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黑子的嚎》及其它

2016-12-13 草原凤凰 在场主义散文

草原凤凰(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黑子的嚎》及其它

文/ 草原凤凰


林中蔓青又一次荣获在场微散文征文一等奖,由衷地表示祝贺。因为她的《六月栖栖》,我曾评论过,能评论一个作家的两次一等奖,对于评者来说也是幸运和难得的机遇。

 她的这篇《黑子的嚎》取材很别致。这次征文的主题是:长亭送别。征文要求的很鲜明:“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人无送别?用你的妙笔记下你最感伤的送别。”哪一位作者看到这样的征文不去写人的别离之忧苦呢?林中蔓青却别开生面,写了人与狗的离别。这种选材取向首先就是第一步高棋。

狗是有灵性的,和人的关系至为亲密。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作者并没有仅就这方面来写,如果按这方面来写,我想读者读了就一定会说:“不读你的文章我也知道。”作者把人与狗,或者说狗与人的关系放在了一个“移民”的背景下,由此所产生的悲离,我们不读此文,真的不知道。这必然会给读者造成求读的欲望,同时注定打破了人狗“小亲”的局限,而产生更大层面的“意义”。这是第二步高棋。

在故事的发展中,作者没有停步,而是更进一步施展战术,不是写出狗和弟弟的关系就结束,而是转到了狗与哥哥的关系上。狗和弟弟关系也好,狗和哥哥关系也好,总之都是狗和人的关系。但是,写了两个关系就比一个单一的关系显得复杂而曲折,而且,这种关系已经非常明显地带着一定的社会性,并且让读者在猝不及防中结束了文本,只留下永远的狗的嚎叫声。这是本文高棋的第三步。有了以上这三个条件,我们称这是一篇好文就不会有异议了。我们看过《篱笆女人和狗》,看过《那山那人那狗》,也看过屠格涅夫笔下的《木木》里那只狗,但这黑子并不雷同,这也是我向作者由衷祝贺重要的缘由。

至此,我做特约评论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我的文章似乎还不应该结束。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我也许是不该用了一个的词——“故事”,我必须做出解释。

由于职责关系,每次的一等奖作品我都要读三遍以上。这一篇依然如此。有的,读着读着我就感觉到不是在读散文,而是在读故事或小说。大家一定知道当前流行着一种闪小说。我的理解就是我们说的小小说。很短,有一两个人物,有个故事的脉络,最后转折了一下,或者叫意料之外结尾。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主,但由于小小说受短小而限,来不及对人物精雕细刻,它的故事性就偷取了人物的地位。它也特别紧凑,似乎没多余的闲笔。因此,我读着故事性很强的微散文,往往读成了小小说或故事,对《黑子的嚎》依然。我问林中蔓青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她告诉我说:“在这创作之前,因三峡移民,那一幕幕离别的画面,让我在感动难过之余,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就是说,这篇作品是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塑造。散文可不可以塑造,有不同的看法,这不重要,关键是用怎样的笔法进行塑造。如果重用散文的笔法,那给读者的感觉就偏重散文;如用小说笔法过重,那给读者的感觉就肯定是小说。这里存在着严重的表述方式的问题。正如使刀的就是要讲刀法,如果刀搭在弓弦上射出去的,别人该怎样看呢?那么,到底怎样来判定散文和小说,也许有很多争议,但总的来说作为散文就要不能脱离了文的“散”性,而在微散文的获奖作品中之所以有人读出小说味道来,大概原因就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忽略了散文的根本性质。当然,文体也是可能交叉的,比如散文里面有小说的笔法,小说里面也有散文的笔法。但是,尽管如此,还是界限分明。也曾有散文式的小说,是否可以有小说式的散文,好像目前还未见,或者鄙人孤陋。

前些天试探着写了一篇有点探索意味的微散文交给了晓来副总编,她说像新闻稿,我立即撤回,虽失败也窃喜,亏得没说像小说。总之,不管是在读者或在编辑,文体的概念还是泾渭分明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黑子的嚎》是故事或小说而不是散文,正像我在简评微散文《世界》中的感觉一样,读出了“小说的味道”。而且很强,和她的《六月栖栖》相比,在文体方面,六月栖栖的散文性则显强,而此篇就显弱。

至于对创作者而言,用怎样的手法也并不重要,只要写出好作品。但是对于在场微散文来说,文体就至关重要,因为“在场散文”是一面旗帜,甚至是一种主张或主义。所以,我建议“在场”应加强真正微散文方面的引导。在场和散文的文体是相互关联的,同样重要。

也许有人认为五百余字的在场微散文很好写,通过我的实践和观察是真的不好写。你要在场,又要在有限的文字内写出真正意义的散文,这是有相当难度和高度的。

庄子的《逍遥游》,里面有故事,但我们怎样读都是散文。“国王死了,王后因过于悲痛也死了。”福斯特说这是小说。

到此,我想我已经解释清楚了。

(责任编辑:晓来轻酌)


附:林中蔓青《长亭送别:黑子的嚎》龙丹朗诵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钱昀、刘月新、刘小四、于兵、偏说、杨培铮、六六、袁志英、刘爱国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夕夏、高影新

在场制作:晓来轻酌、相相

特约评论员:草原凤凰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投票邮箱:zcwsw0838@163.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