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邓岚心《墙角的秋》赵文朗诵
第三期(丙申八月)在场微散文优秀奖
授奖辞:邓岚心《墙角的秋》,以虫语为引子,在语去语来的时代春秋中,呈现了经济转型中的残酷与凉气。
墙角的秋
文/邓岚心
好些年前,我们这儿一天到晚的热。除了夏冬两季,春秋都掩了身姿。春日回暖,多少能感受到春的气息;秋日深藏,常常不觉间已遍生寒意。我却早早的就听见了秋的声音,在清凉的夜里。
秋天悄悄地从我家墙角传出来,有小虫的鸣叫,时断时续,声音时高时低。小虫隐在角落里,唱秋天的歌谣,也唱生命最后的歌。小虫的歌声一亮,秋天就扇着翅膀飞过来了。秋天落在我家房顶上,也落在邻居家的房顶上,更落在了旁边的高炉、铁塔、钢轨上,那里有我们新建的钢铁厂。
山谷里的钢铁厂发展得很快,修路、建分厂、扩大产量,每天都有运输车蜜蜂一样地忙碌,闪着光泽的钢铁被一车车地运走。钢铁厂的效益很好,城里人的脸上都是笑。我和父母也早就是城里人了,我们从原来的郊外搬进了楼房。楼房里没有了小虫的歌唱,秋天也消失无踪了。没人在意秋天在哪儿,我们只要热火朝天地生活在钢铁厂里。
钢铁“寒潮”突然而至,厂子一个一个地关掉。高炉停了,浓烟没了,天蓝起来,水又绿了,山谷里的城却萧瑟了。早已遗忘的虫鸣居然时远时近地传来,凉秋在夜里潜进来。小虫高亢的歌声让人辗转反侧,我们手里拿着工厂“买断”的文书,鲜红的指印烙进命里。都是四十岁上下的钢铁工人,谁不养老携幼。我们一只脚还踏在原地,一只脚却不知落在何方。
(校对:建书 525字)
获奖感言:能得到“在场”的肯定,真的让我惊喜异常。“在场”关注现实,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关注我们生活中每个高尚的、卑微的、坚强的、脆弱的、挣扎的、无奈的灵魂,我们的人生如此局促不安,可我们的内心浩瀚似天宇。文字不是唯一通往光明的道路,但文字却能擦亮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感谢编辑们的辛勤付出,感谢朗诵者的深情诵读,感谢“在场”!
邓岚心 女 1974年生,四川攀枝花市托日信息公司工作,有多篇小说、散文等见稿于各报刊,鲁迅文学院第五届西南六省青年作家班学员。
《聊斋志异·娇娜》:“时盛暑溽热,移斋园亭。”
丙申入秋以降,溽热不消,人畜饮食不甘。无风之夜,人月朦朦,心无所寄。你在想些什么?抑或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在场微散文2016年9月主题:昨夜无寄。
(《昨夜无寄》,也许是一个梦,一件事,一段情,一个故事,“昨夜”是确定的,内容是丰富的,“寄”是灵动的,关键是所思所写所寄要贴近现实,富有意义)
在场微散文奖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若干名。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九月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截稿日期为9月25日。谢谢!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丙申六月第一期目录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哭不出也笑不成—— 简评常忠魁微散文《扫盲》
文虽短,意可达海;奖虽微,情真如山......
在场编辑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编 校:邹安音(组长)、宁静(副组长)、钱昀、建书、偏说、刘小四、六六、刘爱国、刘月新
朗 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鹤山丁丁、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
制 作:晓来轻酌、相相、袁志英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