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雪涛:写小说的人,一定要坚持你心中那个独一无二的真实
每 个 人 都 是 生 活 记 录 者
每 个 人 都 是 生 活 记 录 者
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机制的原因,拥有话语权的,大多是混蛋;而柔软的,沉默的,坚持了那么一点自我的人,很多都沦为失败者。而事实上,一个好的世界,是所有人都在自己该在的位置。这也是我老写的东西,当世界丧失了正义性,一个人怎么活着才具有正义。
写小说的人,不能放过那道稍瞬即逝的光芒
走走对话双雪涛
01
有时读通了几本书,就可以做一个还凑合的写作者
走走:张悦然有天发微博说,你向她推荐了一本小说:“然后他深沉地说,现在我真的很羡慕你。我问为什么。‘因为我已经看过了,再也没法得到第一次读它那种幸福感了。’他回答。——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推荐语吗?”
我好奇的是那是哪本书?有没有什么书,第二次、第三次读,一样能给你这样的幸福感?
双雪涛:是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
当时我正在写一个小长篇,我的工作方式是上午写,中午出去散步,有时下棋,下午写一小会儿。然后想办法消磨时间,清空脑袋,晚上洗完澡,把白天的东西改一下。当时《自由》已经买了好久,相当厚,摆在书桌,有天拿起来看了几页,然后就看了一天,彻底打乱了过往的作息。
这本书在我心里有个独特的位置,即是他用一种很笨拙的方式呈现了某种已经消亡的伟大,或者说,诚恳地写出了自己的卓越。
那种带着汗味,带着桌子的硬木气息的现实主义,竟然在现代作家的手里再现,而且又带着内在的现代性,把读者彻底包裹住。一种沉浸感,使阅读成了一种生活,和人物以及人物的命运一起生活,这是已经好久没有的阅读经历。经常的情况是,此人写得真棒,厉害啊,漂亮……但是《自由》把我吸纳进去,已经忘记去品评。
我知道自己也许永远也写不出这么一本书,虽然我也带着某种野心在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但是这种风格和完成度,可能不在我的频度里,所以让我更加难以自拔,同时也给我信心。只要你足够好,足够耐心,足够企盼自己的不朽,就可能完成伟业。
当然,值得多次阅读的书很多,而且我愿意多次阅读。我反对细读,逐字逐句地压榨作者的企图,但是我乐意重读。可能有时读通了几本书,就可以做一个还凑合的写作者。
我一直重读的书: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曾经在我大学最迷茫的时候扶了我一把,告诉我即使人生短暂虚无,也要爱智慧。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集,我一直觉得汪的白话文是汉语写作里的高峰。完美的语感,柔软的观望,强大的自信。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李文俊的翻译太好,也许可以说,这是一部李克纳的作品。福克纳永远在谋求着史诗,谋求着人性里永恒的懦弱和强大。
走走:我看你的第一部作品是你的长篇小说《聋哑时代》,你在自己博客里写:“过了一年,翻出旧稿来改,发现当时确实真心想要写好,所以写得不好。”
这句话很有意思,举重若轻、大成若缺,肯定是最难达到的,因为还不能让人看出刻意来。
双雪涛:是,其实现在回头看,包括《聋哑时代》,说实话,没有自悔少作的感觉。不是自负,而是一种对时光在自己身上流逝的痛感。那时的自己,有一种刚刚起步,满腔的情绪和对世界的感知想要表达的幼稚。倒是会使一些篇章,有一点纯粹的,与生活血肉相连的气息。
就像你曾经说,一种满不在乎的深情。现在已经很难捕捉,因为写作已经成为职业,同时也就使写作成为了一种盾牌,抵挡了生活里面很多真实的感受。一切都可以进入写作,也就使一切不那么真实。所以越改越差,越想写好越写不好,可能也是持续性写作永远的难题。
02
我不反对写作教学,我反对可能伤害写作的任何事情
走走:你的短篇《大师》和阿城的《棋王》很像,借了象棋写人,写“术”和“道”的差异,最后又落到了做个怎么样的人的问题。我最喜欢的一段是父亲和和尚下棋,和尚最后说出这样一席话:
“我明白了,棋里棋外,你的东西都比我多。如果还有十年,我再来找你,咱们下棋,就下下棋。”
尤其是最后八个字,“咱们下棋,就下下棋”,这是真正回归了棋道。可是对应上面那个问题,对应我看到的你的几乎所有创作谈里谈到的小说的“伟大”、“牛逼”(即使你把小说比喻成阑尾,把写作者比喻成滑稽的人),我觉得在写作这个层面上,大概我们还都在“术”的层面?
