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位法务都应珍藏的三位律师

踢米尼 见我 2022-11-25



上次吐槽了一位不靠谱的律师之后(点击回顾《不信你不烦,这些口头禅》),同行纷纷表示,律师试错成本太高,最好用熟人。


但好用的律师,就好比平时收藏的好文章。如果没加入收藏夹,哪能说调用就调用?
在我看来,每名法务,都应该收藏至少三位律师。 

大律师

第一位就是大律师。
就是那种顶尖所、顶尖团队的律师,很贵、很出名、很有影响力,无论律师本人还是律师事务所,业内业外都如雷贯耳,对手听到吓得颤颤巍巍。 大律师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质量可靠。


大律师自己本身多是业务尖子,对其所专的行业有着很难比拟的深度认知,可以根据经验比较轻易地快速决定案件策略。更重要的是,每个大律师后面都有着非常强大的团队支撑,也有着非常完善的“旧案图书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检索能力、反应速度非常具有优势,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可靠。
第二、分工专业,一条龙服务。


同样因为大律师身后有一个大团队,他/她可以快速把你的案件转送给精通该行业的其他律师,同时还会帮你负责跟进、沟通甚至进行“售后服务”。
第三、说服利器。
很多时候,内部客户,尤其是有些级别比较高的管理者可能对案件的判断有些偏见型固执,法务如果告诉他们法律上这样是行不通的,他们往往并不太愿意相信。但如果知名律所的大律师给了同样的意见,那么说服力自然会强很多。


有些影响太大的案件,或者输不起的案件,比如政府调查,那么毫无疑问,找行业内最好的律师。万一结果达不到预期,至少可以说“我们已经尽力了”。如果最好的律师都赢不了,说明公司应该自省了。
第四,与其沟通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一流律所的律师个个精挑细选,可谓法学毕业生中的龙凤。加上后期大所有系统的培训,综合素质基本不会失了水准。
对于很多没在顶尖所受过系统训练的法务来说,我们对口的大律师无论是在其着装、言行、文书写作、法律思维、沟通技巧者甚至是职业规划上,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时常感慨,如果法务对内展现的风貌形象、专业精神像大律师那样,那么法务部在一家公司的影响力必然不会太小。
第五,使客户感觉良好。记得我之前在律所的时候,我老板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不要对你的客户说不”。大律师们应该奉此条为金科玉律。无论客户说什么都是对的(心虚中),无论客户提什么要求都要想办法满足(或者看起来满足)。同上,如果法务对内能做到一样的标准,那么法务受欢迎程度大概也会大大提高(当然,我从不赞成宠坏客户)。 大律师有什么坏处呢?


不用说,贵,真贵。碰到标的大的诉讼案件,律师费轻轻松松收千万。即使鸡毛蒜皮的咨询,bill个两三小时,也是轻松过万。
其次,。一般的小案子大律师不稀罕接,即使看在长期合作的份上勉为其难地接了,多数也排在工作任务优先级的末尾。


再有,狡猾。法律意见书出了几十页,结论通常都是每一种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一般看不出倾向性意见——这样给意见虽然安全,但客户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另外,由于大律师们太忙,时间太值钱,大概同时也是职业习惯使然,与客户工作之外的非必要沟通会显得比较难得,试图与其建立相对亲近的私人关系难度也会略高。

小律师


第二位是小律师。
称之为小律师倒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只是跟上文的大律师比起来,这类律师一般来自不知名的本地所,收费低廉,团队一般也比较迷你,很多单打独斗型。


小律师有什么好处呢?


不用说,便宜最显著的特点。大律师报价30万的案子,或者大律师压根不愿接的案子,小律师甘之如饴,收个10万块就兢兢业业,随时沟通,服务态度一流。
其次,效率高。没有大所复杂的流程,或者案件流转系统。小律师一般都是打几个电话,半小时之后就回复你这个案子他有没有信心。
最重要的是,结果导向,解决问题。大律师或者大所手伸不到的小地方就是小律师的舞台。


小律师适合哪些类型的案子或者事务呢?
1、劳动案件。劳动争议一般标的不大却事务繁琐,而且都发生在当地。小律师不嫌弃苍蝇腿细,不怕当地关系复杂,对地方政策了如指掌,处理劳动案子手到擒来。
2、简单收款案件或者当地执行案件。因为常年法律服务收费低廉,劳动案子律师费普遍不高,所以如果碰到简单的收款案件,我会尽量考虑以风险代理的形式委托给当地的小律师。一来弥补一下他/她长期辛勤劳动却收入不多的委屈,二来确实也是此类案件当地律师追踪财产线索、与法官沟通都更为得心应手。


3、发送法律文书。如果签订了年度服务协议,一般给客户发给催款函,或者给供应商发个质量索赔函,请小律师以律师函的形式发出去,不产生额外费用,还能吓唬到一些没经历过太多世面的对方。


