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年资助87名学子,“好心大老板”原来是位“90后”老党员

江夏融媒 江夏融媒 2022-09-01




昨日,93岁的退休老干部舒服民,小心翼翼翻开泛黄的记事本,向记者展示亲手记下的一组组数字:
2011年3月19日,5万、58人......2021年6月23日,1万、3人......小计16万,87人
数字显示这位老人近十年来,用自己的退休金默默资助武汉市江夏区87名贫困高中生,帮这些孩子圆梦大学。


舒服民出生于1929年,曾担任原武昌县政协主席。年轻时作为“治水干将”参与多次重大防汛抗洪,1990年退休后化身“超级顾问”,在江夏区的农业开发、水利建设和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多个领域贡献余热。
2011年以来,他已累计捐出退休金16万元资助贫困学子,他的目标是在生前争取捐献20万元。他说:“我没钱留给家中后代,留给他们的只有艰苦作风。”




退休多年仍不忘治水

出生于湖南望城湘江边的舒服民,一辈子与水结缘。1937年,8岁的他跟随做石匠的父亲,沿洞庭湖、长江一路到武汉的江汉关附近讨生活,后辗转到了江夏区金口街。


新中国成立后,读过私塾的舒服民,因思想进步被选派到泄洪区学习水利和堤防建设,重新分配到金口当一名长江“修防员”,那里有著名的金水闸。


“我们两个多月没穿过鞋,吃住都在长江大堤。”回忆起1954年抗洪,年过九旬的舒服民老人仍难掩激动。

那一年气候反常,梅雨季超出往年一个多月的时长,持续了50天,且雨量大,长江中下游出现近百年间最大的洪水。刚从泄洪区学习完回来的舒服民临危受命,上堤担任起原武昌县长江堤防管理总段居字号分段沿线20公里的负责人。

“守好居字号,就守住了沿线人民的生命财产。”老人回忆,当时的口号是“人在堤在”,眼看水位不断地涨,他决定从对岸军山上取土。从5月上堤,到8月下堤,他吃住都在哨棚里,夏天蚊虫多,只能硬扛。

下堤后,舒服民又受命担任长江整险加固工程队队长,对长江金口至嘉鱼段进行测绘。“一天要走十几公里。”他说就是白天搞测量,晚上在农户家里计算。此后他便没有离开过水利战线,他常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必须要搞好。”

1998年洪水再次侵袭,退休8年多,年已69岁的舒服民再次被请上堤,参与坐镇指挥抗洪。临危不乱,判断险情、应对突发,他因此被评为“武汉市防汛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退休后的舒服民经常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奔走在江夏区水利建设一线,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爸爸比退休前还忙。”那些年,女儿舒娟总吐槽父亲,怎么退休了,还往水里跑。

“与水利打了一辈子交道,习惯了。”舒服民笑着说。2012年,舒服民带领三位退休的老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不顾年老体弱、高温晴热,历时近两个月,走访了江夏区南部8个乡镇街的长江干堤、阳武干渠,以及部分民堤民垸、水库、灌排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最后共同拟定出9条建议,为江夏区政府科学决策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默默资助贫困学子追梦

2013年,84岁的舒服民身体不适,前后在医院动了三次手术。“水利顾问”生涯,这才暂告一段落。

但老人又全心投入到了另一项事业——资助江夏区贫困高中学生。事实上,他从2011年就开始资助了。在他的那本泛黄的记事本上,清晰记载着2011年3月19日,捐款5万元,资助58名有需要的学生。


“刚开始那几年,父亲都是背着我们捐的。”舒娟说,父亲悄悄联系区教育局、学校,用自己的退休金去帮助贫困孩子,“事实上,经历大病手术后的父亲,积蓄已所剩无几”。

付出得到了“回报”。2012年,舒服民了解到高中学生陈莹家庭困难,就主动联系陈莹,与她促膝长谈,用自身经历勉励陈莹排除困难,并出资1万元帮助她,陈莹也不负期望,当年以高分被湖北大学录取。

2015年,从江夏一中毕业的祝冰洁同学给舒服民写信报喜,她考上了吉林大学,特别感谢这位长期资助她上学的“好心大老板”。

祝冰洁学习成绩优异,母亲在外打工,父亲患白血病住院,家里十分困难。2013年,舒服民拿出4万元捐助的10名学生里有祝冰洁。她一直认为舒服民是一位富有的“好心大老板”,后来才知道是位年逾九旬的老党员。

“我从您资助的4000元中,抽出1000元在不让对方知情的情况下,托班主任老师转赠给另外一位与我情况相似的同学。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用您的钱帮助更多需要的人。”祝冰洁通过江夏区关工委转交给舒服民的信中写了这么一段话,这封信也一直被舒服民珍藏在抽屉里。

2017年,江夏一中毕业生金一飞以669分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全家人高兴之余也发愁:家里月收入仅5000多元,维持生计同时还要为生病的金母和中风卧床的爷爷看病。当年6月14日,舒服民知晓后,第一时间拿出1万元帮助金一飞顺利入学。




没打算给后代留一分钱

“我这是在报党恩。”舒服民说自己12岁亡母,14岁丧父,曾经流离失所,是共产党让他成人当家作主,他要回报的就是党恩。在舒服民的记事本上,记着10年累计捐了16万元,帮助贫困学生87名

“好像2019年没有资助学生呢!”“我做了另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面对记者的疑惑,舒服民老人开心地笑了,一旁的女儿舒娟补充说,父亲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时,交了10万元的特殊党费。

2019年,舒服民身体每况愈下,自觉“活不了多久”的他决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将自己所剩的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舒服民又来到江夏区政协老干支部,上交一笔1万元的党费。


“对家里后代我只有吃苦耐劳的作风留给他们,不交给他们一分钱。”舒服民笑着说,自己不抽烟、不打牌、不喝酒,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上。“儿孙自有儿孙福,没什么要用钱的地方。”实际上,老人因为是早年退休,退休金并不高,家用开支能省的绝不多花。他家里陈设家具都非常简朴,节俭度日。

有人笑着劝他,“您老再不要捐了,留点自己。”舒服民却说,老党员要有新姿态,活一年就要捐一年,我的目标是力争捐20万元,资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圆大学梦。


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
掌握江夏App
了解更多江夏本地信息



出品:江夏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陆缘 王夫之 熊利兵 田勇 刘菊

编辑:郭侣 / 责编:金爽 胡香玲

编审:孙庆阳 /  终审:田园

往期阅读 ·




星夜出征!江夏24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

封顶!江夏区这个医院有新进展!

违法建设逃不掉!江夏区使用高科技精准打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