双雪涛:也许,但是也不尽然。可能我觉得的伟大,或者牛逼,应该指的是小说已经超过“术”的东西。
走走:但是没有就“写写东西”那种心境……
双雪涛:那是很难。至少我自己,永远想要写好。即使一个便条,我也修改。写给友人的邮件,我基本上都改三四遍。我觉得这不是问题,虽然艰辛。但是很多时候,随心所欲可能就在字斟句酌的长路里面。
拿出的东西不体面,是永远无法向着随心所欲靠近的。修行可能就是如此,拽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再站高一点,直到有一天松开头发,发现自己已经飘了起来。
但是我反对过多的技术讨论,这个我们之前也争论过,这种“术”我一直比较警惕。
走走:嗯,但是对于很多初学者,注意,是初学者,而不是初写者,有很多技巧,是必须去学的,必须用外在的技巧去清理掉之前多年语文教育浸染的陈词滥调。
双雪涛:我觉得,如果初写作时,还有语文教育的陈词滥调,那可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根本没有写下去的必要;另一种是慧根还在,只是一种残留的习惯。而对于后一种,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解决,向着好东西的标准进发,自动就会修正自己。
而技术,如何写,甚至细分到如何写心理、动作、场景,我觉得是无用的,因为每一个新小说,都是新宇宙,有新法则。小说家有点像匠人,其实完全不是,天壤之别,跟书法、绘画也有着本质区别。没有所谓技术关,只有好还是不好。
走走:很可惜,我了解到的很多西方好作家,都出自创意写作的专业训练。比如得过布克奖的约翰·班维尔、伊恩·麦克尤恩。我觉得是你还不了解整个西方创意写作训练的是什么,只是我们这里笼统概之为技巧而已,因为没有更精准的语言可以形容。
我想先向你介绍一下,我现在了解到的法国创意写作课程。我先生为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上报名了这一课程。第一堂训练课:
1.列出你记忆中有深刻印象的睡过觉的地方。
2.从列表中选出两个地点,分别用1500字描述。注意,不能掺杂回忆等故事性情节;不需要加入想象成分。
他写完第一个,轻而易举。写第二个,冥思苦想。这时他才发现,还原一个场景,是非常困难的。
3.上传后,其他同学会一起点评。包括老师自己也要交同样的写作练习。
4.老师会发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不同气质的篇章,帮助大家理解。描述一个自己睡觉的场景,都有哪些不同方式。
目前他只上了第一堂课……这些笼统而言,我们这里都叫“教技巧”。
双雪涛:其实这些东西我也很感兴趣。从侧面,我也参与过设计这样的课程。像得红斑狼疮的奥康纳,像哈金,像卡佛,其实都经过创意写作教程的训练。
我相信确实是有帮助的,我只是在警惕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不对劲的地方,这可能是一个写作的人老在思考的事情,一个东西是不是有不对劲的地方。
现在西方一些评论家,也在忧虑,西方的文学写作课程是不是正在杀死写作,因为这里面有一种特别理性化的气味,条理化的东西,因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越来越理性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是不是会湮没一些写作人的根基,这是我担心的。
比如我去过两次台湾参加活动,他们的写作班也很蓬勃,但是其实也出现了瓶颈,正在谋求着突破。我不反对写作教学,我反对可能伤害写作的任何事情。一个人写作,首先是感受,对于世界的接受能力。
走走:会被此伤害的,本身也走不远。
双雪涛:这么说,可能就会出现更多的悖论。但是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多了解一些创意写作教学的东西。也许了解之后,不会这么偏狭。但是现在,这个时点,我还是偏狭的。我之所以写小说,可能就是因为很难去笃信什么。
03
一定要坚持心中那个由你命名,独一无二的真实
走走:父亲和和尚的终极对决,怎么会想到出现“十字架”这样一个赌注?
