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 | 贾长宝《从大野泽到梁山泊:公元12世纪末以前一个黄河下游湖泊的演变史》

贾长宝 鸣沙 2021-01-26

  内 容 简 介  


“大野泽-梁山泊”作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存在过的大湖,与政区沿革、河渠水利、屯垦括地等史地问题密切相关,同时也以宋金时期的“渔者窟穴”和“盗薮”而扬名,一直受到古人的格外关注。本书以现代历史地理学方法,在还原其发育和消亡过程的基础上,分析黄河影响其下游湖泊演迁的一般规律,并探讨鲁西南地区黄河、湖泊以及人类活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贾长宝,现就读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学院。

出版时间 2019年2月


  目  录  


前言

说明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剖面选取


第一章  区域地理基础

   第一节  鲁西南地区的地质与地貌基础

   第二节  信史时代之前大野泽的形成与地理概况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大野泽


第二章  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9世纪末:大野泽向梁山泊转变之趋势

   第一节  5世纪初前大野泽湖体的扩大

   第二节  5世纪末至7世纪初大野泽湖体的缩小

   第三节  7世纪末到9世纪末大野泽湖体的复涨

   第四节  大野泽向梁山泊转变的地理过程分析


第三章  9世纪末到10世纪中叶:梁山泊的加速成泺

   第一节  梁山泊之得名与见诸史册

   第二节  9世纪末到10世纪中叶黄河决溢影响梁山泊的史料统计分析


第四章  10世纪下半叶到12世纪中叶:梁山泊的受水发育

   第一节  宋初广济河(五丈河)的浚通对梁山泊的影响

   第二节  北宋前期黄河决灌梁山泊情况统计(960~1018)

   第三节  天禧河决、横陇故道与梁山泊之受水发育(1019~1048)

   第四节  梁山泊湖泊发育达到鼎盛(1048年至12世纪中叶)

   第五节  “民苦久役,而终忧水患”:对梁山泊地区州城因河患废弃、迁徙的讨论


第五章  1168年后“大野泽-梁山泊”的消亡

   第一节  1168年、1180年与1194年:“大野泽-梁山泊”消亡过程的关键节点

   第二节  元、明两代仍出现的“梁山泊”之称谓及其辨正


第六章  梁山泊“八百里”之说辨正

   第一节  《水浒》中的梁山泊“八百里”之说及其影响

   第二节  从《涑水记闻》到《古今事文类聚》:梁山泊“八百里”之说在五本宋人史料笔记中的讹变

   第三节  熙宁《农田利害条约》与王刘交游:对典故的背景补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鲁西南地区重要堌堆遗址统计

