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博物馆除了宝贝,还有故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博物馆是时代与历史的镜鉴,记录着历史,引领着未来,也为公众提供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让大家在这里收获归属感和幸福感。
去年和今年,许多博物馆新鲜亮相,或即将亮相。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与故事,红星新文化特推出“博物馆上新”,让我们走进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博物馆。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地址:四川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
开馆时间:2023年4月27日
展陈特色: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期的古巴国文物
“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段出自上古奇书《山海经》的文字,第一句“西南有巴国”这五个字,也出现在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内的大厅墙面上。
2023年4月27日,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全面展现了罗家坝遗址20多年来的历次重要考古成果与发现。
博物馆展陈面积约3000平米,以“西南有巴国”为主题,分为“揭秘罗家坝”“寻踪觅巴国”“考古巴王城”三个单元,重点展出罗家坝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各类精美文物500余件。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馆长熊欧表示,在罗家坝遗址之上建成的这座博物馆,不仅可以加强对罗家坝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更能进一步挖掘巴文化资源,全面展示厚重丰富的巴文化。
达州位于川渝陕鄂泛巴文化的中心,是巴人活动的腹心地带,素有“巴人故里”之称。早在5300多年前,巴賨(cóng)先民就在大巴山、渠江流域定居、生产生活,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造型朴拙的石斧、石锛,精巧细腻的骨针、纺轮,沉淀着远古巴人勤劳开拓的艰辛历程和生活智慧。
罗家坝遗址处于川东两条河流交汇处,包含罗家坝外坝、罗家坝内坝和张家坝3个部分,总面积约为122.6万平方米。从地理位置上看,罗家坝正处在古代巴人活动的腹心地带,也被考古学界公认为是了解“古巴人”的一把钥匙。
遗址发掘位置
这处遗址最早被发现,是从1976年开始的。普光镇进化村的村民在日常采泥烧砖、修房造屋过程中,陆续挖出了不少釜、剑、钺等青铜器,它们多半都被当作废品卖给了当地的废品收购站,无人意识到其文物价值。
后来,在1981年进行的四川省文物普查中,根据当地乡村教师提供的线索,罗家坝遗址被纳入重点普查范围,当地农民上交青铜器28件,引起了文物保护机构的重视。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内
198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到宣汉县进行实地调查,鉴定已出土的鍪、釜、洗、钺等数十件文物为国家三级文物,并认定罗家坝为战国土坑墓群,张家坝为汉代遗址。1993年,考古人员在罗家坝遗址进行了试探性发掘,揭开了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的序幕。
199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罗家坝遗址实施了第一次正式的考古发掘,清理墓葬6座、灰坑19座、房屋基址1座,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100多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与东周时期遗存。
遗址出土的青铜戈
2001年,罗家坝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99年到202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罗家坝遗址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在这些文物中有500多件被修复后,在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内对公众展示。
2017年,在一场聚集了百余名专家学者的巴文化研讨会上,专家们形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汉共识”——该共识认为:罗家坝考古遗存的年代,上可溯及新石器时代晚期,下可延至秦汉以后,是我国目前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中心遗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要地点。