双雪涛:十字架是一种献祭。写《大师》的时候,我正处在人生最捉襟见肘的阶段,但是还是想选择一直写下去。有一种自我催眠的烈士情怀。
当然也希望能写出来,成为一个被承认的写作者,但是更多的时候,觉得希望渺茫,也许就无声无息地这么下去,然后泯灭。那这个过程是什么呢?可能就变成了一种献祭。
我就写了一个十字架,赌博,一种无望的坚定。因为我的父亲一辈子下棋,当然故事完全不是他的故事,但是他为了下棋付出之多,收获之少,令我触目惊心。比如基本上大部分时间,处在不那么富裕的人群;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只是在路边的棋摊那里,存有威名。但是一到他的场域,他就变成强者,享受精神上的满足。
当时他已去世,我无限地怀念他,希望和他聊聊,希望他能告诉我,是不是值得。当时已无法做到,只能写个东西,装作他在和我交谈。
走走:90后写作者国生有天和我谈到王家卫的《一代宗师》(3D新剪版),他说:
“本来以为在说武林和宗师,但好电影一定是在说人生:人生注定一败涂地,但还是要有人的尊严、气节、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肖申克的救赎》,因为人生如果不是往一败涂地走去,谈信念也未免太过轻易。也像是巨石注定要滚落,只有这时,人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现……”
我觉得这番话非常适合阐释你对《大师》的结局设计。
双雪涛:嗯。也不能说,结尾上扬就肤浅。人生到底是有很多面向,但是从一个失败者身上,也许能看到很多东西。人注定毁灭,地心引力太强大,注定要落在地上,落在死亡的岸上。毁灭的过程,有时有那么一点光泽。
海明威老说这个,其实是某种真谛似的东西,人生的悲剧性基础,和划落过程中那么点光泽。写小说的人,当然可以写悲剧,写喜剧,但是不能放过那道稍瞬即逝的光芒,这可能是我一直在留意的。
《大师》的结尾,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结尾,所谓正常,就是我认为的真实。每个小说家都有自认为的真实,这是写作的乐趣所在,但是一定要坚持心中那个真实。由你命名,独一无二的真实。
走走:我一直觉得《大师》里有很多你和父亲的真实记忆,结果你说“全是虚构。真实的东西占多少?一点也没有。小说里的真实和虚构不是比例问题,是质地的问题”。
我们来具体谈谈你对质地的理解吧。
双雪涛:小说,与现实的距离之遥远,超出很多作家的想象。因为语言本身,尤其是中国语言,就带有虚构性。汉语是诗的、叙述的、隐喻的、间离的语言,所以小说本质上,就是虚构,即使是真实记忆,到了小说里,马上瓦解、粉碎、漂浮、背景化,然后成为另一种东西,就是你的精神世界。
这是完全属于精神领域的场子,无论你带进来的是什么,都变成主观的、意识层面的东西,和所谓的现实的真实彻底分离。我所理解的质地就是这个,来到这个世界,先选择记住,再选择遗忘,然后开始创造。
走走:现在重新回过头来看《大师》,我觉得它像是你对自己的某种警醒,某种人生选择的暗示。
纳博科夫写过一个长篇小说《防守》,天才棋手被关心自己的庸妻一步步扼掉了退路和空间,最后走上了死局。《大师》里的父亲,原本也该走上专业道路,但是因为母亲离家,父亲不再下棋,回归生活,最终被繁琐的生活本身毁掉,成为傻子。
我忍不住会想到你最终放弃家人为你选择的法律专业、银行生计,走上专业写作的道路,你在向你已去世的父亲致以尊敬与爱的同时,也选择了承受生活意义上的重,成全生命意义上的重。
双雪涛:我从小其实一直希望完成父母的心愿,成为一个工工整整的学生。成绩一直还凑合,就一路走下来。其实过程中,有过几次选择的机会,比如去写字,比如去当运动员。
