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逻辑学在中国遭难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000 有惊喜


没有一门科学比逻辑科学更强烈地感到需要从问题实质本身开始,而无需先行的反思。——黑格尔《逻辑学》


▌逻辑学是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的科学。

1930年代,逻辑学相继取得了三个划时代的成果(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形式语言真理论、图灵机及其应用理论),为现代逻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现代逻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逻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970年《大英百科全书》目录卷的科学分类栏目中,逻辑学位居各门自然科学之首;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将它列在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位。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

但在中国,逻辑学却受到批判讥讽,逻辑教学缺席了数十年之久。今天,中国大陆的高校依然没有普及逻辑教育;甚至连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中那一点最基本知识,要在群众中普及还十分困难。 


▌“逻辑”幼儿遭受寒流

明末的传教士利玛窦教授徐光启逻辑与数学,并通过欧里几德几何学的翻译出版,把逻辑知识传授给了中国的士大夫。

不幸的是,这些逻辑理性知识很快就在中国大地销声匿迹了。一直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派留学生到西方,才重新发现西方人熟练应用了的两千年多年的逻辑知识。


“逻辑”一词,始于严复对“Logic”的音译。在近代史上,“Logic”还有过“辩学”、“名学”、“论理学”等汉语译名。

略言之,逻辑是一种思维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科学研究对逻辑的倚重自不必说,人们的言行都离不开逻辑。说话没逻辑,即不能有效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想法;做事没逻辑,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缺少逻辑常识,会成为人云亦云的跟风派而遭愚弄。


因此,20世纪初,逻辑传入中国后,教育界将逻辑学纳入到了正规课程之中。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政科”三年须开设逻辑课(名学),每周两学时。1904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将逻辑课(辨学大意)列为“经学科”、“文学科”、“商科”的必修课;《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则把逻辑学列为公共课程,共一学年,每周3学时。


进入民国后:逻辑学逐渐成为很多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乃至中学的必修或通习课目。金岳霖(1895.7.14-1984)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哲学系专讲逻辑学,仅仅招到了一个学生,令人叹息。


1920年代,苏联开启了对逻辑学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学校取消逻辑课。受其波及,一批受苏联影响极深的文人,也于1920末开始掀起对逻辑学的批判。艾思奇等人宣称要用“辩证法”来打倒逻辑学,甚至公开“宣布了形式论理学的死刑”。批判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末,虽然声势浩大,却未能撼动逻辑学在大、中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张东荪、金岳霖等人,也尚有空间与叶青、艾思奇进行论战。1931年,金先生到美国哈佛大学与著名逻辑学家谢非教授一起学了一年的现代逻辑。1936年金岳霖《逻辑》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列入“大学丛书”出版。1939年,蒋介石甚至还曾下达指示,欲聘请专家来讲授逻辑学,以改良公文的批示。1940年,金岳霖《论道》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获最佳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1948年金岳霖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逻辑教学遭受重创


苏联1945年以前有段时期曾取消了大学的逻辑课程,理由为逻辑是形而上学哲学的产物。苏联于1946年11月发布《关于在中学校里讲授逻辑和心理学》的决议,结论认为:每一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逻辑,苏联必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苏维埃的”逻辑。


1949后中国的逻辑学更是举步维艰,“一度将现代逻辑视作帝国主义时代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伪科学。”1950年中国大、中学校所教授的逻辑课内容,深受苏联影响。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宋文坚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逻辑,则是在我国已有逻辑研究和教学成果上的全面大倒退。受害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大学的逻辑课程。”金岳霖晚年对学生诸葛殷同说:“我当初就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书(指苏联的《逻辑》教科书)。”金岳霖晚年对学生诸葛殷同说:“我当初就打心眼里瞧不起苏联的《逻辑》教科书。”


曾被学生认为“在是非真妄之际一点也不含糊”的金岳霖,49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先后参与对杜威、罗素、胡适等的批判,对梁漱溟、章伯钧等的批判。

1950年,艾思奇到清华大学演讲,批判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艾思奇讲完之后金岳霖带头鼓掌,接着说:“艾先生讲得好,因为他的话句句都符合形式逻辑。”嗣后,引起一场全校性的讨论,一些学生在“民主墙”上批判金先生公开为形式逻辑辩护,而被视为“毒草”。


1951-52年初,金岳霖要检讨过关,他跑去劝冯友兰说:“芝生,你问题严重啊!你一定要好好检查,才能得到群众的谅解”。冯接着说:“是、是、是,我问题严重,问题严重……”。这时两个白发苍苍老人的头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眼泪和鼻涕齐下。1952年4月17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金岳霖先生《批判我的唯心论的资产阶级教学思想》的检讨。因为他的学生殷海光去了台湾,他便检讨自己培养了“一个反动分子”。


