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奖颁出23期
时间:2018年5月10日20:00时
地点:在场微散文群
主持:周闻道
嘉宾:龚益成,北京了了,蓝鹏飞,雪夫,王茵芬,张立新,王永,邓文静,郭莲莹,乔民英,海之魂,宁静,四季芳,雷永鸣,晓来轻酌
颁奖典礼于5月10日晚8时在在场微散文群进行,720名群友参加了颁奖盛典。截至2018年4月底,本群网友涵盖了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香港、台湾地区共32个省市区。本月征文收到稿件157篇,发表96篇,朗诵62篇,修改26篇,退稿61篇。参与编校、朗诵、制作的群友,全系业余无偿服务。我们除了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赞赏与敬意外,更多地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显得更为重要。
文友北京了了自费给获奖作者每人赠送一本“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或其它在场书,直接网购送达本人,请获奖作者将地址发晓来轻酌。
在场平台目前有评审组、编校组、朗诵组、阅评组、制作组、宣传组,实行了发稿淘汰制,朗诵也择优,就是为了促进交流和质量的提升。
本期获奖作家15位,等级奖4位。
本期留言最多的读者:张云雪(105)、六叶(105)。
好消息:
1,获得2017年所有的获奖作品,将入选《四川散文》第二期结集发表。
2,由在场主义散文大奖赞助人李玉祥先生投资80000元开发的"在场微散文小程序"胜利完成,正在试运行。
周闻道(在场主义创始人、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群友:
大家晚上好!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四月,我们不仅与新的仲春相遇且相随而行,还进行了一次"遇见"的盘点。惊喜与失望、快乐与忧郁、幸福与不幸、坚持与改变,都在不经意的遇见中铸定。人生的每一次遇见,不只是缘分,更是生命的构成,无论何种,都值得珍惜。用文字还原遇见的细节,发现遇见的意义,梳理遇见的经验,不是为了纠缠过去的得失,而是为了以更加的从容,更坚实的笃信,更成熟的人生经验,更强的价值意识,面对未来的遇见。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第23期(2018年4月)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第23期在场微散文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楚歌《我被青海湖撞了一下腰》郭万梅朗诵
特别贡献奖
最佳朗诵:郭万梅
最佳阅评:楚 歌
最佳编辑:杨培铮
最佳制作:刘 珍
最佳宣传:张倩男
最佳阅读:张云雪、六叶
第23期全部作品链接:
一等奖
草兜兜的《草原的春天刚刚开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羊、一个生命艰难的诞生过程。母爱的伟大、生命的伟大与人性的善恶相互映照,呈现了一场生命与爱的圣礼,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等奖
润雨的《身在异乡》,通过独自旅美的经历,面对环境陌生、语言陌生及寻求旅伴的独特体验,用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呈现了人性深处的孤独与脆弱。
李晓群的《我的小脚奶奶》,以一次旅途的巧遇,钩沉起奶奶的小脚人生;以三寸金莲,呈现了一个时代女性的生命缩影。
三等奖
向永明的《遇见青木川》,从偶遇的一个旅游景点,走进一个尘封的错位世界,呈现了人性的善恶与文明的力量。
优秀奖
郭爱国的《路上》,通过一次途中的偶遇,以及父、子、我与她的隐显交替,呈现了社会复杂的片断风景。
雨花石的《怀念猫》,以外爷外婆与一只的猫在生命中的遇见与走失,呈现了人性的温暖与生命的复杂无奈。
王燕的《判若云泥》,以与一位不知名老者的片断遇见,于人物、场景的鲜明对比中,追问德的精神与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
糌粑卓卓的《从未离开》,讲述了一只流浪的小猫和小狗与一位流浪老人相遇的故事,呈现了生命的温暖与美丽。
田草的《地瓜飘香》,撷取街头一景,以卖炒地瓜的爷孙、谋生的街市小贩、突然降临的城管为对象,共同上演了一出人间悲喜剧。
焦健的《命运》,撷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断,浓缩了生命的轨迹,欲扬先抑,呈现了命运的多舛与遇见大爱的温暖。