小律师的坏处有哪些?
第一,活糙。


很多时候收到小律师准备的法律文书,都要深深滴吸口气,告诉自己,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能帮我解决问题。毫不夸张,有些律师的文书水平跟公司的销售相当(此处毫无称赞销售写作能力的意思)。分不出段落,看不出排版,能没有错别字就已经很应该额手称庆了。至于英文服务?想也别想。
第二,气势上弱了些。
直接对抗时,比如开庭或者谈判,如果双方找的律师旗鼓相当还好,如果万一对方当事人脑子一热,请了个不在一个量级的大律师,那么小律师气势上立马弱了几分,平时口若悬河,那会儿也很可能会在强大的对方面前变得磕磕巴巴。


第三,合规性担忧。


很多小律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其在当地的人脉关系不可言传。虽然我们不会主动要求或者暗示他/她去对法官、仲裁员施加任何影响,但是很难说他/她平时积攒的这些关系不是关键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严格讲究合规的外企来说,合规性担忧一般都会使得法务部在决定聘请小律师时非常谨慎,即使聘请了也会在委托代理协议或者年度协议里特制非常细致、严格的合规条款。 

口袋律师


跟大律师、小律师比起来,第三种律师就是可遇不可求、只能靠缘分了,被我戏称为“口袋律师”——像手机一样智能、贴心、方便。
这种律师至少得具备以下特征:


1、个人能力非常强。处理同样的案子,他/她的业务水平不比前文的大律师差,所以你不必担心交付质量。同时,如果需要开国际会议啥的,他/她一样侃侃而谈,不会输半分面子。


2、出自一个过得去的律所,很多时候是那种botique的小所,有一个相对成规模的团队。可能是你听说过,但又不是那种仰望级别的律所。团队小而精,一般的案子交给他/她,交付速度和质量可以保证。


3、价格公道。这才是重点啊!这类律师价格比大律师便宜,比小律师高,但又高得非常有性价比,让客户心甘情愿付款。
4、真正解决问题这是万丈光芒的亮点啊。
大律师的一个毛病就是滴水不漏,不轻易告诉你“可以这么做”或者“我建议你选方案二”。“口袋律师”不同。他/她会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充分地评估风险、提示风险,同时非常富有冒险精神地给你一个答案:“以我的经验来说,选第三个方案最可靠。”


不管什么时候,你有什么问题,告诉你的“口袋律师”,他/她会动用一切资源,甚至找到他/她的幼儿园老师来帮你查明一个问题。
5、灵活,有人情味。不仅仅将你视为客户,更将你视为一个有血有肉有需求的人,所以会将他/她自己摊开,让你看到真实的、西装下的他/她自己。

去年在朋友引见下认识一位口袋律师,简直是相见恨晚。她曾任职于四大,也曾在外企做法务负责人。几年前她跳出舒适区,成为一家二流事务所的合伙人。因为这样的背景,她了解很多行业的筋络处的细节,更了解一个公司法务的需求、痛点。


我们接触之初是因为听说她处理过某个类型的案子,所以向她寻求意见。没想到她热心高效地帮我直接解决了问题——之后越发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首先是收费非常合理,几乎要直逼小律师。如果选择小时费率,大概是大律师的一半左右。在这样的收费框架下,工作质量还非常高。如果说她的收费是大律师的一半,她的交付质量可以达到大律师的80%。这样一比,性价比真的挺高。


其次是响应非常快,无论电话、电邮还是微信,她都能神奇地见缝插针地快速回复。你说今天要一个合同,没问题,掐着夜里12点也会给你。任何事情,只要她承诺了,必定准时deliver。


再有,我的“口袋律师”脑子活,门路广,切实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想在当地注册一家公司受阻,她会立刻联系她认识的门路最广的代理确认此事是否还有转机。然后她再立刻联系她认识的工商局的权威人士,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时,她又会迅速从权威人士处问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最最重要的是,她是法务的贴心小棉袄。因为自己做过法务,所以她知道我们面临着向老板汇报、请示的烦恼,知道我们面临着控制预算的烦恼,知道我们面临着跟总部之间文化差异的烦恼。所以她提供的方案真的是用户友好,方方面面都被照顾到。


有了口袋律师,真是各种安心——缺人手了,临时借调,她是你的胳膊。需要谈判支持,立刻出场,她是你的嘴。跟权威部门沟通困难,她派专人守在AIC大厅——就是你的腿。因为长久的合作,你相信她的能力,相信她的责任心,所以什么事情一旦托付了,就可以松口气了。


总之,口袋律师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再说下去就有推广的嫌疑了——不过放心,我才不舍得把我的私藏分享给你们。
好啦,如果你有幸收藏齐了这三位律师,一定好好分配,好好对待他们。他们既是你的防弹衣,也是你的外接设备。
如果你是一位律师,如果不是大律师,又不甘于做个小律师,不妨另辟蹊径,成为一名每名法务抢着珍藏的“口袋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