但是现实的强大就是,你一旦走偏,就无法再回来。我就小心翼翼地继续走,路两旁的东西就当是风景,看看而已。大学毕业之后,工作比较安逸,一切想要我达到的,我基本上都达到了。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时刻。人生极其扁平,我的人生,就放在一纸档案里,拎起来就能拿走。因为一直阅读,但是很少写东西,高中时,我可以流畅地阅读古文。偶尔写作文,老师觉得不太差,其实那时如果认真写,也许也能写点什么出来,但是从没往这方面想过。
就是当起银行职员之后,迫切地想要把自己袒露出来,把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搞清楚,就开始写东西,然后发现,我操,这玩意有意思。然后矛盾就出现了,到底干嘛去。
因为你看了我投给《收获》的小说,给我打了个电话,所以我觉得还是写小说去吧……所以承受生命力的重,其实是内心的一种自私。为自己整一把,干点有趣的事儿,成为一个说得过去的小说家。人生中第一次,有了可称之为事业或者理想的东西。
一晃好几年过去,觉得蛮好,家人比我承受的压力要大,我自己一直乐在其中。当然也有崩溃的时刻,虚无茫然的时候,挺过来,一看,还可以,也许比干别的,崩溃的时刻要少一些。
04
当世界丧失了正义性,一个人怎么活着才具有正义
走走:很多评论文章都把你的《大师》和阿城的《棋王》相提并论,作出种种比较。我感兴趣的是你在写创作谈时写道:“我高中时看过《棋王》,深受震动。现在再看,觉得很好。”
为什么你的阅读感受会从“深受震动”下调至“觉得很好”?
双雪涛:你看得很细啊……首先《棋王》对于中国文学影响之大,我觉得不下于那几个老被提起的长篇,比如《白鹿原》之类。因为《棋王》是个人的、精神的,里面有道,而且语言完全去政治化,去西方味。
在那个年代,写出这样的小说,只能说是天才所为。因为耳濡目染的,不是这种东西。这种东西,接续的,是早已经被遗忘的传统,被烧掉,否定的东西。
我高中时第一次看《棋王》,震动确实很大,觉得小说写到这个程度才有意思。而且阿城的《棋王》,叙述是非常有距离的,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叙述姿态。他自己也说过,你们看着激动,我自己不激动,我很冷静。所以从各方面,这个小说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甚至是提纲挈领的。
现在再看,第一觉得阿城对于棋本身,是不懂的。他写了一点下棋的过程,看起来应该是不懂的,或者他就没打算往懂的方面写。他的棋,直接换成武术是可以的,没什么不同。棋对于这篇小说,只是个形式,而非内在关联。
第二,那种语言,还没有很好地溶解在叙述里,有时会一跳,一个词,会觉得厉害。比如,“喝水,在身体里一荡。”荡,可见他是炼字的。里面有很多动词,都是炼过之后的选择。还是多少有点做作,矫枉过正的东西。可惜他不太写了,真想看看他现在写小说是什么样子。
走走:“一年里我写了十几个中短篇小说,每篇都不太一样”,因为你不太喜欢“风格”这个词,觉得风格就是约束,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你小说里重复出现的一些元素:
大火(《大路》《平原上的摩西》);工厂——倒闭、工人下岗的和还没倒闭的(《安娜》《平原上的摩西》《大师》《走出格勒》);踢足球(《冷枪》《我的朋友安德烈》);引用圣经(《平原上的摩西》《长眠》);打枪——打真枪或在游戏里打(《长眠》《靶》《冷枪》);艳粉街(《走出格勒》《平原上的摩西》);残疾,跛脚或者独眼、带翅膀的婴孩降世因此被视为不祥的谷妖(《跛人》《大师》《走出格勒》《翅鬼》);抢劫(《大路》《平原上的摩西》《走出格勒》);诗歌(《生还》《我的朋友安德烈》《长眠》《走出格勒》)……
我觉得这些元素基本勾勒出了你这个写作者?