楚歌的《我被青海湖撞了一下腰》,通过一次自驾游的遭遇,呈现了一种社会乱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我们苦苦寻觅的人间净土,事实上一直存在于审美的层面之上。
林殿波的《老地方》 ,昔日相依为命的工友如今阴阳相隔,在时代的洪流中,人的命运比浪花小,而情谊比天高。
张玖玲的《和谐之旅》,从正面歌颂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亦从侧面呈现了中国军队遗世独立的根本原因。
李洋的《你来了》,以满怀紧张和喜悦的笔调,记录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而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生生不息,更是一种美丽。
胡品选的《兄弟》,以心怀宿怨的兄弟两家,清明前在父母坟头的祭拜巧遇,相见无笑泯恩仇,呈现了亲情的难割与血浓于水的传统力量。
龚益成(在场微散文赞助人)
“遇见”,或许是我们“看世界”的全部哲学意义
龚益成
“遇见”是“发现”,或许是我们“看世界”的全部哲学意义。
“遇见”是偶然的,它的偶像性决定了世间万物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性。世间所有的“发现”都是“遇见”,“发现”让人类文明进步,同时,“遇见”让“蝴蝶效应”产生,这充分体现了广义的自然性和自由性。
“遇见”也是必然的,它的必然性是“遇见”的真正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不断地自然演化和发现探索中推进的,这是其主动性、介入性、能动性和操控性意义。对于生命和生活而言,“人”的个体性、独特性决定了“遇见”的差异性——你怎样存世、你怎样对待世界、你怎样对待自己,都是决定你会不会“遇见”的直接因素——换句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遇见”的结果。而后,你的主动性、介入性、能动性、操控性再决定你再次的“遇见”。
在场微散文本期征文主题“遇见”,充分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广泛性、延展性和拔高度、容量度,是最好的主题呈现。在理解了“遇见”的真正意义和它的哲学思想,我们所有的素材都是“发现”,都会有“发现”,我们是用眼睛“看世界”还是用心去“看世界”,就是“遇见”的全部哲学意义。
就写作而言,“遇见”的哲学意义更是创作生命力持续和掘进的本源。王小王在《伟大作家的三次降生》中,非常辨证地阐述了这一关系——当然,这是我的阅读“发现”,或许她行文的本意并非如此。
王小王说,作家第一次降生是一个“人”,他是以“人”与周围社会的关系来发现和影响周围社会,慢慢形成“自我”。她写道,“在某一个时刻,他突然惊醒,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为‘自我’的秘密而兴奋和焦灼,而后因疑惑而探索。他感受‘自我’,释放‘自我’,寻找‘自我’,表达‘自我’。‘自我’成为思的源头,也成为方向;成为创造的能量,也成为生命的魅惑;成为空间,也成为枷锁;成为地狱,也成为天堂。”——这是“遇见”自己,认识自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东西。
王小王接着说,作家的第二次降生,是“他化身民族之子”,她说,“伟大作家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它的所有者;是它的继承人,也是它的保护神”,“他是所有国王的国王,掌握政权交迭中的一切磊落和阴谋,一切进步和倒退,一切生息和毁灭。他也是所有子民的子民,那些平凡日子中小小的喜忧,那些命运浮沉中大大的哀痛都汇聚于他心中,因此他有了大爱、大痛、大殇,也有了大惑和大思。一轮轮更替演进,一番番苦难繁盛,伟大作家以芥子之躯纳须弥,将民族历史写入灵魂,也将自己写进历史。”——这是“遇见”的主动性、介入性,让“发现”的所有“经历”再次回顾,让“民族的”呈现“世界的”一部分。