索引

后记


《禹迹图》拓片(局部),反映宋朝制图技术的一个典范。



  后  记  


本书的初稿作于2013年的上半年。“绪论”部分写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完成本研究所需的工作量十分庞大。于是,从当年的2月份开始,我每日中午十二点准时到图书馆,查文献、写笔记、制作卡片,晚上十点闭馆后转战逸夫二楼的通宵自习室,写作到凌晨四点,然后骑车沿着未名湖南侧的小路回到畅春园宿舍,在窗外四声布谷的鸣叫中入梦,十点起床,周而复始。回首往事,在那一百多个自东向西横穿燕园的黎明里,尽管步伐疲惫、后颈酸痛,我却得以亲眼见证未名湖由孟春至暮春,再由初夏入盛夏的全过程,其景色之美难以言喻。同年夏天,我结束了在燕园长达八年的求学生涯,负笈海外;尽管主要的研究兴趣转向了近代学术史和中德关系史,但心里一直对这篇花费了很大精力才完成的硕士论文念念不忘,每次看到相关的材料,依然会记下来做成资料卡。这次幸蒙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资助,使我得以对文稿重新进行梳理,而这些陆续积累的笔记,在最近一年的修订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说本书能有一些可取之处的话,绝大多数的功劳都要归功于师长的教导和支持。首先,我要向授业恩师唐晓峰先生致以最深的谢意。初识唐师,是在2006年秋的“中外城市建设史”课堂上,唐师将知识的严谨性和思想的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品味独具的教学风格,令我当即为之倾倒。2009年春,在韩茂莉老师的推荐下,我带着自己本科前三年的一沓习作向唐师请示保研事宜;也是从那一周起,我开始参加由唐师主持、每周四固定召开的讨论会,成为事实上的唐门弟子。回顾跟随唐师的四年半学习生涯,心有愧意之处颇多。从做研究的角度来说,当时我朝秦暮楚,缺乏恒心,硕士阶段的前两年下来,电脑里积攒了十几篇未完成的文章,有些甚至是只开了个头便失去兴趣,从此撒手不管。因此,连一篇正式文章也没发表。唐师看在眼里,很是替我着急,无论是上课、例会、在食堂一起吃饭还是在校园中偶遇,都耳提面命,先询问我的阅读和写作情况,反复强调占有材料、有“问题意识”、多写小文章练笔和大胆投稿的重要性,并告诫我,做学问必须坐得住冷板凳。唐师不仅因材施教,指导我做学问,还常常教诲我如何为人处世。后来,当我把接连发表了五篇小文章的消息告诉唐师时,他欣慰而又带肯定的目光,成为我所得到的最好奖励。在本书修订期间,虽然远隔万里,唐师依然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得遇如此良师,真是幸甚至哉。唐师和师母待学生如子侄,师门同窗也相友相爱,蔚然成为门风。在每周的例会上,大家总是就彼此的研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庞小霞、朱继平、田天、鲍宁、赵寰熹和张龙凤等诸位师姐的发言,总是能给我以灵感和启发,这部书的研究思路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们。


同时,我还要向北大的韩茂莉教授和北京社科院的尹钧科研究员致以深深的谢意。韩老师作为我在北大关系最亲近的老师之一,对我在学问与人生方面的种种教诲,都将使我终身受用。尹老师虽未给我上过课,但始终把我当成他的弟子。本书初稿杀青后曾送给尹老师审阅,当时他案头已放着一厚摞待审的博士论文,繁忙至极,却仍以七十多岁高龄,在三天内将17万字的初稿审阅完毕,并从第一页批注至最后一页,注文达千字以上。逻辑缺环、论证不严谨之处,尹老师一一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偶有可取之处,尹老师不吝赞词;遇到笔误,如“鄄城”和“甄城”,尹老师在改正之余甚至予以注音。捧着尹老师的审改意见,想起每一次去野外考察时,尹老师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作为一名青年学者,他的鼓励和扶持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此外,还也要感谢北大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韩光辉教授、邓辉教授和岳升阳教授,三位老师渊博的学识与宽厚的长者之风,给我极大的教益;其中,邓老师更是给予我诸多富有意义的批评和建议。中科院地理所的高松凡研究员,在百忙之中主动提出要来参加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并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我还要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的沈志华教授,不仅感谢他对本书出版的慷慨资助,也感谢他对中国历史学研究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本书得以付梓,还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代史编辑室的宋荣欣主任、李期耀先生和陈肖寒先生。自最初向德国邮寄出版合同一事始,我就给宋老师添了许多麻烦。在修改过程中,宋老师一直给予我指导和关心,付出了很多心血。去年年初,家父不幸罹患重病,我惊惶失措,继而心如槁木,宋老师对延期出版一事表示理解和支持,还给予我极为温暖的鼓励。本书最后成书又得益于李期耀和陈肖寒先生的细致打磨,他们逐字逐页地批阅、校对,使本书变成了一本规范的著作。对此,我不仅满怀感激,更从其严谨专业的态度中受益甚多。


最后,我还要将这部书献给我的妻子肖闽星。作为我在燕园最大的收获,你像一个小小的太阳,使我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从起初的及时行乐,到“向死而生”。从这部书的动笔之日起,你就一直为我打气;我在逸夫二楼自习室所熬的一百多个通宵里,你无时不陪在我身边;在本书的最后修订阶段,你虽承受着自己博士论文的沉重压力,却依然坚持连续多日陪我到柏林国家图书馆,跑上跑下,一趟趟搬运、翻阅古籍和地图册,核对参考文献的页码。没有你的帮助,这部书根本不可能完成。


贾长宝

2018年9月于柏林


  相  关  推  荐  



整理:石石   排版:Claire   审核:李丽丽 宋荣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