目前,反映罗家坝遗址历次考古发掘的简报、100余篇论文已经面世,初步构建起了罗家坝遗址的考古学研究体系。通过持续研究,专家们认为:罗家坝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古蜀船棺葬遗址,值得并称为“继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
M33墓葬
巴蜀文化常常被相提并论,但因为金沙和三星堆的闻名遐迩,“古蜀”一词的提及率和被公众熟悉的程度,总体高于古代巴文化——目前似乎也没有“古巴”这个容易被引申为另一个国家名字的提法。但古代的巴文化,确实曾创造过属于那个地区的辉煌。
在罗家坝遗址中,2003年发掘的一处编号为M33的墓葬尤其引人瞩目:这座墓葬的规模之大,出土器物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等级之高,在西南地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期的巴文化区域内是前所未有的。从这处墓葬中出土了多达200余件的青铜器和高规格礼器,据专家推测,墓主人应是巴国高等贵族或王族。
墓中随葬的龟甲
2019年~2020年,在对罗家坝遗址进行的第五和第六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又发掘了一座编号为M83的墓葬,成为是继M33后的又一座大中型贵族墓葬。该墓为一座男女合葬墓,出土了大量带有典型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风格的青铜器。男性墓主还随葬了大量龟甲、鹿角等与巫术相关的器物,和历史文献中“巴人尚巫”的传统相一致,对进一步研究巴文化及其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据博物馆馆长熊欧介绍:为了让观众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考古遗址的神秘与神奇。馆内展陈采用了4K高清投影、大型OLED屏幕、多屏联动感应等可感、可参与的多媒体交互技术,“通过高清文物影像内容,搭配立体环绕音效,给人们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让人们不仅能够看到几千年的文物活了起来,更重要的是能看见几千年的文化和文明。”他说。
在展出的文物中,有三件堪称“镇馆之宝”,它们分别是水陆攻战纹铜豆、狩猎纹铜壶和一枚青铜印章。
豆是先秦时期用于盛放食物的一种礼器,有点儿像是带盖子的高脚圆盘。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的这件水陆攻战纹铜豆,是该遗址目前发现青铜豆中纹饰种类最丰富的一件,非常稀有,豆上装饰有水战、陆战、宴乐、采桑等栩栩如生的场景,生动呈现了古代巴人的重要生产和生活画面。
水陆攻战纹铜豆
这件狩猎纹铜壶外形呈方唇,敞口、溜肩,鼓腹略垂,圈足,肩部有两铺首,环上饰有卷云纹,壶身均饰有纹饰,主要分布在口下部、颈中部、腹部和圈足上。纹饰和图案展示出古代巴人狩猎和饲养宠物的内容,是目前发现的一件形制十分特殊的青铜壶。
狩猎纹铜壶
还有一枚小小的青铜印章,直径3.6厘米、通高0.8厘米。印章上有阳文字符,由星、月、山等巴蜀符号构成,是目前发现的青铜印章中巴蜀符号最为丰富的一枚,虽然个头小巧,却依然珍贵。
青铜印章
宋祠博物馆
地址:四川乐山高新区安谷镇
开馆时间:预计2023年年底
展陈特色: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安谷的史迹文物
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陈列馆主馆——宋祠博物馆(一期),目前已初具雏形。上世纪抗战时期,逾百万件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文物前后经南迁、西迁,一路运至安谷镇“一寺六祠”,在乐山民众的保护中安全度过了8年抗战,留下了“功侔鲁壁”的佳话。
在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院副主任、宋祠博物馆筹备负责人之一的郑刚看来,这段历史实在太值得铭记。
为避免被日本侵略者掠夺,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京故宫文物即开始筹备南迁。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相继爆发,根据战时文物宜散不宜聚原则,南迁文物分3批向西迁移:80箱文物走“南线”,经长沙、贵阳,1938年运抵安顺,1944年12月运至巴县;7286箱文物走“北线”,经宝鸡、汉中、成都,1939年7月运至峨眉。
9361箱文物走“中线”,经汉口、宜昌、重庆、宜宾,1939年7月运抵乐山安谷乡,存放于古佛寺、朱潘刘三氏宗祠及宋、赵、易、陈、梁氏宗祠(一寺六祠)里。从1939年到1947年抗战胜利后东归南京,八年内文物完好无损。
当年文物存放的具体位置图
因此宋祠博物馆,并非望文生义的宋代祠堂,而是宋氏宗族的祠堂。郑刚介绍,之所以将博物馆建在宋祠原址上,一是因为当时宋祠是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办事处的所在地,同时也是负责文物安保的连队驻地所在;二是因为宋祠虽然不是六祠中规模最大的,但它距离场镇较近,之后被改为粮站,因此建筑设施也保护得较好,而其它祠堂现已基本不存。此次在宋祠旧址上新建博物馆,建筑也参考了祠堂原有的范式和结构。
整个宋祠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4805.19平方米,主展区域分成三个部分打造,即主院、附院和多功能厅。主院主要通过史料展陈形式展现故宫文物南迁、西迁再到东归的历史;附院为小型数字文物馆,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多维度呈现南迁乐山文物;多功能厅,拟编导一出小型室内剧演出,兼具学术讲座和研学等功能。
