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贴在脑门上的标签
每逢参加行业会议,总有点惴惴不安。哎呀,怎么赶着最近长胖开会呀。哎呀,这次带的鞋子好像不怎么搭衣服啊。哎呀,头发忘记修剪一下啦。
然而每次到了现场都会如释重负——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想象的那样,脑门上贴着闪闪发光的“我是精英”,我好像也不是最差的那个嘛。
这两天正好在开一场行业大会,出席的有众多外企的法务负责人和知识产权负责人、政府官员、外国同行。放眼看去,有些差别真是一眼可见。
01
大陆同行&港台同胞
将一群山东人和福建人放一起挑拣识别,一般中国人的准确率应该很高。像我这种,连河南和湖南的也能分个八九不离十。
同样的,港台同行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一是中文水平/普通话发音,这就不用多说了。即使是讲英语,他们的英语听起来也非常有识别度。
二是普遍非常礼貌、客气,言辞、眉眼间都隐约有谦恭之感。所见港台同行中,基本都是彬彬有礼,罕见咄咄逼人、居高临下者。
第三,所见同行无论男女,普遍身材维持得很好,多数看得出日常有运动。
想起我第一份工作的师父,年纪跟我婆婆差不多了,却因为每日清晨打球,体态越发轻盈,皮肤丝毫不见松弛。头发虽然慢慢花白了,精气神却越来越好。而当年的老板,靠着打拳,也渐有重回少年体态之势。
02
运动的人 & 不运动的人
默默观察很多青壮年男士,他们应该年纪相差不大,也许体重相差也不大,但看起来却完全不同。
有些瞅着称不上肥胖,但是就是虚拉拉、软趴趴,眼神浑浊,一副被酒色掏空(老婆伺候有方)的样子。坐在位置上,要么瘫躺在椅背上,像一根出锅太久的油条疲软不雅。要么趴在桌子上,腰间的肉从衬衫里鼓囔囔地挤出来,腰腹像是塞了花卷一样鲜软蓬松。
而有些,不管个头大小,体重几何,眼睛炯炯有神,走路虎虎生风,说话掷地有声,即使不算精瘦,也能看出面部有线条,胸部有肌肉。即使背部略显肥厚,也是如同平板,不管坐多久都是头顶背部一条直线,不会弯成熟虾,不会塌成残花。
想起今天早上在酒店吃早餐,忍不住注意到一位外国女士,穿着挖肩的黑色上衣,肩部瘦窄却又不失圆润,特别好看。正猜测这线条是天生还是训练出来的,她站起来取餐。下身原来穿的是瑜伽裤、跑鞋,臀型紧实挺翘,一看就是混健身房的。再看看她取的食物,沙拉没有酱料,外加鸡蛋、龙利鱼——优秀的健身营养餐。
在会议上看到的体型优美的,晚上到j健身房发现人家已经大汗淋漓了。
03
体制内和体制外的
大会有一位非常尊贵的嘉宾发言,发言之前我并没记住主持人对她的介绍。然而等她一开头,慷慨激昂的:“女士们、先生们,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济济一堂……”,我就瞬间确定她一定是体制内的。
体制外的那些与会者,普遍有些无畏、潇洒的气象,发言开门见山,提问更是一针见血,没有太多迂回曲折。
有些外企同行,隐约能感觉到四平八稳,仿佛体内有个四边形支撑着,几句聊下来,原来也是体制出来的。经年之后,影响依旧还在,两种气质独特地交织着。
此条并没有评判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人的言行、穿着、行为模式甚至思维方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地,一类人就有了一类人的特殊气质。
有些当年颇为聊得来的朋友入了体制,多年不见,现在已经能清楚地察觉到彼此三观上的巨大鸿沟。谈不上优劣,只是彼此都如此特征鲜明。
04
讲究的和不讲究的
早上想熨一下裙子,又怕技术差熨坏了,凑活着穿出去了。结果发现,有人的西装更皱(我并不为此骄傲)。
如果以比例算,至少有30%的与会者是不那么讲究的:穿运动鞋搭西裤的,穿白色裹身裙搭黑丝袜的,头发油腻趴在脑门上的,头发蓬乱如同炸裂的……
最近我好像有点火哎
还有大约30%的人,则精致到让人侧目:有穿着修身挺拔的格子西装的,有身穿连衣裙,外搭轻盈开衫的,有真丝衬衫搭配一步裙的,也有普通棉质衬衫搭配烟管裤的。然而这些人,全部搭配职业的高跟鞋,或者中跟的尖头鞋。全部妆容干净,口红得体,头发整齐,全身丝毫看不出邋遢之处。
有几位实在太美的女性,已经成功让我记住了她们的名字和公……司……。
05
标签哪来的
之前很多文章都在说,人不要被外界给自己贴的标签束缚住。有些标签固然是外界强加的,如体制内的人和体制外的人,而太多标签,何尝不是自己深深烙在脑门上的呢?爱运动的和懒得动的,不讲究的和精致的,何尝不是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结果呢?
真正能给你贴标签、揭标签的,除了你自己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