双雪涛:真厉害,还真差不多。我出生在沈阳市一个繁华商业街的胡同里。当然当时的繁华和现在的繁华是两码事,可能那时候出门能买两匹布、一袋苹果,吃点冷饮,就算是与繁华接近了。
那个胡同我大概住到十岁,就是我记忆能力大大增强的时候,搬到了市里最落魄的一个区域,艳粉街。我的邻居大概有小偷、诈骗犯、碰瓷儿的、酒鬼、赌徒,也有正经人,但是得找。总之,在那个环境里,会看见各种各样的人。
有个女孩,十岁,和我打架,输了,半夜把我家的门卸了下来。她没有妈妈,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姓,姓仇。我就住在那里,然后每天父母骑车,送我去市中心上学。那里也有学校,但是教学水平可以想见。
到了市区,我又是另类,大家都住在学校附近,我是个野孩子。虽然一直成绩可以,但是总体上,隔阂很大。艳粉街有条火车道,我老去那玩,去看火车,觉得火车是特别牛逼的东西,威严,承载着巨大的想象。那里还有煤场,我曾经就在煤山里走失了,差点回不了家。
这一切,都是我一直牢记的东西。因为就在我的血液里,无论表面看起来如何,无论写东西之后如何如何,我还是艳粉街的孩子。
你说到诗歌,我很爱读诗歌,但是不会写。诗歌里有些语言的童贞,我喜欢那种组合和韵律,大多数不懂,但是语言本身就比较可看。《长眠》里我写了一点,但是写得很差,不入流,算是过了一把瘾。
《圣经》是因为我老读,有时候就翻翻,因为我们这些人大多数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学。西方文学的根基是西方社会,而西方社会和宗教的关系太密切。读《圣经》,或者读柏拉图,都是接近西方文学的方式。
我不相信一个东方人,能够完全地理解西方的神,半路出家的信徒我也总是抱有怀疑,但是不妨碍我去了解他们的神。那里面充沛的元气,和舍我其谁的腔调,是写作者非常需要的东西。
走走:你似乎还有某种奇人情结,《大师》里精于棋艺的父亲,《靶》里笨拙文弱却神枪手般的兰江,《我的朋友安德烈》中的理科“天才”安德烈,《无赖》中的小偷老马,《冷枪》里可以在枪战游戏里拿全国第一的老背,《长眠》里的诗人老萧……他们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奇怪或奇异之处。但也正因为这种天生长了反骨或多了翅膀的“奇”,他们全都是现实生活的失败者,穷困潦倒,被太过正常的人淘汰在社会底层。
为什么你会迷恋预设物质生活的正常与非正常、精神生活的平庸与不平庸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结构?
双雪涛:一方面来源于我父亲,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还有就是我对技艺本身,比较痴迷。
我觉得一个人把一种东西做到极致,就接近了某种宗教性,而这种东西,是人性里很有尊严的东西。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神祗,就是自己的手艺。小说家本身,就是文学这个宗教的信徒,也是在努力把某种东西做到极致。塑造他们的时候,倾听他们的声音,某种程度,也是对自我的迫近,而现代人,正在丧失这种专业性。
专业的细分,导致一些人掌握的职业性是很虚无的东西。我向往那种有着生命体验,凝结着个人对世界思考的手艺,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这里面也有一点对社会机制的反叛,就是在这个体制里头,边缘化的、多余的人,到底是不是无用的,过着没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机制的原因,拥有话语权的,大多是混蛋;而柔软的,沉默的,坚持了那么一点自我的人,很多都沦为失败者。而事实上,一个好的世界,是所有人都在自己该在的位置。
这也是我老写的东西,当世界丧失了正义性,一个人怎么活着才具有正义。
05
写作需要一点任性的东西
走走:对你的小说,很多评价是写实、冷峻、坚硬,但它同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举重实重。
你一直跟我说是因为你每写一个都“拼尽全力”,但我现在想到,是不是和你一直会预设上述那种二元对立结构有关?非此即彼,不是有了正常生活从此平庸,就是有了强大精神世界从此被社会拒绝接受。人生的困境如果有更多色彩,更多复杂向度,大概才会到达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不是现在你笔下的主人公被压垮、被摧毁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双雪涛:说得非常好,这是我非常想去尝试的东西。二元化的东西,我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有人总结了一下,看去上好像是有道理的。这里面存在着我对世界的简化,或者说,一种主观的浪漫。