王小王又说,作家的第三次降生,“是在人类之初。”她说,“伟大作家将神话时代与今天相连接,他懂得神话里包藏的秘密,对人之初始和世界真貌的探求在神话中发出光芒,照亮今天的星空,是神话让今天的我们看到以光年计算的遥远星辰,是神话让今天的我们在太空中俯瞰地球,也是神话让今天的我们发现基因,有了创造生命的野心。”她还说,“时间箭头对伟大作家不起作用,他是完美的时间旅行者,不会造成时间残影和扭曲,他自由穿梭,无痕来去,他知道时间中的一切秘密,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时间的创造者之一。伟大作家透过人与人的战争表象看到本质,那是世界与时间的永恒之战。”“空间也不是伟大作家的障碍,他不用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即可抵达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伟大作家在空间里漫游,只需要掌握人内心的地图。”——这是“遇见”的最高境界,将灵魂与肉体全部用以来说出世界的密码。“世界图景不是一幅平面画,是由时空组成的四维体,伟大作家存在于不同的维度中,三维世界像他永久审视的一盘棋局。民族、种族、文化、国度,如此不同又如此相同,如此割裂又如此融合。伟大作家将不同与相同,割裂与融合敬献给时空,时空回敬给他的是人类的铭记与感动。”
王小王在最后说,“第三次降生后的伟大作家,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前两次降生。三次生命融为一体,他成为那个掌握最多秘密的人。他不断向前回溯自己的生命,不是为了炫耀异能,而是为了体会最平凡的人生,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今天与明天,只有回溯得更为久远,才能看到并拥有更辽远的未来。”——这是综合说明“遇见”的互动性、互推性和互决性,进而产生“遇见”的发展性、延伸性和持续性。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很多事、物豁然开朗,于是我认为: “遇见”,或许是我们“看世界”的全部哲学意义。
我们一生会遇见太多人太多事,更多情况下,我们对事态发展无能为力。
冷不妨,一只蝴蝶落于指尖,一朵香花落入视线,一滴雨水划过脸庞,一 个人便走过身畔。
如果缘分只到遇见便停止,就应该保留最初的一份初衷,“人生若只如初见” ,让回忆永远美丽。蝴蝶下一秒便飞远, 香花飞一吹便落地,雨水经阳光一晒便蒸发,人走过便不回头。
如果事情发生有能力去左右,就应该改善向好的方向发展,努力过才不后悔。落下的蝴蝶总扑腾着翅膀留下了金色的花粉,看花的人总忍不住摘下那朵香花带回家,雨水总会被另一双手温柔抚去,身畔的人总会止住脚步, 与你相视一笑。 缘浅,缘深,缘尽,似乎万物都逃不开这三词的枷锁。
有多颠沛流离的青春,就有多岁月静好的中年,笃定和从容,是千帆过尽后的豁然开朗。我们一直在奔波忙碌,这是为了遇见最美的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值的爱人,还有,对他们最佳的感恩方式,以及于,让所有事态、让生命共同体更好地发展。
北京了了(在场书籍赞助人)
快餐时代,祝福“在场主义”独树一帜,成就永不谢幕的文坛盛宴!一如既往地在场,支持在场主义,鼎力在场主义微文赛。
——北京了了 2018.5.10
雷永鸣(宣传组组长)
宣传组自挂牌运营以来,因组长鸣谦个人工作原因,不便于上网,故没有在组内亲自组织和指导工作,使得宣传组工作一直滞后不前。近日,在晓来老师的指导安排下,宣传组决定从本月起,实行全员齐动手、共参与、值班制、紧跟《在场》平台同步推文。在此,我要以鸣谢的方式对组员张倩男、杨惠泽两位宣传义工进行口头表扬,她们二位不忘初心,一直奋战,是宣传组所有成员学习的榜样。另外,宣传组决定在所有在场作者和读者中招贤纳士,只要您热爱文学,喜欢《在场》,肯奉献,请您加微信G×R730228,加入《在场》宣传团队,为《在场》宣传做贡献。
获奖作家、文友互动
草兜兜:遇见,多美妙的相逢!
如果说,所有的遇见都是美好的,那么我说,遇见在场不仅美好更是温暖的。在场让我进步,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在场老师的鼓励和帮助,离不开众多默默奉献的老师们。感谢在场创始人周闻道先生,感谢在场赞助人龚益成老师和北京了了老师,让我们在在场相逢,在文字里遇见。我由衷地说一声:感谢你们,感恩遇见!同时也祝贺所有的获奖老师!
润雨:今夜,在场四月微散文颁奖典礼。我在革命老区左权麻田,聆听颁奖盛况。我的微散文《身在异乡》荣获二等奖,非常感谢评委们的鼓励!
遇见是生命里的常态,是岁月之骊歌。有遇见就有故事,有故事人生便不显单薄。或成或败,都是锤炼;或喜或忧,都是经历。感谢在场!感恩在场!感谢文学路上的一切美好遇见,!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前方的路还漫长,我将不懈努力!
李晓群:雨又舞起来,原来今夜的雨是喜雨。冒雨从健身房往家的方向奔,还没来得及换下湿衣,有微信提示音进来,看到打招呼的是晓来姐,突然反应过来今夜是在场一月一次的颁奖盛典。获知自己上月征文《我的小脚奶奶》,有幸获得二等奖,除了意外只有感谢,感谢大家的鼓励认可,感谢在场提供的这个文学平台,感谢在场团队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还在路上,愿与大家一起携手并进!
