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① | 乞丐皇帝,白手打天下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是青年历史学者当年明月所著的一部历史畅销书,书中讲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
本书以正史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大明王朝进行了全景展示。
其中既包括官场政治、战争、经济制度等方面,同时也对帝王心术与人伦道德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演义。
《明朝那些事儿》一书共分为7册(精装版共9册),本期我们要共读的是第一册——《洪武大帝》。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着朱元璋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吧。
”
穷苦童年
1328年的一个夜晚,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
大凡皇帝出世,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到处放红光啊。
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至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赶紧跑来相救。
对于朱元璋的出生,父亲朱五四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因为此时的朱家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了,添一口人,则给全家增加了一丝负担。
朱五四的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他有一个豆腐店,但主要还是要靠种地主家的土地讨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要活下去只能不停地干活。
朱元璋出生一个月后,父母为他取了一个名字:朱重八。
朱重八的童年是在一间破茅草屋里度过的,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
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学费的,于是,他很老实地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
在此时,朱重八的梦想是有口饭吃,然后好好地活下去。
此时的中国,正值元王朝统治末期。国家机器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地步,此时的元帝国就好像是一匹苟延残喘的骆驼,只等生命中那最后一根稻草。
这根稻草很快就到了。
1344年,上天终于准备抛弃元朝了,不仅天灾人祸横行,而且还出现了一句流传很广的民间谚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天灾人祸
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由于朝廷的抢险救灾工作做得十分不到位,导致了老百姓的极度不满。
朱重八肯定是那些极其不满意的人中的一个。
灾难到来后,朱重八的父亲、大哥、侄子、母亲相继饿死了,此时朱重八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门。除了朱重八的二哥,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了其他成员。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痛哭。可是哭完了,他还要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埋葬他的父母。
于是他去找地主刘德,求刘德看在父亲给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份上,找个地方埋了他爹。
刘德干净利落地拒绝了他,原因很简单,你父母死了,关我何事,给我干活,我也给过他饭吃。
朱重八没有办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然后拿门板抬着到处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埋葬父母。
可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们确实可怜,终于给了他们一块地方埋葬父母。
朱重八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却在死后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
难道苍天竟是如此不公平?
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对外界的一切感到绝望,于是他那幼小的心灵开始变得冰冷,他知道没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和尚生涯
朱重八选择的地方是附近的皇觉寺。
在寺里,他从事着类似长工的工作,他突然发现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德好不了多少。
但他已经很知足了,他能吃饱饭,这就够了。
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他的意志,他入寺仅五十余天后,由于饥荒过于严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
由于和尚多,往往对化缘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点,就指派领导的亲戚去,哪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去。
反正饿死也该,谁让你是朱重八。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是在淮西和河南,这里也是饥荒的主要地带,谁能化给他呢?
然而,就从这里开始,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
此时,他还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伟大的弥勒佛一定会降世的。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当朱重八准备离开自己讨饭的淮西,回到皇觉寺时,他仔细地回忆了这个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这里得到的和失去的,然后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踏上征途
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的末日到了。
抢险救灾的民工们在疏通河道时,从河道下挖出了一个一只眼睛的石人,背部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民工们突然发现,这正是他们在工地上传唱了几年的歌词。于是人心思动。几天后,在朱重八讨过饭的地方(今安徽阜阳),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了。
他们的起义与以往起义并没有不同,照例要搞个宗教组织,这次是白莲教。
当然,既然敢起义,身份也应该有所不同,于是,可能是八辈子贫农的韩山童突然姓了赵,成了宋朝的皇室。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看似强大的元帝国发生了几十起暴动,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军,即使那纵横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也不复当年之勇,无力拯救危局。
此时的朱重八仍然在寺庙里撞着钟,但他的生活很快便被打乱了,打乱这一切的并不是起义军,而是那些官吏们。
在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中,如果吃了败仗,是要被上司处罚的,但镇压起义的任务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元朝的官吏们毅然决然地决定,拿老百姓开刀;
既然无法打败起义军,那就把那些可以欺负的老百姓抓去交差,把他们当起义军杀掉。
正因如此,此时摆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势严重了。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杀掉,但投奔起义军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元军打败,也是性命难保。
就在此时,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幼年时候的朋友汤和写了一封信给他,信的内容是自己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
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掉了。他还没有去参加起义的心理准备。
然而晚上,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他看义军信件的事情,准备去告发他。
朱重八终于被逼上了绝路。
既然忍无可忍。那就反了吧!
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也是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唯一选择与宿命。
汤和就这样成了朱重八的第一个战友。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将陪同朱重八一起走完这条艰苦的道路。
然而,汤和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是唯一一个陪他走完这条路的人。
今天我们读到了朱重八一家因为天灾而家破人亡,朱重八安葬了父母亲人之后,为求活下来,便去皇觉寺做了和尚。
可是没想到,在这乱世之中,就连做一个化缘的和尚也是奢侈的。朱重八最终还是被“逼上梁山”,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队伍中了。
那么,加入起义军的朱重八又会经历哪些事呢?在前路等着他的究竟是福是祸呢?
在天灾人祸横行无忌的末世,许多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朱重八最初的梦想不过是吃饱饭而已,可在外界的重压下,就连这点愿望也成了奢侈。
于是,被逼无奈的他,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么,在你的工作与生活中,可曾遇到什么身不由己的事吗?你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插图来源: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