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历史观的书14本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整理了最近几年看过的宏大历史观的书,共14本。这些书要么是跨越时间特别长,要么是视野特别宽广跨越多个领域。大部分都是4星、5星。以下是具体清单,按我看的时间倒排序,基本也是这些书的出版时间倒排序。




4星|《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82年旧书。欧洲殖民者中断或改变了无数原住民社会的发展

作者是人类学家,全书从人类学的角度看16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全世界扩张与殖民活动,写了许多原住民社会,写了他们在欧洲人到来之前、之后的社会基本形态和期间发生的巨变。他们原本有多种多样的社会组织方式,也还在逐步演化中。比如说所谓的印第安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其实是多个语言与文化差异极大的原住民族群。再比如奇昆达人,是在参与奴隶贸易的过程中,由几个不同的族群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




4.5星|《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货币战争两千年,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迭的财政原因

书中重要内容:

1:西汉帝国完成中央集权后,因为战争与官僚机器的成本上升,开始垄断盐铁制造与经营,发行面值超过币值的货币,导致私铸货币泛滥,最终被迫把铸币权收归国有;

2:汉武帝开创的国营垄断模式,沿用了两千年,只有东汉初和唐初没有采用;

3:北宋、南宋、金、元政府在王朝末期采用过超发纸币的方式掠夺财富;

4:明朝初期超发纸币导致纸币信用彻底崩溃,社会被迫采用白银做货币,反而让政府失去了超发货币的手段,经济收益;

5:北魏冯太后开创的农田国有制,一直沿用到隋唐;

6:唐代为了解决军费问题,干脆设置节度使掌管一个地方的军政大权,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

7:清政府学会了借债支付战争费用,财力较桥超有了很大提高



考古学家写的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3星|《第五次开始》

作者从更宏观的考古学大历史角度,把人类历史上的4次大的技术或组织的飞跃成为4次“开始”,分别是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书中简单概括了每次开始的时候的重要变化。


作者认为当前人类马上要面临新的开始了,这一次是人类大一统,全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政府来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贫穷、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气候变迁、圣战组织。这一部分的推导过程比较简略,也没有多少对未来的畅想。




2.5星|托夫勒《权力的转移》;30年旧书,现在看理论有点牵强肤浅,预测有的准有的不准

作者继承《第三次浪潮》的观点,认为暴力、财富、知识是权力的三种手段。农业社会以暴力为权力的基础,工业社会的权力更倚重财富的力量,本书成书的年代,世界进入第三次浪潮,知识成为权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世界发生了权力的转移。


本书的风格有点像《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旁征博引,尝试对未来做一些预测。


篇幅较长,举各种案例说明观点。书中主要的案例集中在政治、经济、信息科技三个领域。作者认为信息科技将重塑世界秩序,给出了不少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预测。



5星|《南北战争三百年》:还原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细节

我认为重要的内容:

1:秦汉以来,中原地区以步兵为主,匈奴以骑兵为主,但是匈奴的骑兵没能发展出与步兵列队冲锋的战术;

2:卫青霍去病对骑兵战术不了解,直接把步兵冲击战术运用到骑兵上获得巨大成功;

3:骑兵冲击战术回流到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在中央集权后,又借此战术压制中原步兵,从而入主中原;

4:北方政权有骑兵,南方没有,但是有长江天险和密布的水网,从而让骑兵难以发挥优势;

5:南方政权还尝试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来应付战争,梁武帝超发铁钱,用通胀手段从民间敛财;

6:南方军队采用堤坝、运河帮助运输军队、后勤物资或改变战场形势;

7:战神吕布在失去战马批量购买渠道后很快失败;

8:战神杨素在隋伐陈的战争中表现很差,一直到东线攻陷建康,他的水军还没突破三峡;



3星|《美国商业简史》:从英国人殖民到金融危机,概括为主,极少有具体的故事

书中重点讲了美国商业史上的这么几个阶段:

1:奴隶制的兴起与废除;

2:英国纺织业兴起后,引发了美国的工业化,电报、铁路、公司都出现了;

3:19世纪末,开始了公司的兼并潮,出现了许多大公司;

4:大萧条;

5:互联网泡沫;

