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出品,定属精品”,这不是鬼话,是个人IP
最近为啥更新慢?因为三月日程很满。
除了日常工作,这个月要在公司内外做好几门课程/分享,包括合规培训、演讲课、谈判课等等。
最匪夷所思的一场分享是为三八节准备的《越减越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在我过去10年的体重巅峰(孕期不算)讲这个话题,我真的一点都不脸红。
分享时常1.5小时,但脑子里涌起的素材千千万。怎样才能将满床的行李塞进一个小小的登机箱?
怎样才能将满冰箱的食材做成一桌美味大餐?
毫无疑问,一切都需要时间整理,但因临时受命,这场分享我只有两三天的准备时间。搭好了框架,但增血补肉的过程实在是煎熬。回到家我忍不住愁眉不展,小家伙立刻贴上来:“妈妈,你看起来好痛苦,发生什么事了?”
“妈妈在为一项工作发愁”,于是温柔的小家伙立刻过来抱抱安慰我。
小女娃有多贴心,大男人就有多烦人:“这有啥愁的?你哪次不是这样?”
怒不可遏,杀气八级:“我哪样了?”
“就是演讲前一天还在改演讲稿,培训前一天还在做课件啊”。
虽然杀气上了十级,但气鼓鼓的气球一下子就被戳,“噗”地泄气了——我还真的每次都这样,毫无例外。即使提前很久准备了,但也总是一直不满意,改来改去,直到上场还在纠结。
但有些话,知道也只能烂在肚子里,这么说出来分明是今天想睡阳台了。正要家法伺候,他接着说了:“然后你哪次不是都讲挺好的?” 哟,还学会自救了。
放下手里的戒尺,想想好像也真是呢。
回想每一次类似的事件,经过都是这样的:
Timini,能不能来给我们做一场XX的演讲/分享/课程?
此刻一个小人立刻冲上来捂住我的嘴:不,你没时间去!
挣扎着:“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嘛”。
又一个小人叉着腰厉声呵斥:“你忘了自己每次多纠结了?你忘了上次你说一年之内都不给自己惹事了?”
“那又怎么样!”三下两下拍扁这些小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好啊好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要求?”
然后就是各种准备、纠结,各种暴躁、后悔:“一定是脑子坏了,才会在这么忙的时候给自己揽这么难的活儿!”
然后忐忑地上台。
然后台上鸡血满满。
再心安理得地接受观众的赞扬/感谢。
(虽然明知多是礼貌性点赞,可是走下台的时候就是觉得自己带着光,不,自己就是一束光。)
搞清这个pattern,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每次都畏难但不怕死地答应,是不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经历给了我底气?这算不算一种“习得性自信”(if yes,何苦每次忐忑焦虑?)?
说到这你一定以为本文是自吹自擂的凡尔赛,不不不,我的肤浅程度远甚于此。我真正想说的是:
如果对自己的信心可以通过反复的“成功”获得,那么对他人的信心可否一样因为反复验证获得并增强呢?
说人话:因为自己每次都能做好,所以相信这次、下次、下下次还能做好。
那么,如果他人每次都做得很好,是否可以相信TA一直不会降低标准,下次、下下次还能做好?
死忠粉是不是就这么来的?
有习得性自信,可否由此培养他人对自己的“习得性信任”?
有这个感慨也是因为最近发生的事。
最近时常有法务朋友问我,某个培训值不值得参加,某个法律科技产品值不值得购买。有的我用过,觉得好,便毫不犹豫地推荐。那些我不了解或者存在疑虑的,也只能如实相告。
一个朋友说,有我背书,她可以放心下单。
这些朋友大概是非常了解我、信任我,才知道我推荐是因为发自内心的认可,而不参杂任何私利私心。但也是因为如此,我更加慎重地对待自己的推荐,不敢透支自己的信用半分。
因为某一刻我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向好几位朋友推荐了一个合同实训营课程,但我本人还没来得及参加。按理说这违背我推荐的原则,可我偏偏完全不担心砸了自己的“招牌”,这个信心从何而来?
仔细一想,其实这个信心就源自多次习得。
比如说,我参加过这位律师的其他课程,当场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从没见谁可以将枯燥的合同讲得如此生动,从没见谁可以将课程设计到如此精巧。 比如说,我还参加过这位律师组织的活动,知道他对演讲者的筛选标准有多严,知道他对活动的品控要求有多高。 比如说,我读过这位律师的书和文章,对他的各种观点都恨不得凌空击掌,对他的情怀与态度都心怀敬意。
就这样,这位律师用此前种种,在我心中深深地刻了几个字:“凡我出品,定属精品”。
正是因为我对他有这样的信心,他的任何课程,我都敢盲荐。他团队出的任何产品,我都敢盲买(怎么听起来那么像脑残粉……)。
为了避免看起来像广告,此处就不公布我偶像的名字啦。留言第一个猜中的,我请吃饭~
你又以为这篇文章到此结束了吧?不,我的深度当然也不止于此,我真正想说的还是求诸于己——
我们做每一件要紧事,能不能力求周全,增加自己的习得性自信的同时,再强化一下他人对我的信心,比如:
就像我买苹果产品“只要苹果出的,多半差不了”。
那时候,才谈得上真正的个人IP吧?
你可能还想看:
转发或“在看”,都是支持
有时有用,时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