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求福,反得祸;安分适祸,自得福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把福与祸的关系说得非常透彻:
财也大,产也大,
后来子孙祸也大。
若问此理是若何?
子孙钱多胆也大,
天样大事都不怕,
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少,产也少,
后来子孙祸也少。
若问此理是若何?
子孙钱少胆也小,
些微产业知自保,
俭使俭用也过了。
古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
过分求福,适以速祸;
安分适祸,将自得福。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过分地求福,
将使祸事加速降临;
对于突发的灾祸安然处之,
自然能够逢凶化吉。
过分求福,适以速祸
中国古人做事都讲究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好事也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物极必反”。
求福是好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事业顺利、家庭美满,得到更多的幸福,也都有权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对幸福的追求还是不能过度。
过度追求自己的幸福,势必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不择手段,最终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
一旦损害到别人的利益了,就难免哪天自己也会遭受算计。而当你得到过度的福气之后,势必会招来别人的觊觎。同样的道理,在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本事去享受这份福气,反而会遭到他人的嫉恨,最终有可能为自己招来不必要的灾祸。
安分适祸,将自得福
同样,当灾祸到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用一颗安分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就事情发展本身而言,福与祸都是在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
然而,我们在遇到灾祸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悲观、消极的心态容易让人做出过激的行为,从而对事情发展产生负面的作用。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一个安分平和的心态,使自己从消极心态中解脱出来,平和安分的面对祸事的发展。
用一份随缘处世的态度朝着积极方向去努力,也许事情还会出现一丝转机。发展到最后,一切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
明白了福祸相依的道理后,我们不得不问: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能够确保获得福报而又不致招来祸事呢?有!
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具足无量无边功德
《经》言:
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如果有人将小千世界四天下宝藏全部供养佛、菩萨、圣人,得到的福报很多。这么多的福报,比较起来,不如劝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涅槃经》言:
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假如把国王的宝库打开,一个月之内,布施一切众生,这个人所得功德很大。但是,还不如张口念一句佛,念佛的功德大大超过上述功德,不能为比。
《增一阿含经》言:
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倾,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四事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就是生活必需品。把日常用品拿来供养地球一切众生,他们的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是你提供的,看看,你的功德大不大?当然很大!但是,如果有人用挤牛奶那么长时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则其功德要大得多,两者的差别令人无法想象。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那些修行是有为、有漏、有上的,不能作为出离之因,不能解脱。“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呢,真实、无为、无漏、无上,具有可以到净土成佛的功德!
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以清净愿心、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所修行来的功德!
《大智度论》云:
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譬如有人一生下来就能日行千里,他足足走了一千年,你想想看,走了多远!这么一片大地上的宝藏,全部供养佛陀,其功德不如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佛七法会通启
为成就佛子道业,消灾祈福,普度众生,同登极乐,叱石观音寺谨定于农历六月十三至十九日(阳历七月六日至七月十二日),隆重启建“冥阳两利,佛七法会”。期间由法师开示修学法要,以期解行相应,定慧等持,普愿六道群灵共入弥陀愿海。
佛七最后一天送圣日恰逢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法缘殊胜,诚望十方善信莅临法会,共得法益,同成佛道。南无阿弥陀佛!
具体安排:
1、农历六月十二(阳历7月5日)佛七法会善信报到;
2、农历六月十三至十九(阳历7月6日至7月12日)佛七法会
3、农历6月十九(阳历7月12日)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
天天行善,日日积德
长按二维码即可广种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