宋祠博物馆(效果图)图源: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院
郑刚介绍,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正在撰写相关的展陈大纲,整体展陈设计出炉之后,再进行具体的展陈布置工作。
宋祠博物馆开馆后的展出文物,目前大致确定的除了部分曾经典藏于此的国家文物分批巡展外,还有一块“功侔鲁壁”的牌匾、几个看似普通的木箱。
当年寻找到“一寺六祠”要安放文物,为保密起见,根本没有告知当地民众借祠堂来存放什么。但安谷民众接到通知之后,二话不说就把祖先的牌位搬出去将祠堂腾出来,安放一箱又一箱的物品,只换回一纸借用祠堂的借据。
当年水陆搬迁文物历经辛苦
曾参与搬运文物的村民后来回忆,“从渡口到祠堂途中,每十步远就有一个岗哨。”在场者都很好奇箱里子都是什么宝贝,“但根本没人敢问具体是什么东西。”等木箱存放完毕,一个连的驻军荷枪实弹日夜看守,外人根本不准靠近。只要一有人靠近,士兵马上拉枪栓警告。
但故宫文物运往乐山的消息毕竟还是难以长久封锁,日本间谍特务频频出动打探文物的具体位置。当时乐山的百姓主动承担起保护国宝的重任,士兵在核心区域守卫、本地人就在外围巡逻,只要在街上遇见不熟的可疑人物,不是报官就是直接驱离。
1933年从故宫太和门广场清运文物的场景
在安谷存放的故宫文物中,如今所知的有清院本《清明上河图》、郎世宁《八骏图》等等。抗战胜利后文物顺利东归,为了旌表安谷乡民保护国宝的功绩,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题颁“功侔鲁壁”金匾六块,颁赠给安谷存放文物的六祠以示殊荣。
“鲁壁”典故的由来,是秦始皇下令焚书之后,孔子的九世孙孔鲋将《尚书》《论语》《礼记》等典籍藏在曲阜孔宅的墙壁中,最终秦朝灭亡之后典籍得以重现于世的经历。以鲁壁比安谷,可见文物之珍贵、守护之不易。
由原3块匾额残片组成的“功侔鲁壁”木牌匾,现存放于安谷“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中
经历岁月流逝,当时的六块匾如今还有一块保存完好。博物馆建成后,这块匾将陈列在馆中与公众见面。
一同陈列的,还有由南京博物院赠送的几个当年保存文物的木箱。木箱长1米,高和宽均为0.5米,木板厚约3厘米。当时所有文物都用棉花包扎后进箱,空隙处用稻草和棉花等填满。层层加紧后钉牢箱盖,贴上封条再以铁条加固,因此极为牢靠严实。这几个木箱当年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如今再度由东到西,虽然看似平常,但经历数十年之后依然完好,实在难得。
开馆之后,公众面对“功侔鲁壁”的牌匾和经历辗转终于又回到安谷的木箱,如同面对一段可触及的历史。虽然所有曾经来到安谷的文物都已全部离开,但乐山安谷在战火纷飞中为保存文物所付出的血汗,至今却仍然令后人印象深刻。而这些文物,也会在未来有朝一日重回安谷。
宋祠博物馆(效果图)图源: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院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
地址:四川宜宾李庄月亮田景区
开馆时间:2022年4月26日
展陈特色:抗战期间多所文化机构及名流在李庄的史迹
占地10160平米的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年来接待的参观者已有四十余万人次。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观众最多的一天达到近5000人。
抗战期间因避战乱,在李庄“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电文盛邀下,当时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研究所)、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组等十家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尽数迁移至此,陶孟和、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一大批著名学者齐聚李庄。李庄以难得的一方平静,保存和延写着中华文脉。
在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馆长陈鹏吉看来,这段历史实在太值得缅怀。而这座文化抗战博物馆,正是李庄家国情怀、文化赓续的历史缩影。
长江边的李庄,距上游位置的宜宾市区约二十公里,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誉。在今天的“世界博物馆日”,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推出了名为“博物馆,你知道多少”的主题展览,以科普展板的方式,介绍各地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博物馆如川菜博物馆、西瓜博物馆等等,增进观众对特色专题博物馆的相关了解与认识。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共展出文物和档案实物560余件。和许多博物馆一样,这里展出的是历史的陈迹,但却是独属于李庄的文化传奇。博物馆利用实物史料、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体验、场景塑造、剧场演出等多种方式,既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文化抗战历史,也珍藏下文人、学者、大师后人对这座古镇的诚挚告白。
