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纪忠:我国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现代建筑奠基人!

2015-12-06 景观周

景观设计主题干货分享。点击上方景观周关注!

文章目录

冯纪忠先生个人简介

冯纪忠先生代表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最详介绍

上海松江方塔园内何陋轩深度解读附详细图纸

冯纪中先生生前珍贵影像与事迹最详记录





冯纪忠先生个人简介


冯纪忠,河南开封人,中国老一代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我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得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


生平简介:

冯纪忠1915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冯汝骙是清代翰林,历任浙江、江西两地巡抚,父亲毕业于政法大学,有着深厚的中文根底。冯先生从小就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34年冯纪忠先生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当时同班同学有、胡其达等,这是他建筑生涯的起点。


1936年冯纪忠赴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学习建筑专业,1941年毕业,是当时两个最优等的毕业生之一,与此同时获得了就读博士期间的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1946年历尽艰辛返回祖国。


1949年起在同济大学任教。


回国后冯纪忠先后参加了当时南京的都市规划及解放后的上海都市规划,设计了武汉“东湖客舍”、“武汉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楼等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建筑,并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方向。


上世纪60年代初冯纪忠提出“建筑空间组合原理(空间原理)”并在教学上实施。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冯纪忠规划设计了松江方塔园。1986年方塔园的何陋轩落成,标志着冯先生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全新超越,在建筑及园林领域开创了崭新的时代。同时他也通过上海旧区改建探索了旧城改造的新方法,继续着他在规划领域的拓展。冯纪忠虽已94岁高龄,仍在进行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设计的探索。


2009年12月11日,冯纪忠先生因肺炎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享年95岁。


著作与成就:

1955年翻译[建筑声学入门]。与傅信祁合写[工业化施工与建筑创作],与杨公侠合译[建筑设计方法论],校译[现代建筑的结构与造型],校[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 等。

1999年,作品[武汉同济医院],[东湖客舍],[方塔园]入选中国建筑学会,评为[建国五十年优秀建筑]。

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优秀设计展上,[ 方塔园 ]荣获50个优秀设计作品中唯一的园林设计奖。

2004年获第一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特别奖。

2008年12月获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

主要论著:《建筑弦柱——冯纪忠论稿》、《建筑人生(冯纪忠自述)》、《空间原理》等;


主要建筑创作:上海松江方塔园、武汉同济医学院大楼等。


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颁奖词:

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虽然冯先生的著作和设计作品并不多,但他的论文《空间原理》和设计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却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融入建筑教育和文化传播系统中,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不可低估。


获奖感言: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

这个奖实际上是,在我之前的几代同事,以及在我之后的大家的共同的荣誉。


我怎么理解公民建筑呢?应该讲,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公民建筑才是真正的建筑,其他的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它就不是真正的建筑。这句话是否说得太绝对?不!在我工作当中,依照我的理念和我的坚持,现在自问我是在做公民建筑。凡是不是公民建筑的东西,我都加以批评或者不满意。


我们要认识这个问题,现在得这个奖,我就更加肯定了公民建筑不只是哪一类建筑,而是整体的建筑。在学术上、在教学上,特别是教育方面,这个理念我坚持了几十年。在我的工作当中,像我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我的教学工作,我都是贯穿了这一个信念。这次得奖,给我一个肯定,使我能够更加坚定地走这条路。


今天我获得这个奖,我觉得很惭愧,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原谅,我在很多地方做得恐怕是很不够,但是我一直遵从着这个理念走下来的。我相信,这样的理念,能够使得中国建筑走向世界顶尖的水平。谢谢大家,也请大家原谅我。谢谢!




冯纪忠先生代表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最详尽介绍


注:文章作者:卢骧,来源:地平线下的陈设

松江方塔园,我已经去过四次,看没有完完整整的看完、看透。因为冯纪忠老先生,一个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一个人格极高的人,本人对他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整个文章的图片,应该是目前关于冯纪忠方塔园帖子照片最详尽的一篇。

整体走的路线:东门—何陋轩—宋桥—赏竹亭—驳岸石桥—楠木厅长廊—方塔广场—方塔—天妃宫—北门—儿童游乐区—堑道—东门。

一,还未进东门,就看见方塔园的内部景观,门的南侧有一大水池,隔断人的进入,但园子景观以及向大家展现。

沿街墙体与园子隔墙具有东方气息的铁艺窗,虚实并进,街道向园子借景。也是冯老先生说的透绿,和中国古典园林完全封闭所不同。

我们从东门而入,门颇有气势,建筑体块也非常明确,远看是古典建筑,近看这个建筑,实在是相当现代,这也是冯老先生提出的古为新用很好的诠释。整个建筑,两面坡屋顶,钢筋柱体,以及钢筋结构的屋顶处理。


