以IP、眼球和流量为生的职业体育中,这些关注度略低却异乎重要的青少年、女性赛事就真的没有办法破局了吗?
在一则国际篮联(FIBA)开发青少年赛事的商业案例中,我们依稀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另辟蹊径:两年时间,FIBA实现收支平衡
前些时间,FIBA宣布依靠在Youtube和Facebook的线上直播,已经实现收支平衡,而他们同时提到,这个平台在明年将产生盈利。
在体育版权费用节节攀升的今天,通过赛事直播而获得收益并不是件稀奇的事情。然而对于FIBA而言,达到这一成就居然依靠的是一年480场15-20岁以下青少年比赛的线上直播。
▼FIBA2016线上平台转播计划
举例而言,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收视率在全球达到了32亿人次,而去年在新西兰举行的U-20世界杯中,整个赛事的全球收视率为7亿人次。从商业价值的角度来看,世界杯是U-20世界杯的近50倍。
尽管如此,FIBA依然靠着旗下青少年和女子比赛,找到了一条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4年,FIBA悄无声息地在Youtube开设了官方直播频道,并将内容同步至Facebook,与此同时,相应的转播、社交媒体运营团队也逐步打造起来。经过两年时间的投入和完善后,这个转播模式也逐渐流程化、规范化。
“贫民版”直播走俏,FIBA靠的是什么?
依靠非顶尖优质的IP开辟出一条微型赛事产业链,FIBA究竟怎么能做到的呢?生态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缩减成本,提供高质量转播
从转播器材到专业工作人员,大型赛事的转播成本向来不低。想要依靠小众赛事的转播赚钱,如何缩减成本便成了题中之义。
据了解,在以上青少年比赛的转播中,FIBA最初只设置一个到两个转播机位,满足最基本的转播需求,只有在比较重要的比赛中,才会配备五个机位的转播。
除此之外,信号制作团队和社交媒体运营团队并不会全部来到比赛现场,而是在日内瓦的总部远程办公,减少开支。
可信的资料显示,FIBA执行一个为期10天,转播场次为50场左右的赛事直播,其成本能够控制在2.3-2.5万欧元的范围内,而其中40%的费用来自差旅。
选择适合的直播平台
FIBA放弃了将比赛通过官网进行直播的计划,而是在第三方平台Youtube建立了全新的官方频道,并将其同步在Facebook账户。
Youtube这个更方便、更成熟、潜在用户更大的平台无疑优化了FIBA旗下赛事的直播体验,降低了直播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
▼Youtube上的FIBA页面
而另一方面,如果FIBA使用官网渠道来对比赛进行直播,那么为了保证画面的高清质量和不出现卡顿情况,他们则需要在每场比赛直播时支付3000欧元来租用带宽,这对于小本经营的青少年赛事显然是一笔巨额的开销。
社交网络的运营推广
打造了配套的直播产品后,FIBA要做的就是提升这些赛事直播的收视率和曝光。在这方面,国际篮联摒弃了一成不变的官网推广逻辑,选择发力社媒,通过更加接地气的方法,展现了全球的青少年篮球新闻与故事。
依靠着社交媒体自带的用户画像,FIBA不仅免去了官网体系中繁琐的注册、登陆过程,还获取了更加丰富、真实、有价值的用户信息,这使其在不同赛事的推广营销中表现得更具有针对性。
找到用户的观赛喜好
针对不同地区、国家用户对比赛收视喜好的不同,FIBA进行了不少的调整。据资料显示,韩国、日本的观众更喜欢收看正场比赛的直播或者录像,而另一个篮球收视大国菲律宾的用户则偏爱简洁明快的比赛集锦。在FIBA方面,则针对不同市场、受众的偏好,做出了不同的体育内容。
广告和赞助
虽说“节流”是平衡收支的一大法门,但要真的提升收入,自然还得依靠体育广告和赞助,由于竞技观赏性和明星效应较差,他们并未选择付费道路。FIBA的收入来源,仅限于广告和赞助两个方面。
据了解,目前FIBA在第三方官方直播平台的广告收入分成为55%,而在赞助方面,根据FIBA数字媒体总监Nicolas Chapart透露,在西班牙举行的U-17世界篮球锦标赛上,他们已经获得了超过50万欧元的转播赞助,这对于商业开发土壤贫瘠的青少年赛事而言,已经是一项很大的进步。
打通青少年赛事直播商业逻辑,意义重大
比起英超、NFL、世界杯这些巨无霸IP而言,以上的数字、流量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然而不论数字多少,找到一条属于青少年赛事的商业开发之路,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首先,一个几乎能够覆盖全球的青少年赛事直播平台,填补了此前这些比赛没有直播、没有录像、集锦的空白,而由于直播获得了全球范围的曝光,青少年联赛仍有获取赞助商青睐的资本。
从更长远的竞技层面来看,赛事得到转播对于青少年球员而言有着积极的提振作用——在聚光灯下打球,在社媒上看见自己的高光时刻,不仅给予年轻球员更大的激励,也锻炼了他们应对关注度时的心理素素质。
▼FIBA官网上有很多青年队比赛的链接与报道
另一方面,FIBA的低成本青少年商业开发模式,为其他体育赛事提供了诸多启发与借鉴意义,长期以来,竞技水平有限→关注度低→商业开发不利→阻碍赛事发展 的恶性逻辑,一直反复笼罩着青少年体育赛事。
说到这里,圈哥(ID:Eco_Sports)就不得不把话题从FIBA绕回到我们自己的体育产业、体育青训事业中。
中超转播权的80亿,CBA下一轮转播权可预见的暴增,都体现了优质体育IP在中国的商业价值,然而除去塔尖的这些少数赛事,我们的中超精英联赛(预备队)、大学生联赛、中学生联赛、CUBA以及一些小众体育赛事,都无法迈出赛事商业开发中最艰难的一步——转播。
近日,阿里与CUBA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篮球找到了出口,但据阿里体育项目负责人告诉生态圈,在邀请记者来报道时,往往被告之,CBA的报道还忙不过来,遑论CUBA了。
接着,由于这些赛事缺少转播、曝光,在略显浮躁的中国体育市场里,它们难以获得资本的青睐,于是我们的青训、青年联赛便依然在贫瘠的土壤中艰难地成长着。
想要改变这样的困境,我们当然需要政策的支持,也更需要想办法如何让这些赛事能够自给自足——随着直播硬件质量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走俏,为这些优质草根赛事曝光的门槛已经大幅降低。
在我们高呼重视青训、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人才问题的当下,看看FIBA建立的青年赛事直播产业链,也许会有新的启发。
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