但是这个东西的解决方法,可能需要时间,需要多写多读,对于世界的观察更丰富和透彻。我想进入这个过程,慢慢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写坏点东西去完成。谢谢你说到这点,正是我在琢磨的问题。
走走:看你的稿子,有一个细节印象很深,是你的署名方式:双雪涛 作品,署名和小说标题往往会占去一整页。别的写作者不会像你这样,他们不会加上“作品”二字,我觉得这个细节看得出你怎么看待写作这件事。
双雪涛:嗯,可能也是比较自恋……我是希望每一篇东西,拿出来,都叫一个作品,而不是一个什么其他的东西。
而作品的定义,其实是有要求的,大概应该是形式和内容上,有一点圆满性,有一点自己独到的东西。就像小说家这个词,我不太敢用,可能有了很多很多说得过去的作品,才能叫做小说家。
走走:你因为喜欢文学,最早为《看电影》写了很多电影评论,是不是工作机会让你接触到台湾办了个BenQ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写《翅鬼》(又名《飞》)这样一个题材?
双雪涛:也不是工作的机会,当时是有个朋友看到了《南方周末》上的征文启事,告诉我:“也许你可以搞搞,看你读了不少小说,也看了些电影,这个比赛两样都有。”我就去参加了。
当时家里一团乱,总之是有一堆家族琐事,我就让他们吵吵闹闹,自己关起门来写,写了二十一天,好像是一口气写下来,几乎没怎么修改,也没有太多犹豫。
因为是台湾的比赛,首先想到了海峡,想到征服和被征服,奴役和被奴役,想到了自由,然后想到一个非常令自己心动的意象,就是井。先想到井,然后想到长城,然后想到一对男子,也就是义气,然后想到一大群人,也就是族群。
我想了一周时间,其实这些基本上都比较清楚,但是想不出开头的第一句话。后来脑海中突然冒出一句:“我的名字叫默,这个名字是从萧朗那买的。”这一句话解决了故事背景、发生年代、幅员广度、个体认知的所有问题,最主要的人物也出现了。
后面的写作就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写,不停地写下去,这是我第一个可以叫做小说的东西,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创作的巨大乐趣。我常在深夜里战栗,因为自己的想象,和自己超越自己的想象,自己给自己的意外。现在回想,那真是太令人怀念的夜晚,一切存在未知,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故事。
走走:《翅鬼》写的是雪国,一群有翅膀的奴隶为了权利与自由,与一群没有翅膀的统治者殊死斗争的故事。你生在沈阳,见过太多雪,名字里也有“雪”。而主人公萧朗被砍去翅膀、被阉割的情节也让我联想到你的家世:
你家“祖籍北京,听说祖上是给溥仪做饭的,伪满成立之后跟着出了关。爷爷是满族人,‘文革’的时候吓坏了,一斧子劈烂了家传的族谱,从那时候起,我们全家都变成了汉族”。
被斧子劈烂的家谱与被砍掉的翅膀一脉相承,而写作是你高飞从而找回自己身份的方式……
双雪涛:这里面的翅膀,其实是我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因为当时手头的工作相当刻板无趣。单位的朋友也很多,其实对人本身,很多我是喜欢的,但是那个氛围确实让人窒息,一切都像是卡夫卡笔下的世界,我内心向往着挣脱,但是不知道要挣脱到哪里去。
挣脱首先要有翅膀,翅膀是我逃走的最好工具,但是这双翅膀,又几次被我自己斩下,因为我很难确定自己到底是谁。这个自己到底是谁的问题,和我的血缘方面的东西关联较小,也许有潜意识的关联。更多的是,我到底是个什么货色?该干点什么?飞,能飞多远?有没有属于我的故乡。而这个故乡,也许是安妥心灵的所在,我找寻的更多的是这个东西,精神世界的安放地。
走走:2011年,你的小说处女作 《翅鬼》(中篇)得了首奖;时隔一年,你的另一个长篇小说写作计划《融城》又获得第十四届台北文学奖年金。这两部作品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奇幻类型小说特征,但是从你给我的投稿日期来看,这期间你又攒了一个长篇《聋哑时代》,却完全遵循了纯文学写作的传统路径。
按理,写类型小说尝到了甜头,怎么会浅尝辄止,选择一条更艰难的路呢?
