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击心灵的神性空间:丰岛美术馆

景观周 景观周
2024-08-31


丰岛美术馆诞生背景美术馆位于日本濑户内海丰岛。上世纪90年代,作为战后日本的工业所在地,濑户内海的岛屿被倾倒了至少60万吨的工业废料与生活垃圾,沦为露天垃圾场,日本政府与当地居民花费超过50亿日元(约3亿人民币),耗时十余年才渐渐将这些垃圾处理完毕。为了振兴环濑户内海的经济及人居环境,自2010年起,福武美术馆财团牵头举办每三年一次的「濑户内海艺术祭」,以艺术与建筑作为主要形式,进驻、填补与复兴环濑户内海,丰岛美术馆便是这项活动的产物之一。

丰岛美术馆由最年轻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师西泽立卫与艺术家内藤礼设计,像两滴白色的水滴,卧于丰岛小山的一片草地上,面对着碧蓝的大海。它没有任何柱梁支撑,仅有的馆藏是内藤礼的一件艺术品「母型」,且永不更换。

西泽立卫设计理念
西泽立卫:丰岛美术馆位于濑户内海的丰岛上,它面朝大海坐落在一个被水稻梯田覆盖的壮丽的山坡上。对我们来说,创造一个可以与内藤礼的作品共存、与岛上的环境相和谐的建筑空间非常重要。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由自由曲线组成、呼应水滴的形状的建筑设计概念。


我们的设计想法是,利用弯曲的水滴形式创造一个与周围起伏的地形相协调的强大建筑空间。高4.5米,占地40米x60米,厚25厘米的薄混凝土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有机室内空间。再通过使天花板低于许多外壳结构,建筑似乎就成为了外部景观的一部分,看起来就像一座小山或一个斜坡,但其内部还有一个低低的,水平延伸的空间。


建筑外表面的大孔洞,可以让阳光、雨水和新鲜进入空气内部。该建筑旨在创造一个动态的空间,既能封闭展示艺术作品,又能开放外部环境。我们的目标是形成环境、艺术和建筑的融合,让这三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作用。



艺术家内藤礼作品
关于内藤礼,她的作品不多,而似乎,丰岛美术馆里的唯一馆藏——「母型」便是她最有名的作品。这是一个艺术装置——地面上有一些小孔,这些小孔会涌出水滴,慢慢汇聚,又渐渐流回其他小孔里,周而复始,永远循环。——这也是西泽立卫在设计伊始所拥有的灵感来源。


当这样一件展品从一开始就为了永恒而生,所倚赖的建筑也必然与之融为一体,成为永恒。环境与建筑的外部关系,人与建筑的内部关系常常在设计中被割裂,而在丰岛美术馆里,西泽立卫则以一体感与连续性消融了这样的罅隙。


水滴的灵感贯穿设计始终。从丰岛美术馆原址建筑里的一口泉,演变为内藤礼的「母型」的水滴,从无论怎么变形也能保持柔软的水滴属性,演变为手绘自由曲线的建筑外形。主厅里13米宽的天井开口,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被用来运输土堆,而当这一任务完成之后,西泽立卫并没有用玻璃窗将其封上。


让步于「母型」消失与重生的叙事性,西泽立卫创造了两个天井开口,为建筑的内外部留出了一种连结,也赋予了丰岛美术馆一种流动的灵性。坐在馆内,不仅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内藤礼「母型」水滴的禅意,也可以感受到西泽立卫从外部引入的光、温度与空气。天井周围有一根绳子,它昭示着风的存在,透过天井,你可以看见树梢的绿叶与空中的飞鸟,若是碰上下雨天,还可以观察雨滴落下后与「母型」水滴的奇妙融合。

▲内藤礼「母型」视频记录



丰岛美术馆的5个细节
01拉长你的好奇心
▲丰岛美术馆平面图

▲售票处与美术馆位置关系

▲蜿蜒的小径
▲带你经过海和森林,最后抵达美术馆
丰岛美术馆在大海和梯田之间的小山上,远看犹如一滴水,旁边更小的那滴是咖啡厅。售票厅离美术馆其实很近,但从售票厅到达美术馆,必须要沿单行道绕一趟很远的道,才得以进入馆内,以此延长你的好奇心,仿佛一位保持神秘感的约会对象。
▲美术馆入口
入馆前,必须脱鞋换上家居拖鞋,而入口很小,只容得下两人同时而过。美术馆内禁止拍照,禁止说话,但你却可以带上画笔来记录下眼前的一切,这大概也是一种禅意的延续。

02.看不见的功夫
为与自然环境融合,美术馆的外壳尽可能地压到了最低,几乎是是此类结构的极限(壳结构是越高越稳定)。设计师摒弃了规则曲线,采用了手绘的自由曲线,让三次元曲面美得很柔软。
▲丰岛美术馆建造过程
而美丽柔软外壳的背后,施工花了多少功夫呢?
先做完混凝土地面,用土堆在地面上堆出小山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土堆上搭钢筋,之后浇筑混凝土,待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用挖掘机从13米的天井把土堆掏空,空间就做出来了。
▲用土堆成自由曲面
▲工人进行钢筋配筋
▲外壳浇筑后用挖土机将建筑内土挖出
这样光滑的外壳需要一次性浇筑,工人们三班倒28小时不间断工作,才有了这么优美的作品。而这13米的天井开口最后也得以保留,为美术馆内带去了自然的气息。

▲施工过程记录视频

03.精心计算过的漫不经心
美术馆里只有一件艺术品——地上的水滴是内藤礼的作品「母型」。她曾说“我想创造一个精神景观,一个允许我在那里的地方。”
你可以坐在涂满了防水剂的混凝土地上,静静膜拜日本的工艺,看着水滴冒出又消失,汇聚又分开。然而这些看似自由自在、漫不经心的水滴,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实现。
地上的小洞是永久的,而小球和小伞盖装置是可以开关的,它们控制着水滴冒出和消失的速度。水滴从小孔里慢慢涌出变大摊开,又渐渐流回其他小孔里,周而复始,永远循环。
设计时电脑精密的模拟了水滴的动态,地面微妙的起伏也是精心计算的产物,这些你以为意外的惊喜,其实都是设计好的巧合。

04.刻意的对比
咖啡厅是主馆左边的小圆顶建筑,它拥有着规则的几何形状,天窗也用玻璃封了起来。它就像个中规中矩的闺蜜,虽然有点刻薄,但有了这规则圆顶的陪衬,主馆自由曲线的流畅外形就更加令人惊叹了。
▲咖啡厅内部

05.念念不忘的回响
这片梯田算是是丰岛美术馆的捆绑的景点,西泽立卫在设计美术馆时,也借鉴了梯田这虽然是人工产物但却很自然的感觉。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一张地图,标记着梯田的关键观景台,原来都是设计好的回望水滴的地方。
当你离开美术馆之后,你仍然可以几步一回头,一次又一次的重温它的魅力。

注:本文由景观周整理编辑,素材来源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


3月17—22日:樱花季日本游学七期已成团

最美美术馆、庭院、建筑、景观游学招募中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景观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