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6-02-11
鲸鱼君
鲸鱼日志
《乡村牧师日记》 Journal d'un curé de campagne 年代:1951年 / 国家:法国 /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 主演:让·里维尔、克罗德·莱杜 超验主义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就犯困的电影,两个小时里没有高潮,只有乡村牧师和他的日常平淡的生活。但它的历史意义远大于它的娱乐性,一方面,它根据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跟以往的改编作品不同,布列松大量运用画外音强化主角的内心活动,很多场景都是在对话里穿插画外音,这也就实现了跟原著比较贴近的叙事方式。
另一方面,它成就了布列松超验主义的电影风格。“超验风格”是影评人保罗·施拉德在《电影中的超验风格》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罗伯特·布列松善用超越感觉和理性的手法,宣扬神性他者的在场,他不主张让观众感同身受,而是要保持敬畏和思考的距离,并且遵循着三条原则:日常、疏离和静观。比如在这部电影中就有对应,日常:牧师所处的乡村比较沉闷,人们对他怀有敌意。疏离:牧师无法融入这个环境,乡民的所作所为并未对他产生影响,他是一个不合群的个体。静观:当牧师帮助伯爵夫人重新找回信仰、当他与主教谈话,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囚犯”时、当他因胃癌离开人世时,都是我们在静观他对环境所造成的反作用。
第51分钟,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伯爵夫人把一枚勋章丢进了壁炉,牧师赶紧伸手将它拿出来。这个动作可以用“火中取栗”来形容,因为伯爵夫人沉溺于丧子之痛,她说“如果有一个地方是上帝所管不到的,她愿意不顾一切地带着她的孩子前往那里,任凭上帝来惩罚他们”,那枚勋章就成了她的象征。 第120分钟,画外音告诉我们,牧师死了,他的死亡也对应了耶稣的死,因为此时的画面只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的影子,它象征着经历基督受难之夜,耶稣复活之晨的到来,而他的临终遗言也十分深奥:“有什么关系,一切都是慈悲的。” 《乡村牧师日记》中牧师曾说“我是一个囚犯”,而布列松还真的以囚犯为主角拍过一部经典电影,就是这部《死囚越狱》。布列松很善于运用声音来营造气氛,比如《乡村》中大量的鸡叫和狗叫,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在农村。在《死囚越狱》中,声音的作用再次提高,成了推动叙事不可获缺的元素。片中的囚犯在进行越狱时,全靠耳朵来感知周围的情况,在看不见狱警的情况下,听觉就尤为重要,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部用来听的电影。它扣人心弦的紧张氛围,让人印象深刻。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微信号jingyuri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