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炮打响!Netflix首部大电影开画票房看齐《速8》|流媒体@netflix

2018-01-03

作者 东西流媒体研究组

 本文为东西流媒体研究组依据外媒报道和自身研究所编译整理,转载请联系东西文娱(微信号:EW-Entertainment)

 

本文分类:流媒体|Netflix|电影|bright

 

去年年末,Netflix宣布2018年要在内容层面投入80亿美金大公司@Netflix| 要做头部内容之王:重金砸向30部动画和80部原创电影,明年内容投入增至80亿美金),在80亿美金中,有相当一部分预算留给了电影。在产量上,Netflix此前定的目标是一年80部电影,这相当于平均每4.5天Netflix就将推出一部新影片。这样的频率引发了好莱坞很多老牌制作人的质疑。


无论怎样,最近这个“80部原创电影计划”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2017年圣诞节期间Netflix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大制作电影——《Bright》。



《Bright》由《自杀小队》导演David Ayer执导、著名演员Will Smith领衔主演。这部9000万美元的大制作《Bright》从预算上来说,足以与好莱坞六大的电影制作水准相媲美。


在Netflix平台独家推出这部电影后,外界评论褒贬不一,它对电影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尚难以预估,毕竟这才是个开始--至今,围绕Netflix的争论核心仍然在流媒体与非流媒体这种形态上。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Netflix自称仍具“实验性”的电影发行上,Netflix获得了不小的用户观看量。而它背后的制作发行方法、成本回收法,或将对后续的电影投资产生示范效应。


下为正文,欢迎留言批评探讨。

 

尼尔森数据:前三天观看量约等于《速8》开画票房

 

虽然Netflix并没有公布《Bright》的观看量,但自去年10月份就宣布要追踪Netflix用户数据的尼尔森这次公布了Netflix大电影Bright的用户观看数据(尼尔森只追踪了用电视观看这部电影的用户数据,不包括其他设备观看的情况)。

 

数据表明,Bright播出的前三天,平均每分钟的观看量为:18-34岁的有390万用户,18-49岁的有700万用户。其中56%是男性。


 

尼尔森称,前三天1100万的用户观看量,足以和今年一些顶级好莱坞电影开画记录相媲美:如果这些用户每人都花9美元(全国平均票价)买票去影院观看的话,那开画票房将达到9900万美元,几乎和去年4月环球影业的《速度与激情8》开画票房持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尼尔森宣布追踪Netflix数据以来,Netflix就一直强调尼尔森的模型和其模式并不匹配,数据也不具备参照意义(流媒体@Netflix|传统影视公司借道尼尔森挑起版权重估大战  Netflix表示不服)。

 

Netflix差异化电影策略

 

Netflix强调,此次无论是在电影制作还是推广方式上,都尝试了有别于好莱坞院线发行模式的方法。


▌大数据精准定位用户


Netflix产品创新副总裁(vice president of product innovation)Chris Jaffe12月初时曾对外称“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增加观看量的方法还是认准服务对象。”而认准服务对象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数据。


Netflix对外宣称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贯穿内容制作的整个流程。


在选择班底上,从导演到演员,在经过奈飞的模型算法后,Netflix选择了David Ayer,认为他比较有“票房”保证。Netflix认为,此前他执导的《自杀小队》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豆瓣评分6.1)。


在内容的定位上,《Bright》这部电影主要是关于一个警察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对抗超自然力量的故事,其中,Will Smith在《绝地战警Bad Boys!》中扮演过警察,在电影《独立日》和《黑衣人》中有对抗超自然力量的情节。而超自然力量的虚幻世界这样的情节,又和魔幻电影经典《指环王》和热剧《权力的游戏》的背景设置一脉相承



Chris Jaffe表示,Netflix之前投资制作Bright预告片的时候,重点就很明确。这部电影的受众就是奈飞现有的用户,特别是奈飞用大数据计算出来的最有可能喜欢这部电影的用户

 

自从预告片推出以后,Netflix一直在分析自己所有的1.09亿用户,通过处理数据观察他们最近最新的行为,比如观看了哪些电影和电视节目、倾向于搜索什么题材的内容、哪些是史密斯的粉丝等等,以决定向哪些用户推送Bright这部电影的片花。