用钢筋来解读中国建筑的木结构形式,应该是冯老先生的独创。

两道坡成人字形,中间有一缝隙,增强了建筑光感。

正对大门就是说一堵长长的照壁,取到障景作用。照壁设一圆窗,有一巨石后置。

大屋顶下面有几个建筑体块,其中两个小建筑的高度才两米几,门洞高度大致一米八左右,但十分宜人。

冯老先生对此大门并不是很满意,认为两个坡屋顶可以有其他的处理方式,类似北大门会更好些。

从东门向南走,从南往北看,远处为垂花门。近处连接的桥,一边设置扶栏,其实就是坐下歇息的地方,另一侧则没有扶栏,也许是和此河道西面的宋桥相呼应。


二,在往南走,经过一小木桥,便是何陋轩,也在冯老先生设计的最著名的单体建筑。何陋轩,在整个方塔园中是感情最冲动、最强烈。冯老先生的感性尽在此地。建筑台基三个大面高低错落,90度,60度旋转,如变换的时间。我去了4次,还是感觉很神秘,根本看不透,又特别有意思。这个建筑典型的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东方的意境,西方建筑的构成手法,建筑的流动性比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强很多。大家可以现场去解读,以及阅览书籍去思考。


何陋轩入口,两道弧墙,左侧弧墙留有很多洞口,虚实变化,可观察到建筑与南部的水面。只是现在爬山虎几乎布满了…..中间的道路向上坡一点点,貌似这是园林里面少有的水泥地面。

然后下三踏步便是何陋轩的竹结构建筑。

从水对面观看何陋轩,只有这里才能看到建筑全景。这个地方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走到的地方。我也是想了很久才找到一条小路走人此地观看。

何陋轩在一小上面,一条小道可环形,入口是上三个踏步,而这里是下两个踏步,一上翘,一下沉,正好形成对比统一,手法又是一致。

何陋轩是竹结构,也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而采用的建造方式,冯老先生当年说,只要让他建,钱少都不是问题,一定会让建造做得很高级。竹子本来是本色,后来才被刷成白色,关节处是黑色,为了模糊节点。建造中竹匠参与了很多构造设计,由经验丰富的匠人自己决定。反正最后的结果冯老先生还是很满意。



何陋轩的屋顶,冯老先生联想到80年代以前嘉兴一带农村的屋脊,两角弯得很厉害,以及歇山顶的形式,屋檐也是拉得很低,为的是不让喝茶的人看见外面很多东西。最低处两米八。 冯老先生后面说,要是提高到三米也许会更好一点。

柱基由铁构件支撑。

围栏为砖铺,人可以做的高度,留有缝隙,整体闭而不合。

转折的地基使空间异常丰富。

何陋轩有很多弧墙,本来都是砖墙上刷白,岁月褪色,原本要的光影已经很难表达。冯老先生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这里,每个弧线的圆心都是相互独立,用他的话说,就是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冯老先生在文革之前就开始受打压,甚至到1983年还遭到众多非议,投诉都到了上海市政府,还是两位副市长背后相助,才渡过难关。墙段各自起着挡土、屏蔽、向导、透光、视域限定、空间推张等等作用,所有各自有各自的轴心、半径和高度。若断若续,意味着岛区既是自成格局,又是与整个塔园不失联系的局部。这些只能现场感受了。


三,离开了何陋轩,通过望仙桥,穿过一条不经意的小石径,发现了赏竹亭(第四次去方塔园才发现),这个建筑比何陋轩质量好,没有偷工减料,屋顶全部是茅草,何陋轩用的是稻草。地面为砖砌铺地。建筑的形体非常简单,也不是传统的中国斗拱结构亭子。非常轻松自然。最有意思的是石凳,很不规矩地穿出亭子,庭外还有两条石凳。空间内外互动,相互衔接。现场的光影关系非常墙。在这里大为感动。这个容易看懂,不像何陋轩看不透。


石凳的延伸强化的路径,不经意中起了导视的作用。无论下雨、天晴、春夏秋冬,人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而坐。避雨?纳凉?晒太阳?随意之。完全体现了冯老先生的看重的“用”。