2023年4月18日,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展陈吸引参观者拍照留念。图源:视觉中国
博物馆以“文化脊梁·中国李庄”为主题,从一个播撒红色火种的千年古镇、一群耕耘中华文化的大师学者、一方胸怀家国大义的黎民百姓三个维度,分为序厅、崇文包容·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薪火永续·共谱华章和尾厅五个部分,对1940年—1946年期间的文化抗战历史做了综合回顾。
李庄在文化抗战史上写下的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并非人人皆知。有观众参观后大为感慨,“没想到李庄一个小小的古镇竟然来了那么多有名的专家和大师,看了以后真的很受震撼。”
博物馆中展出的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图源:视觉中国
2022年11月,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中常有中小学生前来研学参观。最令陈鹏吉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们在听闻讲解时投入专注的神态和时常闪现的泪光——他们是因为文化赓续之难而被感动,也因为文化重放光明而雀跃。
先辈前贤在战火中仍然孜孜以求、潜心向学的精神,和李庄的包容胸怀、李庄人的深情厚谊堪为双璧,至今仍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当年在李庄的学者中,有八位中国的“之父”和一位“第一人”:建筑学之父梁思成、考古学之父李济、胚胎学之父童第周、东巴文化之父李霖灿、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甲骨文之父董作宾以及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
包括傅斯年、林徽因在内这一批知名学者,在李庄工作、学习、生活长达6年之久,使李庄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而蜚声海内外。当时海外寄邮件到李庄,甚至只需要写“中国李庄”就能送达。
今日仍然保有旧时风貌的李庄古镇
李庄的乡绅们为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腾出了“九宫十八庙”:同济大学校本部设于禹王宫(今慧光寺),工学院居东岳庙,理学院居南华宫,医学院居祖师殿。乡绅的私宅大院,则用以解决师生们住宿。李庄人口骤增,最多时达到一万二千人。可以说,没有李庄的付出,中国知识分子最需要的这张“宁静的书桌”,就无法安顿下来。
“李庄,李庄,我永远的故乡,千言万语难表我回家的心情,谢谢你们,我的乡亲。”字里行间,满是梁再冰对李庄的感激之情,她是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在李庄,梁思成及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术研究,完成了令人赞叹的学术成果。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
博物馆中展出的梁再冰手迹
而同样位于月亮田景区核心区域的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外,国内第二个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永久性展示场所,与文化抗战博物馆同日开馆。
两座博物馆无声地向世人证明着:文化不灭,民族不亡。在这一段文化抗战的历史上,李庄与有荣焉。
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地址:四川成都成华大道
开馆时间:2022年11月23日
展陈特色:走近地质矿石,了解生命起源,探究恐龙之谜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并且是西部首座以地学为主要特色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于2022年11月23日开馆试运行。
该博物馆位于成都理工大学校园西侧,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50640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共17005平方米,藏有矿物、岩石、矿产、宝玉石、古生物,以及现生动植物等标本7万余件。
在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成都自然博物馆门票很早就被预约一空,毫无悬念地成为一大热门参观地。它用外观、藏品、科技告诉我们城市文化的深度与厚度,也填补了西南地区综合类自然博物馆的空白。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建设耗时4年多,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融合了“蜀山”“蜀道”“蜀水”等四川本土元素。
“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自然博物馆最为重要的创作灵感取自川西山脉,设计团队以此将挺拔巍峨的雪山直接融入博物馆的外部造型,用山峰岩石的形态与蜿蜒参差的裂缝肌理,表达出板块的运动与地质的变迁,以此来致敬蜀山。