双雪涛:在我心里,《聋哑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其重要程度,类似于一种良药。我曾经患过严重的失眠,在初中的时候,一是压力太大,二是思虑过剩。导致的结果一个是失眠,一个是出现了阅读的障碍,基本表现是,一旦读书,文字就会变成清晰的声响。
这个毛病其实一直跟着我,所以很长时间,我阅读,有时要花很大的力气,但是一点点地克服了不少,但是不敢写作,因为脑中的那根大梁曾经断过。写完《翅鬼》,我发现大梁还在,过程有过几次抖动,但是还好,我就想,怎样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初中的磨难写出来。
而我一直认为,那个年龄对人生十分关键,是类似于进入隧道还是驶入旷野的区别。而我初中的学校,在我看来,是中国社会的恰当隐喻。控制和权威,人的懦弱和欲望,人的变异和坚持。
所以写完《翅鬼》,我就全身心地开始写作《聋哑时代》,一方面是想写一部好的小说,写出我们这代人有过的苦难。而苦难无法测量,上一辈和这一辈,苦难的方式不同,但是不能说谁的更有分量。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另一方面,是想治愈自己,把中过的玄冥神掌的余毒吐出来。这个过程,十分艰难,但是还是完成了,存在着很多瑕疵,但是我也为当时的自己点赞,这里没有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的界限,这里面只存在我当时最想说的是什么。
走走:你曾说过你极端看重语言。那么你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语言?事实上,我觉得你在写类型小说的时候,很快会转换到和你其他纯文学小说不同或者说正相反的语言风格上。它们华丽、啰嗦、煽情,完全没有你在纯文学杂志上发表的那些的简洁、节制、力量感。
语言也需要这样的“分裂人格”吗?
双雪涛:哈哈。我觉得,我提供出来的,是我当时能提供的自认为好的语言。而且在把《聋哑时代》修改成短篇和中篇之前,我一直在写比较长的东西,虽然不是大长篇。
《融城记》和《刺杀小说家》,都是村上春树的产物。当时我极其迷恋村上,欲罢不能,几乎把他的书全找来看了一遍(除了最初的三本),包括杂文、采访。
我喜欢他的文学观,也喜欢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操守和职业性。到现在为止,我还从他的东西里汲取营养,也许我辞职也和他有关系。但是他的语言,在那时影响了我,我不知不觉操起那种语言讲故事,遮掩了某一部分自己的语言习惯。这其实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修改,不断形成自我的过程。
我也曾学习过卡佛,写过比《刺杀小说家》更做作的东西。我也曾模仿过余华,写过现在看来让自己难堪的浅薄冰冷的东西……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我一直认为,写作需要一点任性的东西,放肆的东西,浅薄的东西,不那么贪图赞美,但是自己想写的东西。有时候,认真地走一些弯路,是有益的。
也许下一个东西,我可能会写得更放肆些,谁知道呢。写作者首先要保证自己叙述的激情,保证自己对世界的兴趣。深刻、简洁,当然是好的,但是有时候也要警惕寡淡和无聊,努力写出自己当时所想的,所感受的,所喜爱的,就挺好,也许将来会让自己难堪,但是也许这种难堪没那么坏。
我一直觉得,写作保持生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拓宽自己。也许写得不好,但是有兴趣就应该去试,而不是固守自己的疆土。就像你写你的历史系列,其实也是一种冒险,但是至少你去试。
06
辞职写作,是我人生中最离经叛道的事情
走走:有评论文章说你的小说“大都有一个镜像式的结构,表现在叙述视角上,是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的使用和‘他者’的存在的并置……几乎都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但核心主人公却又非‘我’,而是其他人”。
我想他的结论背景应该是拉康的镜像理论,因为在拉康看来,“自我无法靠主体本身得以确立,它必须是主体依赖于自身在外界折射出的镜像关系才能够得以确立”。
你笔下的“我”几乎都安于现状,因此安全,而“我”内心真实的欲望都投射给核心主人公去尝试,去冒险,去失败,最终“我”只需要有效规避成为“他”,“我”就能免于恐惧,尽管“我”对自身境况也会“深感厌倦和无奈”。
我觉得这是为什么大家觉得你的小说冷、硬的原因之一,有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把“我”豁出去,一起(而不是旁观)冒险,一起付出代价?