四,看完赏竹亭,折路回望仙桥,桥是宋代原版的,历经千年,依旧。没有扶手,也一直没人帮它安装扶手,甚好。下面的观水平台,简单的关系,不破坏桥的主体性。

往南草坪方向走,路过一座石桥,错落关系,每块石板之间还有缝隙。
在快到楠木厅的时候,经过游船码头处,这个下山坡道的处理关系,大家也许会想起斯卡帕的设计。我想,那个年代,冯老先生可不知道斯卡帕是谁。如此有层次,如此有趣味,又如此自然。没有斯卡帕的精致,更具人间烟火。公民建筑理念深入人心。

然后经过,几座明代古建筑,曰楠木厅,从别的地方搬迁过来保存了下来,在此不作介绍。下图是楠木厅长廊,有苏州园林风范。


从楠木厅转到一小山坡,上面透过树丛方塔已然进入眼帘,经过斜着的踏步而下,到了塔院广场。

有细节的钢管扶手。




五,一进入广场,豁然开朗,用冯老先生的话说,这就是“旷奥”的“旷”。旷奥源于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的精髓。方塔宋味道很足,整个园子都是宋的味道,不需要太华丽,不需要太多笔墨。方塔,是整个园子的中心。南门是大水面,北面是宋代照壁。西面的山坡如太师椅吧塔院广场围合起来,而东门南面则是用白墙围合。塔园与广场、园子之间的墙都不是封闭的,所有的空间都是相互贯通,并且有多种方向的引导。甬道、堑道等引向宋塔、天妃宫。几个大块的面积:大广场地面、大水面大草坪既独立,又不封闭,互相之间的空间分而不断,构成整体。从南草坪看方塔,一面白墙,干净利索。一条白的,一条灰的,衬托塔的台基。象一张画的构成。

白墙与建筑之间形成一种禅意空间,干净利落。空而旷,意境深远。

从塔上鸟瞰塔院广场。


六,天妃宫就在方塔边上,建筑是从苏州移过来的。丰富了塔院,方塔也不如此孤单了。我对天妃宫的地台、导墙的建筑关系更加感兴趣。非常丰富,又不罗嗦。



七, 然后我们往北门走去。方塔园主入口为北门,现在有些乱,乱在横幅广告以及门口的商铺。和东门同一个建筑形式,远处望去有点歇山顶的感觉,近看这个建筑,实在是相当现代,这也是冯老先生提出的古为新用很好的诠释。由于有人反映这个北门建筑向道士帽子,举报冯老先生,当时上海副市长钱学中不得已去调查这个事情。

下面引用他2007年的一段话:用几根钢管,做柱子,很简单!工地哪里都有钢管。上面用角铁以及螺丝钢做成构架,有点空间结构的味道。屋面,檩子也就是小的工字钢,然后铺上木板,上面瓦片一盖。这些材料花多少钱呐?施工又是多么的简单?但是这个作品,你看看, 说一直到现在为止,全国所有园林大门,或者其他的公共建筑,没有看到有一个用这样的材料,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一看就是中国的味道,又不是古代的,是非常现代化的。

当然这个副市长的话有些夸张,那个年头钢筋也不会便宜到工地可以随便捡到。但说明建筑造价不会太高。

北入口进来后错位的甬道以及弧形的导墙(请忽略木板)。

用石块堆砌多层次的导墙限位绿植。

我们经过从北大门里面往左走,是一块围合起来的儿童游乐区,虽然和整个方塔园有点不搭调,但毕竟空间限定了,没有和园子发生很大的冲突。我们看见一个休息亭子,由木结构搭建而成,屋檐高度基本抬手可触摸得到。很有意思。

突然发现一栋小型建筑,淡然一笑,太可爱了,这是一个儿童游乐区的售票处。现代的中国建筑加上蒙特里安的绘画构成。建筑本身的构造关系也是非常有趣,大家要是去可以转到此处看看。


八,通过小路,我们又转回到天妃宫,专门走一下堑道。堑道,是“旷奥”的“奥”,故意来添堵的。堑道主要是为了遮蔽远处老公房。堑道两侧的土方是挖水系出来,墙上砌的石头方法不大相同。空间变化相当丰富,地面高高低低模糊了标高。墙面构造关系多种变化。空间抑扬顿挫,忽大忽小,忽高忽低。从树林间洒下的阳光斑驳在石墙上,游园的乐趣也提高不少。

离开的堑道又往东门走去,细节无处不在。

园子里面用了很多石头导墙作为绿植与道路的限位,高低错落,平面的流动感觉,甚为有趣。


园子里很多水泥构造休闲椅,构造方式皆有小差异。
快到达东门,此地开阔,设置垂花门,其实这个垂花门的意义在于从东门进来吸引客人往这边走,再往堑道的。只是我去了太多次,不再受空间的自然引导了。

