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 | 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

鸣沙 鸣沙 2021-02-06

内容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由马敏主编,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本辑《近代史学刊》分六个专栏,特别设立“知识分子与民族复兴:五四运动百年纪念专题”,其下又分“五四运动百年纵横谈”“五四百年纪念特邀文稿”“五四百年纪念专文”三个栏目,共收入11篇长段不一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和诠释五四运动,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其后“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近代中国宗教社会史”各收入两篇文章。“专题研究”一栏收入4篇文章,分别讨论胡适疑古思想、清末责任内阁、民国时期湖北水利行政、近代河南铁路工人等方面的问题。另有书评3篇,会议综述1篇。

主编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出版时间 2020年1月


目录

·五四运动百年纪念专题·
 
五四百年纵横谈
 
“客观理智”与“主观意志”——后五四思潮中的两种趋向  王汎森
 
有关“主权”与“领土”的现代观念与五四运动  葛兆光
 
从配角的视角重访五四新文化运动  周月峰
 
“五四”与劳工的代际更替  田彤
 
百年台湾的“新五四运动”  何卓恩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困境——五四运动百年反思  许小青
 
五四百年纪念特邀文稿
 
“五四”与中国社会变迁:从知识人的婚姻人生说起  潘光哲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刍议  郑大华
 
五四百年纪念专文
 
新文化运动与屈原形象的解构重建  王余辉
 
冷战时代的文化反思——1963年张君劢发起的五四科玄论战纪念  王志勇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中共“五四”纪念研究(1949—1966)  周游 程莎莎
 
·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
 
主持人语  章清
 
从经世到学术:北京大学政治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桂运奇
 
民国地政学的早期展开——以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为中心(1932—1940)  殷雪萍
 
·近代中国宗教社会史·
 
主持人语  刘迅
 
西风吹散白云飞:北京白云观钟鼓楼与近代佛道之争  秦国帅
 
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本色化运动——以中华基督教会为中心的考察  谌畅
 
·专题研究·
 
胡适疑古思想再探讨——兼论20世纪30年代的胡、顾关系  王学进
 
三权协调与三权制衡:政府与民间视野下的立宪之路——以清末责任内阁为中心的探讨  李凤凤
 
民国时期的湖北水利行政与政府职能扩充  蒋渊
 
近代河南铁路工人工作及生活述论  贾勇
 
·书评·
 
一部整体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的拓新之作——评虞和平《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董清平
 
成与败:清末的州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刘伟《清季州县改制与地方社会》一书述评  万海荞
 
“真积力久、诠叙有方”——读付海晏教授《北京白云观与近代中国社会》  高航
 
·会议综述·
 
“明以降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  孙岩
 
Table of Contents
 
稿约
 
文章摘要

五四”与中国社会变迁:从知识人的婚姻人生说起
潘光哲
摘要  身处新文化浪潮的五四知识人,浴身于“家庭革命”的洪流里,面对婚姻这项与一己切身相关的议题,固然力图“冲决网罗”,却难一刀断水。胡适及他的朋友,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耀眼明星,生命道路自有千秋,如何处理自己的终身大事,人人煞费思量,各有曲折。他们的婚姻,固然未必都曾闹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家庭革命”;个人追求理想和面对现实考验的心路历程,却都经历了多重曲折与反复。了解五四知识人的婚姻人生,怀想他们做出最后决定的心衷,正值得后来者再三沉吟反思,也可以让我们从个体生命史的角度,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知识人 婚姻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刍议
郑大华
内容提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用法值得商榷,“五四运动”是1919年间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至1924年间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从根本上而言,二者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历史事件,不能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或误读,而是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救亡”和“启蒙”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相伴而行,它们之间不是谁压倒谁或谁取代谁,而是相互推动、彼此促进。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救亡启蒙
 
新文化运动与屈原形象的解构重建
王余辉
内容提要  屈原形象在近代文化转型中经历了具有古今之变意义的解构与重构。传统文化范畴内屈原形象与王权相联系,被界定为忠君的“忠臣”。这一形象到清季开始受到质疑。新文化运动时期,伴随着整理国故思潮的出现,屈原“忠臣”形象被系统解构。与此同时,屈原作为“人”,特别是作为文豪、诗人、文学家的“伟人”身份,被重建起来。屈原形象的变化,折射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期新旧思想的交替,也见证了传统历史资源向现代转化的努力。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屈原形象 文化转型 解构
 
冷战时代的文化反思——1963年张君劢发起的五四科玄论战纪念
王志勇
内容摘要  科玄论战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事件,历史回响不断,力图新的创获。1963年寓居美国的张君劢提议寓美学人撰文纪念科玄论战四十周年,得到谢扶雅、顾翊群、陈荣捷等人的热诚响应。身处异域的他们,结合战后世界的文化危机和思想困境,一方面批评西方文化的缺失,提倡中国智慧的价值,另一方面主张会通中西,为人类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这些新思考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问题上由“倚门傍户”走向“思想独立”的自觉意识,见证了其建构“文化中国”的努力。
 
关键词  冷战时代 张君劢 科玄论战 文化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中共“五四”纪念研究(1949—1966)
周游 程莎莎
内容摘要  “五四”是一个意义丰富且具有多重面向的政治资源,其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性和本身的复杂性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诠释空间。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共的诞生和发展,中共也重视对其纪念和诠解。民国时期,中共根据时代要务的变化不断赋予“五四”新意,使“五四”意义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仍不断对“五四”进行纪念、诠解和运用,如通过纪念活动建构“五四”的记忆,凸显“五四”“反帝”意义以表达政治诉求,强调和扩展“五四”的“革命”传统,使之成为一种普遍性精神资源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五四”纪念研究,可以看到一个政治节日在新政权建立前后的意义变化及政治运用情况。
 