奈飞在用大数据算法分析用户行为时,把100多种因素都考虑在内了,至少每24小时就重新计算一次数据,有时每4到8个小时就会重新计算一次。


换句话说,如果用户经常在Netflix上观看动作或科幻电影,会发现在Netflix的平台上关于Bright的推荐无处不在,可能是主页顶部,也可能是在原创内容那一列。甚至有可能Netflix会给用户发邮件来推荐这部影片。



如果用户更喜欢艺术片或浪漫喜剧片,用户在Netflix平台上根本就看不到对于Bright的任何推荐。这和大多数电影公司对于大预算商业电影的声势浩大、无孔不入的市场推广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Jaffe表示,“没有必要让我们的每一个用户都知道这部电影,这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DAY BY DAY的高密度推广

 

传统电影公司通常会在电影首映之前疯狂营销,以期在周末首映时取得漂亮的票房成绩,首映之后,营销力度就会大大减小。而在奈飞看来,每天的播出之夜都是首映夜


虽然Netflix在圣诞节假期之前的好几个星期就开始大力推广Bright这部电影,但Jaffe表示“圣诞节之后营销力度也不会有所减弱。



“生命不息,营销不止。我们的信条就是每天都是首映。只要有新用户加入,并且喜欢动作片,我们就会向他推荐Bright。Bright是2017年的电影,这并不重要,我们希望接下来的几年内用户有一种每天都是Bright首映的感觉。”Jaffe说。


Netflix认为,Netflix是在把一部电影的市场营销当做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来做,这和好莱坞传统的电影营销方式存在很大差别。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对于向Bright这样的大预算、高度商业化的电影,采用这种营销策略是一种还未经过测试的实验,Netflix自己也用了“experimenting”这个词来谈论自己的营销策略。


▌跟随用户,坚持线上首播


Netflix表示,不会考虑把电影放在影院首播。在一封致股东的信中,Netflix解释了自己采取这种发行策略的原因:“我们的用户才是这些电影能最终制作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他们应该是第一批看到这些电影的观众。同时,如果AMC、Regal这样的大院线愿意和平台同步发行我们的电影,我们也很支持。让用户来做选择吧。”



而此前Netflix的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也表明了对院线的态度。此前东西文娱也已报道过。以下截图来自于此前分享。Netflix首席内容官问答实录|三点决定流媒体生死:内容花费、使用时间、用户留存率



3个维度扫描《Bright》

 

▌豪华阵容


剧情:《Bright》介绍的是在一个半兽人、精灵以及人类共存的世界,Will Smith扮演的警员和自己的半兽人搭档(Joel Edgerton饰演)在一次例行巡逻中发生的故事。


费用:4500万美元拍摄预算;9000万美元的总费用;4500万美元支付人员费用;其中300万美元向Max Landis采购剧本(多年以来对编剧而言最大的交易之一);视觉特效超过奈飞以往参与过的任何一部电影。


班底:导演是执导过《Suicide Squad》(自杀小队)的David Ayer,主演是著名演员Will Smith和Joel Edgerton,在电影中饰演洛杉矶警署警员

 


▌竞价博弈


《Bright》本身就是一个有很高关注度的项目。


这种关注度从Netflix2016年3月以高价成功竞得《Bright》就开始了。


当时参与竞拍的还有针对传统院线发行的时代华纳和米高梅(报价:5000万美元)以及电影制作公司PalmStar Media的CEO Kevin Frakes(报价:400万美元采购Landis的剧本、6000万美元的总预算)。


Netflix的成功竞拍标着Netflix正式迈入大电影公司水平的电影制作门槛。


 

▌口碑两极分化


圣诞节前夕播出后,这部电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论。


正方 :美国影视杂志Variety 

"Fantastic. ambitious yet astonishingly well-executed ... brilliant,"


反方: 著名电影媒体indieWIRE网站

"There's boring, there's bad, and then there's 'Bright,' a movie so profoundly awful that Republicans will probably try to pass it into law over Christmas break。" 



虽然许多专业影评人对《Bright》的评论都很糟糕,但它却在普通观众中大受欢迎。此外Netflix还宣布,将与Will Smith合作拍摄续集。


了解更多Netflix的发展和内容策略

大公司@Netflix| 要做头部内容之王:重金砸向30部动画和80部原创电影,明年内容投入增至80亿美金


Netflix首席内容官问答实录|三点决定流媒体生死:内容花费、使用时间、用户留存率


衍生品@Netflix|“两条腿”运营逻辑初现:更多优质原创,更多衍生品开发


关于东西文娱


Glocal视角的文娱观察,“价值”导向的文娱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