从东门向北望去,人们自然随着垂花门引入而行。
从东门向因为南走去,尽头就是何陋轩,很多人因为照壁墙体的转折关系没有往南行走,错过了何陋轩。环绕一圈也是就是经过何陋轩的,可惜很多人行色匆匆也累不停留了,不少人到此都错过了何陋轩。专业去看何陋轩的自然不会错过。现在何陋轩成为当地居民喝茶打牌的好地方。

整个方塔园的精神,以古为新,尊古,新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整个方塔园的规划设计,风格以宋的精神为主,取宋的韵味。如宋瓷,线条简单明晰,形体均称大方......更多理论,请阅读冯纪忠先生写的《以古为新----方塔园规划》以及赵冰教授主编的冯纪忠研究系列丛书。

这里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总是充满的敬意去参观方塔园。对冯老先生的崇敬之情无法言表,所以编辑写了这个长篇帖子。一为纪念冯老先生诞辰100周年,二是完成自己对何陋轩以及方塔园喜爱的情节。虽然园子遭到部分破坏,但整体精神还在。

本人室内设计师,并非建筑规划设计出身。对建筑的理解范围有限,若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附:冯老先生60年代设计的花港茶室。本来已经建好,后被修改破坏。




上海松江方塔园内何陋轩深入解读附详细图纸


注:文章来源树状模式网

项目档案:

建筑设计: 冯纪忠

项目名称: 何陋轩

地址: 上海松江方塔园东南部

建成时间: 1986年

规格:高 7 米,长 16.8 米,宽 14.55 米

总建筑面积:510 平方米

项目简介:

何陋轩是上海松江方塔园东南部一小岛上的竹构草盖茶室。以轩为主,配以周围的水与翠竹。设计者冯纪忠借用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命此轩为“何陋轩”,其所营造的感觉是“轩在竹林中,水在竹轩处,一年四季,景色迥异。春雨一夜催竹生,此时可携锄寻笋,亲临农家之趣;夏日竹荫浓浓,时闻鸟鸣,却绿浓不知何处,清风袭来,暑意皆消;秋意萧瑟,竹叶稀落,如同潇湘妃所在潇湘馆,使人诗意奋发;冬日,朔风吹,坐看白雪皑皑纷纷飘入碧绿池中,让人顿生年华流失,珍惜光阴之心。”

“轩,乃带窗的长廊或小屋子。”杜甫的《夏夜叹》中有“开轩纳微凉”,苏轼著名的《江城子》里也有“小轩窗,正梳妆”佳句,可见凡是轩必有窗的。而何陋轩却没有窗,也无墙,四周通透,可谓“敞轩”也。

何陋轩高 7 米,长 16.8 米,宽 14.55 米,总面积 510 平方米。其建筑造形仿上海市郊农舍四坡顶弯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顶,茅草屋,方砖地坪,四面环水,弧形围坪,竹椅藤几,古朴自然,与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别有风致。

设计理念:(文:节选自《与古为新—— 谈方塔园规划及何陋轩设计》)

首先,它一定要成为一个点,它的份量不能少于天后宫,这是我的一个点。古人的东西,古人创造的方塔,古人创造的天后宫,都是用台子抬起来供奉着,如掌上明珠。人家来我这个地方,首先会考虑规模值得跟那些比对。思想上是这样,感觉上也是这样。你在一个公园,走了那么多路了,到这里来,也需要有一个开敞的东西,你一个亭子,几个围廊,苏州的那一套东西来,不行啊,不够份量啊,这是第一个。

第二,既然这样了,连大小我都要跟它比一比,比配一下子,所以我就跟那画图的讲,你就量一下天后宫的大小。那个台基的大小,我用的就是天后宫的大小,而且是用的三个,三个一样的大小。当时在寻找方向,所以这个东西就可以转动,转动到最后是正确方向,是南北方向。房子是南北向,但摆的过程是时间和空间相互定位、相互变化的一个过程。所以搭个台子,按照角度在转,最后把它定出来。这就是我说的时空转换。

在“人与自然”一文中,我讲“形、情、理、神、意”,讲北宋到南宋是写自然,写山水的精神,到明清开始写意,苏州园林写主人自己的意,从园林发展来讲是这样。整个方塔园的设计,取宋的精神,以宋塔为主体通过大水面、大草坪及植栽组织等传达自然的精神。何陋轩则从写自然的精神转到写自己的“意”。主题不是烘托自然而是摆在自然中,“意”成为中心。