成都自然博物馆,图据视觉中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追忆蜀道则是将人行栈道和天桥长廊连接博物馆建筑主体的六个单体,蜿蜒盘旋极具蜀道意境。
成都自然博物馆,图据视觉中国
成都悠久的治水与灌溉历史启发了室外园区的设计,弯曲水流和倒影水池尽显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从该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先后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2020第三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金奖等奖项。
围绕“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的主题,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设有“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恐龙探秘”“生命探源”“缤纷生命”6个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厅。7万余件藏品中,不乏世界级、国宝级的精品、珍品,在数量和种类上均居中国各大学博物馆之首。
成都自然博物馆一层,图据IC
走进一楼“地质环境厅”,模拟太阳系映入眼帘,“地球”在深蓝色夜空下缓慢旋转,引导游览者步入展厅内,认识多姿多彩地质环境,窥见地球埋藏已久的奥秘。
与“地质环境厅”毗邻的“矿产资源厅”则用五个单元向观众展示了矿产、矿物、宝玉石等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征。展厅中,众多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矿物晶体、宝玉石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史前神秘的光泽。
成都自然博物馆二层,图据视觉中国
进入二楼,“龙行川渝厅”和“恐龙揭秘厅”构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恐龙世界”——31多具恐龙化石威势赫赫,其中12具是真实的恐龙化石标本,19架是恐龙复制品。厅内分别展出四川盆地的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的恐龙生态群落,以及来自全球的恐龙化石,通过骨架呈现、局部骨骼、模型、模拟场景等方式,并充分利用空间、光影、展示屏,将恐龙的威猛身姿完美再现。
成都自然博物馆三层展品,盘羊,图据成都自然博物馆
位于三楼的“生命探源厅”以“发现生命的惊奇”为主线,讲述地球生命长河中的远古故事。“缤纷生命展厅”则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主题,取材自然标本及其保存环境的研究成果,小熊猫、雪豹、美洲狮、加拿大猞猁、美洲黑熊等一个个标本置身于湿地、森林、高原等“自然环境”中,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充分展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24米的合川马门溪龙、1.5亿年前的大竹重庆鱼、从天而降的隆昌铁陨石这三件宝贝堪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
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图据视觉中国
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占据龙行川渝厅的中央展示台。它的复原骨架全长24米,体躯高将近4米,化石完整度达到了80%以上。它不仅是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恐龙,也是目前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经过为期两年的修复,合川马门溪龙终于在距其生活年代1.5亿年后,再现完美风采。
大竹重庆鱼,图据成都自然博物馆
距今1.5亿年前的“大竹重庆鱼”化石,全长34厘米,宽15厘米,头、胸、尾、鳍、鳞等完美保存,它的体形立体,体态丰满,栩栩如生,其完整程度堪称中国鱼化石之最,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隆昌铁陨石,图据成都自然博物馆
“隆昌铁陨石”标本是我国既有文字记载又有实物保存,极其稀罕的“天外来客”。于明朝陨落到四川省隆昌市城西北郊,清乾隆25年被人掘出珍存,其铁镍总含量为98.59%,外观似圆锥状,锥高46厘米,长44厘米,宽20厘米,重约158.5公斤,是四川已知最大、保存时间最长的铁陨石。
除了藏品丰富,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内还加入了许多先进的科技——AR技术、全息技术、4D影院、球幕等技术,观展时的互动体验充满科技感。
在环幕影院,巨大的巨型屏幕配合开放式看台,观众在影厅中央,可以“沉浸式”欣赏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进化、太阳系的发展,仿佛跃入五维空间,领略时间的演变;而4D影院屏幕为弧开屏幕,并配有动感座椅,坐在影厅中可感受四季变化,触摸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文 丨 雪阳 & 瑞峰 & C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