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星|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英语写作指导,不适合外行阅读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止到6月15日)


2018左其盛经管新书差评榜(截至到6月15日)


2018读过评过的书(截至到6月15日)


全站索引(截至到6月15日)





作者是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书的内容是英语写作原则。作者认为他有资格来说如何写作,写作跟他的研究方向相关。


这本书出现在了心理学或社科的新书畅销榜中,读了一部分发现是纯粹的英文写作书,适合相关从业者阅读,不适合行外人士阅读,太专业了。


想了解作者的基本思路,看阳志平写的“推荐序2”就可以了,对作者的思路做了不错的总结。基本的原则还是可以适用于汉语写作的,就是要简明,生动,口语化,为读者考虑。


总体评价2星,不从事/学习英语写作的话,不推荐阅读。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与汉语不同,英语经历了三个语言时期:古英语、中英语和近代英语,三种语言虽有联系,但差异极大。因此,今天追溯英文写作传统,更多是从近代英语算起,《圣经》英文译本的诞生即是标志事件。#146


2:就像我们今天熟悉的一个隐喻:现代人是使用石器时代的大脑生活在21世纪。你我都是使用同样的大脑在写作。我们的大脑受制于千千万万年来的星辰起落、狩猎采集、演化大道。比如人类的语言习惯是有生命的大于没有生命的;人类先于动物;阳性大于阴性。#173


3:因此,认知科学家们纷纷来到人文学者的地盘,谈诗论文。客气一点儿的特纳与人文学者合著了《像真相一样清楚简单》;娶了小说家做妻子的平克则在新书《风格感觉》中致力于站在认知科学前沿研究角度,为当代作者提供一份风格指南。#178


4:原则1:节俭使用元话语你可能听过元认知、元记忆、元学习,认知科学关心“meta”词缀,不少术语均以“meta”开头。元话语(metadiscourse)是指语篇中标示话语结构的标记语言,相当于为读者“设置路标”,提醒读者该注意什么。#183


5:原则2:放弃专家腔,更自然地对话#199


6:原则3:写作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词汇#207


7:原则4:陈词滥调,如避蛇蝎请使用新鲜、言简意赅的词汇来代替陈词滥调。读者读文章就像看戏一样,沉浸其中,陈词滥调容易让读者出戏。#214


8:原则5:抽象名词,远之;抽象概念,论之#223


9:先说“性度力”。打开在线书店网站检索,你会看到这类图书标题:《自控力》《演讲力》《说服力》《沟通力》《领导力》……文笔差的文章中,你时不时又能读到:专注度、自由度、可信度、关联度、相关度、聚合度、生活满意度、显著性、安全性、易用性、自觉性、特异性、敏感性、科学性、鲁棒性、效度、演讲力。这是吓唬外行。奥威尔将这类词汇称为“语言的义肢”,能砍就砍。#226


10:另一类滥用抽象名词的例子则是官僚体。什么是官僚体?文章中充斥了大量“问题”“模式”“水平”“观点”。#230


11:原则6:去掉僵尸名词“名词化”是指将动词改变为名词,这是写作大凶器。鲜活的动词密封为名词,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和动作发起者的关联也被大大削弱。比如,“确认”变成“做出确认”,“决定辞职”变成“做出辞职的决定”。#232


12:原则7:采用主动和互动风格尽量采用生动、互动的风格,提高情感指数。#237


13:原则8:被动语态,并非洪水猛兽《风格的要素》等英文经典写作手册反对使用被动语态。不过平克指出,如果你只是偶尔用用被动语态,尽管大胆使用。只是需要记住一个原则:此时,你试图攫取用户注意力,集中到你要突出的事物上。#246


14:我是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所谓写作风格,说到底,不就是有效运用语词来吸引人类心灵的关注吗?#279


15:据英国学者理查·劳埃德-琼斯(Richard Lloyd-Jones)的研究,古代苏美尔人留下来的黏土板就载有对于年轻人写作技艺下降的抱怨。#332


16:如果作者想埋葬自己的角色及行动,除了“模式”和“水平”这类语言棺材,英语还提供了另一个危险的武器——名词化,也就是把一个词变成名词。#924


17:人称代词“我”“你”常常不仅无害,而且十足有用。正如古典风格所建议的,它们模拟一场对话,也对记性不佳的读者有帮助。#949


18:把僵尸名词变回生机勃勃的动词,把被动语态变成主动语态,这些建议在写作指南和简明语言规则中随处可见。根据我们刚才看到的理由,这通常是好建议,但只有作者或编辑明白了其理由,它才会是好建议。#967


19:本章中,我提醒你们注意,许多写作坏习惯使文章沉闷:元话语、设路标、缓冲、自我辩解、专业自恋、陈词滥调、混淆隐喻、元概念、僵尸名词、不必要的被动语态。#990


20:我们把它叫作“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你难以想象,你所知道的事情在不知道这件事的人看来是什么样子。#1018


21:成人在试图评估他人的知识与技能时,特别容易陷入诅咒。如果一个学生学会了几个生僻词,例如“apogee”(“最高点”)、“elucidate”(“阐明”),或者掌握了一些类似拿破仑出生地、天空中最亮的星之类的事实知识,他就会认为其他学生也知道。#1036


22:你对一样东西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忘记它当初学起来有多难。#1042


23:为什么好人写出烂文章?据我所知,知识的诅咒是最佳且唯一的解释。很简单,作者没有意识到:读者并不知道他所掌握的知识,也不熟悉他业内的行话,不能领悟他觉得简单得不值一提而故意忽略掉的推导步骤,更无法想象对他来说明若白昼的场景。#1044


24: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沮丧乘以数十亿倍,你就会知道知识的诅咒同腐败、疾病、熵一样,拖累了人类的进步。那些收费昂贵的专业精英,如律师、会计师、电脑高手、服务热线接线员,每年吸走大量金钱,就是为了澄清那些糟糕的文字。#1060


25: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可以解除知识的诅咒,那就是当心路上埋伏的那些特殊陷阱。其中有一个众人隐约皆知的陷阱,就是术语、缩略语和技术名词的使用。#1080


26:对于写字不经过大脑的作者来说,使用缩略语是一种诱惑,因为可以少敲几次键盘。只是作者忘记了,他们为自己生命所省下的几秒钟,代价是偷走读者的许多分钟。#1093


27:一位给术语加上解释的作者,只不过多写几个字,就可以让自己的读者人数增加数千倍,这跟从人行道上捡到百元大钞一样。#1104


28:如果你朗读一个句子时觉得非常拗口,也许意味着你正受累于自己写下的危险句法。#1750


29:一篇文章的段落中可能会出现多处问题。行文可能臃肿、刻意、学究气十足,这些习惯都是古典风格意图打破的。文章可能晦涩难懂、玄奥莫测、神秘艰深,这些症状都是知识的诅咒引发的。句法也许有缺陷、错综缠绕、模糊不清,这些瑕疵都是可以通过觉察到句子的树形本质而避免的。#2085


30:在文章开头不久处揭示论点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之下,具体将其呈现在何处则没那么重要。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挑起好奇心和悬念,然后以一个突然的真相来解决所有疑惑,比如独角喜剧演员、幽默故事大王、高明的散文家或是推理小说作家,但其他作者应尽力提供信息而非使人惊讶,即作者应当让读者清楚知晓他想要传达什么。#22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