宋的精神也是今天需要的,“与古为新”的“古”不是完全的宋,但精神是宋的。我要让这种精神贯通全园,在全园中流动。整个设计为何不取明清,而独取宋的精神?不仅仅因为,作为全园主体且年代久远的宋塔本身传达出了宋的神韵,而且,宋代的政治氛围相对来说自由宽松,其文化精神普遍地有着追求个性表达的取向。正是这种精神能让我们有共鸣,有借鉴。所以到了我设计的“何陋轩”,就不仅仅是与我有共鸣的宋代的“精神”在流动,更主要的是,我的情感,我想说的话,我本人的“意”,在那里引领着所有的空间在动,在转换,这就是我说的“意动”。高低不一的弧墙,既起着挡土的功能,又与屋顶、地面、光影组成了随时间不断在变动着的空间。它们既各有独立的个性,又和谐自然地融入到整体之中。

设计者自述文章:


项目图片精选:

于船上看轩

入口


平立剖面图:

方塔园总平面图,何陋轩位于东南角

冯纪忠设计的方塔园何陋轩模型


设计简析:(以下解析来自文章

一 空间的不确定性

在何陋轩中,逐层跌落的平台,依次转向的踌躇不定的轴线,也正是设计者的又一次实践。“日影西移,弧墙段上,来时亮处现在暗了,来时暗处现在亮了,花墙闪烁、竹林摇曳,光、暗、阴、影由黑到灰,由灰到白,构成了墨分五彩的动画,同步平添了几分空间不确定性。”加上时间的因素,轩内空间显得更加生动。

二 传统木构架的新意

方塔园的大门、茶点厅、东门院墙内的垂门都以钢架取代传统木屋架,新意很足,但传统木构架意味仍浓。何陋轩内的竹构更耐人寻味,与木构架相去不远,与钢架似乎更近,但材质迥异。如果把大门的钢架比作唐柳公权的楷书,瘦劲挺拔,方折俊丽,那么何陋轩的竹构就是晋王羲之的行书,自然潇洒。

三 灵感与意境

何陋轩是设计者抒写创作主体之意的载体。弯如新月的轩草顶屋脊,其灵感来自浙江民居。但轩屋脊又不是民居屋脊的翻版照搬,而是设计者取其情态作为地方特色予以继承的新产物,也是设计者“超越塔园之外地区层次上的文脉延续”。另外,地区层次上的文脉延续还表现在何陋轩所呈现的意境上。意境的创造能充分反映出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同时使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超越其创造的客体,主体之意表达得要更充分更深刻。设计者说:“我们争取的意先于笔,自觉立意,而着力点却是在驰骋于自己所掌握的载体之间的。”

四 静中寓动,以小见大

设计者早在《组景刍议》就谈到:“静观其实是动观的组成部分,又往往处于导线的尽端或终点。”何陋轩正是设计者经深思熟虑之后,把轩建造在组景导线的终点,方塔园东南的小岛上。轩内宜静坐、静观、静思。设计者在《何陋轩答客问》中说,“久动思静,现在宜于静中寓动,我设计时正是这样想的”,在轩内静坐,虽跟前无多动景,但刚才方塔园内一大圈游过来,应接不暇,接受的信息是够多的了。此番静静想去“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思想任意驰骋,轩园虽小,可心遨游宇宙,不可谓不大。当心收回来时,从轩内又能遥见方塔,顿有所悟:小小何陋轩原来可包括方塔园设计的全部。这才是真正以小见大。陆机《文赋》中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何陋轩就是理解方塔园之“诗眼”,统领全篇之纲目。

五 何陋轩何陋之有

从建造何陋轩的材料来看,草盖竹构,不可谓不简陋,但简陋中透出的意境平淡,表现手法追求自然浑成不假雕塑,表达了一种朴素之美。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说:“南宗画的原则也是‘简约’,以经济的笔墨获取丰富的艺术效果,经削减迹象来增加意境(Less is more.)。”设计者在设计何陋轩时,也是取“简约”法,亦即“削尽冗繁”,我们只要把何陋轩与西部以楠木厅为主的园中之园比,或者与古典园林比,就能明了何陋轩是“以削减迹象来增加意境”的。规划中原小岛还有通向南岸的桥及南岸还有建筑,现在都删了,原设计中的轩内还有墙与玻璃门,现在也都没了。小岛上没有石叠的假山,土堆的小丘当然比假山要自然浑成。庄子《天道》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何陋轩何陋之有?何陋轩美在朴素 。




冯纪中先生生前珍贵影像与事迹最详记录


注:资料来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注:本文素材来源树状模式网,地平线下的陈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景观周整理,转载请注明!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