关键词  中共 五四运动 新中国 “十七年”
 
从经世到学术:北京大学政治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桂运奇
摘要  京师大学堂是清末“中体西用”论与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立学宗旨是培养体用兼备的经世人才,当局选择经由日本输入的国家学作为京师大学堂法政教育的主体,力求法政教育服务于国家治理。进入民国,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及法科推行一系列的学科制度改革,引导注重学术的教育取径。同时,周鲠生等英美派教师在执掌政治学系时,将课程设置改为兼重“宽大基础”与“专门研究”。1930年代后,课程设置基本不出20年代的课程体系范围,开始由“基本学问”转向“高深学术”,学术化课程日益增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 政治学系 课程体系
 
民国地政学的早期展开——以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为中心(1932—1940)
殷雪萍
内容提要  地政学既是民国时期兴起的一门重要社会科学,也是国民党推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指导。20世纪30年代,以西学东渐大潮及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为背景,加上两类知识分子分别对“学术中国化”及国民党“清党”后革命论述变化的响应,共同促成了地政学的兴起。从学科史的角度出发,当时显然形成了一个以中央政治学校附设地政学院为中心,结合中国地政学会、地政月刊社而成的学术团体,不断推动地政学学科向前发展。而平湖实验县的成败经验,则不但向我们展示地政学的实践形态,更提示出地政事业作为政治与学术共谋的本质。地政学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亦说明学术与政治之间,在紧张和对峙的既有认知外,更有亲近与相互依存的面向。

关键词  地政学 地政学院 萧铮 万国鼎 平湖实验县
 
西风吹散白云飞:北京白云观钟鼓楼与近代佛道之争
秦国帅
摘要  与一般“晨(东)钟暮(西)鼓”宗教认知不同,北京白云观的钟楼、鼓楼采用的是完全相反的“东鼓西钟”建筑布局。通过围绕此一建筑布局而产生的一则与佛道之争相关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东鼓西钟”其实是先秦以降中国城市建筑通行的布局样式,而“东钟西鼓”相对而立的寺庙建筑布局则直到元末明初才正式确立下来;至于以火烧白云观为故事高潮的佛道之争,则本质上是近代民间宗教与全真教以文学创作为工具进行的自我理论宣扬与身份调适,与中国历史传统上的佛道之争并不相同。
 
关键词  白云观 钟鼓楼 全真教 民间宗教 佛教之争
 
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本色化运动——以中华基督教会为中心的考察
谌畅
摘要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更好地达成广泛传教的目的,基督教会试图采用各种方式减少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抵牾,努力融入本土社会。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基督教会以自立为目标的本色化进程迭经不同阶段,孕育出不一的成果,并产生了中华基督教会等较具代表性的自立教会。总体而论,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本色化运动存在较大的路径困难和局限性,但凭借自身努力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中国社会交融的目的。
 
关键词  基督教 本色化运动 中华基督教会
 
胡适疑古思想再探讨——兼论20世纪30年代的胡、顾关系
王学进
内容提要 疑古辨伪是胡适学术思想的重要特征。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中称,胡适曾于1929年对他说其不疑古而要信古。受顾颉刚的历史叙述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胡适在1929年之后疑古思想发生转变,将此视为胡适与顾颉刚及古史辨派分道扬镳的肇端。二者疏离固为事实,然别有隐情,学术观点的差异并不表明胡适疑古思想发生了变化。从胡适在30年代前后的学术研究情况尤其是禅宗史研究来看,其疑古思想一以贯之,甚至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词  胡适 疑古思想 顾颉刚 禅宗史
 
三权协调与三权制衡:政府与民间视野下的立宪之路——以清末责任内阁为中心的探讨
李凤凤
内容提要  自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开始,清政府与民间舆论对立宪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清政府选择的是国权统一、三权协调的立宪路径,民间则呼吁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立宪路径。二者在同一“立宪”命题下,进行着不同立宪路径的规划和思考,思维角度和立论依据都不处在同一出发点,其内容和结果也大不相同。可以说,清政府与民间舆论就立宪问题自始至终没有达成一致,二者只是在各自的思维模式中各行其是,矛盾和冲突自然不可避免。
 
关键词  清政府 社会舆论 责任内阁 三权制衡 三权协调
 
民国时期的湖北水利行政与政府职能扩充
蒋渊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充。以湖北水利行政而言,晚清时期湖北省政府开始设置专门的水利管理机构,负责部分堤防的建设,其职员往往不能专任其事。民国建立以后,省水利局的设置开始成为惯例。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省水利局一直隶属于省建设厅,地位不高。虽然一度直属于省政府,但到1931年水灾后机构却被撤销,原有事务完全交由隶属中央的江汉工程局负责。在这一过程中,由省水利局和江汉工程局直接负责的堤段范围逐步扩大,其派出机构也改为常设。可以说,民国时期湖北水利行政的变迁,既是政府职能不断扩充的过程,也是中央与地方不断博弈的过程。但水利机构在参与水灾后的以工代赈时,需与专管机构协同工作,其权力仍受到限制。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湖北水利 省政府
 
近代河南铁路工人工作及生活述论
贾勇
摘要  自清末以来,铁路交通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举足轻重。而铁路工人在铁路事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河南铁路工人分工明确,工作稳定,不仅工资较高,而且有年终奖金、津贴、包工等其他收入,与河南省内其他工人相比,其收入相对丰厚。此外,从日常生活开支与休闲方式而言,近代河南铁路工人生活丰富多彩,质量较高。正因为如此,铁路工人成为近代河南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影响深远。
 
关键词  近代河南 铁路工人 工作状况 生活水平



整理:石石    审核:李丽丽 宋荣欣


点击阅读原文,优惠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