由于清华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经费,同美国文化界联系较多,他便在政治上检讨自己“成为美国文化侵略的工具”、“丧失了民族立场”;在学术上则检讨自己搞的哲学“根本是反科学的”,要肃清自己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经过两年的学习,特别是集中学习了《实践论》,使我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是真理。…”


金岳霖曾对人说,他49前共写过三本书,“比较满意的是《论道》”。可当政治风潮来临的时,金再也不敢说“满意”。1958年2月,他写了一篇2万多字的文章,对自己一世英名之作《论道》进行辱骂式的批判。1958年,金岳霖参加一个文化代表团访英,在牛津哲学教师会作了一个不长的报告。金岳霖谈到,因为马克思主义救了中国,所以他放弃了以前所学的哲学,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59年5月,金岳霖在《哲学研究》1959年第5期发表《对旧著〈逻辑〉一书的自我批判》一文,再次对自己过去的逻辑哲学观进行了批判。


文革中,逻辑学再遭重创。据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倪鼎夫回忆:“逻辑科学是重灾区之一。逻辑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逻辑教研室(组)被撤销了,学校里逻辑课取消了,专业队伍解散了。四人帮’不准老师讲理论推导和论证,污蔑这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是‘脱离实际’、‘故弄玄虚’,是‘回潮’、‘复旧’。结果使学生只知道些现成的结论,不知道推理过程和论证……‘四人帮’还把逻辑工作者看作专政对象,给有研究成果的老专家扣上‘反动权威’的帽子,强迫他们去打扫厕所……”

“革命派”不许金岳霖用公车。金岳霖说:“不用公车不是问题,可我怎么去协和医院?”对方答曰:“给你派辆排子车(一种人力双轮木板车,用于运货)吧。”“革命派”本意只不过想揶揄一下金岳霖,没想到老金却欣然从命,乐不可支。

每到就诊之日,他准时自携一木制小马扎,端坐于平板三轮车上,任人一路踩过去,且东张西望,不胜惬意……

▌逻辑教学短暂复苏后,再度形同虚设

1970年代末,逻辑课开始在大、中学校复苏。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学讨论会召开。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1981年,教育学家张志公撰文,呼吁“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但鉴于教材、师资匮乏的现实,张志公建议:“在中学普遍开设逻辑课显然是不可能的,……由语文学科明确地把逻辑训练和简要的逻辑知识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是可取的。”类似的呼吁很多,也有一些效果。如,高中语文课本曾一度增入了一些与语言运用、思维表达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


但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了有关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些“专家学者”进而又提议取消师范院校课程中的逻辑学。进入90年代,情况变得更为恶劣。在很多大学,逻辑从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典型者,莫过于从1998年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逻辑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踢了出去。这种状况,时至今日,也未见改观。


逻辑课在大中学校的这种命运,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高校市场化仅是其中之一。正如曾昭式所总结的那般:“目前,许多学校的逻辑课被取消,或者逻辑的课时被压缩。这既有一些高校领导的责任,也与一些高校没有逻辑教师有关,甚至政府有关部门也不支持逻辑的教学与普及。”


数十年来,逻辑常识教育的缺席,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艰深的数理逻辑,自然不必人人修学。但作为通识教育的普通逻辑课缺席数十年,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这种缺席也必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等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很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参与者缺乏基本逻辑常识,常沦为无意义的骂人口水战。

1949年11月,他与胡适、雷震等人在台北创办影响巨大的综合性半月刊《自由中国》,任编委兼主笔。这个杂志的发行人虽为胡适、雷震,因胡适不在台湾,雷震以负责行政事务为主,真正的灵魂人物却是殷海光。他用言论、思想给《自由中国》杂志导航,多次在杂志上公开抨击蒋介石死不退休精神。

1957年,殷海光出版了一本以对话体写成的逻辑常识普及著作《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殷海光强调人们的演说必须做到“就事论事”。意即:“只问是非,不问是谁说的。…无论赞成或反对,应该完完全全以论题为范围,而不旁生枝节。

这是言论自由必需的态度和修养。”这本六十年前的小册子,对数十年未曾受过正规逻辑常识教育的国人而言,极有助益。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因素不发达,从根本上说,归因于儒家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倾向和中国文化采取的“崇古”价值取向。


于是,殷海光大力提倡“认知的独立”,强调“独立思想”。殷海光终生秉持科学民主自由的精神,是一位富有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者。


网络时代,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们都是用手机的一把好手,各类信息繁杂而快速,热闹而空虚。


但真正能滋养孩子的,还是阅读,能让人得新知、开茅塞、除鄙见。


2020年6月,《三联生活周刊》宣布创立国内第一本9-16岁人文思维启蒙的青少年杂志《少年》,迄今已经走过三年!


