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府之国,从这里的一粒小小种子开始

iC70 红星新文化 2023-04-22





天府文化发展到如今

早已灿烂辉煌、蔚为大观


但这一切的起点

都藏在4500年前

那时

成都平原出现了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晨光下的雪山,见证了成都平原的沧海桑田。(郭广宇 摄)


成都平原上

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定居在哪里?


点击图片

宝墩
古城
成都平原的曙光


宝墩古城遗址

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引起有识之士注意


1996年

探明宝墩古城东西长600米、东西长1000米

总面积60万平米

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550年~公元前2330年


2010年,进一步发掘出二期城墙

面积约276万平米

一跃成为中国史前四大古城之一


在长江流域

仅有浙江良渚古城大于宝墩古城


位于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总面积290万平米。(图据 IC)


宝墩无论功能分区、大型建筑

还是内外双城、中心地区

都足以证明4500年前的成都平原

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的阶段

见到了文明的曙光


而276万平米的大工程

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

更关键的是大量的人力

以及有效的组织管理


宝墩古城外围城墙游埂子解剖处,即便今日若纯靠人力,所需人工也不在少数,何况当时并无金属工具。(图据 成都考古)


大规模的人口

意味着必须具备供养人口的食物来源

那么

宝墩人在夯土、挖沟、起墙、筑城时

以什么食物为热能来源?


在距今5000多年、更早于宝墩的什邡桂圆桥遗址

考古人员在地层最下层发现了两种农作物:


黍和粟。


左右滑动观看图片


黍和粟

都是来自北方的旱作农作物

不需要多少水也能生长


最早进入成都平原的古代人群

来自于岷江上游

主要活动在平原靠近山地、相对较高的边缘地带

农业以种植粟和黍为主


2020年,宝墩古城遗址的出土种子里

也有黍和粟


宝墩时期古蜀先民的种植场景(图据 成都考古)


但令考古学家极度兴奋的是

他们发现了另一种作物的碳化种子


长按图片查看种子的原身



中国,是公认的稻作文明的发源地

相比黍和粟,水稻能提供更有效的单位热量


宝墩的稻田

不仅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最早的水稻田

也是长江上游首次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


宝墩水稻穗轴和稻粒的形态

都显示了水稻是以驯化为主的形态传入的

那么它究竟来自何处?


请旋转手机

展开一段旅程

点我




5300年前,良渚古城已有了稻田

4500年前,宝墩古城也有了稻田


经过近千年的长途跋涉

长江中下游的稻作文化

穿越重山阻隔的长江三峡

来到了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


中华早期文明的强烈互动

即便山高水远也无法阻隔


宝墩遗址出土水稻田土样(图据 成都考古)


从宝墩这一小块稻田开始

随着对成都平原多水潮湿环境的适应

水稻和人群都向平原中心地带移动


水稻在取代黍与粟

成为成都平原上主要农作物的同时

古蜀文明也一日千里


既是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中心

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设想若没有水稻

先民会更长时间停留在旱作农业的地带

成都平原中心的文明曙光

还将一再延迟


水稻,造就了古蜀文明的辉煌。(王效  摄)


公元前256~251年,李冰修筑都江堰完成

水稻消除了洪涝灾害的后顾之忧

天府之国完成了最后的一块拼图


都江堰滋养的平原上美田弥望,稻香四溢。(陶轲 摄)


暌别古城两千多年后的汉代

宝墩的土地已经遍是水稻


列备五都,扬一益二

蜀锦蜀茶,道教交子

“自古诗人例到蜀”


暌别汉代两千多年后的如今

宝墩的土地上仍然遍植水稻


今日宝墩遗址外的稻田。(王效 摄)


古时天府之国

今日天府粮仓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产粮作为成都平原的优势

造就了其在中国的战略地位

古往今来

一直如此



成都崇州的稻田画,大地铺上音符。(王勤 摄)


而这片平原的黄金时代

始于宝墩古城里

几千年前一株新发穗的稻苗






丨 C70  制图丨 春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