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戏02级同学聚会 班长说:虽经岁月磨砺,再相见,依旧是温暖的亲情
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今年的5月4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2级校友入学20周年返校活动,在东城校区举行,全班42名校友和多位教师相聚在校园里,欢声笑语畅聊往日时光,场面很是温馨。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时任班长的李金哲,他与我们一起分享了这次聚会上的难忘经历——
李金哲告诉记者,其实,毕业之后,同学之间也有过几次聚会,不过都是小规模的。即便是如此,因为种种原因,身为班长的李金哲出席的次数很少。
“这次聚会对我而言,应该是从毕业后,时隔二十年,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回到老同学们中间,回到母校中央戏剧学院;而且,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同学们来得最多的一次——全班42名同学和多位教师相聚在校园里,参加了本次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2级校友入学20周年返校活动。”与母校、与很多同学一别多年,这一次的“返校”,让李金哲觉得意义非同一般。
“从入学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每一位同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人生的阅历上,在生活的经历上,都沉淀了许多,同学之间的同窗之情,和老师之间的师生之情,显得更加沉甸和浓郁。”“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还会为交作业、创作汇报作品而在学业成绩上有所比拼;毕业几年后小聚的时候,也会在事业上有着良性的比拼和较劲;然而,时隔二十年以后,大家再见面,以往常被提及的事业、工作、发展等等,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却彰显出了同学之间的那种情谊是那么的厚重。”
说起对于母校的情感,李金哲的描述相信很多深爱着自己母校的人都会有着这样共情。
“毕业后,由于忙于工作,这么多年很少有机会回学校。有时候路过东棉花胡同39号院的时候,也只是匆匆地瞥一眼,又匆匆地穿行而过,却在心里怀念起母校,也会瞬间涌起一些大学期间的回忆。而那个地址,那个校园,给我们带来的,就像是家一样的感觉。如今,再见到同学、再见到老师们的时候,更像是一家人在一起。而见到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当年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帮助。”“特别是这次‘返校’,走近校门口的时候,看到老师在等候这每一位同学的到来,那一刻,感觉好温暖,那是纯纯的简简单单的亦师亦友的情感,那个瞬间,令人非常感动,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当天下午,所有同学再次走入当年的教室——勿忘剧场,重温课堂时光。多位同学还即兴复排了学生时代的汇报片段,《卖包》《赵氏孤儿》《三口之家》、黄梅戏片段等作业把大家拉回了二十年前的学生时代。
李金哲说:
“我全程都在笑,咧着嘴笑。”“前一天,我还在想,一定是要沉浸式地参加这次聚会。不浪费这次很宝贵的聚会时光,不浪费和每一位老师、同学相处的时光,完完全全地去感受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片树叶,每一个人的笑脸,每一个人举手投足的一瞬间,包括空气中弥漫的笑声、欢呼声……我想拥抱这一切,极力地去‘占有’这次聚会的每一刻,每一秒……。”
李金哲越说越激动,仿佛是站在舞台上,激情忘我地诵读着自己的台词。
短暂地平复了情绪之后,李金哲向记者介绍道,活动当天,表演系2002级全体校友还通过捐款的形式回馈母校,并祝愿母校欣欣向荣,像常青藤一样永远根深叶茂。
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平睿颁发捐款证书,身为班长的李金哲作为代表领取证书,并表示将继续传承中戏精神,秉承“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坚守中戏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为母校争光。
李金哲说:
“我理解的传承中戏精神,不仅仅是在专业上,更多的是在为人处世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坚韧,是对待专业孜孜不倦的求索的精神,是对待生活、对待家人的关爱与温暖。而做好这一切,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个字——真。”“就像我们做演员,你只有真的投入到角色中去,只有自己先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令观众信服,大家才会觉得你演得好。尤其是在我们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我相信每个人都对生活、对人生有所思考和反思的。我也相信每一位经历过这三年的同学乃至更多得人都会有这样得感受,用真让自己过得开心,同时,积蓄正能量,然后把更多的关爱,关心和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周围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真感染他们。我想,这应是对中戏精神最好的传承。”
———— END ————
往期推荐
●我骄傲!我的同事们拿了个响当当的冠军!
视讯预告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李雄峰 车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