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阅评】郭连莹:读常忠魁《昨夜无寄》随感

2016-09-27 郭连莹 在场主义散文


  

家常生活曲折意

——读常忠魁微散文《昨夜无寄》随感

阅评组:郭连莹


常忠魁老师的微散文《昨夜无寄》文章内容形式与征文主题相符,文从字顺,语言畅达,有自己的文章主旨意向,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但是,读罢却给人以些许异议。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感思:

第一感觉:作者为征文而作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反正给我的感觉是不真实,因为常忠魁老师是我们邯郸人,你写乌篷船与江南水乡的“佳人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我”的“在场”何在?窃以为,既然是散文就要讲究真实性,即便是虚构,也要因为“我”的“在场写作”,进而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第二感觉:我不知道作者的文字内容是表达的当下还是遥远的过去?我不知道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乡村女子还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外出打工的还需要“熟人捎信”吗?还需要连续几天在桥头苦苦地傻傻地等待远归人吗?一个乡村留守妇女,发出“可你是否知道我一个年轻妇女留守在家的艰辛与苦衷?你在哪儿呢?我的情,何处所寄?”的诘问,合适吗?发出 “南飞的鸿雁,来时是否知晓他的冷暖?他在何方?”的长叹,合适吗?语言要与人物身份相符,书面用语与生活口头用语不能等同。作者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语言等元素强加在主人公身上。

第三感觉:从常老师的这篇文章说开去,有点关于在场写作的思考,就是不能生硬,需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让“在场”的画面给人以冲击力与感染力。同样是想念亲人,突然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老先生来,他在某年的冬至夜晚来到我们邯郸,在邯郸驿舍有所思有所感,写了一首小诗叫《邯郸冬至夜思家》,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诗句如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念家人,却从对面着笔。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虽然这是一首白居易于邯郸驿舍中思家的诗,但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想象家人如何思念自己。清代学者浦起龙评价这首诗歌手法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窃以为,此诗语颇直,且有曲折之意。由此想来,我们的微散文创作,如何从家常生活中挖掘出曲折之意蕴来?我们是否应该从这首诗中学些什么、借鉴些什么呢?

2016-9-18

(责任编辑:袁志英)

附:常忠魁《昨夜无寄》花语朗诵



郭连莹,名字很女人,确是不折不扣的老爷们儿,因为喜欢苏东坡的豪放词章,也就常披着“射天狼”的皮混迹于网络。多年来,一直读杂书、杂读书,常写字、写常字,也去书法的殿堂及金石翰墨的苑地打杂,好对他人的文字指手画脚。百余篇诗文评论散见于《羊城晚报》《工人日报》《河北日报》《中国煤矿文艺》《中华建筑报》《当代人》等报刊,作品入选《洒向新世纪的花雨》《新世纪之歌》《峰峰当代文学作品选》等书。在《羊城晚报》“彩虹杯”读书随笔征文大赛中获二等奖。在河北省委宣传部与河北日报集团等联合主办的《善行启示录》读书征文征评活动中荣获优秀奖。现为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研究员、邯郸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等。

在场编辑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编    校:邹安音(组长)、宁静(副组长)、钱昀、建书、偏说、刘小四、六六、刘爱国、刘月新

朗    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鹤山丁丁、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

阅评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夕夏、高影新

制    作:晓来轻酌、相相、袁志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