向永明:遇见在场,是我最开怀的遇见!老师们,朋友们,扶我上马,还送我一程!感恩遇见,遇见是如此美好,在场鲜花盛放,五彩缤纷!在场温馨有情,四季如春!水之湄、楚歌、晓来、宁静、海之魂、章涛、秦秦、花语、龙丹、俊义、老龚老师,遇见你们是人生最开怀的遇见!
我发现,在场最丰厚的收获是友情,真挚又纯粹!我一激动,都要挨着点名了,师友们,兄弟姐妹们,感谢这份缘!相识你们,真好!
郭爱国:外出刚回来,已是晚上11点多,错过了本期的颁奖盛典和红包雨,有幸又一次获得优秀奖,遇见在场是我的福分,坚守在场是我的信心,感谢在场对我的帮助和认可。本期的《路上》是一次切身的经历,写起来也就顺风顺水,不谦虚地说还算比较满意,喜欢文字,喜欢在场,就要用文字在在场传播正能量。在场,我在!我在在场!!
雨花石:感谢在场,感谢所有珍爱我的老师文友们。小文获奖,实感欣慰,一来自己的文笔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青睐,二来也告慰了远在天国的先人和毛蛋,事实上,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象过他们团聚的其乐融融。此刻,中途拾笔的我正走在文字的路上,我相信,我会走过泥泞走过风,走向七彩的虹……
王燕:大家好!《判若云泥》是我在此发表的第五篇散文,非常感谢在场团队的厚爱与鼓励,我将继续努力,不负众望,写出最美的文字,永远支持在场团队!在场,因你我幸福!因你我最棒!
糌粑卓卓:很多约稿我都会在忙碌中遗忘……而在场让我感悟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遇见,并深刻到海枯石烂……
田草:进入在场以来,是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写好散文,每一期的命题,看到之后,让我深思,每一次都努力逐字逐句来推敲,因为"相遇“我们在一起,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很不容易。一次一次给我奖励,也是给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美丽的五月,在这里遇到你们,道一声:谢谢!我将会更努力的学习,认真对待每一篇作业,无论获奖与否,都让感谢晓来老师及各位编审及点评的付出!
焦健:每一次融入在场,就是一次润物无声的身心荡涤!小文章大智慧,一种独特的散文叙事方式冲击着文学圣坛的巅峰!我爱在场!永远在场!
楚歌:这篇文章能获奖,真是感觉惭愧。文中描写的旅游景点宰客现象,是我的亲身经历。我还能清晰记起,当我终于能离开那里时,嘴里又干又苦的滋味。海南美吗?很美;丽江美吗?很美;青岛美吗?很美。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都被曝光过宰客现象。宰客现象,我觉得还是该辩证地看待。不能因为某次宰客事件发生就全盘否定了某个地方。宰客只是极个别的现象,遇上只能怪运气不好吧,其实,美景依然随处可见。感谢各位老师的讨论,读到向永明老师的“楚腰”之说不禁莞尔,这让我想到“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诗句。再次感谢在场!
能获得阅评奖,真是汗颜。算是狼部落对我的鼓励吧,更是一种鞭策,让我今后阅评更主动,多向其他狼亲们学习。再次感谢在场。
张玖玲:
曾经遇见绝望的自己,在深夜里追问,生活给我万般灼痛,我明日该以怎样的姿势活着?
曾经遇见卑微的自己,在黎明来临时迷惘,沧海一粟而已,干嘛还要携带生活的理想?
