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星|《品牌思维》:水平较差的营销讲师自创的理论,洞察力、概括总结能力都不够,也没有证据证明理论的有效性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作者在书中把品牌分成信誉品牌和顶级品牌。作者尝试总结顶级品牌的运营原则。比如拒绝一部分客户(比如让一部分客户买不起),给自己编个故事,把自己跟一些文化关联起来等。


作者总结的7个原则是:

1:最高使命,即第一要务——成为独一无二;

2:渴望与归属感——挑战是双向的;

3:非销售行为——诱惑之上;

4:从神话到意义,探求深度的最佳方式;

5:重中之重,产品才是品牌的核心;

6:因梦而生,泡沫永远不会破裂;

7:成长永无止境,中级平衡法则;


这7个原则总结的比较差,首先是太罗嗦了,其次含义比较模糊,更严重的是这7个原则之间还有交叉包含。看完全书后也还是感觉作者没能把7个原则说清楚,基本是一些已知的商业营销原则的拼凑,他自己的独创没看到。


总体来看我认为作者是一个水平在平均线以下的营销讲师,洞察力、概括总结能力都不够,本书是他自创的未经验证的理论。


腰封说“300个权威品牌终极验证,在欧美、亚太市场无一败绩”。书中完全没提这事。作者完全没有意识他说了一大通,到底是不是有效,得给一些例子。全书举的基本都是别人的例子。例子举的也比较差,经常是比较牵强地跟他要说的道理扯上关系。


翻译略差,译者语文不过关。个别商业词汇也有问题,比如把“美弟奇家族”翻译成了“梅迪奇家族”。


总体评价2星,不值得看。


以下是书中好不容易找出来的还略有点用的信息的摘抄:


1:品牌策划人需要再次向消费者证明,他们并不是只会营销的空壳。实现这目标的着手点,就需要品牌拥有明确的立场。有能够令消费者信服的品牌价值和能够与消费者沟通的品牌信仰,是展开品牌客户关系的基本条件。P22


2:现代信誉品牌或顶级品牌极其注重营销承诺的兑现,顶级品牌更倾向于谦虚地阐释自己的营销理念,而不是对自己的品牌进行过度包装。顶级品牌往往会采取吸引消费者的模式,而不是榨干他们。P27


3:因此,市场专家最近一项研究得出结论:“73%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立场明显、有清晰世界角色的品牌。”(伍尔德里奇,2013年6月)今时今日,信用卡小票再也不是消费凭证,而是越来越像现代的“嗜好信”。P45


4:意外的是,其他研究显示,新兴市场似乎比起西方社会更能成功地要求企业承担社会意识、负起社会责任。P46


5:新型精英人群偏好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词语来定位自己,这样可以加强自身的魅力,鼓舞自己的精神,使自身与其他人群得以区分开来,这些词语包括:权威、自然、温暖、简单、诚实、真挚等。P54


6:市面上的大多数品牌,尤其是大众品牌,对消费者来说,从未发生过排外现象,但是现代信誉品牌或者顶级品牌却必须以此来增加个人魅力。P60


7:只有你是帕纳拉俱乐部的一员,才能在朋友的口中或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找到隐藏菜单,这样你才能点单享用。这会让你有一种身处某个小集体中的愉悦感,P92


8:顶级品牌通常会把品牌和"名人雇佣兵"之间的关系先阐释清楚,在营销过程中名人的形象往往会变成顶级品牌产品的忠实使用者或顶级品牌的忠实拥护者,商家借此形象来提升品牌产品的信誉。在老天面前,国王和品牌都是平等的。P112


9:必须要让顾客觉得,购买产品之外,还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否则产品的高昂价格就显得不合理了。从这个层面来看,顶级品牌便站在"所见即所得" 的对立面了。P116


10:最初,依云营造的品牌神话有些让人乏胃,或说不吸人眼球。毕竟和依云一样带有神话色彩的泉水小镇,数量确实不少。因此,依云在1988年决定将广告营销方向转移重心,使用一些完全杜撰出的故事。P117


11:不论是从物质上还是心理上,顶级品牌都绝不希望所有人都买得起它们的产品。这就是它们彼此间的区别和差异,商家故意让某一部分人群无力消费,从而让其他顾客感觉到自己是高端人士——在所知上高人一等。P118


12:顶级品牌通常会倾向于将责任分配给创新大师(主管创新和突破)和商业大师(主管运营和执行)。P20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