创刊时,杂志提出的slogan:思想启蒙,情感学习,意义追寻。


这三年,主创们也确实做到了。把这些大大的目标,切小,切碎,融入每一篇的文章。让每一篇文章好玩,有趣,而且关乎青少年当下的真实生活。


每当家中少年拿起这本杂志,就没办法放下,会一字一句地读下去。


他们会感到被理解,而不是被分析;被启发,而不是被说教;被安慰,而不是被煽情;被鼓励,而不是被鸡血。


之前订阅的杂志▲


在这个时代,阅读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远远不如游戏、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吸引力。


如果你认真读过这本杂志,就会发现杂志只是入口,一个类似兔子洞的魅惑的入口,它的背后连接着一个更广阔的书的世界。


它每期的书讯都是对应主题,精挑细选最好的书推荐给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我们。



我们希望好的文字,以及这些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能成为他们的成长岁月和未来人生中的一部分 。


于是,我们争取到2024年订阅福利给到大家。


给所有不平凡的少年和成人

阅读、收藏、赠送↓↓↓


产品由上市公司“有赞”担保,请放心购买)

三联《少年新知》

2024年全年订阅福利

月刊,共12本

原价300元

团价285元包邮(偏远除外)


【赠品福利】



现在下单发货已出版月刊+赠品,

之后每月8号左右发货当月出版


✦ 创刊上线以来,口碑炸裂,单期印刷量破15万册 

为什么从3年前的6月杂志创刊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奔走推荐这套杂志,简直是待它如初恋,先说一下最打动我们的几个点:

1.原创与唯一

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人文思维启蒙的青少杂志,助青少年学会面对复杂世界、学会独立思考、认真生活


2. 背景底蕴强大,格局高远

三联以近一个世纪的深厚的人文底蕴打造。专为青少年补上那些学校里不教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思维能力远比知识更重要,更能影响未来的人生道路


3. 顶尖的主创团队,大咖组建的专栏作者天团

特邀各领域顶尖的大咖组建作者团队,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专家、儿童文学名家,保证内容的高质量和高品质


4. 少年值得世上最美的画,杂志设计堪称审美艺术天花板


每一期的刊物、内页插画,都会邀请知名的艺术家、插画师、设计师来合作,创作独一无二、堪称艺术品的杂志封面与插画内容


5. 阅读体会极佳


撰稿学者团队用博学的知识和平等的价值观,让少年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话题有深度与广度,却贴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不艰涩难读


6. 帮助解决青少年迷茫,养成人生观


针对我们教育中缺失的部分,强调三个功能:思维启蒙、情感教育、意义追寻。


引导青少年独立面对真实的世界,应对人生苦闷,学习批判性思考,学习探索自我。



作者拥有多元背景:艺术、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用博学的知识和平等的价值观,让少年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这本杂志生于纸媒寒冬,疫情余波中,还未出刊就引起极大轰动,几天时间众筹达成率就超过3353%。

 
谈到创刊的初衷,少年杂志主编,三联生活周刊的资深主笔陈赛是这样表达的:

它的存在价值有三点,思维启蒙、情感教育、意义追寻她切身体会到这三件事情是我们教育中缺失的部分,所以也是在《少年》杂志中特别希望强调的事情。

《少年》创刊上线以来,口碑炸裂,仅第四期印量就突破了15万册,这对于一本新刊而言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成绩。创刊4期杂志也成为了业内传奇。

2021年1月正式更名为《少年新知》,因为被订户称为“写给青少年的良心期刊”,订阅率持续上涨。

2022年5月开始,正式从双月刊变为月刊。


童书妈妈三川玲是这样评价:“三联少年刊展现了一种“精英化”的思维启蒙路径。它跟那些高大上的生活方式无关,它有着刚出生的澄澈和勇气,不拿架子不炫技,只想为9-16岁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精神食粮。

 

资深媒体人杨樾的读后感言 “这本杂志不仅只适合青少年阅读。也适合每一个还愿意用逻辑和常识活下去的成年人阅读

 

读者小柳:这本为少年定制的杂志让我这个40岁的老少女读起来都津津有味,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用笔书写青春的日子,那么向上,那么执着于梦想,半夜在走廊里拿着充电灯写作,真是拼命而努力。感恩这时代还有一群人,愿意为中国的未来们打造思想,原意坚守一些东西,比如阅读、思考、意义和爱。

 

娟子:内容新颖,制作精良,贴合青少年心理发展成长规律!自收到杂志后,孩子每每读起来都感受颇深,非常喜欢,我也是感同身受。

这是国内第一本
针对9-16岁青少年
进行人文思维启蒙的杂志
扫码订购
(产品由上市公司“有赞”担保,请放心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第一哲学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