曾经遇见万般滋味的自己,在生命的路上,摔倒又爬起……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远方……”
不是爱惜自己的皮囊,而是贪恋这世间无处不在的温暖诗意。
因此感谢在场,感谢在场所有的老师,感谢你们给了我真实的情谊。
愿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和谐之旅,都是温暖的情记忆、诗意的美丽。
李洋:非常感谢《在场》,能够获奖非常高兴,是《在场》引领我成长,让我的成长一直在场。祝《在场》越办越好。
胡品选:我结识在场微散文时间不长,这次获优秀奖的《兄弟》,是我投的第二篇文章。
之前,广西的一位文友向我推荐了在场,当时正值春节,琐事多,没有写稿的动机,但我开始关注这个平台,偶尔给一些微文留言,学习他们的经验。在这里我要感谢广西文友的推荐。直到三月份我才参加了”原乡”主题的征文,投了第一篇文字。
写作《兄弟》,来自于我对亲情家庭的关注与思考,也是从阅读中获取的灵感与启发。现实的生活丰富多彩,斑斓崎岖,如何处理如何面对,是每个家庭成员无法排斥的事实。家的万事兴。我坚信这个古老的俗语。所以,要用温暖的文字去表现这样的场景,看来,这个方向我选准了。
关注生活关注人性关注时代,是每个写作在场的人,能够写好在场散文的基本要素。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也愿用这点思考与各位共勉。
再次感谢在场平台,感谢在场各位老师及后台群体,感谢关注在场所有的人。向你们表达真诚的致敬,道一声辛苦!
张倩男:遇见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福。感恩遇见在场,遇见了不少良师益友。在我写作道路上指点不少, 不胜感激。获得最佳宣传奖,十分荣幸,让我对文字更加热爱了。我会继续努力 策马扬鞭!
空谷幽兰 :第一次现场同步看颁奖仪式,向得奖的各位老师学习。编辑老师辛苦了!看着群里这么热闹,心潮澎湃,不知以后我能得奖不?努力!感谢老师提供的平台!
罗永光:祝贺获奖的老师们。编辑组老师们辛苦了,向您们致敬!
郝莉:通过在场学习到很多,感谢在场的各位老师,各位志愿者,感谢在场团队!
驰父:再次见证在场颁奖的恢弘场景,又是一个大满贯,祝贺所有获奖的在场作者,在场因你们而自豪,在场因在场人的热爱而将走向更加辉煌,祝在场下次或将来的奖项全是大满贯!
忆艺:参加典礼,感慨如下:
1.谢谢晓来轻酌老师的精心指导
2.谢谢邓文静老师的品鉴和阅评
3.谢谢未曾搭话老师的精心修改
从“文”的角度看,我是一介武夫,对“微散文”一窍不通,从接触到撰写再到老师们不厌我烦,不嫌我笨的指导,我现在已深深爱上了《在场》,爱上了“微散文”,我将一往无前……
邹方旬:我发现今晚的颁奖典礼热闹气氛超越我所参与的任何一次!向在场的所有老师致敬!
在场的中流砥柱,是在场的定海神针,我虽然进场不久 ,但我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和气场在支撑着在场!愿在场的精神一如既往,久长久远!
总的来说,在场是成功的,成就的,收藏的,感恩的。我是在场的忠实粉丝,也是忠实的投稿人。
周闻道:祝贺所有获奖作者,感谢在场所有赞助人、制作团队、参与作者。是您们的付出,让在场朝气蓬蓬……
晓来轻酌:祝贺大家!
另外我想多说一句,投稿之前尽量自我修改多遍,定稿之后再投稿。写作是自己的,不是完成任务,错别字和病句很多就发过来了。获奖作品,不仅有机会上杂志,还有可能出书,希望大家都能写出好作品。
编辑组长宁静的发言,希望大家多看看。宁静和所有的志愿者一样,白天上班,晚上用业余时间为大家义务服务,而且天天半夜睡觉。通常情况下,征文会在第二天编校,通过了的文章会及时给朗诵组和制作组,如果作者不断投来,就得不断重新排版、重新校对。
有时候我把编辑修改得花花绿绿的文章发给作者看,作者会说,投稿的时候太匆忙了。
匆忙不能成为借口,哪怕写得不是很出色,也不要有错别字和病句。要对自己负责、对文字负责、对读者负责。
(本期收录:宁静 制作:四季芳 校对:晓来轻酌)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李玉祥、龚益成、北京了了、蓝鹏飞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吴微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唐克、万一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赵琳、邓文静、张玖玲
在场制作:四季芳(组长)、刘珍、宋小铭、谭丽挪、庆洁、董丽、胡君涛
在场宣传:雷永鸣(组长)、东方坏坏、张倩男、杨惠泽
在场终校:袁志英、杨培铮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请自行处理。
文章校对后只修改一次,请定稿后再投稿。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1800字以下的散文,请同时投两篇。
此为《在场》杂志选稿平台,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关于稿费普通作者返一半,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