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06年去坐嘉阳小火车
▲ 点击关注,二〇二一,第356篇。
每次去犍为的芭沟古镇坐小火车,我都会想起十几年前的一次难忘经历。
作为“异乡人”的我,对嘉阳小火车早就有所耳闻——古老的,烧煤的,窄轨的,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末代晃舞”,哐当哐当地穿过原野。想想那个诗意又原生态的画面,就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激动,莫名向往。(因为上学的时候,我语文老师身上的文艺细胞发生了“人传人”现象,我离讲台颇近,不幸感染了文艺青年的不良病菌,至今未能痊愈。)
2006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同事——我竟然已经忘记了是哪位同事了,我现在推测应该是Clair、Robin、 Bobby或者Maria之类的同学,突然提议我们去坐嘉阳小火车。要去!肯定要去!公司不组织,我们阔以自费。
但为了一睹“工业革命活化石”的风采,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们是7月份去的,盛夏,天气热的一逼。为了靠近目的地,我们乘坐了各种交通工具。最后步行,走山路——现在想起来,我们应该就是在芭马峡谷里穿行了很久,因为周围有很多桫椤树,一路还有一些煤矿,有些似乎仍在运转,有煤矿工人出没。
一路走,一路看不到尽头,口干舌燥,简直心如死灰——幸好心中还有一定要看到小火车这一信念支撑, 否则我可能就往地上一坐,叫我同事把我带回去。好吧,是我自己要来的,自己选的目的地,含着泪也要走完,就算装X,也要X把装圆满——再说,中国有句古话,叫“来都来了”。
但是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感觉全身的疲惫不治而愈。小火车是真的,真的是传说中的那样,哐当哐当的,煤烟飘很远......当火车开过来的时候,呜呜鸣笛,真有种聆听岁月回响的感觉。
那时,村民游客都是混坐,车厢里也颇为简陋,就是两边有条凳吧——似乎如此。村民们还把猪啊,鸡啊,羊子往上赶,听说是拿到集市上卖,所以车上有一种综合了各种味道的复合气息。记得当天我穿了白T,只坐了一趟就成了灰T,想来是因为汗水浸湿后,煤烟飞舞中更容易着色。我同事给我拍的照片,因为换过几次电脑给搞丢了(发稿前再次寻找,找到了照片,哈哈哈哈哈),非常遗憾——似乎当时同事们设计的pose就是上半身从车窗探出来,经典吧,现在大家也用着呢,哈哈。
看完小火车回来之后,我腿痛了3天。应该是有生以来因为走路太多腿痛时间最长的一次,我就记得,回去的那天晚上起来上厕所,要扶着门框。总之,往事不堪回首。
那年坐小火车回来后,我还在新浪博客上留了一小段记录。摘录如下:
上周周末,应我们公司Bikerkiss项目组的邀请,到嘉阳去坐mini train--蒸汽小火车。而实际上那天我们不仅造访了老态龙钟、锈迹斑斑、喘着粗气、吞吐白雾的小火车,还去了桫椤谷。桫椤树是一种恐龙时代的珍稀植物,能繁衍到21世纪真是不容易啊。让人肃然起敬。
我们一行12个人,坐完了水陆空所有的交通工具,哦,不对,没有坐飞机哈。才到达目的地。
这里的小火车真的和传说中的一样,看起来非常陈旧(古典嘛)。要不怎么叫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呢?用的是燃煤锅炉,手铲加煤,轮轴也很窄小。听说这种还在运转的,从上个世纪初期走来的蒸气火车在中国是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基本销声匿迹。
来看照片:
说到那个桫椤谷,我就腿软,我至少有10 年没有走过那么远的路。交通极不方便,两面是山,中间一条小河。山上很多煤矿,很多风洞。我们步行了2个小时,差点我的小命就达上鸟。步行也就算鸟,还顶着炎炎烈日,那时大概时间是12:00到2:00。谷底基本没有树荫,树都长在山上,完全没有歇脚的地方。也没有人烟,除了山上的煤矿工人。我就看见几个颜色和煤一样的煤矿工人。我带的水一半用来喝,一般用来洗脸——太热。感觉脸上象火一样。每次我快要走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想想煤矿工人,我们的辛苦程度和他们比起来微不足道,完全没资格说辛苦。
太累。也没有给桫椤树拍照,挺遗憾的。不过拍了桫椤湖。(写于2006年7月18日)
今昔对比,总结起来就是,犍为人还真挺努力的,嘉阳桫椤湖一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客络绎不绝,摄影家各种拍摄,网红各种打卡。现在什么样,网上有海量的信息介绍,就不再赘述,只提一句,眼下如果还想看火车穿过油菜花田,时间要抓紧,因为亮水坨的桐子花已经在排队了。
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证明一件事——坐过。
分享一个《看四川》杂志的小妹妹彭钰惜拍摄的小火车穿越隧道的视频。(拍摄于2021年3月2日)
2006年的桫椤湖与小火车→
当年船上阔以搞麻将哈。
如今的桫椤湖与小火车→
桐子花已含苞待放
湖边建筑
--END--
其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