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德鲁克和阿伦特,谁先预言了极权主义的起源?
当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人们对现有秩序陷入“集体绝望”,有识之士都深知这是资本主义秩序遭遇危机,社会主义试验宣告失败的结果。
当几乎所有人都在探讨一个更好的未来时,一位出生于维也纳的29岁青年却发出警告:未来很可能不是更好,而是变得更坏,因为一种更坏的秩序——法西斯主义,将会笼罩整个欧洲。
这位青年将这些洞察写成了一本小书。难得的是,这本小书居然出版于二战前的1939年春天,且一出版旋即引起轰动,丘吉尔不仅为它写了评论,做了首相后还指示英军给自己的士兵人手一本。
然而,在当时,这却是一部“异端之作”,因为它的观点简直可以说是“惑众妖言”(再提示一下,它出版于二战前):
◎ 纳粹主义、极权主义绝非“德国现象”,而是全欧洲的疾病。
◎ “集体的绝望”源于资本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的双重失败;而让群众成为极权主义祭品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失败,而是乌托邦主义的失败。
◎ 法西斯之所以反犹,主要因为犹太人代表了国内的资本主义秩序,名为反犹,实为以资本主义秩序为敌。
…………
然而,这本书给出的“极端”预言,却在后来被一一验证:
◎ 希特勒的反犹太主义将受其内在逻辑驱使,步入“终极方案”,也就是屠杀所有犹太人。
◎ 西欧国家的大军将无法有效抵抗德国人;斯大林将会同希特勒签署协议。
◎ 法西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民生问题,必然转向建立非经济性社会,通过制造假想敌,转嫁矛盾,延缓危机。
…………
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这本小书,就是让德鲁克一战成名的《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
——是的,这个书名一定令你想起了汉娜·阿伦特的那本几乎尽人皆知的《极权主义的起源》。没错,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两本《极权主义的起源》,一本阿伦特的,一本德鲁克的。
只不过,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出版于二战后的1951年,而德鲁克的《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却出版于二战前的1939年。
可以说,即便没有后来著作等身的管理学经典,仅凭这本《经济人的末日》对极权主义先知般的预言和系统的剖析,政治思想史上也必然会有德鲁克的一席之地。
然而,和所有洞察到危机后不是绝望就是逃避的人不同的是,德鲁克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极权社会的破解之道,其累累硕果,至今仍在造福世界。 德鲁克发现,极权体制下,国家与家庭之间存在很大的断层和空白,这很容易为极权体制垄断社会资源让出空间、提供机会。只有在一个多元的、组织型的新社会中,不断有新兴企业和非盈利机构出现,而对这些组织进行“有绩效的、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和替代极权的唯一选择”。 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和价值观,德鲁克创建了现代管理学。《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经典,塑造了几乎遍布全球的杰出企业家和领导者。
然而,有太多的人,一听管理学,便将其矮化为提高效率的“术”或者说工具,这是没读懂德鲁克,至少没读过德鲁克《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的表现。
诚如德鲁克自己后来所言,“《经济人的末日》可能是与今天的年轻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本书,它提醒我们,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当年那场人生浩劫,如何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虽然德鲁克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管理学之父”,然而他本人却更愿意被当作社会生态学家,而非管理学家。
有读者感叹,《经济人的末日》这本书“几乎每一句精辟的洞察都可以把主语替换成当下的民粹人群,每一页都想直接截图广发传单”。
有鉴于此,私产先生诚挚推荐德鲁克这本被严重低估、忽略,但却对当下更有意义的《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敬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一键收藏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