双雪涛:《聋哑时代》里的李默,其实是我写过的东西里,叙述者参与感比较强的,那可能是唯一的一个,而且其作用,更多的也是观望者。不是我喜欢当观望者,而是叙述者和他所看到的所有人都是“我”的一部分,是孙行者身上的汗毛。
也许将来我会试试,但是不会刻意去试,既然大家都是我,谁去试,都没有关系。
走走:我觉得我做访谈,特别想弄清楚的,是影响这个人写作的人生问题,是这个作者看待世界的方法……所以你写作时的旁观我觉得潜意识里,你有某种自保的倾向……
双雪涛:嗯,田耳也说我性格里,有某种求稳的倾向。这个确实存在,我希望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位置。因为从小到大,只有这么干,才能一路走下来。很多卷子,要检查很多遍,导致我现在关门都要关上三回。
这种从严格教育体系里成长的经历,可能一直在影响我,理性的、保守的、有条理地去生活。一切最好都不要失去控制,一切最好都比较恰当,即使有风险,也是恰当的风险。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
辞职写作,是我人生中最离经叛道的事情。
其实那时的想法,也是想从这种妥当的意识里把自己拖出来,但是也许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在成家之后,更多的东西需要考虑。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他人。
从某种程度,家庭就是一种体制内。而这种体制内,可能也在影响着我,归属到原来的性格里。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困境,但是我觉得,一个写作者永远处在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而他面对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
走走:那么写作正好应该是一次臆想的安全的冒险……我是觉得,也许你写到一定时候,觉得自己有了个瓶颈的时候,可以再想想这个角度的。
双雪涛:对,臆想的安全冒险,非常准确。你说的瓶颈,我希望自己能提前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那只能站着去面对,别让自己趴下。
......
走走:2015年第二期《收获》发表了你的中篇《平原上的摩西》,在给《收获》订阅号写的创作谈中,你提到“每个写作者不但创造着作品,也在创造自己”,你希望通过写作,塑造出一个怎样的自己?
双雪涛:啊,又是一个好问题……
我希望自己有写作者的尊严。其内涵可能就是,最高目标就是写出好东西,这种常识。希望自己能一直牢记这个常识。
我希望自己更卑微,永远记得自己是文学的学徒,在写作的过程,一点点发现自己那么平凡,而人性的幽深和世界的广大也可以用平凡去体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永远对他人保持兴趣的人,因为写作就是对他人的观望。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具有道德感的人,希望文学无处不在的道德感能感染我,让我接近自己心目中的美好。
走走:最后我们来谈谈福克纳吧,福克纳早前影响过中国一干先锋作家,近来我又听到不少年轻作家提起他,比如路内、阿乙。你在创作谈里这样写:“感谢福克纳老师,虽然我不太懂你。”
你要感谢他的是什么呢?
双雪涛:哈。我感谢他,是因为他的书那么难懂,但是还是影响到我。虽然我无法用他的方式去写作,也无法写出他那种让人一震的开头。但是他的本质,是敢于写出他看到的人性里的所有东西,也敢于表现他的道德观和宗教感,更敢于开创他自己的文体,去开拓小说的场域。
但是我还是认为,他的东西中国作家不要陷入太深。有些东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由伟大的作家写出,而不是什么伟大的形式。所以我感谢他,是感谢他告诉我,什么叫做纯粹的作家,什么叫做勇敢自信的叙述。
文章选自走走著《非写不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