6:金融危机。



大英博物馆的钱币简史,彩图众多不适合在kindle上阅读:4星|《钱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的两位钱币馆馆长的作品。非常专业。基本是世界钱币简史。从钱币的发展变迁讲到涉及到的历史大事,重心当然是欧洲的钱币史,中国、印度也各安排了一章。


全书有500多幅彩图,不适合在kindle上看,手机kindle APP上看凑乎,最合适的还是在电脑大屏幕。



4星|《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王安石变法时面临的危局只有晚清可以比拟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1: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是中国两千年帝制历史上反复讨论的话题,最终基本上帝国们都选择了量入为出的消极策略;

2:王安石变法时面临的危局只有晚清可以比拟,王安石也提出了一些现代国家的财政思想,但是超过了当时帝国的能力;

3:量入为出的帝国能够长期维续是以国家外部威胁不大为条件的。



4星|《基因转》:从孟德尔、达尔文到人类胚胎转基因

基因的发现与发展利用的历史。从孟德尔、达尔文写起,截止到2015年。有基因相关的故事与事件,也有科研工作的工作的深入浅出的概括。


故事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孟德尔的多次碰壁的职业生涯,多次出现的科学家灵光一现的瞬间。比较意外的是除了纳粹外,美国也曾经搞过类似的优生学。


作者是专业科研工作者、肿瘤医生,因此全书可信度比较高。作者也比较会讲故事。这本书基本上可以当做相关的科技史来看了。



3星|《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那些拒绝承认欧洲征服和定居美洲过程中生物学差异的人,事实上也是在否认达尔文进化论

作者在书中向《枪炮病菌与钢铁》叫板,全书风格也有点类似《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旁征博引,不过程度稍逊。作者认为不同族群之间在基因上的差异可能影响了他们之间的竞争结果,而且基因上的差异比较难通过学习来短期跟进。比如耐乳糖的印欧人很快扩张到欧洲大部分地区,智人能说话因此逐步挤掉了尼安德特人的地盘。


读后感觉大部分章节都有点蜻蜓点水,以为刚进入话题,结果已经结束了,这一点比《枪炮病菌与钢铁》差了不少。



4星|《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荷兰画中的全球化踪迹,鸦片与烟草被当时中国主流文化接纳的故事

非常有趣的历史书。从荷兰17实际的几幅名画的小小的细节说起,牵扯出背后全球化带来的曲折起伏的故事:


画中的一顶帽子,是海狸皮做的,为了获取更多海狸皮,法国人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跟印第安人开打,另外法国人还希望能通过五大湖找到到中国的路;


画中的一个瓷盘,背景是17世纪中国瓷器越洋来到荷兰,景德镇工人们不顾文人雅士的喜好,极力迎合海外客户的口味;


荷兰仿中国风格的一个盘子,中国风格的神仙在吞云吐雾,背景是当时的中国以抽烟为荣,文人把烟瘾作为风雅的表现。鸦片曾经以烟草为媒介;



4星|《千年金融史》:金融技术就是一个我们自己建造的时间机器

本书从金融的视角梳理数千年来的历史大事。重点当然是欧洲世界的历史,中国的金融史也占了一定篇幅。




4星|《人类简史》:从一些比较新颖的角度看人类全史。比同类书的经典《枪炮病菌与钢铁》稍逊

本书从许多比较新颖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这些新颖的观点,大部分来自比较新的科学研究,或者是作者概括总结的专家们的看法,可信度比较高。




5星|《经与史》:比较深刻地总结中国历史背后的规律的一本奇书,基本观点之一是:中国历史是蛮族与吏治社会的互动与转化

全书以中国历史为纲,不断地概括当时的情况,阐述大小各种定理定律。充满了各种疑似作者自创的概念与术语,但是没给出详细的解释和推理过程,也基本没给出参考资料。不过个人感觉作者是严肃的历史学者,结论虽然经常出人意料但是可信。


全书大概只有讲唐代藩镇割据的时候抽出几页叙述历史事实。罗辑思维137期的基本观点貌似受了本书比较大的启发,但是概括出来的史实不如本书有趣,观点不如本书深刻。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至9月15日)


2018左其盛差评榜(截至9月15日)


2018读过评过的书321本(截至9月15日)


我的686篇图书点评(截至9月15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